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_第1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_第2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_第3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_第4页
对虾养殖池水质调节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对虾养殖池水质调整方法水质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物理方法换水域的富养分化〔eutrophication。我国近海赤潮频发与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已严峻危害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进展。充气废物在虾池底部的积存。就需对对虾养殖池塘充气〔Boyd,1992〕。在养殖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池中,充气〔;充气时间及充气方式;充气与养殖生物产量等。吸底及搅动底泥〔底铺充气管充气中,有利于浮游生物生殖。泼洒沸石粉〔Boyd,1992〕。MarkingandBills〔1982〕于粉尘外表沉降到池底,因而起到降氨作用。Sommai〔1993〕争论了沸石粉的颗粒大小与降氨效果关系。认为颗粒越小降氨效果越好,自然的沸石粉比人工合成的沸石粉降氨效果好。他还指出氨竞争交换吸附位点,导致降氨效果变差。在pH值为7.1-7.3、总碱度和总硬度分别为1mg/L和3mg/L的水体中,参加1g沸石粉能消退8.6mg氨,与MarkingandBills〔1982〕报道的1g沸石粉能消退9mg氨的效果相差不多,但高于PiperandSmith〔1993〕报道的1g沸石粉能降2.6mg氨的效果。但这只能消退水体中总氨含量的17.7%10-15天在食场或全池泼洒45-60g/m2。化学方法明矾等。生石灰2较常用的石灰原料是农用石灰石〔主要由CaCO3和CaMg〔CO3〕〕和〔农用石灰石细粒的悬浮液〕已在国外广2Boyd〔1992〕认为水体含有大量的泥土和流域土壤产生的低pH值和低碱度的池塘;酸性硫酸盐土壤使水体偏酸性,含有这种水体和底泥的池塘。这三种类型的池塘适合使用生石灰。施生石灰主要是提高了水体和底泥pH值以及水体总碱度碳的可得性,加快〔Boyd,1992〕。生石灰中的氧化钙、氢氧化钙等成分中和水中使水体pH上升,如在酸性水体中施用生石灰后水的pH值会显著上升高pH值,同时可提高施用磷肥的磷可得性。Bowling〔1982〕下述反响:CaCO3+CO2+H2O=Ca2++2HCO3-,水体中的碱度和缓冲力量也会随之上升。Boyd〔1992〕报道当总减度小于20mg/L时,施用生石灰能增加鱼产量。但还Boyd〔1992〕也认为:在没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源的池塘中,想通过施CO2可得性降低,参加的生石灰会与浮游植物争夺 CO2,可能降低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效率,限制初级生产力。有机物的应用能通过自身发酵分解和刺激藻类呼吸来增加CO2量,施用生石灰后由于上述反响,CaCO3的溶解性将增〔Boyd,1992〕。Hasler〔1982〕觉察用生石灰可以削减Ca2+、Mg2+,生石灰中Ca2+、Mg2+的参加给它们供给了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养分元素。稳定性二氧化氯稳定性二氧化氯简称SCD过氧化物水溶液中而制得。它是目前公认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A1级广谱SCD对细菌及其芽孢、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具病的爆发流行。高锰酸钾某些复原产物,还能延缓池塘中的DO下降。高锰酸钾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4mg/L的高锰酸钾能使革兰氏是一种有效的杀藻剂。