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十二月目录TOC\o"1-4"\h\z\u第一章研究报告 31.1编制背景、目的与意义 31.2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现状 31.3国内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71.4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91.5研究成果与适用范围 11第二章技术指南 121.总则 121.1目的依据 121.2适用范围 122.总体技术 132.1定位适应 132.2品质保障 132.3特色鲜明 142.3.1产业特色 152.3.2环境特色 152.3.3文化特色 163.分类定位 163.1小城镇的基本分类 163.2公共空间 213.2.1总体要求 213.2.2实施原则 223.2.3技术措施 223.2.4环境公共空间 293.2.5小镇景观绿化 313.2.6小城镇自然生态环境 313.3建筑指南 333.3.1总体要求 333.3.2建筑类型 333.3.3建设技术 363.3.4建筑风貌 413.4配套设施 513.4.1供配电设施 513.4.2通讯设施 513.4.3给排水设施 524.用词用语与条文说明 53第三章标准对照表 53第一章研究报告1.1编制背景、目的与意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43号)的相关要求,在重庆市范围内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完善、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幸福感受明显、示范效应显著、能够彰显城镇风貌,且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城镇,编制《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技术指南》。1.2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现状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全市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现有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市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代表的小城镇,在推动全市城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盲目拓展,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指导,许多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上甚至走入了不切实际的“追求城市型”、“盲目西洋化”的建设误区。目前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部分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由于对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镇区拓展,随意性大,形不成合理的规模。小城镇供排水、供电、信息网络、康养医疗、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城镇空间格局及其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缺乏统筹规划,有的城镇没有明显的住宅区、工业区、商贸区、文化区之分,生产、生活布局相互交错。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城内江河纵横,自然条件优越,但很多小城镇建筑形态、体量与周边自然山水的关系欠缺,有的城镇江河两侧全部被建筑封闭,丧失了城镇原本应该显山露水的机会。(2)小城镇风貌缺乏特色重庆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绝大多数很多小城镇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扩大规模,一些盲目开发建设、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小城镇较少结合自身环境、整体形态和历史文脉积淀来维护和塑造城镇形象,“千镇一面”等现象日益凸显,城镇风貌特色很难体现。建筑形态缺乏整体设计,建筑风格、色彩和体量欠佳。重庆以传统风貌为主的中心镇已经日渐消失,大多数城镇以随意的建筑风貌为主。缺乏专业设计和引导,居民往往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建设,因而建筑品质不高,建筑之间在形式、风格、色彩、体量等方面缺乏协调统一,杂乱无章。居民自建更多是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建筑外墙装饰通常只注重正面,其它三面都是水泥砂浆抹灰甚至于裸砖。建筑层数以2-6层为主,沿着马路一字排开,山墙连山墙,建筑显得简单呆板没有设计感。(3)小城镇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缓慢许多小城镇的产业化虽然初具雏形,但在主导的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效应的发挥,影响到产业化的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由于受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的影响,小城镇的市场建设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形成专业化的市场,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和小城镇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4)历史文化村镇建筑与风貌受到破坏有些小城镇,广泛散布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建筑群,其中相当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这些历史文化古村古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没有对古建筑和建筑群进行正常的保护修缮和利用,使得古建筑和建筑群破败不堪。有的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旧村旧镇进行盲目改造,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在经济落后地区,有的村民将古建筑的一些部品、部件拆卸下来,卖给城里人作装饰品,也使部分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由于种种原因盲目追求“现代美、异类美”,忽视了小城镇原有特色的保护,大量拆除与“现代”不相称的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区,代之以“现代的、异类的”街区风貌以显示小城镇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殊不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截断了小城镇历史文脉的延续,毁掉了小城镇的特色,毁掉了小城镇的历史。因此,那种忽视小城镇自身特点,套用模式化的规划理念倾向需要改变。否则,那种缺乏现实操作性与可行性的规划不但对小城镇的发展没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反而会引起大拆大建,严重的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小城镇社会结构混乱,带来地方特色消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5)小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市的城镇化水平慢于工业化水平,小城镇的管理体制也与发展不相匹配。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小城镇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回村居住,以工为主,亦工亦农的“两栖”生活方式,这些进城者虽然职业上已经改变,但无法实现空间上的转移,村民进入小城镇后,在农村仍拥有自己的责任田和宅基地,占有双重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些全家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家乡责任田荒芜,不仅没有缓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多地少的深层次矛盾,无法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对城镇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6)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政策落实不力,进展缓慢小城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另外,相关政策落实不力,也制约了城镇发展速度。目前国家和重庆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型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7)小城镇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建筑技术落后与建筑产业支撑不足小城镇由于其经济水平远落后于城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特别是一些自建房为了节约资金,工程质量令人担忧。小城镇的建筑技术水平普遍较为落后,新的技术发展却极为缓慢,造成了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技术发展不平衡、建筑产业支撑不足,导致小城镇的建筑工程质量也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1.3国内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1)发展外向型经济,产业主导的建镇模式“坚持产业建镇”,立足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最有代表的就是福建厦门集美汽车小镇,将大中型客车制造定位为主导产业,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和产学研联合攻关平台,与吉林大学等高校深化技术人才合作,支持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聚1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创造约130亿元工业产值;浙江宁波膜幻动力小镇将光学膜及动力装备制造定位为主导产业,精准施策培育引进宁波长阳科技公司、比利时邦奇动力等龙头企业,创造近400项发明专利,形成从基膜到功能膜的完整产业链和进口替代。(2)科学规划,深耕特色,发展内源动力的建镇模式立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获得感。增强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和繁荣“商业圈”。提炼文化经典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合理应用于建设运营及公共空间。