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利用综合项目工程关键技术标准规范_第1页
雨水集蓄利用综合项目工程关键技术标准规范_第2页
雨水集蓄利用综合项目工程关键技术标准规范_第3页
雨水集蓄利用综合项目工程关键技术标准规范_第4页
雨水集蓄利用综合项目工程关键技术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篇一:雨水集蓄利用计划设计】4工程任务和规模4.1概况4.1.1社会经济概况左岸Ⅱ-Ⅲ级阶地丘陵区。区内地形平缓,海拔高程在320-500m,土壤为黄棕壤、水稻土,因为水利工程设施微弱,长久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难威协,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阳安铁路、汉白公路由工程区南部经过,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4.1.2工程概况据不完统计,区内已经有蓄水堰塘57口,其中万方以上大堰6口,总蓄水量31.5万m3。多年来已发展水窖150余口。此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行全方面计划,有计划对地理位置优越,浇灌条件好18口堰塘进行清淤增容,对堰坎和放水设施进行加固,设计恢复塘容15万m3;计划新修水窖350口,增加蓄水1.4万m3;衬砌砌浇灌渠道19条,长10.7km。4.2工程建设必需性工程在月河北岸丘陵阶地域,地势平缓,土层肥厚,因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地形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条件,长久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困挠,农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取非充足浇灌模式,进行雨水集蓄型浇灌工程计划设计。这一地域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多年平均降雨量850mm,造成干旱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和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乏蓄水工程。现依据气象和地理条件,选择堰塘、水窖等小型、群体形引蓄水工程,增加调蓄水量,增强浇灌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特点。这种蓄、小、群建设方法也易被群众接收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经过在该地域实施,再深入总结提升,然后向汉滨区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对汉滨区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域采取非充足浇灌,发展节水型农业总结出成功经验。所以计划建设三条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很有必需。据调查,该地域有浇灌设施,粮食亩产约在700-800kg,无浇灌条件时亩产不足400kg,亩产相差较大。所以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迫切,投工投劳主动性很高。采取坡面集蓄雨水进行节水浇灌,符合当地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原因。也符合《节水浇灌技术规范》sl207—98中提出在水资源紧缺地域,“节水浇灌应充足利用当地降水”。“节水浇灌工程形式应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要求要求。所以,工程是可行。4.3工程规模和开发方法4.3.1浇灌确保率确实定(1)浇灌定额确实定: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第三节表3.3.2-1,玉米采取点灌,灌2次,灌水定额90m3/hm2;水稻灌6次,每次灌水定额400m3/hm2。(2)浇灌设计确保率和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确实定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表3.4.1-1,集雨浇灌确保率取75%。玉米采取人工点灌,取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0.85;水稻采取“薄、浅、湿、晒”浇灌方法,由《节水浇灌技术规范》sl207—98第5.03节,取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0.7。4.3.2工程规模经统计,区内可发展浇灌耕地面积286.7hm2,其中水田187.5hm2,占65.4%;水浇地99.2hm2,占34.6%。1、集雨场由第二节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850mm,雨量较丰,只是时空分配不均,雨水集蓄工程关键拦蓄雨洪,在干旱时再进行浇灌。依据安康地域降雨量和地面土质结构,可不修建集雨场,利用坡面或耕作沟、小沟,在降雨时将地面径流引入塘、窖内蓄存起来,在干旱缺水时灌关键水、救命水。