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
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批准,列入城乡统筹标准化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2214-Z-424,项目名
称为《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2、目的与意义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9.84亿吨,秸秆
可收集资源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较低,约33%被废弃或露天燃烧,导致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耕地酸化、盐碱化等质量恶
化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历经10余年的研究,开发
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
术”,实现了万吨级农作物秸秆连续炭化,破解了秸秆工业化综合利用难题。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以土壤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开展农作物
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打造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率,改良土壤、钝化重金属,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肥减药,减少生
产性支出,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收入。
我国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偏远地区,秸秆资源相对丰富,这种秸秆就地收集、
加工、利用的模式,可为贫困户创造多种增收渠道,是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一条
现实可行途径。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相关的标准。同
时,从炭化前秸秆的收集处理—秸秆炭化—生物炭还田的整个过程没有与扶贫相
结合的标准,亟需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扶贫项目的运营管理。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研制可规范我国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
运营,指导地方政府扶贫项目的实施,加速项目在贫困县的快速推广、复制,实
现贫困县精准脱贫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
1
3、主要工作过程
3.1成立标准编制重点项目组,启动项目
为保证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标准
编制重点项目组,工作组成员在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开发与应用、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产业扶贫、标准编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
验。工作组成立后,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及责任人,启动项目
工作。
3.2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和安徽等省/自治区进
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着重对科右前旗、科左中旗、同江市、缓滨县、彰武县和
灵璧县等46个旗/县,其中3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3个为省级贫困县,进行了
实地调研和交流。调研对象主要是当地政府、扶贫办、农机部门、农业主管部门、
村集体和合作社等;调研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作物秸秆资源可获量、秸秆收储运
情况、耕地情况、化肥施用情况、主要作物情况、贫困人员结构、当地精准扶贫
政策和农机补贴政策等几个维度。
通过调研,获得了客观、详实、全面和系统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1)文字材料:贫困地区耕地情况、化肥施用情况、主要作物类型、主要
秸秆相关产业政策等;
(2)调研对象口述资料;
(3)我们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和归纳形成的可以作为参考的材料。
同时,项目组积极组织成员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进行归纳、
整理、分析。
3.3确立标准结构,编制标准草案稿
在前期项目研究、文献资料分析、信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编制规范要
求,项目组召开多次会议,确立了标准结构,主要包括前言、引言、范围、项目
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期成效分析、项目评价与管理,同时
讨论并确立了标准编制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始编制标准草案稿。
2
3.4标准草案稿的研讨、修改、完善
项目组完成标准草案稿的编制后,通过组织召开内部研讨会、专家研讨会、
函审等多种方式,广泛聆听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稿进行修改、完善。经过研讨,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修改并达成一致意见:
1)关于标准归口单位,项目组经过研讨并向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征求意见,专家认为项目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
托,构建了秸秆收集、造粒、炭化、炭肥、土壤改良的全产业模式与全链式技术
服务体系,同时将精准扶贫有机嵌入秸秆利用产业链和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贫
困县脱贫致富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建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
口,更具代表性;
2)补充精准扶贫及土壤改良典型案例作为标准附录部分列出,有助于加深
对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及项目成效的了解,确定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精准扶贫项目作为典型案例;
3)在标准内容中补充术语和定义,主要增加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
技术提供企业、生物炭基肥料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的定义,同时在标准中补充
项目概述内容,有助于对不同角色和项目整体情况的理解;
4)关于精准扶贫和土壤改良典型案例的撰写,建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补
充数据、图片信息可更直观的表达项目成效,易于理解和参考;
5)关于标准的组织结构,专家建议设施设备条件应进行细化,分别列出秸
秆造粒扶贫车间和生物炭基肥料厂应具备的设施设备条件;项目参与方涉及到政
府、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提供企业、秸秆造粒扶贫车间、生物炭基
肥料厂、帮扶对象,各方职责均应在职责分工中分别列出;同时因为帮扶对象可
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收益,不同方式的脱贫周期也略有不同,建议细化。
3.5标准意见征集,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草案稿经过多次研讨、修改、完善后,发送标委会、高校及科研院所、
农业农村部、贫困县项目运营单位、行业协会等17家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收
到回复的单位数17个,各单位专家均提出了宝贵建议,共收到意见61条,51
条采纳,10条未采纳,对于未采纳的意见均说明了原因,项目组已对各单位专
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汇总并处理,编制形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采纳的意见,
3
项目组已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标准文本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编制原则
(1)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
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2)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托,充分考虑贫困县秸秆资
源特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等制定;