保护特色景观资源,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例如:西安大唐西市小镇依托唐长安西市原址进行再建,充分挖掘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盛唐文化”和“丝路文化”,并不断进行产业扩大。发展特色建筑、特色产品、特色演艺和特色餐饮,以文化、风情、旅游定位特色,实现商旅、商文的融合发展,每年旅游收入达10多亿元。四川绵竹玫瑰小镇,在发展芳香产业基础上完善科技旅游功能,建成芳香科技研发转化中心、大马士革玫瑰基地和芳香产业链展示中心。(3)健全配套设施,创造条件提升软、硬实力的建镇模式配套设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产业、品牌固然重要,但更具人性化的落点则体现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包括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养老产业等公共基础设施及与小城镇定位相符,或功能互补的配套设施。具有代表的天津津南小站稻耕文化小镇,健全旅游业配套设施,优化特色街区和游客服务中心,完善“小镇客厅”、练兵园和稻作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每年举办稻米节和军事嘉年华等活动近300场,以硬件设施、公共文化空间、特色节庆等推动小镇硬实力和软实力升级。河南洛阳新材料及智能装备科创小镇,健全制造业配套设施,建设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和智能标准厂房,吸引科研院所入驻建设研发中试基地,吸引多家高新企业入驻发展“绿色智造”“工业上楼”。山东泰安泰山出版小镇健全出版印刷业配套设施,建设博物馆、会展中心、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一馆三中心”,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培训基地和创业基地“一院三基地”,吸引40多家企业入驻发展。1.4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1)统筹兼顾推动“多规合一”小城镇建设发展应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小城镇全域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功能定位,把振兴乡村、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切实提升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小城镇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以规划“定空间、定产业、定项目”。立足于小城镇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底蕴、特色产业等为基础,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打造、做靓品牌,统筹规范小城镇的标志标识、风格塑造、建筑风貌、市场营销等。强化小城镇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制订《重庆市小城镇城建设技术指南》,明确小城镇建筑标准,规范统一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2)打造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走产业立镇之路。小城镇要融入所在区县(自治县)乃至全市的重点产业格局,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本地资源优势,差异化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锁定产业主攻方向,做好“一镇一业”文章。围绕主导产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提升小微企业协作和配套能力,加速“点”上集聚、“链”式拓展,在“一镇一业”上实现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好电商平台使内部的产品出得去,外部的商品进得来。(3)营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提升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公共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燃气、信息网络、分布式能源建设,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公共厕所等设施。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和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突出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强化独特文化风貌展示,努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生态宜居的小城镇。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商业服务、社区服务、教育卫生、公共交通、文化娱乐、健康养老、休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以村级设施为基础,区县、乡镇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4)创新小城镇发展体制机制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探索形成符合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探索扩权增能,着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根据实际需要,依法赋予小城镇部分区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更加高效的小城镇建设管理模式,制定分年度的项目投资计划,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各类政策、资金、要素集聚。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普惠。探索创新土地流转经营、土地功能调整、用地保障等体制机制,推动小城镇集约节约资金的建设。(5)塑造特色风貌,彰显特色功能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彰显山水城市的特色风貌。深挖、延伸、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和社区功能,使其产生叠加效应。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的小城镇,应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文化创意、高端产业等“城郊镇”“园中镇”“镇中镇”,将其发展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创新创业新平台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形象展示窗口。渝东北、渝东南片区,重点培育一批承载历史记忆、彰显山水地域特色、体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小城镇,将其发展成为城乡联动的重要连接纽带、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应突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加大力度实施水污染防治、湿地保护、长江及支流绿化缓冲带建设等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突出生态修复和保护,着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河道绿化缓冲带建设等工程。重点展示所在地域的巴渝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以历史文化名镇(街区)、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载体,延续和运用传统城镇肌理及空间格局,突出地域建筑特色和传统文化要素。1.5研究成果与适用范围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广泛调研,目前重庆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并结合小城镇发展实际需求,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政策指引,分析实际建设过程可行性因素等,有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市辖区范围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各项工作的目标、方法和要求,希望形成一本能够有效地指导在小城镇一线的工作者,开展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南。第二章技术指南1.总则1.1目的依据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43号)的目标,在重庆市小城镇建设中对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托,在完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目标过程中控制好小城镇建设的品质、特色,特编制《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技术指南》。1.2适用范围1.2.1本指南适用于指导重庆市范围内小城镇的设计、建设和管理。1.2.2小城镇建设范围原则上等同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特殊情况可根据功能在土地使用法规框架内调整建设范围。1.2.3本指南同时针对新建项目和更新项目,新建项目按照指南开展工作;更新项目以指南为参考目标,结合小城镇实际需求、可行性等因素实施。1.2.4本指南未涉及的内容,应当按照现行的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2.总体技术2.1定位适应小城镇分为以传统加工业、工商业为基础服务周边农业地区的传统小城镇和向现代新城镇跨越发展、由服务周边农业地区转向服务城市为主的现代小城镇。小城镇建设技术应以保持、发扬小城镇特色为准绳,准确适应小城镇的近期和远期定位,符合小城镇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状的特点,技术方法应切实可行、高效低耗。传统小城镇建设不应盲目追求现代新技术,建设技术应符合当地营造技术、建筑技术、建造设施、材料供应、场地环境和经济水平条件,提倡使用当地乡土建材。具有规模化传统建筑基础的小城镇,应鼓励传统建造技术的传承、应用和以传统建造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为保护小城镇文化特色提供条件。新城镇化方向发展的小城镇应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体系,采用符合建筑工业化时代特征的现代建设技术,突出高效低耗、功能性强的特点,将建筑技术管理逐步纳入主城体系,为建成经济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流动畅通高效、生活品质同步的卫星城镇打好基础。2.2品质保障小城镇建设技术应以保障小城镇产业环境品质、人居环境品质为基本目标,提供小城镇发展要求的基础,体现目前对小城镇发展各种政策的响应。小城镇建设安全是品质保障的第一要素。