2、蓄水工程容积按工程功用,堰塘关键用于水田浇灌,水窖则用于水浇地浇灌,所以得:水田面积187.5hm2,选择浇灌定额每次400m3/hm2,共灌6次,水稻全生长久需水量:由《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第3.4.2条,工程蓄水容积按下式计算:式中v——蓄水容积,m3;w——整年供水量,m3;k——容积系数,取0.8;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0.7。计算堰塘总蓄水容积为:45.0万m3,水窖总容积为1.32万m3。由计算总需水量,计划整改堰塘18口,恢复塘容20万m3,复蓄二次,年蓄水量60万m3,满足水稻田浇灌要求。水浇地用水由水窖负担,计算需水窖容积1.32万m3,计划新修水窖350口,单口水窖容积40m3,增加蓄水1.4万m3。由《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第3.4.3条,确定堰塘超高取0.5m,水窖超高取0.3m。5工程总体部署及关键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等级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浇灌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确定“三条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Ⅴ等小(2)型灌区,引水渠道、堰塘等永久性建筑物为5级。5.1.2设计基础资料(1)抗旱天数和浇灌面积1999年由我院作“汉滨区万池、千井、百窖浇灌工程项目提议书”计算确定本区内抗旱天数为28天。计划浇灌面积286.7hm2。(2)水文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7℃【篇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8.1概述雨水资源利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通常利用雨水活动全部能够称为雨水利用。如兴建水库、塘坝等开发利用地表水活动,打井开采地下水活动和人工增雨等活动。而狭义雨水利用是指直接利用雨水活动,如利用一定集雨面搜集雨水用于生活、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卫生等。本书所述及雨水利用是指狭义上利用。8.1.1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意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换生命资源,也是社会发展关键经济资源。地球上70%面积是海洋,所以水资源总量中97.5%是不可能直接利用海水,淡水资源只占2.5%,而能够直接利用河流、湖泊和水库淡水资源,仅为淡水资源总量0.26%。工业和城市发展,排污量大增,又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等植被破坏使得生态失去平衡,也会造成雨量降低,地下水补充量降低。现在,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40%人口出现缺水危机,所以引发世界很多国家关注,联合国于1997年发出淡水资源短缺警报:“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造成国家间冲突。”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3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1/4,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位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08个。据统计,全国城市现在日缺水量达1600万m3,每十二个月因缺水损失工业产值1200多亿元。全国农村每十二个月缺水约300亿m3,有5000多万人和2.5亿头牲畜饮水困难。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干旱日益严重,全国每十二个月受旱面积达多万hm2,因干旱粮食减产达150亿kg左右。面对水资源紧缺局面,处理措施是开源节流,首先要保护现有水源,采取行之有效方法节省水源,如农业上实施节水浇灌技术,工业上治理水污染、利用废水,国家调整供水政策,提升水价等。在开源方面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但工程量大,工期长、耗资大。而充足开发雨水资源则是切实可行措施。现在中国对天然降雨利用率只有10%,和国外利用率高国家相比,可利用潜力很大。中国降水量在250mm以上地域很广,且降雨集中在6~9月,荒坡山地、路面、场院和屋顶等设施为聚集雨水发明了有力条件,这些地方全部能够进行雨水开发利用。8.1.2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和展望(一)中国外发展概况雨水利用是一项古老使用技术,远在公元前多年中东地域,就有搜集雨水用于生活和浇灌。在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新疆,多年前就建造了坎儿井用于浇灌。约15前以色列纳巴秦人利用年降雨量仅100mm雨水资源,在沙漠中种出庄家。在墨西哥、秘鲁和南美安第斯山山坡上,1000多年前就建造起来能灌能排雨养梯田。几百年前印第安人就搜集雨水种植玉米、南瓜和甜瓜。