(3)项目的实施可形成有效的带贫机制,达到贫困县脱贫攻坚与生态农业发展
的双重效果;
(4)标准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
贫困地区基层组织等扶贫项目的实施,推动项目成果在贫困县的快速推广、复制。
2、标准主要内容和确定论据
2.1主要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结构和适用情况;
2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术语,包括: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
良技术提供企业、生物炭基肥料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
3项目概述
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
4项目条件
规定了项目的用地选址条件、设施设备条件、人员条件;
5职责分工
列出了政府、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提供企业、秸秆造粒扶贫车
间、生物炭基肥料厂、帮扶对象在项目运营管理中的职责;
6项目组织与运行
包括项目运行模式、项目合同签订、项目运行以及项目总结4项内容;
7项目预期成效分析
4
列出了项目成本投入、帮扶对象收益、脱贫周期的内容;
8项目评价与管理
规定了项目的监督管理与评价;
9附录
列举了精准扶贫及土壤改良典型案例。
2.2主要内容确定论据
(1)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先进、可靠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历经10余年的研究,开发
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
术”,实现了万吨级农作物秸秆连续炭化,该技术最大限度的活化和保留了秸秆
中的氮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质,破解了秸秆工业化综合利用难题,为大规模推
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被列为农业部推广的十大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之一,是目前
秸秆资源化利用最彻底,工业化程度最高、功能效益最协调的解决方案。
2015年以来,三聚绿能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托,在黑
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河北、四川等18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水稻、大豆、
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甜菜等50余种作物近2万亩生物炭基肥料规模种植
示范。在土壤改良、减肥减药、农作物增产提质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三聚绿能在内蒙古、黑
龙江、安徽、甘肃、山西等6省(区、市)13个县(区),建立以生物炭基肥料
应用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种植水稻、大豆、玉米、谷子等多种作物,
示范面积近百万亩。11月23日,示范区建设成果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
心组织的院士专家成果验收,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需求,可以大规
模推广应用。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技术内容、土壤改良典型案例的编制以该技术为依托,可
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2)已开发出成熟的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具备推广条件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三聚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支撑体系,包括科技创新
体系、产业服务体系与工程支撑体系,在组织保障上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化、建设
的模块化、技术有形化和运行规范化。截止目前,已建成投产9个5万吨级和
5
10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践证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项
目运营管理模式成熟,为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
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极好的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
2018年7月,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
化服务办公室组织的“全国农化服务中心”考核中被评为“优等”,授予公司“农
化服务中心”称号,标志着公司在农化服务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行业权威认证,农
化服务工作已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运行等方面内容参考以上
成熟的项目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编制,可保证标准内容的合理性,可大面积推广使
用。
(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精准扶贫模式
三聚秸秆利用扶贫工程是在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的指导下,与贫困县
进行对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自主研发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
良成套产业化技术”,以贫困县的废弃秸秆为资源,将县域精准扶贫有机嵌入秸
秆利用产业链和生态农业产业链,打造特色精准扶贫模式,实现贫困县脱贫攻坚
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目前,已在4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建
成投产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扶贫模式在贫困县得到全面验证,有效带动了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整体内容参照三聚打造的特色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编制,
可保证项目在贫困县的适用性、可操作性。
三、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及实施对贫困县产业扶贫产生的经济效益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炭基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减肥减药功效,可以减
少生产性支出;(2)生物炭基肥可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施用生物炭基
肥,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3)生物炭基肥具有钝化重金属、提高籽粒粗
蛋白、果实Vc等含量,实现农作物品质提升,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收入,带动区
域扶贫;(4)生物炭基肥料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面向贫困户提供长期用工与短
期用工;(5)政府补助秸秆造粒扶贫车间向贫困户提供资产性收益,为贫困户创
造稳定的增收渠道;(6)生物炭基肥料、秸秆和颗粒运输向贫困户提供劳务收入;
6
(7)专项扶贫公益基金用于支持设置村级公益岗位和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公
益扶贫事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8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农作物秸
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推广和产业发展潜力大,推广应用
前景广阔。开发的全时自动生产控制和安全控制系统,确保了装置运行安全,运
行过程中三废符合国家的相关环保规定(中石化联鉴字[2017]第121号)。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相关的标准,本指
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自主制定,不涉及国内外标准采标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在贫困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战略部署,又符合国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导向;既实现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又促进贫困人口的稳收增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