建设安全包括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的安全保障、建造过程的管理监督、建成建构筑物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除了结构安全还有消防安全等。建造管理中应重点对报备自建房建筑的施工组织、材料的选择、采用的技术进行监管,避免自建房建造过程的随意性埋下安全隐患。建成建构筑物安全隐患的排查重点,应对后期功能改变、空间改变、违章搭建等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及时整改。品质保障重点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上加以保障。产业环境品质的保障主要包括对小城镇交通、电力、燃气、用水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保障能力的新基建基础设施,也包括针对产业人才引入、产业人口增长的配套建设和管理服务软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品质的保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两方面。基础设施是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的市政建设,包括小城镇内外交通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站点、停车条件,基本物质供应条件,市政管线容量和质量,通讯覆盖程度、监控覆盖程度等,重点是补齐市政基础、智慧建设的管理。配套设施是衣、食、住、行以外的生活需求进行保障的服务内容,包括教育、医疗、康养、文娱、商业、社区服务等,既包含空间建设,也包含管理机构建设,重点是小微空间改造的社区建设、小城镇更新中的功能完善化建设。2.3特色鲜明小城镇建设技术的应用,应针对小城镇特色产业、优美环境和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以“产业带动、以商建镇、依特色育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培育特色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有机融合,结合当地特有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型、综合商贸型、特色产业型等新兴小城镇。2.3.1产业特色小城镇是周边广大非城镇地区各种产业、生活的支持中心,也是大城市辐射范围内的物资、服务输入输出的交换节点或者作为卫星城镇提供产业配套的功能,小城镇建设必然围绕其产业特点。同一个小城镇含有不同产业分类,并可能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产业分类。传统小城镇产业基础面向农业、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延伸面为休闲产业、文旅产业、康养产业。现代小城镇基础面向制造加工业、新兴科技和服务产业,延伸面为电商及文旅产业。小城镇建设中产业特色以人口与用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要素为基础,并表现在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城镇景观、建筑语言上。小城镇人口与用地规划应对基础产业匹配,对发展产业可调,产业发展以嵌入完整的产业链、匹配适合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基础,不应盲目扩张。2.3.2环境特色各类小城镇的规划应建立在历时新空间肌理的研究和尊重上,规划前应对小城镇空间肌理的发展形成研究和导引成果,对参与小城镇在历时性发展的道路、界面、重要地标、地物和树木、水体、坡坎沟脊等特征性自然要素加以分析和保留,保护传统小城镇生长肌理,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共生。新型小城镇的规划应重点突出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友好性。新型小城镇应注重外部自然空间、绿化脉络与内部空间的渗透交流,形成气脉通畅的整体格局。内部不宜建设大广场、大公园,应以使用效率高、散布范围广、场地结合性强的小微绿化为主。新型小城镇应注重摩托车、自行车、步行交通条件及其空间体验,街道尺度应以满足峰值交通为上限,不提倡设置大街区、大马路、大广场等标新立异的东西。2.3.3文化特色小城镇文化包含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包含大整体文化和小地域文化,小城镇文化应首先考虑体现区域大整体文化,有突出的产业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可追求小地域文化,不应盲目强求与众不同。传统小城镇文化体现在小城镇空间肌理保护、建筑特色保持、民俗活动延续等方面。传统小城镇空间肌理是小城镇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交互、协调发展的结果,空间肌理保护是体现小城镇空间原生性和文化价值的根本,也是指导传统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空间设计应以拆违规整为基础,建筑风貌、空间节点应保持原生性特征、历时性特征,不应机械地整体干预。新型小城镇文化内涵体现在产业文化的昭示、生活文化的展示上。新型小城镇产业文化的空间体现表现在建筑类型特征、外部空间特征上,生活文化体现在有别于大城市的街区尺度、街道环境特色和社区空间特色上。3.分类定位3.1小城镇的基本分类:根据不同产业类型主要划分为:(1)工业主导镇;(2)农业发展镇;(3)城市卫星镇;(4)流通商贸镇;(5)交通枢纽镇;(6)工矿依托镇;(7)旅游名胜镇;(8)特色小镇;(9)康养小镇等等。其它行政建制镇与上述分类特征不明显的,可参考上述分类执行。(运作)(1)工业主导镇:这类小城镇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经济收入,使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连片开发,以工兴镇,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工业城镇。这类镇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骨干企业,加大存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现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大增量企业的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空间大、经济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壮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好现有的产业基础。(2)农业发展镇: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类型,从农产品深加工入手,通过深加工达到农业投入的高效产出,形成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吸收了相当于当地十倍以上的外来劳动力,初具小城镇的规模。农业特色小镇是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结合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民俗文化等特征,打造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功能的“宜居、宜商、宜业、宜养、宜游”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平台,融入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有些农业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各民族农耕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各民族的传统农耕技术与生产工具、农耕习俗、格言谚语、乡村文学做体验式旅游开发和展示。农业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应该完备水、电、气、网等一应俱全,还需要有与现代生态农业相匹配的生产设施。同时,配置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土地集约利用,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3)城市卫星镇:卫星城镇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居住和公共设施的城镇。依托大中城市的辐射功能、交通便利,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承担着为大中城市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卫星城镇的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多数是借助于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并由旧有小城镇发展形成的,少数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4)流通商贸镇:这些小城镇大多历史悠久,基于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借助原有的区位和市场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拓宽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吸引外来经商人员,形成市场繁荣的区域性商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第三产业兴旺发达的新局面,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流通为主体的小城镇。其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工贸型小镇以当地手工业、传统工艺制造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为依托,推动产贸结合,以贸促产,提升传统产业和工艺优势,培育新型工贸小镇。2)农贸型小镇重点选择农产品主业突出、市场占有率较高、物流集散基础较好的乡镇,做大做强农产品生产、销售品牌。结合集镇改造和新区开发,彰显集镇农产品商贸特色,提升商业品味及浓烈的商业氛围。提升乡镇农贸市场,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加大农贸市场的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农贸市场在集镇建设中的功能性作用和乡镇商贸中的综合性作用,满足农民直销需求。3)电商型小镇以电子商务普及和应用水平较高,电商企业、电商个体、电商产品相对集中,农村电商交易规模领先的乡镇为主导,培育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5)交通枢纽镇:发达的交通无疑是商业和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而经济无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地处铁路、公路、江河、民航空港等交通要冲,利用流动人口多、信息传播广、运输成本低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从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交通枢纽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城镇内部和周边对外的人员及物资交流提供集散和中转服务,带动和支撑城镇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运输方式间客货运输的连续性,完成运输服务的全过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管理,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为城镇运输网络吸引和疏散客货流,促进城镇产业的发展。