本世纪中期,以色列制订了“沙漠花园”计划,实施多个形式雨水集蓄工程,在沙漠上种出了庄家,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80年代以来,雨水集流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在部分多出国家也得到发展,雨水利用范围也从生活用水向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如东南亚尼泊尔、菲律宾、印度和泰国,非洲肯尼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和马里等国。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法国、瑞典等国全部在开发利用雨水。尤其是联合国1981~1990年“国际饮水及卫生十年”计划实施,使雨水利用现代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1982年6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了第一届雨水集流利用国际会议,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1995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七届雨水集流系统协会,深入推进了雨水开发利用。中国雨水集蓄工程也有着悠久历史,早在25前,安徽寿县就修建了大型平原水库,拦蓄雨水,用于农田浇灌。秦汉时期,在汉水流域丘陵地域修建了库塘,对雨水进行拦蓄和调整。在西北黄土高原等干旱半干旱山区人民在同干旱作斗争过程中,发明了很多雨水利用技术,如土窖、大井口、坎儿井和蓄水塘等设施外,还改善了修筑梯田、沟筑土坝、粮草轮作等就地蓄雨方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为社会历时原因,这些方法并未得到快速发展,仍未摆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解放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因为北方干旱日益严重,水资源日益紧缺,在国际雨水集流事业推进下,国家重视了这方面研究。从80年代就开始了雨水利用技术和水资源连续发展问题研究。“七五”期间北京开展了城市雨洪利用技术研究。80年代末以来,各地发展较快速,如甘肃省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每户建100m2左右雨水集流场,打2眼水窖,发展1亩庭院经济),内蒙古实施“112”集雨节水浇灌工程(一户建一眼旱井或水窖,采取坐水种和滴灌技术,发展2亩抗旱保收田),宁夏“窖水蓄流工程”,陕西“甘露工程”,还有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区)雨水集蓄工程。这些有效雨水集蓄方法研究和应用,取得一批结果,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二)中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中存在问题现在雨水集蓄利用是近几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域涌现出一件崭新事物,虽取得不少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和加以处理,归纳起来,关键有以下几点:(1)对雨水集蓄工程关键性认识不足。进入90年代以来,北方干旱日益严重,水资源日趋担心,处理措施习惯于拦截地表径流(如修水库)和开采地下水(如打井),或寄期望于跨流域调水,而对当地雨水资源开发认识不足,未把它看成处理缺水一个关键路径,对水环境效益认识更淡漠。不仅雨水较少地域应该重视,雨水较多地域也应该重视,实际上雨水越多地域越适合开发利用,应该充足认识到这一点。(2)发展不平衡。现在,雨水集蓄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域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华北平原河北、河南等省(区)发展较快,西南地域贵州、四川、云南也有少许发展,其它地域还未广泛开展。即使同一省份发展也不平衡。(3)综合性系统化研究不够。过去开展了不少研究,但大全部是单项研究。雨水集蓄工程包含雨水引导、聚集、储存和高效利用等方面。所以,要达成高产高效优质目标,必需对雨水聚集、存放、节水浇灌技术、农业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综合研究,使之形成一个技术体系,并进行推广。(4)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甘肃省已于1997年5月公布了地方标准《甘肃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其它有省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有省已在小面积推广,有省还未开展,缺乏科学分析和指导,也影响了发展速度和工程质量。所以各地应依据当地情况,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出地方标准,进而制订全国标准,愈加好地指导雨水集蓄工程发展。(三)雨水集蓄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宽广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不丰富国家,每公顷可用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1/2,而北方地域又远低于全国水平。