8mg/L的高锰酸钾处理后水体中DO明显低于比照池,明显DO的趋势比不上毒害浮游植物所引起的DO下降程度,因此在缺氧水中加人高锰酸钾增氧的方法实际上会阻碍DO的上升也有毒害作用,其毒性与水体中有机物浓度呈负相关。臭氧〔Roseethal,1981措施。Bullock〔1997〕0.025mg/L或36-39g/kg在饵料中,可以避开鱼类细菌性烂鳃病,在发病池中施用能减小死亡率,并且能降低水体中36%的溶解有机碳、82%的NO2--N和35%的悬浮颗粒。低浓度〔0.05-0.3mg/L〕和较短的处理时间〔0.3-2min〕,臭氧在较低鱼负荷的生0.01mg/L耗能大,产气量少。生物方法养殖环境的生物调控〔biomanipulation〕或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品。以色列的“环境清洁养殖”、泰国的“安康养殖”和我国的“无污染养殖”都COD含量降碳向水体中的输入,导致更严峻的富养分化。混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制大型浮游植物〔何志辉,1975;Burke,1986;赵玉宝,1993〕。贝类如缢蛏主要滤食2-5μm的无鞭毛藻类,而使有鞭毛的隐藻占优势〔Drennoer,1984;比较好。混养能有效的提高输入物质利用率,削减环境的污染。接种藻类的鱼虾产量。在投饵养殖中,残饵的分解产物、养殖生物排泄物等也起到施肥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生殖〔Boyd,1992〕,这些大量生殖的浮游植物属于不同类群〔Swinngle,1947〕。投饵、施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生殖,但种类并不肯定是施肥时的优势种〔DitckmanandEfford,1972〕。养殖生物对不同的藻类的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郭皓和于占国,1996〕。水质良好的虾池硅藻常占优势,能分泌抗菌物质〔田中启阳,1996〕。但随着有机物污染的加重,硅藻被甲藻、蓝藻、隐藻等耐污染种类所取代。硅藻成为优势种,这说明虾池的水质状况良好,且硅藻还是对虾幼体的良好饵料〔郭皓,1996〕。但是硅藻对生长不大,才能使该藻在池塘中大量生殖〔张立富等,1982〕。接种细菌过人工接种有益菌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是一种降低池底污染,防治鱼虾病害的〔魏开金,1991〕。接种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育锋,1993;石俊艳,1993;小林正泰,1983;小川静夫,1985;Shipman,1997〕。光合细菌能对水体中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外界输入的有机物,被异养细菌分解成的有机酸、氨基酸、氨等进展利用,使自身得到增殖,起到净解产物除去,这样不换水也能保持池塘的水质状况良好。施用光合细菌的水体,“以菌治菌”亦可使病鱼康复〔小林正泰〕。此外,光合细菌养分也很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王育峰等,1989〕。施用光合细菌的试验组,能量转化效率比比照组分别提高了23.9%、170.5%。这是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低分子有机质,并且能转化H2S等有害物质,从而促使陷入池底的养分盐特别是氮磷释放到水中。比照试验组试验末期N、P沉积比试验组高1.7-6.4倍,H2S比比照组下降15.64%,溶氧提高了78.5%。这是由于投入N、P在试验组“陷入”底泥中数量少,“能量陷阱”效应低,从而水体〔王育锋等,1993〕。光合细菌还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生殖,试验组比比照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了42.68%-95.14%,浮游动物提高了28.44%-134.7%较多,如浮游植物中的硅藻、隐藻、裸藻,浮游动物中的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等的生物量高于比照组〔。