(6)工矿依托镇:依托城镇周围或内部的大中型工矿企业,通过为这些企业搞好服务,以工矿兴镇。依托工矿企业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标本兼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美化镇容镇貌,实现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7)旅游名胜镇:旅游小镇不仅仅是旅游产业的集聚和融合,其所具有的文化特色魅力,也是特色小镇的重要元素。旅游小镇的文化特色,在于挖掘地域文化内蕴,或植入与产业有关的特色文化内涵,以形成小镇的个性魅力,并将这种文化精神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是旅游小镇着力塑造的灵魂,并直接表现在小镇规划、建设布局、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上,从而增强小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外来游客的观赏感。这类旅游名胜小镇,其文化取向和精神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吸附力,因而会对旅游者形成感召力和诱惑力。另外,旅游小镇通常是一个环境生态、景观优美的地方,因此必须注重营造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休闲文化。包括:生态环保的理念、人性化的设计和多样化的需求。(8)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是指聚焦传统特色产业,不同于一般行政建制镇,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这类小镇首先要坚持产业建镇,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相对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其次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总之,特色小镇与旅游小镇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空间、生活空间,其次才是文旅空间,也就是说,旅游只是基于生产、生活之上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旅游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个独立门类,其旅游生产、旅居生活、绿色生态、人文塑造几乎是并列的,从一开始就注重了旅游产品、业态的建设和营造,尤其注重了生态和文化。其本质区别是:从产业取向看,前者是内生型的,服务于内而彰于外;后者是外向型的,服务于外而聚于内。(9)康养小镇: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针对人民群众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并实施健康村镇的发展规划。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村镇。康养小镇的产业应该以健康为基础,如养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绿色健康食品等。建设康养小镇要因地制宜,小城镇规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康养小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城镇的发展规划,巧妙地嵌入特色和功能。康养小镇应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明显,打造健康养老、医疗保健的基本产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可以发展出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养小镇。康养小镇以保障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通过建筑、生态、医疗、康体、公共卫生等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研究,形成适合小镇规模尺度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服务技术体系,构建出符合大众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生态等多尺度健康环境,从“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六大健康要素出发,指导小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树立主题鲜明的产业形态,营造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实现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健康性能提升,多维度助力特色小镇产业健康发展。3.2公共空间3.2.1总体要求小城镇建设主要以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为主,从环境卫生、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区综合服务等方面提升小城镇公共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生需求,既要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还要适度超前。充分利用好国家及重庆市发布的相关政策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建设标准。各建制镇(中心镇)要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统筹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常住人口规模、群众实际需求、综合财力水平、交通通达条件等要素,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出发,科学设置公共空间功能布局,突出服务的可达性和便利性。按照公共服务功能配置为目标,各个镇应因地制宜建设和完善各类基础服务设施。3.2.2实施原则小城镇建设(或改造)应坚持“梳理问题、规划先行、总体控制,因地制宜、标本兼治,传承文化、分工协作、有机统一、延续建筑的历史特色风貌”的工作原则,全面提升、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居民生活的舒适环境、街道干净卫生整洁、历史文化底蕴突出、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小城镇。顺应小城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小城镇群众参与的实施机制,注重保护、体现特色,努力让村镇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管并重、长效运行、节约资源,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小城镇。使村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3.2.3技术措施(1)公共绿地各地方小城镇应充分利用本地具备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点建设供居民休闲活动的绿化场地,应充分结合当地地理和自然景观因素因地制宜的实施,切忌盲目求大,“为有而有”。同时还应增强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及可观赏性,加强公共绿地与城镇的联系。其次,公共绿地边界处理强调开放性,弱化公共绿地边界,增强边界空间的通透性,在边界空间处营造景观,使公共绿地景观自然过渡到城镇景观。例如可增加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特色种植园、廊架、景亭等休憩、活动场地和设施。经过布局的调整和功能的完善,使公共绿地内涵更加丰富,品质大大提升,更大限度地满足周边居民游憩休闲、观赏娱乐、体育健身和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的需求,达到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目的。图3.2.3-1景观步道图3.2.3-2沿河栈道(2)公共文教设施建设各小城镇应结合当地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突出特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服务人口、当地文化特色等,科学合理地规划公共文教建筑设施建设,注重文教发展,夯实文化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居民文化素养。各小城镇应充分考虑本地的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地形地貌等特点,结合服务半径等因素,完善托、幼、中小学的建设。对有些历史延续下来的城镇(古镇)、有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的城镇,应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相关政策打造具备自身特色文化符号的文教设施。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宿酒店等,既能作为当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能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重要窗口,同时对旧居古建筑起到保护修缮的作用,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这类有特殊文化遗留且具备相应规模的城镇,还宜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以起到规范游客参观、讲解本地历史、保护文化遗存等目的。图3.2.3-4杨闇公故居图3.2.3-3晚清建筑“兴隆街大院”(3)公共停车场小城镇的室外停车应杜绝违停乱放,尤其是沿过境公路两侧的无序停车。小城镇应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城镇类型、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规划、设置停车场。①对于没有旅游观光接待需求的小城镇,机动车停放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应合理规划,利用背街支路、宅旁空地等次要空间有序组织机动车停放场地,不得随意停放在小城镇的主要道路上。②对于有旅游观光、农家民宿接待需求的小城镇,应根据景点规模及游客接待量,结合游客活动半径,在小城镇外集中一处或分散多处设置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地。机动车停车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应规范规定,道路交通便利、导识性强、宽敞整洁。停车场(位)的设置应结合所处位置、针对人群、停放规模,充分考虑其设置方式。如设置在过境公路单侧或两侧的停车位,考虑到大多数小城镇场地有限,应避免布置垂直式停车位,应平行于道路两侧布置停车位,停车位划线及标识应清晰明确。旅游城镇(历史文化名镇)应杜绝机动车(含摩托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在其间穿越,应做到人车分流。