求。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7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制定,建议作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
实施。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通过审核、批准发布之后,组织力量对本标准进行
宣贯。按照本标准可指导地方政府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扶贫工作开
展,推动项目成果在贫困县的推广、复制,实现精准扶贫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涉及对现行标准的废止。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8
目录
一工作简况..............................................................................................1
1任务来源........................................................................................1
2目的与意义....................................................................................1
3主要工作过程................................................................................2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4
1标准编制原则................................................................................4
2标准主要内容和确定论据............................................................4
三预期的经济效果..................................................................................7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7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7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7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8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8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8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8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批准,列入城乡统筹标准化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2214-Z-424,项目名
称为《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2、目的与意义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9.84亿吨,秸秆
可收集资源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较低,约33%被废弃或露天燃烧,导致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耕地酸化、盐碱化等质量恶
化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历经10余年的研究,开发
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
术”,实现了万吨级农作物秸秆连续炭化,破解了秸秆工业化综合利用难题。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以土壤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开展农作物
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打造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率,改良土壤、钝化重金属,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肥减药,减少生
产性支出,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收入。
我国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偏远地区,秸秆资源相对丰富,这种秸秆就地收集、
加工、利用的模式,可为贫困户创造多种增收渠道,是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一条
现实可行途径。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相关的标准。同
时,从炭化前秸秆的收集处理—秸秆炭化—生物炭还田的整个过程没有与扶贫相
结合的标准,亟需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扶贫项目的运营管理。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研制可规范我国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
运营,指导地方政府扶贫项目的实施,加速项目在贫困县的快速推广、复制,实
现贫困县精准脱贫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
1
3、主要工作过程
3.1成立标准编制重点项目组,启动项目
为保证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标准
编制重点项目组,工作组成员在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开发与应用、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产业扶贫、标准编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
验。工作组成立后,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及责任人,启动项目
工作。
3.2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和安徽等省/自治区进
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着重对科右前旗、科左中旗、同江市、缓滨县、彰武县和
灵璧县等46个旗/县,其中3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3个为省级贫困县,进行了
实地调研和交流。调研对象主要是当地政府、扶贫办、农机部门、农业主管部门、
村集体和合作社等;调研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作物秸秆资源可获量、秸秆收储运
情况、耕地情况、化肥施用情况、主要作物情况、贫困人员结构、当地精准扶贫
政策和农机补贴政策等几个维度。
通过调研,获得了客观、详实、全面和系统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1)文字材料:贫困地区耕地情况、化肥施用情况、主要作物类型、主要
秸秆相关产业政策等;
(2)调研对象口述资料;
(3)我们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和归纳形成的可以作为参考的材料。
同时,项目组积极组织成员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进行归纳、
整理、分析。
3.3确立标准结构,编制标准草案稿
在前期项目研究、文献资料分析、信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编制规范要
求,项目组召开多次会议,确立了标准结构,主要包括前言、引言、范围、项目
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期成效分析、项目评价与管理,同时
讨论并确立了标准编制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始编制标准草案稿。
2
3.4标准草案稿的研讨、修改、完善
项目组完成标准草案稿的编制后,通过组织召开内部研讨会、专家研讨会、
函审等多种方式,广泛聆听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稿进行修改、完善。经过研讨,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修改并达成一致意见:
1)关于标准归口单位,项目组经过研讨并向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征求意见,专家认为项目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
托,构建了秸秆收集、造粒、炭化、炭肥、土壤改良的全产业模式与全链式技术
服务体系,同时将精准扶贫有机嵌入秸秆利用产业链和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贫
困县脱贫致富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建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
