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大纲2021版_第1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大纲2021版_第2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大纲2021版_第3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大纲2021版_第4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大纲2021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2021年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劳动教育》英文名称:Laboreducation课程编码:1200107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全日制本科各专业开课学期:第2学期课程模块:公共必修课程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总学时数32,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12二、课程内容与目标高校劳动教育是明确劳动科学体系、掌握劳动科学知识的阶段,必须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开设《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识课程是贯彻落实《意见》和教育部发部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积极实践。本课程以普及劳动科学知识、提高劳动科学素养为着眼点,把劳动科学发展和劳动实践需求两个维度相结合,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从劳动品德涵养、劳动情怀培育、专业技能习得、创新创业激励、职业素养提升、劳动权益保护、劳动文化塑造、团队意识培养、未来劳动认知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系统介绍劳动学科领域基本知识,旨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真正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正确认识劳动的现象和本质,深化对劳动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懂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完整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第二,本课程设置12课时劳动实践课程,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乐趣,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真挚情感。第三,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使其更多地了解劳动科学知识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融入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第一、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劳动品德、劳动情怀、专业技能、创造性劳动、职业选择、劳动权益、劳动文化、集体劳动、未来劳动等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在理论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第二、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践,给学生接触实际、动脑分析的机会。第三、课堂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三、教学学时分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小计绪论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与实施22第一章大学生与劳动品德22第二章大学生与劳动情怀22劳动教育实践课(1)44第三章大学生与专业技能22第四章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22第五章大学生与职业选择22第六章大学生与劳动权益22劳动教育实践课(2)44第七章大学生与劳动文化22第八章大学生与集体劳动22第九章大学生与未来劳动22劳动教育实践课(3)44合计201232*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与实践(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劳动,领悟劳动的独特价值,形成个人的劳动观,学生可以提出自身对劳动的看法和态度。(二)教学内容0.1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0.1.1生存生活教育0.1.2实践能力教育0.1.3职业启蒙教育0.1.4集体主义教育0.2高校劳动教育特点0.2.1以正确劳动观的形成为目标0.2.2以学科专业为基础0.2.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0.2.4以就业创业为导向0.3高校教育劳动实施0.3.1统筹推进,实现五育融合0.3.2立足专业,构建劳动体系0.3.3注重实践,践行知行合一0.3.4课堂联动,融通培养环节0.3.5引导激励,加强自我管理0.3.6实现评估,完善制度导向(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2.了解新时代劳动精神难点:理解并树立“四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知劳动品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日后逐渐改正,不断提升自身劳动素养。(二)教学内容劳动品德的内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惜劳动成果大学生群体的常见问题消极应付,被动做事劳动过程存在投机不珍惜劳动成果大学生劳动品德的涵养革新观念,生化劳动认知情绪疏导,端正劳动动机坚定意志,优化劳动决策行胜于言,深化劳动体验(三)重点与难点自我判断和自我反省,端正劳动态度,磨炼并坚定自身意志。(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会感受劳动中的快乐,将热爱劳动转为内生动力;学会换位思考并能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形成社会责任感,掌握国家和时代需要的技能。(二)教学内容劳动情怀的内涵爱劳动乐劳动尊重劳动者大学生劳动情怀的维度调整个体情绪现实归属需要传递家国情怀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育爱劳动与爱自己:明心见性,涵养个人价值爱劳动与爱生活: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爱劳动与爱国家:家国一体,融入时代洪流争历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发现并体会劳动中的乐趣2.尊重劳动者及劳动成果难点:形成为国家发展奋斗的劳动意识(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通过实践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利用外部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兴趣。(二)教学内容专业技能的内涵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实践专业技能价值成为专业人才理性规划职业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专业技能习得掌握传统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逻辑思维积极参与专业实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三个层次难点:大学生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选择(一)教学要求1.理解和掌握创造性劳动的内涵。2.理解和掌握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维度。3.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育方法。(二)教学内容创造性劳动劳动的创造性与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创造性劳动的类型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劳动意识创造性劳动思维创造性劳动知识创造性劳动方法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育价值引领:树立创造性劳动正确的价值导向厚积薄发:掌握创造性劳动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行胜于言:在创新创业中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的创造性、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创造性劳动的类型、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维度、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育难点:劳动的创造性与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的劳动的联系区别、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育方式(一)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职业选择的内涵。.理解和掌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理解和掌握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方法。(二)教学内容职业选择的内涵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职业选择与劳动价值观就业与择业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形势与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问题正确择业观的培育与劳动价值观相吻合与个人能力相匹配与国家需求相连接(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职业选择、劳动价值观、择业观、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正确择业观的培育难点: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方法(一)教学要求1.理解和掌握劳动权益的内涵。2.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劳动权益的特殊性。3.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兼职、实习与就业中的劳动权益的具体内容。4.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的方法。(二)教学内容劳动权益的内涵劳动权益基本内涵大学生劳动权益的特殊性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内容兼职中的劳动权益实习中的劳动权益就业中的劳动权益合法劳动意识培养学好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兼职实习前的风险规避权益受侵害后的权益保护(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权益、大学生劳动权益的特殊性、兼职中的劳动权益、实习中的劳动权益、就业中的劳动权益、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难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特殊性、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具体内容、大学生合法劳动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一)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劳动文化的含义与特点。.理解和掌握三种不同的劳动文化形式。.理解和掌握劳动文化涵养益的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劳动文化内涵劳动文化的含义劳动文化的特点劳动文化形式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文化涵养以勤为本,辛勤劳动以诚为基,诚实劳动以新为求,创造性劳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文化的含义与特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文化涵养难点:劳动文化的特点、劳动文化的不同形式及其区别、劳动文化涵养的具体内容以及各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教学要求.理解集体劳动内涵与特点.理解集体劳动与团队精神.理解和掌握团队精神的培育(二)教学内容集体劳动内涵与特点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集体劳动的特点集体劳动与团队精神集体劳动与社会分工集体劳动与集体主义集体劳动与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培育正确认知团队精神积极践行团队精神在更高层次上倡导奉献精神(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区别与联系、集体劳动与社会分工、集体劳动与集体主义、正确认知团队精神、积极践行团队精神难点:集体劳动的特点、集体劳动与集体主义、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劳动者的技能培育、积极践行团队精神(一)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与未来劳动发展变化。.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对未来劳动者的影响。(二)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的发展类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与未来劳动人工智能与未来生产人工智能与未来管理人工智能与未来科研人工智能与未来营销人工智能与未来劳动者从人机对立到人机协作: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人工智能对未来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劳动者的技能培育(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发展与未来劳动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对未来劳动者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劳动者的技能培育难点:人工智能发展与未来劳动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对未来劳动者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劳动者的技能培育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基本的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同时辅之以课外实践锻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引导学生阅读课后延伸阅读参考书及完成相应的思考题。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本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三次劳动教育实践课,分别安排在第5周、第9周和第13周题进行,期末考核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进行。考试题目的类型有填空、选择、判断、分析计算、简答题和论述题。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版。参考书目:刘向兵,《劳动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曾天山,顾建军等,《劳动教育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李珂,《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刘向兵等,《新时代劳动教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黄征宇,《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俞敏洪,《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托马斯,L.,萨蒂(Thomas,L.,Saaty)著,石勇,李兴森译.《创造性思维:改变思维做决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野中郁次郎,绀野登著,马奈译.《创造知识的方法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野中郁次郎,胜见明著,林忠鹏,鲍永辉,韩金玉译.《创新的本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苏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