旅游城镇(历史文化名镇)应结合地形地貌、接待容量(分为平时和节假日)等因素,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在合理的地段设置集中停车场(见图3.2.3-5、图3.2.3-6)。图3.2.3-5图3.2.3-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出行需求的矛盾日异显现,摩托车因其方便、高效、快捷等特点逐渐风靡,随后摩托车开始走进乡村场镇,使其成为小城镇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商的兴起带来的乡镇物流运输问题,摩托车成为网购物流派送的主力,由此衍生出的电动摩托车、三轮车等小型机动车的保有量更是空前的壮大,其停放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小城镇应合理规划、布置小型机动车(两轮车、三轮车)停放场地,不得“见缝插针”的随意摆放(见图3.2.3-8),应结合保有量及停放需求,力求做到干净整洁、因地制宜、分散设置的原则(见图3.2.3-9)。停车场(位)的布置分为:垂直式(见图3.2.3-7)斜列式(倾角30°、45°、60°)(见图3.2.3-7)平行式(见图3.2.3-7)机动车停车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应规范规定,道路交通便利、导识性强、宽敞整洁。图3.2.3-7停车场(位)布置方式(4)公交车站点2021年7月20日,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审议《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订〈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持续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深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切实强化信息化服务,着力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改善市场环境,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为方便乡镇居民出行,集镇及所辖地区内的乡、村应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规范要求设置便民公交车站点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站点的设置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应考虑农村居民出行特点、携带物品、人员密度、区间长度、服务半径等因素。站台的建筑风格应具备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力求简洁,结构形式轻盈,崇实务本,不得搞标新立异、“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等形式主义。图3.2.3-10图3.2.3-11我市村镇有“赶场”习俗的特点,到附近场镇购买或出售生产生活商品,人们借“赶场”进行社交、休闲等活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赶场”时间,因此乡村公共交通应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生活习俗等因素,制定好公交车辆的开收班时间、发车频率等措施。(5)老年人服务中心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设施不足、经费有限、理念落后的问题逐渐凸显,对小城镇养老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来10-20年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峰值时间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无法赡养照顾老人的现实,因此小城镇着手建设规范化的养老机构迫在眉睫。我市制定了《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府发〔2022〕15号,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提出了推进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发展智慧养老等具体措施。小城镇养老需求主要概括为四个需求,即:健康需求、情感需求、文娱活动需求、日常生活护理需求。健康需求:身体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患病几率随之增大,因此,适龄老人的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养老机构建设应充分考虑专业且收费合理的医疗队伍。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养老需求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中国人的传统就对家庭十分看重,乡村尤为重视家族观念,老年人养老一般选择与子女同住,日常起居由子女照料。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缺口过大,导致不少小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输出,使得相当部分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式和养老机构养老的方式。老年人退休赋闲后,心态上会发生变化,极易产生孤独、焦虑、失落、烦躁等情绪,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参加群体活动,避免与社会脱节,使之能融入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拥有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文娱活动需求:前文提到老年人因赋闲在家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态、行为上的变化,使得老年人更需要参加集体活动来改善这一负面状况,因此养老机构应积极考虑这一问题,文娱活动不仅仅限于设置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还应加强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如不定期举行户外集体活动、文艺表演等,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情感也得到了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老年人心理上的衰老速度。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还可开设老年大学,让部分健康状况良好的低龄老人,在退休后仍然选择继续工作、学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日常生活护理需求:对于有基础疾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流程,体现人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根据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制定各项护理措施;系统地、有计划地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遵循用药原则,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指导;创建安全的护理环境;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和疏导。(6)综合超市、快递服务收寄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满足居民及外来休闲观光人员的物质生活需求,小城镇宜根据自身规模配备相应的集中综合超市,综合超市宜设置于交通便利、人员相对密集的场镇中心位置。如今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运输的发达已渗透进各个领域,为使小城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能打开更好销售市场,为农民创收脱贫服务,小城镇应根据服务半径分散布置若干快递寄收服务网点,结合当地农副产品类型考虑网点的规模及相应的配套设施。(7)生活垃圾中转站为避免小城镇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应设置于小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应结合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考虑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的规模及配套设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包括分类垃圾堆放、清运装卸,以及供运输车辆停放的场所、配套的卫生间、维护城镇日常清洁卫生的环卫作业车辆及器具的停放和堆放场所。3.2.4环境公共空间(1)小城镇应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按照发展现状和定位类型进行改造提升,满足产业发展、居民居住、商业服务和旅游配套需要,塑造本地风格特点的街道风貌。(2)建设符合本地风格特点的主题明确、配套设施完善的镇区公园,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公园绿地建设应保留和利用现状自然山水和林地,合理配置硬质(或透水砖)铺地与绿地占比,突出休闲、游憩功能,通过景观建筑、小品、地面铺装等反映小镇特点类型和主题文化。(3)小城镇内不宜设置尺度过大的中心广场(旅游小镇的游客接待中心应设在小城镇外)、绿地,镇级综合性市民广场,原则上面积不宜超过1公顷,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空间利用率低下,宜结合社区绿地设置满足各类需求的小尺度绿地、小游园、小广场等形式,增强可达性,提高居民利用效率。(4)可建设符合本地风格特点的定位、塑造形象、突出品牌的城镇景观,重点塑造核心建设区景观,加强小城镇入口、景观廊道、景观节点、小城镇家具等建设。对已建地区可通过碎片空间建设、微空间改造等方式,开展小城镇景观的改造和提升。(5)加强小城镇入口景观改造,建设标志或小型广场公园,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和小镇特色,形成小镇宣传形象、展示风貌的牌、坊、门等。(6)可建设景观标志物(建构筑物、环境标志物),突出小镇识别性、代表性和文化性,如:桥、塔、楼、牌坊、古树、新建公共建筑等。控制景观标志物周边的建(构)筑物的高度和体量,融合周围环境。(7)加强道路、广场、公园的杆线、灯具、座椅、花池、垃圾箱、景观小品(公共艺术品)等城镇家具、环境设施和标识系统的整体设计,完善公交车站候车亭、座位等车站设施建设,各类设施应与街道或小镇风貌相协调,鼓励各类设施设计乡土艺术化,做到形式简洁、色彩和谐、易于识别。(8)机动车道路路面应全部硬化,铺装宜采用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或石材等,人行道、步行街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地石材。(9)道路照明设施宜结合灯杆广告、导视牌等附属设施一并设置,道路照明安置率达到95%。有条件的城镇宜增加夜景灯光景观,重点建设景观标志物和景观廊道照明。照明设施在选用时应考虑本地实际和节能要求,注意与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风格统一。