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古代早期主要文明示意图,据此可知()A.早期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D.文化的多元性和基本独立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早期(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地图显示,有古代中国的青铜文明、古埃及种姓制度、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可以判断古代早期文化具有多元性,各文明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基本独立发展,D项正确;图中无法看出各国文字出现,排除A项;“同时产生”说法错误,排除B项;各地区不是都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如希腊建立的是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2.颜海英在《世界文明史·古代埃及文明》一书中指出,古埃及人主要向南与努比亚,向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发生联系。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地理位置的独立性 B.专制王朝的封闭性C.西亚大国的侵略性 D.王权观念的宗教性〖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传播的地域,虽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点,但北边的地中海和东西边的沙漠,构成了河谷流域的天然屏障,使得对外联系相对困难。这种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对古代埃及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故A正确;专制王朝具有开放性的一面,排除B;西亚大国的侵略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王权观念具有宗教性,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A。3.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A.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 B.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C.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 D.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埃及)。据材料“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可知布托地区出土的抛光的圆锥体,很有可能是通过贸易往来由两河流域被带到地区,也有可能是布托地区的人们学习借鉴了两河流域的制作工艺,但都表明两地区之间存在一定交流,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早晚,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出现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殖民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独立于母邦的殖民城邦。这些新建立的殖民城邦其成员可以平均分配殖民地土地,共同参与新国家的管理。这一现象的影响是()A.推动小农经济的复苏B.导致城邦制度的建立C.刺激希腊本土城邦的社会变革D.确立希腊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在希腊的大规模海外殖民运动下,一系列独立于母邦的殖民城邦建立,这些新建立的殖民城邦其成员可以平均分配殖民地土地,共同参与新国家的管理,这对希腊本土城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刺激希腊本土城邦的社会变革,C项正确;希腊是工商业发达,A项错误;城邦制度建立和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是说希腊殖民建立的城邦对本土城邦的影响,同希腊在地中海的海上地位无关,D项错误。故选C。5.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一般由国王从王室成员或波斯大贵族中挑选,有的行省总督由同一家族继承但要经国王批准。有时,总督人选也有例外,波斯皇帝会允许当地的统治者履行总督职责。这反映出波斯帝国()A.中央与地方间不存在矛盾 B.行省制削弱了中央的权威C.官僚体制具有一定灵活性 D.吸收了古希腊政治的精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来源多样,体现波斯官僚体制具有一定灵活性,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行省制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波斯行省制度吸收了古希腊政治的精髓,排除D。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当时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A.黑海 B.爱琴海 C.里海 D.地中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D项正确;黑海和里海没有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与题意不符,排除AC项;爱琴海只是地中海的一部分,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地中海,不是爱琴海,排除B项。故选D项。7.“对雅典人而言,城邦不仅是他们生活的载体,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材料强调了()A.权力制约 B.平民政治 C.公民精神 D.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从“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可以看出雅典城邦的公民都有着强烈的公民责任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选项与史实不符;D选项不是材料所主要强调的内容。8.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即希腊文化 B.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多种文化交汇的结晶C.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带有落后性 D.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希腊文化扩张的结果〖答案〗B〖解析〗〖祥解〗根据“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可知,希腊化时期的文化融合了世界多种文化,是多种文化交汇的结晶,故选B;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带有世界性的文化,A错误;材料反映希腊化时期的文化融合了世界多种文化,无法体现其落后性,排除C;材料反映希腊化时期的文化融合了世界多种文化,并非希腊文化的扩张,排除D。9.《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租用一头牛,租期为1年,他应该将‘拉犁臂’公牛的租金4石大麦称出。他要向牛的主人称出3石大麦作为‘'拉两边’的公牛的租金。”这说明()A.古巴比伦农耕经济普遍 B.该规定加剧了社会矛盾C.两河流域商业贸易繁荣 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时期耕牛租赁比较盛行,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对耕牛租赁的规范也比较全面,适应了古巴比伦自给自足、规模有限的小农经济发展需要,可见古巴比伦农耕经济普遍,A项正确;该规定一方面减轻农民喂养耕牛的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小农在繁忙时的生产压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发展中牲畜租赁情况,不能说明商业繁荣,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使用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0.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北闪米特语希腊语埃特鲁斯坎拉丁语早期腓尼基语早期希伯来语腓尼基语早期古典时期早期早期古典时期A.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 B.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C.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 D.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表格信息,希腊语、希伯来语、埃特鲁斯坎语、拉丁字母和腓尼基字母在写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说明腓尼基字母的传播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C项正确;腓尼基字母只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对世界文明多元化的发展只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排除A项;其他地区的文字只是受到了腓尼基字母的影响,而不是被取代,排除B项;其他地区文字与腓尼基字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体现了文明的相互交融,而不是对立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11.“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史(中国和罗马帝国)。