口,更具代表性;
2)补充精准扶贫及土壤改良典型案例作为标准附录部分列出,有助于加深
对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及项目成效的了解,确定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精准扶贫项目作为典型案例;
3)在标准内容中补充术语和定义,主要增加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
技术提供企业、生物炭基肥料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的定义,同时在标准中补充
项目概述内容,有助于对不同角色和项目整体情况的理解;
4)关于精准扶贫和土壤改良典型案例的撰写,建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补
充数据、图片信息可更直观的表达项目成效,易于理解和参考;
5)关于标准的组织结构,专家建议设施设备条件应进行细化,分别列出秸
秆造粒扶贫车间和生物炭基肥料厂应具备的设施设备条件;项目参与方涉及到政
府、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提供企业、秸秆造粒扶贫车间、生物炭基
肥料厂、帮扶对象,各方职责均应在职责分工中分别列出;同时因为帮扶对象可
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收益,不同方式的脱贫周期也略有不同,建议细化。
3.5标准意见征集,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草案稿经过多次研讨、修改、完善后,发送标委会、高校及科研院所、
农业农村部、贫困县项目运营单位、行业协会等17家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收
到回复的单位数17个,各单位专家均提出了宝贵建议,共收到意见61条,51
条采纳,10条未采纳,对于未采纳的意见均说明了原因,项目组已对各单位专
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汇总并处理,编制形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采纳的意见,
3
项目组已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标准文本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编制原则
(1)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
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2)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托,充分考虑贫困县秸秆资
源特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等制定;
(3)项目的实施可形成有效的带贫机制,达到贫困县脱贫攻坚与生态农业发展
的双重效果;
(4)标准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
贫困地区基层组织等扶贫项目的实施,推动项目成果在贫困县的快速推广、复制。
2、标准主要内容和确定论据
2.1主要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结构和适用情况;
2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术语,包括: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
良技术提供企业、生物炭基肥料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
3项目概述
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
4项目条件
规定了项目的用地选址条件、设施设备条件、人员条件;
5职责分工
列出了政府、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提供企业、秸秆造粒扶贫车
间、生物炭基肥料厂、帮扶对象在项目运营管理中的职责;
6项目组织与运行
包括项目运行模式、项目合同签订、项目运行以及项目总结4项内容;
7项目预期成效分析
4
列出了项目成本投入、帮扶对象收益、脱贫周期的内容;
8项目评价与管理
规定了项目的监督管理与评价;
9附录
列举了精准扶贫及土壤改良典型案例。
2.2主要内容确定论据
(1)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先进、可靠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历经10余年的研究,开发
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
术”,实现了万吨级农作物秸秆连续炭化,该技术最大限度的活化和保留了秸秆
中的氮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质,破解了秸秆工业化综合利用难题,为大规模推
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被列为农业部推广的十大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之一,是目前
秸秆资源化利用最彻底,工业化程度最高、功能效益最协调的解决方案。
2015年以来,三聚绿能以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为依托,在黑
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河北、四川等18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水稻、大豆、
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甜菜等50余种作物近2万亩生物炭基肥料规模种植
示范。在土壤改良、减肥减药、农作物增产提质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三聚绿能在内蒙古、黑
龙江、安徽、甘肃、山西等6省(区、市)13个县(区),建立以生物炭基肥料
应用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种植水稻、大豆、玉米、谷子等多种作物,
示范面积近百万亩。11月23日,示范区建设成果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
心组织的院士专家成果验收,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需求,可以大规
模推广应用。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技术内容、土壤改良典型案例的编制以该技术为依托,可
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2)已开发出成熟的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具备推广条件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三聚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支撑体系,包括科技创新
体系、产业服务体系与工程支撑体系,在组织保障上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化、建设
的模块化、技术有形化和运行规范化。截止目前,已建成投产9个5万吨级和
5
10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践证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项
目运营管理模式成熟,为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
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极好的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
2018年7月,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
化服务办公室组织的“全国农化服务中心”考核中被评为“优等”,授予公司“农
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商标使用合同模板
- 保洁劳务分包安全协议书
- 股权收购合同新
- 机电销售合同模板
- 经纪人与艺人合作合同范本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大型酒店装修协议书
- 服装购销合同简单详细版范文
-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原卷版)
- 工程项目内部承包合同
- 小学演讲口才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imedical7.1住院医生工作站使用说明书
- 轮胎管理制度 轮胎管理规定
- 设立旅行社申请材料(申请书范本)
-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手册
- 数字式相位测试仪设计
- 《卵巢肿瘤》ppt课件(PPT 101页)
- DB32∕3962-2020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牙合-学讲义一章二章课件
- 对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My-gradma-goes-to-school精品公开教学设计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