3.2.5小镇景观绿化(1)积极开展城镇景观绿化,景观绿化包括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宅旁绿化、配套公建所属绿地空间绿化和界面绿化等,为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2)植物种类选择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入已驯化外地植物。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生态、美观,反映季相变化,保证四季花开、植被常绿。(3)道路两侧应种植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的本土树种,间距5-8米,街道绿化覆盖率按道路长度达到85%。(4)绿化应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相结合;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气透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各种硬质铺装(含建、构筑物基底)面积应小于绿地总面积的30%。3.2.6小城镇自然生态环境(1)保持小城镇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小城镇布局应顺应周边山水格局,避免小城镇与自然环境在布局形态上产生割裂。尊重原生自然环境本底,避免对原有的自然、山水、绿地的侵占或形态作较大的改动,实现自然山水、田园环境与人工建设有机交融。倡导以现状的地形地貌和景观特色要素为脉络,依形就势地组织小城镇空间,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小城镇布局和形态。(2)注重生态系统保护与控制小城镇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的原生性,倡导自然生态地利用山体、沟渠、水塘、树林等资源。应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并尽量采用低影响、低冲击、低干预的建造方式。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注重“点、线、面”各类生态用地系统设计,形成网络化的生态系统。(3)生态型绿化景观严格保护树龄较长,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避免移植大树。倡导建设自然适用,且养护成本低,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和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分明、地方特色鲜明的绿化景观。小城镇的绿化景观应避免片面模仿大城市现代园林景观,杜绝建设生态功效低、工程造价高的人工大草坪、人工水景。(4)低碳交通方式小城镇应重视发展慢行系统,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方式,并与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有机衔接。(5)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小城镇因地制宜地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6)“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结合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因地制宜的设置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护坡,沿小河渠沟岸边设置软质驳岸、亲水驳岸等。(7)生态环境修复对遭到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尽量通过植树造林、复垦复绿、退田还湖、退耕还林、污染治理等手段进行修复。生态修复宜结合特色开放空间、景观节点同步进行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3.3建筑指南3.3.1总体要求在我市小城镇中,广泛散布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典建筑、历史建筑和建筑群落,其中相当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近年来,这些历史文化古村、古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有的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旧村、旧镇进行盲目拆除改造,导致了先辈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开发性破坏。由于各种原因盲目追求“现代美、异类美、欧式风格”,忽视了小城镇原有特色建筑的保护,大量拆除与“现代风格”不相称的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区,代之以“现代的、异类的、欧式的”街区风貌,以显示小城镇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殊不知这种做法切断了小城镇历史文脉的延续,破坏了小城镇的特色,毁掉了小城镇的历史。为避免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小城镇结构混乱,小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遭到破坏,地方特色消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小城镇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脉络、乡土民风、民俗民情,制定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和镇规民约。3.3.2建筑类型3.3.2.1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规模的建筑单体和建筑群落,并保存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及较原始的聚落肌理,具有可保护的操作性。且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而非后期复建的“假古董”。在一些小城镇中,特别是一些旅游名胜城镇,历史建筑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仍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经济带动力。从建筑布局上看,其大多占据着城镇中重要的位置,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建筑功能上来看,其是小城镇居民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是宗教信仰、礼制制度、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记载了城镇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继续记录着新城镇发展和变迁的信息。因此小城镇建设要结合历史建筑现状的用地边界,周边环境要素的视线所及范围或外观界面,划分出历史建筑保护区范围。同时考虑相互关系合理地选址,并针对具体的形态类型,规划设计完善好为历史建筑保护区域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不破坏传统历史建筑聚落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部分废弃建筑、空置建筑、危房进行保护性修缮或翻建,而后赋予其新的功能服务于城镇。对依旧功能完整,结构完好的历史建筑以引导和控制为主,规范居民的建设行为,在尊重本地居民意愿的前提下,保护传统建筑聚落的生活方式。3.3.2.2公共建筑由于各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公共建筑的发展在功能、形态、质量上都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目前重庆小城镇中较为常见的公共建筑主要是行政机关、医院、学校一类。在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城镇,也新建了商业、旅游、通信、交通、体育等建筑类型。医院和学校的先行建造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对于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的迫切需求。然而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目前小城镇中众多公共建筑的形态类型是和整个镇区极度不协调的,此类建筑在设计时仅考虑到了满足功能的需求,有的甚至直接照搬城市中的医院和学校,在肌理和形式上并没有考虑到与镇区整体空间形态的契合。有的公共建筑甚至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墙,金属质感外墙,与周边传统的住区形成巨大反差。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上应重视文化上的传承和肌理上的和谐,作为小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和人群集中地,更要从感官层面和心里层面为居民树立起文化自信和强烈的归属感。3.3.2.3居住建筑传统小城镇居住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店宅式、店坊式、独立宅式等类型。受传统商业文化的影响,店铺成为了住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面宽受到严格限制的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面积,追求商业空间、居住空间、生产空间的高效综合利用,居住建筑常常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形成“上宅下铺、前铺后宅”的空间布局。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出现了另一种现代居住形式——沿街商住混用式,它传承了传统小城镇上宅下铺的基本模式,保留底层商铺的同时,上盖4至5层的住宅,住宅和商铺使用不同的入口,一般情况设置在建筑的不同立面上。随着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居民对于新型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城镇,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型居住小区的开发中。于是出现了城市中的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小区的布局形态类型也直接移植于城市。然而这种直接移植的方式虽然为小城镇居民提供了新的居住环境选择,但是在平均高度只有三至五层的小城镇中陡然出现二、三十层左右的中高层建筑,势必会对城镇空间的整体性带来影响。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空间尺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这类型的新型居住建筑聚落的建设要建立在不影响传统住区和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在城镇区外围或相对独立的区域建设,同时在配套设施方面这类的新型住宅与小城镇的设备管网连接,高密度的居住势必会对原有的管网体系带来压力,因此在设计时也应予以充分考虑。3.3.2.4产业建筑小城镇的产业建筑群的形态类型比较丰富,从传统店坊模式到传统的场镇,还有商住混合型建筑的底层沿街商铺,集生产、售卖、储藏于一体,再到新型的集成式复合商业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产业园区等形态类型。可以说小城镇的产业建筑群的形态类型就是小城镇空间的发展史。