干旱缺水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制约原因,尤其是西北地域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及内蒙古,土地广阔,总面积占全国40%,但水资源不足全国10%,多数地域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下,且降雨年内分配均匀,多集中在6~9月,且以暴雨形式出现,造成水土流失。但这些地域却是中国关键农牧业区,光热条件好,可供开发耕地和草地资源潜力很大,而干旱缺水是制约这里土地和草地资源优势发挥关键原因,相当部分耕地是没有浇灌就没有农业地方,这里又是老少边穷地域,群众生活较贫困。南方地域虽降雨较多,但降雨分配不均,再加上地势坡度大,径流很快流入沟底,不易取用,季节性干旱几乎每十二个月全部出现。西南地域石灰岩山区分布广,岩溶发育,裂缝多,漏水严重,雨水虽多,但山高水低,极难利用。沿海诸岛屿,即使雨量丰富,但因为其面积小,河流短,雨后径流很快流入大海,再加上土层薄,地下水也很缺乏,生产生活用水全部十分困难。滨海地域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多为咸水,淡水资源也十分缺乏。上述这些地域,因为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兴建骨干水利工程不仅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而且难以全方面处理浇灌问题。所以,怎样充足利用当地降雨资源,发展浇灌,提升作物产量,脱贫致富,不不过当地迫切需要处理问题,也是中国农业生产中一个战略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上亿个农户,房前屋后庭院面积达340多万hm2。因为雨水集蓄工程通常规模小,分布较散,不会造成不利环境影响,且有利于生态保护。所以,凡有效降雨在250mm以上地域,全部可开发雨水资源,除处理生活用水外,实施节水浇灌,秋水春用,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这是中国二十一世纪水资源可连续利用一个有效路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宽广。8.2雨水集蓄工程组成雨水集蓄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搜集、汇流、存放和进行节水浇灌一套系统。通常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浇灌系统组成。8.2.1集雨系统集雨系统关键是指搜集雨水集雨场地。首先应考虑含有一定产流面积地方作为集雨场,没有天然条件地方,则需人工修建集雨场。为了提升集流效率,降低渗漏损失,要用不透水物质或防渗材料对集雨场表面进行防渗处理。(一)影响集流效率关键原因(1)降雨特征对集流效率影响集流效率伴随降雨量及雨强增加而增加。多年平均降雨量越小地域,说明该地域越是干旱,小雨量、小雨强降雨也就多,整年集流效率也就越低。(2)集流面材料对集流效率影响雨水集流防渗材料有很多个,各地试验结果表明以混凝土和水泥瓦效率最高,可达70%~80%。这是因为这类材料吸水率低,在较小雨量和雨强下即能产生径流。而土料防渗效率差,通常在30%以下。同一个防渗材料在不一样地方整年集流效率亦有差异,这关键是各地施工质量差异所造成。不一样材料集流场在不一样降水量及确保率情况下整年集流效率见表8-1。表8-1不一样材料集流场在不一样降水量及确保率情况下整年集流效率表集流效率(%)多年平均降水量确保率(%)混凝土50400~500759550300~400759550807976807875787573塑模覆砂46453646413441水泥土53254152464047403326616434771382267442572393979442469403578314水泥瓦70483机瓦503青瓦4黄土扎实25231926211720沥青路面68676568666466自然土坡8768756200~300753417645952813624(3)集流面坡度对集流效率影响通常来说,集流面坡度较大,其集流效率也较大。因为坡度较大时可增加流速,可降低降雨过程中坡面水流厚度,降雨停止后坡面上滞留水也降低,所以可提升集流效率。下垫面材料相同,不一样坡度对集流效率影响差异也较大,为了提升集流效率,集流场纵坡应大于1/10。(4)集流面前期含水量对集流效率影响前次降雨造成集流面含水量高时,首先应考虑现有集流面,如沥青公路路面、乡村道路、场院和天然坡度地等。现有集流面面积小,不能满足集水量要求时,则须修建人工防渗集流面来补充。防渗材料有很多个,要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集流效率高和工程造价低标准选择。若当地砂石料丰富,运输距离较近时,可优先采取混凝土和水泥瓦集流面。因这类材料集流效率高,而且寿命长,成本低,施工简单,洁净卫生。若当地人均耕地较多,可采取土地轮休措施,用塑料膜覆盖部分耕地作为集流面,第二年该集流面转为耕地,再选另一块耕地作为集流面,这种材料集流效率较高,但塑料膜寿命较短。在有条件地方,可结合小流域治理,利用荒山坡地作为集流面,并按设计要求修建截流沟和输水沟,把水引入蓄水设施。8.2.2输水系统输水系统是指输水沟(渠)和截流沟。其作用是将集雨场上来水聚集起来,引入沉沙池,以后流入蓄水系统。要依据各地地形条件、防渗材料种类和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计划部署。对于因地形条件限制离蓄水设施较远集雨场,考虑长久使用,应计划建成定型土渠。若经济条件许可,可建成u形或矩形素混凝土渠。利用公路、道路作为集流场且含有路边排水沟,截流输水沟(渠)可从路边排水沟出口处连接,修到蓄水设施。路边排水沟及输水沟(渠)应进行防渗处理,蓄水季节应注意常常清除杂物和浮土。利用山坡地作为集流场时,可依地势每隔20~30m沿等高线部署截流沟,避免雨水在坡面上漫流距离过长而造成水量损失。