张汉华、李卓佳生作用,快速降解了水体中COD、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3.4 栽培大型海藻〔王焕明,1994;Nelson,1981;何筱洁,1991〕。其次节对虾养殖模式作者的不懈努力,创立了多种富有特点的对虾养殖模式〔culturepatter。按进水的方式分为一般池和高位池养殖模式一般池养殖一般池养殖即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一般利用海湾滩涂建池〔杨正华,2023〕或围池〔陈世富,2023,以潮差自然纳水和排水,虾池纳水和排水为的病原生物难已去除,池塘老化严峻,极易引起虾病的爆发性流行。高位池养殖高位池〔higher-placeponds〕养殖是以动力提水的方式引海水入虾池进展改进创立的一种养殖模式。高位池与传统的对虾养殖池比较主要是池塘结2-2.5m、养殖水深1.2-1.8m、池底高于海水高潮线4-8m。进水系统由进水管道、抽水机、蓄水井、进水渠组成。用抽水机先把海水提到蓄水井中,再通过进水渠注60目过滤网。排水系统,由虾池排水口、埋于地下的排水管道及排水渠组成,排〔靠潮汐进水,排水不彻底状态。虾池排水口通常设于池中心,也有设于池的一角的。一般依据虾池大小安装水车式增氧机3-6台,进展对虾高密度养殖。高2023,建在海边沙滩上,以水泥或地膜护坡,沙底。地膜高位池〔1999,即在虾池底全建安,2023;杨锋,2023,一般用砖石混凝土构成,建于地面之上,底铺塑胶膜,然后在掩盖30-40cm的细沙。养殖排放的废水对海区污染严峻,所以这种养殖模式不宜大面积推广。按养殖过程进水与否可分为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养殖模式开放式养殖开放式养殖即传统的利用潮差进水,排水的养殖模式。半封闭养殖半封闭养殖〔郭泽雄,2023;陈水土,1996;苏国成,1997;陈鹏2023;高排山,1999;臧维玲,2023〕是养殖前一次性进足海水,养殖过程中依据虾就是淡化养殖,水体盐度会渐渐降低,收虾时水体盐度在4‰左右。淡化养殖选择的养殖品种一般为凡纳对虾。封闭式养殖〔林鑫,2023;臧维玲,2023〕是养殖前一次性进足海水,养殖过程中仅添加淡养殖、生态养殖等多种形式。按放养生物的种类可以分为单养、双品种混养和多品种混养模式单品种养殖对虾这一生物因子,导致池塘生态物种组成失衡,食物网畸形,虾池物质、能量不利于对虾养殖业的持续进展。双品种和多品种混养生和快速集中具有乐观的意义。虾――鱼混养对虾池中混养一种或几种不同食性的鱼类,对改善虾池环境具有乐观意义。对虾与红鳍东方鲀〔周书洪,2023〕的混养,这些肉食性鱼类,不仅能吃掉与对的鲍鱼、梭鱼、遮目鱼、鲻鱼〔邱丽华,2023〕、罗非鱼〔杨红生,1998;田相利,1997;靳翠丽,2023〕能以虾池底栖硅藻、有机碎屑、对虾残饵,甚至对虾粪便等为食,是虾池的“清洁工”。混养经海水驯化后的罗非鱼,能有效利用池益藻类的生殖,且能吞食对虾残饵、腐屑和细菌。张学舒等〔1995〕认为,鱼体外表分泌一种或几种物质,能抑制对虾病毒,防止虾病。因此,虾池中混养罗非越多越好,应依据混养鱼类的生态习性适度混养。虾――贝混养贝类多以小型浮游植物和悬浮有机颗粒物质为食,能防止虾池的有机污染,调整池水肥度,保持水质稳定,提高虾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埋栖型贝类〔文蛤、缢蛏、毛蚶、泥蚶、魁蚶、菲律宾蛤仔〕能利用沉入水底的有机碎屑,削减底质增加虾池底泥和泥水界面的氧气通量,促进底泥有机物质的氧化和无机盐的释放,提高虾池氮、磷的利用率。适合在对虾池进展综合养殖的贝类种类有很多,目前已取得成功的有:虾-扇贝〔李学祥,1994〕、虾――文蛤〔陈洪大,1998;刘绍金,2023〕、虾――缢蛏〔姜存楷,1999;杜晨,1999;朱振乐,2023〕、虾――泥蚶〔薛祥朝,2023;王万东,2023;朱振乐,2023〕、虾――菲律宾蛤虾――蟹混养虾蟹混养的种类主要是三疣梭子蟹〔穆占昆,2023〕和锯缘青蟹〔王在文,1996〕,它们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和小型甲壳类,有时也吃植物茎叶的碎片。混养与对虾在生态位上有很多重叠,只能少量搭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