据材料“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同时期的西方大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B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的时间是前336年—前323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的时间是395—476年,而汉朝在220年就已灭亡,排除C项;法兰克王国的时间是公元481年到843年,与汉朝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大帝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这庞大的帝国。在他远征期间,帝国的事务都源源不断地自后方传来,一切皆由他本人处理,而帮他处理政务的亲信却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这说明帝国()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有效防止了君主亲信专权C.统治中心逐渐东移 D.缺乏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大帝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这庞大的帝国。……一切皆由他本人处理,而帮他处理政务的亲信却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可知,亚历山大试图凭借一己之力处理帝国的政务,使其亲信集团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这说明帝国统治缺乏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有效防止了君主亲信专权”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帝国统治中心逐渐东移的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诞生了基督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基督教的诞生与传播;第二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拉丁文的传播;第三则材料表明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起到过积极作用。三者都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D项正确;材料中的“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帝国起源问题,A项并非是从读书笔记中得出的结论,排除A项;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与读书笔记的“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且奴隶主民主政治在材料“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14.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该学者意在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可知,该学者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排除A;材料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并非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自然法,排除D。15.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在相当程度上独立管理自己的事务,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有自身选举出来的管理人员,而且具有与上级权威机构打交道的合法地位。这种乡村共同体促进了()A.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 B.国王权力的不断集中C.地域集体观念的增强 D.农奴政治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村庄的独立性较强,可以管理自己事务,选举产生自己的权力机构和管理人员,这些都有利于村庄成员形成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担当,使集体观念增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西欧中世纪村庄发展的影响,与民族国家无关,排除A项;村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国王权力的集中,排除B项;中世纪西欧农奴地位低下,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6.《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A.是中古西欧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 B.促进了中世纪奴隶制发展C.是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的政治集团 D.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中“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可知,西欧庄园是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的政治集团,C项正确;西欧庄园是一种封闭的经济形态,排除A项;西欧庄园促进了中世纪农奴制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法律实施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7.艾因哈德在《查理大帝传》中写道:“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这表明()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约关系。C项正确;地方封建主具有相对独立性,封君不具有绝对的专制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规定,排除B项;中古西欧封建领主对封臣不具有绝对控制性,封臣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D项。故选C项。18.中世纪早期,法国国王于格·卡佩质问诸侯阿尔德贝特:谁让你成为伯爵?后者则反问:谁让你们成为国王?到路易六世统治时期,如果没有紧邻诸侯的允许和护卫,他外出巴黎都不能超过第三个界碑。这说明,当时()A.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B.庄园经济占据主导C贵族王侯有世袭特权 D.王室权威积弱不振〖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中世纪早期,在国王质问伯爵“谁让你成为伯爵”时,伯爵反问国王“谁让你们成为国王”,路易六世“没有紧邻诸侯的允许和护卫,他外出巴黎都不能超过第三个界碑”,从材料可知,法国国王受到了诸侯们、伯爵们等这些巨子的较严重制约,这些都反映了中世纪早期王室权威的衰弱,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伯爵、诸侯与国王的关系,不能得知神权与王权的关系如何,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伯爵、诸侯与国王在政治上的关系,不能得知庄园经济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伯爵、诸侯与国王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对比,不能得知贵族王侯是否有世袭特权这样一个纵向发展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9.伊凡四世时期,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了出身波雅尔贵族的总督和乡长,他们的俸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这一措施()A.目的是为减轻百姓负担 B.全面削弱了贵族特权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波雅尔的总督和乡长。波雅尔贵族的权力被削弱了,地方权力机关从此纳入了中央集权的轨道,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D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巩固统治,非减轻百姓负担,A排除;B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20.公元646年正月,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的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C.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答案〗B〖解析〗日本大化改新削弱了贵族力量,将权力向中央集中,即当时日本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树立天皇绝对权威和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C;日本仿效唐朝进行改革,没有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排除D。故选B。21.某校高一(1)班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据此推断,他们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1.8世纪中期、版图跨亚非欧三洲2.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3.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4.