然而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小城镇的产业建筑形态明显的存在特色丧失的问题,区域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缺乏整体的规划,业态模式、技术的落后,可以说是既失去了传统又没跟上时代。小城镇产业建筑的设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应强调特色,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契合,为这种产业区域带来全新的活力。2、应做好为本地居民服务的产业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应符合小城镇功能复合的特征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应减小产业建筑带来的噪音、污染、异味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优化交通规划和建筑设计,提高物流、仓储的效率和容量,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3、对于新建设的产业建筑群不应因为小城镇目前的消费能力而降低标准,根据调研,大量的小城镇中的产业建筑群存在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在停车指标、绿化率方面都大打折扣。相反的正是因为在小城镇中,才要提供高质量的新型产业模式,带动和刺激消费,为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做出贡献。3.3.3建设技术3.3.3.1建筑安全(1)安全设计规划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将首先从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构架出发,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虑规划设计的各种业态和各个细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从而进行统一的、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解决最紧迫问题,为后继的安全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从解决主要的问题入手,逐步提高和完善安全设计的意识。通过分段分期逐步实施,来达到设计的安全强化。(2)安全施工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其具体措施如下:1)、落实安全责任、施行责任管理;2)、加强安全教育与训练;3)、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4)、实行作业标准化;5)、统一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6)、严肃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7)、严查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各主管部门应长存安全意识、紧抓安全措施。(3)安全使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小城镇--尤其是一些自身或周边具备旅游观光资源的小城镇,由于其自身经济情况、资源局限等原因,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客观上存在供小于求的事实情况,导致其对建、构筑物设施进行近乎疯狂的盲目改造(特别是一些居民自建房),使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全国多次发生既有房屋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各地务必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提高全社会房屋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产权人和使用人安全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4)安全维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镇)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周边城市居民活动和消费半径的增大,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逐渐显现,亟待更新或扩大建设规模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部分具备条件的城镇将新建、扩建其所需配套设施,但也不乏有相当部分的小城镇因为本身地域文化特色、所处环境局限、经济较为落后等因素无法新建及扩建,只能根据现状,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和改造。老旧城镇维改应合理延续文化脉络,尤应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不得违规分包,应有严格的施工安全保障和措施。(5)安全管理管理应具备五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应遵循“法约尔原则”,安全管理应具备清晰的机构(职能部门)、责任划分、人员职责及相应的安全职责。3.3.3.2建筑工法工程施工应秉承绿色环保、提高效率、就地取材、节省成本的原则,持续淘汰如场拌混凝土、砂浆、大容量洁具蓄水箱、普通木模板、白炽灯泡等落后技术及工法,对有条件的小城镇应加速推广、普及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装饰装修一体化、光伏应用、太阳能热水及照明的应用等绿色智能的先进技术。3.3.3.3环保措施(1)施工废水处理施工现场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详细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排水,并采取相关治理措施,保证排放达标。土方开挖过程中,应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对施工机械、车辆应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污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排放至市政管网。经处理后排出的施工污水不得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地方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废水水质进行检测,并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2)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应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相关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3)废弃物处理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应以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及合同文件要求运送至指定弃渣场。同时,应做好弃渣场的综合管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所在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或焚烧处理。如遇含有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废渣,应报请当地环保部门,经批准后在环保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处理。完善渣场地表截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4)噪声控制措施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域的影响。调整施工时段:晚间控制高噪声机械的设备运行、作业,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行轮班制,控制工作时间;并为相应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品。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尽量选用有消声装置的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需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中规定的标准。进入生活营地和其它非施工作业区的车辆,不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尽量减少鸣笛次数,最好以灯光代替喇叭;广播宣传、音响设备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公众办公、学习和休息。(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车辆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保,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宜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后待自然冷却至50℃,方可开放交通。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石渣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如工作需要时,应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实施。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蓬车,车厢两侧和尾部配备挡板,控制物料的堆高不超过挡板,并用干净的雨布覆盖。在施工现场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并冲洗工地的车辆,确保工地的车辆不将泥土、碎屑及粉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及施工场地上,在冲洗设施和公共道路之间设置一段过渡的硬质路面。(6)水土保持措施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严禁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在进行土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相关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得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规定以外的土地,如情况特殊,需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应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施工活动中应严格按相关要求采取设置截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造成水土流失。3.3.4建筑风貌3.3.4.1风貌原则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缺乏良好的整体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但浪费资源,也使得各个城镇的面貌越来越相似,缺乏特色。