截流沟可采取土渠,坡度宜为1/30~1/50。截流沟应和输水沟连接,输水沟宜垂直等高线部署,并采取矩形或u形素混凝土渠或用转(石)砌成。利用已经进行混凝土硬化防渗处理小面积庭院或坡面作为集流场,可将集流面计划成一个坡向,使雨水集中流向沉沙池入水口。若聚集雨水较洁净,也可直接流入蓄水设施,可不另设输水渠。8.2.3蓄水系统蓄水系统包含储水体及其隶属设施,其作用是存放雨水。(一)储水体各地群众在实践中发明出不一样存放形式,北方地域最常见是建水窖和蓄水池。各地应依据地形地貌特征、经济条件、施工技术和当地材料来选型。1窖水窖按其修建结构不一样可分为传统型土窖、改善型水泥薄壁窖、盖碗窖、窑窖、钢筋混凝土窖等;按采取防渗材料不一样又可分为胶泥窖、水泥砂浆抹面窖、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窖、人工膜防渗窖等。因为各地土质条件、建筑材料及经济条件不一样,可因地制宜选择不一样结构窖形。在建窖中,对用于农田浇灌水窖和人畜饮水窖在结构要求上有所不一样。依据黄土高原群众多年经验,人饮窖要求窖水温度尽可能不受地表和气温影响,窖深通常要达成6~8m,保持窖水不会变质,能够长久使用,而浇灌水窖则不受深度限制。【篇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经典设计】康县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经典设计一概况(一)社会经济概况此次计划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大堡镇安场村高半山区,包含安场村二个社105户402人,耕地面积680亩,人均纯收入1400元,种植农作物关键有小麦、玉米、黄豆,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板栗。该村经济收入关键以农业种植为主。工程区属西秦岭南麓高半山区。区内地形复杂,地势较平缓,海拔高程在1200-1500m,土壤为黄棕壤土,因为水利工程设施微弱,长久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难威协,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工程区内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区为浅切中低山地、黄棕土壤,土石沟壑地貌,整个地势展现东高西低,南北沟谷多呈v型,山高谷深,高差悬殊,土层略浅,出露地层关键为页岩,千枚岩和砂质泥岩石。2.水文地质概况项目区属大堡河流域,年平均降雨量820mm,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形成春、冬干旱,夏、秋多雨气候现象,关键有基岩裂隙潜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周围自然山坡稳定,未见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3.建设规模概况据统计,区内暂无蓄水堰塘及水窖工程,只有几年前修建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此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行全方面计划,有计划对地理位置优越,浇灌条件好地块修建集雨水窖工程,计划新修水窖75口,增加蓄水2250m3;铺设浇灌管道75条,长7500km。二工程建设必需性工程在大堡河右岸高半山地域,地势较平缓,土层肥厚,因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地形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条件,长久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困挠,农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取非充足浇灌模式,进行雨水集蓄型浇灌工程计划设计。这一地域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多年平均降雨量820mm,造成干旱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和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乏蓄水工程。现依据气象和地理条件,选择集雨水窖等小型引蓄水工程,增加调蓄水量,增强浇灌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特点。这种集雨蓄灌方法也易被群众接收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经过在该地域实施,再深入总结提升,然后向其它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对项目区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域采取非充足浇灌,发展节水型农业总结出成功经验。所以计划建设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很有必需。据调查,该地域有浇灌设施,粮食亩产约在500-600kg,无浇灌条件时亩产不足400kg,亩产相差较大。所以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迫切,投工投劳主动性很高。采取砼面集蓄雨水进行节水浇灌,符合当地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