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根据时间830年和“巴格达……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得出是阿拉伯帝国,C项正确;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排除A项;将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是阿拉伯人,不是拜占庭帝国,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三大洲的帝国是在15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2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中世纪帝国是()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3.马里帝国虽然盛产黄金,但并未铸造金币,在国内个别市场上使用阿拉伯的金币,同时使用其他一般等价物如铜棒、盐块、布帛等,许多地方仍然是以物易物。据此可知,马里帝国()A.国内贸易交换产品多样化 B.国王对黄金的控制严格C.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 D.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马里盛产黄金,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货币,在不同地区使用的交易手段不同,这说明没有能够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因此没有能够统一货币,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贸易手段多样化,而不是交换产品多样化,排除A;没有铸造金币并不是因为国王对黄金的严格控制,排除B;个别市场使用阿拉伯金币不代表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排除C。24.桑海时期,廷巴克图依然是著名的文化中心,有180多所学校,其中该城的桑科尔学校,有来自北非各地的几千名学生学习法律、文学、修辞和地理学等。从材料可分析得出桑海()A.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北非文化的发展 B.是非洲文化最昌盛的国家C.统治者重视对外文化交流 D.奉行友好交往的对外政策〖答案〗A〖解析〗数千名来自北非各地的学生在廷巴克图的近二百所学校中,学习法律、文学等,反映出桑海为北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项正确;首都廷巴克图是文化、教育中心不能说明桑海是非洲文化最昌盛的国家,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桑海的“统治者重视对外文化交流”,C项错误;桑海奉行友好交往的对外政策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25.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类似于大津巴布韦的石建出现于高原的东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从中可以看出()A.津巴布韦对外扩张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B.石建文化并非是津巴布韦独有C.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 D.石建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津巴布韦国家)。根据材料“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可知,津巴布韦国家对外扩张,将石建文化传播到了其他地区,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石建文化并非是津巴布韦独有,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了石建文化的传播,无法体现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津巴布韦地区的地理环境,无法得知地理环境对石建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材料三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在希波战争以后居留于雅典,他的传世之一作名为《历史》,是以希波战争为主轴的通史般的巨著。该书约有一半篇幅用来介绍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各东方古国的历史,其眼界之开阔、材料之丰富和文笔之生动都是古代史学中前所未见的。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略得体,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成就形成的原因。〖答案〗(1)分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2)特点: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文明交流方式多样。(3)原因:城邦林立、政治多元;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繁荣;文化环境宽松;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程度较深;史学家们的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得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据材料“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得出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从国家和政策层面分析,得出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据材料“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得出文明交流方式多样。【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从政治角度分析,得出城邦林立、政治多元;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繁荣;从文化层面分析,得出文化环境宽松;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得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程度较深;据材料“史学之父”,得出史学家们的努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兴的大小城镇达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根据材料,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答案〗变化: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加快庄园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城市自治;促进了大学的兴起。等等(任意3点)等〖解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第一小问,关于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据材料“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可知,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据材料“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可知,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第二小问,关于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据材料“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可知,城市兴起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可知,城市兴起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据材料“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兴起加快庄园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据所学可知,城市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城市领主的经济实力,这会有利于城市的自治,同时还会王权的加强奠定了基础;据所学可知,城市的兴起会促进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的兴起。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波斯帝国领土广大,印度流域文明、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都聚集在它的版图之内。据史料描述,在春秋时代,游牧于中亚一带的斯基泰人已视中国丝绸为宝物,波斯统治者把丝绸当作“皇帝宫廷中的稀世之珍”。波斯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大流士一世积极开发海洋,建立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游弋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等广阔的水域之中,大大加速了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次文明大汇合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深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延续到“希腊化时代”约六个世纪之久,其源头则更久远,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三千年。那时,文明大汇合的中心是西亚,由于东方文化源源不断输往西方,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摘编自李忠存《试析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材料二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