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一、重点字词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艨艟méngchōng乘骑jì舸gě

泅qiú僦赁jiùlí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方其远出海门。方:当……时。出:发,起。

(2)仅如银线。仅:几乎,将近。

(3)弄旗(标枪)。弄:舞动。标:树立、举。

(4)随波而逝。逝:去,往。

(5)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6)虽席地不容闲。容:许,使。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突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四周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租用看棚的人(特别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观潮》的是宋朝周密。

初二(语文学问)点归纳

阿长与《山海经》

骇hài:惊骇;惊诧;惊动。掳lǔ:俘获;抓获。惶急huángjí:恐惊惊慌。

疮疤chuāng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诘问jiéwèn:追问;责问。

渴慕kěmù:迫切地盼望;殷切希望。

霹雳pīlì: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剧烈雷电现象。

孤孀gūshuāng:孤儿寡妇

憎恶絮说菩萨辟头灸疮疤惧惮哀悼和气疏懒

震悚粗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背影》

交卸jiāoxiè:解除;解下.

奔丧bēnsāng:从外地赶回去参与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狼藉lángjí:乱七八糟;散乱、零散;也作“狼籍”.

簌簌sùsù∶风吹物体等的声音;形容流泪的样子。

典质diǎnzhì: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

赋闲fùxián: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颓唐tuítáng:萎靡不振的样子。琐屑suǒxiè:零碎细小

差使勾留踌躇嘱托栅栏蹒跚拭泪情郁于中举箸提笔

《台阶》

凹凼āodàng:四周高中间低。

为难gāngà∶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行为、态度不正常的;鬼鬼祟祟,不正派

烦躁fánzào:郁闷焦躁。微缺乏道wēibùzúdào:事物细小而稍微,缺乏挂齿。

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原来指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宽阔涎水唿嗒原因磕与嗑门槛烦躁倔强

初二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四周的人苦——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痛。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大事?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大事进展的详细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衬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伤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怀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受?谈谈你的理解?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苦痛,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抱负。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凄惨境况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谈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