针对这些问题,小城镇在建设中应根植传统,强调其地域特色及对当地历史文脉的传承,突显城镇风貌的地域特性。(1)根植传统,和谐环境小城镇建设中应针对性地挖掘城镇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对历史传统文脉的继承与保留。应在满足现代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城镇风貌特点的保护,保持其文脉的延续性。对于有标识性的空间特点应予以保留,并应尽量与城镇空间相复合,使其具有实际意义。同时还应考虑当地城镇居民的使用需求,广泛采纳他们作为城镇风貌最直接感知群体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增加规划的群众适用性、社会认同感。同时城镇建设风貌规划还应注重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貌的保护与适应,从而通过规划指导人工建造环境协调于原始环境,提升整体城镇风貌。应重视城镇原始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在整体层面上修复和保护城镇的原始环境,严禁人工建设对自然山水环境的破坏。(2)结合功能,贴合时代重庆小城镇建设中不仅要根植传统文化,契合当地环境,同时还应在功能设置上反映时代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农业转变向多产业、多功能复合发展的模式,带动了城镇内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手工业与旅游业等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城镇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产业功能的置入,使得城镇建筑由单一功能转变为包容多种行为活动的复合功能,建筑的空间形式与类型也逐渐多元化。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建设,业态的置入重组是城镇综合体的创新与挑战。通过研究城镇的肌理与历史文化,将富有特色的业态植入,通过建筑设计将不同的业态空间联系起来,形成城镇空间与居住、工作空间的有机结合,农业与休闲、文化产业的有机联系。城镇综合体的建筑实践中,应与目前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建筑功能不局限于单纯的生产生活需求,而是更多地满足使用需求。通过对城镇原有民居的改造与修缮,对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文化空间等功能版块进行重组,将新时代的功能置入到原有的建筑之中,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产业特色,营造出多样化、复合化的建筑空间。3.3.4.2风貌塑造(环境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1)环境特色建筑对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回应,是形成其地域性特征的内在动因,因此,小城镇建设中应在尊重自然环境的观念下开展设计,实现与所处环境的相融相通。重庆地区城镇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环境为主,按照场地坡度可划分为缓坡形与陡坡型。传统城镇建设对场地选址的自由度很高,各种建造难度的场地上都能发现与之相协调的山地建筑,它们主要通过依附山地环境的方式,在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小的基础上改造自身形态来与自然相结合,是一种被动适应的生成过程。因此,新建筑的设计应吸取传统建筑营造的经验,在分析场地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构筑方式等手段创造出与地形环境相和谐的建筑。而不是强制性的对场地地形进行改造,在破坏场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修建。另外重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具有典型的高温高湿多雨风缓的湿热气候特征,属夏热冬冷地区。传统城镇的居民在克服较恶劣的气候因素时,逐步发展出了特定的建筑空间形式与构造技术,使建筑在面对地域性气候环境是能趋利避害,获得让人舒适的居住空间与生产空间。城镇建筑由于用地的约束难以像乡村建筑通过大面宽小进深半开敞的模式满足日照通风要求,通常采用庭院、天井、长出檐等方式改善通风采光遮阳等条件。因此,新建筑的设计应根据用地实际情况,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创造出与重庆地区气候条件相协调的建筑。(2)文化特色小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带有它的历史和文化痕迹,而建筑作为承载小城镇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于小城镇文脉的延续、民风民俗的展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文脉的保留和传承是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蕴含于居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原住民的生活状态才是文化传承的土壤和源泉。小城镇建设中应注入传统文化的空间场所,使人们从中获得视觉、听觉、知觉、味觉、嗅觉等的体验,从而加强人们对城镇文化的记忆,保护与传承地域的传统文化特色。(3)时代特色小城镇建设主要是发展城镇的经济技术、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随着工业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被大量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原有的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城镇正逐步迎合当下新科技的改革,因此应选择适宜当地的技术工艺,因地制宜。经济上应利用新科技、新技术注重发展城镇的工业、农业并逐步带动发展第三产业。文化上应注重对小城镇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3.3.4.3风貌要素(空间环境;体量形态;平面形式;屋顶形式;立面形式)(1)空间环境小城镇建设中的空间形态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城镇的空间形态体现地域文化建筑,反映着原始城镇历史风貌,彰显着城镇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城镇的外环境空间,应注重对山、水、田、园的整体保护,对小城镇的农田、自然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应设定相应的生态红线,从而促进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城镇的生态环境,应加强对城镇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处理,通过整治上游河道,改善水体环境,进而修复河道景观,美化城镇生态环境。在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城镇上,应对城镇、村落的住房、外部空间进行整治和管理,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最终打造出山清水秀、生活设施完善、美丽和谐的小城镇。(2)体量形态小城镇建筑在体量形态上与大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城市建筑多是高楼林立,造型新颖,更加富有现代化的气息。小城镇则应是利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构建出体现地域特色的建筑,建筑空间形态各有特色,更加丰富有趣。小城镇中存在大量的民居民宅、公共建筑、古建筑群等,比起大都市的高楼林立更加富有地方特色。在小城镇中对待传统建筑和新建建筑应依据实际情况来操作。首先,对于传统建筑应加以保护与利用,改善传统建筑生活设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城镇历史文化风貌的延续和传承;其次,对于新建建筑也应遵循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和肌理进行设计,将老的小城镇中的建筑元素进行多元化的利用,在建筑外部空间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在建筑内部则通过现代化改造厨房、卫生间,居住环境等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新城镇中对于公共空间、商业建筑空间的尺度应与居民区的尺度协调,保护城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延续小城镇历史文脉。(3)平面形式1)一字型“一”字型平面通常为三间,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建筑形制分布于各地。2)“L”型“L”型是在一字型建筑平面一侧横向扩展出二至三间的厢房,形成一个半围合的场地。在小城镇建筑中也极为普遍。3)三合院型三合院即是在“L”型平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侧厢房,形成一正两厢形制。广泛分布于重庆各地。具有较为明显的院坝空间是其典型特征。4)四合院型四合院型是在三合院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在空间布局多受宗法礼制观念的影响,老少长幼、尊卑有序。同时院落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5)台院型四合院在山地环境下常因地制宜,在保持基本形制的前提下,使院落空间在竖向上自由变化,形成了对而不称的“台院式”建筑形制。这是传统院落建筑与山地环境相结合形成的独具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电机转子动平衡测试与校准合同
- 《纤细裸藻共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藻菌共培养的研究》
- 《丹参素干预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场景分类算法研究与应用》
- 2024年化房屋买卖协议封面模板
- 2024年合肥客运上岗考试都考什么题
- 2023届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突破3 晶胞结构分析与计算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精美课件
- 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 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对辽河平原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信息管理监理实施细则水利水电工程
- (医学课件)DIC患者的护理
- 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治理进展、趋势与中国路径
- 【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5600字(论文)】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继电保护动作分析报告课件
- 五年级数学上册8解方程课件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内部项目跟投协议书(正)
- 钢管静压桩质量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