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读懂古诗课件_第1页
(一)如何读懂古诗课件_第2页
(一)如何读懂古诗课件_第3页
(一)如何读懂古诗课件_第4页
(一)如何读懂古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读懂古典诗词古诗鉴赏初步“读懂”的要求与方法三项要求1、理解意象(特定含义、情感关键词)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3、理解主题(特别关注末两句)九个方法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2、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3、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4、关注意象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7、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生活时代、经历、思想、风格)8、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9、关注题材类别因题测诗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引导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寒食”是什么意思?引导2:根据这个诗题,试推测诗歌的内容及其感情基调。引导3:试结合诗题对本诗表达情感的特点进行赏析。

诗眼→感情基调→抒情方式

1、关注题目

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1)“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2)“秋”点明季节(3)“暝”点明具体的时间。(4)“秋”与“暝”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流淌着悲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隐而难藏的惬意与满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丽畅快起来了。阅读技巧小结阅读技巧小结2、关注首尾句(联)

首句(联)经常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而尾句(联)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是对题目的具体描述和和延展,月是秋之月,月半轮喻人之别,秋半轮指秋未深,月与秋给人“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寒意。(2)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对主题的点化,君即月,月即故里和亲人,因别而思,思而不见更显其情深意切。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

抓住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词,推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古诗词最讲究的是炼字,“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是炼字的最高境界,而“奇、险、新、色”皆因诗文炼出了情、炼出了意,字淡而味浓、文浅而情深。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悲痛而急切盼归

天涯漂泊思故乡迁谪失意诗羁旅行役

迁客泪满衣闻折柳故园情请根据你发现的关键词语,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并说说你的分析依据。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

《感遇》张九龄(节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联系这句话,说一说你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颇费躇踌,但《论语》之语让我们恍然顿悟:

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

8、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时代在变迁,思想在传承,大凡杰出的诗人,其诗心总与时代之脉一起博动。因而要读懂作为思想载体的诗文,就必须能勾勒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命轨迹及其思想流变,了解其为何喜极而泣又因何痛彻心肺,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其诗风诗意、诗情诗魂。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历代大诗人的代表作,以此为窗可以洞悉诗人沉浮悲喜的人生,感悟其诗词中的徬惶与呐喊。(1)陆游《书愤》中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明志:恢复中原之志至死不渝;(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剖心:忧愤之情深如江海,忠义之心耿如日月。当此二人的其它同类诗作奔赴眼底时,我们便可据此联读而悟。9、关注常见题材的常见主题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有常见的主题。如闺怨诗多写闺中少妇与丈夫的分离之痛、相思之苦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怨叹。《闺情》李端(唐)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不忿:不服气。无限的痴恋,殷殷的期盼,陡转的喜悲让人深寄同情。

(另安排专题专讲)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诸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闺中怀人

如张仲素《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相:描写细致入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