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7页,共8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答卷时,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影响,神经

调节过程中产生的神经递质类似于激素,也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详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

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说明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C错误;神经系统

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以后,在病毒或病菌刚侵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

出反应,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过程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

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

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学生应掌握各种育种方式

的原理、方法、优点。

【详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因为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相应的效果,所以可以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A正确;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此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因

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

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基因型为XX或YY,因此雄株

丁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

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乙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

重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及其所遵循的原理,要注意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的

方式进行育种,此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另外需要明确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

3.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膜蛋白的位置、功能膜蛋白的类型

A.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受体

B.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载体

C.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酶

D.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抗原

A.AB.BC.CD.D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膜蛋白的种类及功能。膜蛋白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四类:载体蛋白、

受体蛋白、糖蛋白、酶。

【详解】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受体可以特异性的结合相应的神经递质,使下一

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正确;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

起细胞代谢发生变化B,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即

需要ATP的合成,因此类囊体薄膜上含有ATP合成酶,C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会产生相应的癌

胚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清除癌变的细胞,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各种蛋白的功能。载体蛋白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受体蛋白与相应的神经

递质与激素结合,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能具有催化作用。

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13)对无节律(X。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1^13类型的变

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

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

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1^11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

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为次级

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

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该

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

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

【点睛】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

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

5.为探究酹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02和0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0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3

F及

A.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口时快

C.若降低10℃培养,Ch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铭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

能力,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

确:t,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

吸,h和&产生C0-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i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

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

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钠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

灰绿色,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需要根据曲线的斜率来判断细胞有氧呼吸的速

率大小,要注意题目关键词“最适温度”,因此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

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I和A2的表达产物NI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N|、N)N2,N2N2

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的2倍,则由Al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

NN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B.1/4C.1/8D.1/9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A1与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当Ni、N2的数量关系

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

【详解】基因Ai、A2的表达产物N|、叱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iN、N1N2、N2N2,若

该生物体内Az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i的2倍,则Ni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

聚体蛋白,因此NN占l/3xl/3=l/9°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和N?可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可知人与A2的数量关系,进而

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

第n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44分。

7.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VSMC膜上Ca2+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

Ca2+(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少内质网功能素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

有形成正确的,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交化如下表所示。

同型半胱氨酸细胞分化指标形态相对增殖能力相对迁移能力

未处理长梭形弱弱

处理椭圆形强强

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VSMC分化程度(升高/降低),功能紊乱。

(4)已知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以小鼠VSMC

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

;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

【答案】⑴.减少⑵・体液(3).空间结构(4).降低(5).对照组(6).R+同型半胱氨

基处理组(7).减少随机误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及相关的实验设计方面的内容。动物与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

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准确理解概念才能正确判断三者。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对照原则、单一变量

原则与平行重复原则。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正确区分实验的变量,并能根据探究实验的原则完善实验过程;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1)据题意可知,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可以降低VSMC膜上Ca?+运输蛋白的活性,因此

可以导致进入细胞内的Ca?,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体液调节是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

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氧化氮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其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此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

节。

(2)内质网的功能之一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使其形成空间结构,内质网功能紊乱,无法使蛋白质形成正

确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

(3)据表格内容可知,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处理小鼠分化型VSMC后,其形态变为椭圆形,相对增殖能力

变强,相对迁移能力变强,类似于癌细胞的特征,而癌细胞是一种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说明小鼠分化型

VSMC经过处理后,其分化程度降低,功能紊乱。

(4)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及平行重复原则,本实验要探究保护药物R是否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

的作用,因此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及R+同型半胱氨酸处理,通过这三组实验即可确定

保护药物R的作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应该做多次重复

实验。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体液调节的概念,即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掌握实验设计的

基本原则,能够分清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同时要能够区分实验组与时照组。

8.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

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碳量生产者活生物量死有机质土壤有机碳净初级生产力异氧呼吸

(g/m2)(g/m2)(g/m2)(g/m?.年)(g/n?.年)

西黄松生态系统

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

幼龄146032404310360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总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

系统中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的

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

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答案】(I).恢复力(2).基质(3).360(4).消费者(5).分解者(6).大于(7).不

【解析】【分析】本题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为素材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能从表格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

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

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

除最高营养级外,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去路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流向下-营养级的能量与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1)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西黄松群落

被砍伐遭到破坏后,又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以CO?的形式在叶绿体基质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

者活生物量=生产的同化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即为表格中的净初级生产力,即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

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幼龄西黄松群落一部分被消费者

食用,通过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释放,一部分即残枝败叶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质,进而通

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库。

(3)由图可知,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60/1460^0.25;西黄松老龄群

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12730^0.04,因此,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

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360,异氧呼吸消耗

量为390,净初级生产力小于异氧呼吸消耗速率,故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即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

碳总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流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及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的关系,掌握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途径及特点,明确通过光合作用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碳进入大气中的CO?

库。

9.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I一直接一发。4左L导处理一)第选、鉴定一J

不"---------U------------------A----------------------'

幼苗i发的■子就苗11多倍体

(1)可用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区的细胞。若

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

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H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细胞周期

幼苗计数项目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细胞数XlX2X3X4X5

甲株

细胞染色体数

//y2y/

乙株细胞染色体数//2y4y/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和,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

数变化曲线o

何RT中后木阚"中后京白电眼用

【答案】(1).秋水仙素(或低温)(2).分生(3).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4).xi(5).X2

+X3+X4+X5

同前中后末间前中后末细胞周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育种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生物的育种包括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等,

其中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需要用化学试剂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明确相关知

识点,利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详解】(1)据题意“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玉米。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需要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取玉米幼苗的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

片过程,进行观察。由于只有根尖的分生区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可观察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进行

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压片是进一步使细胞相互分散开,如果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

充分,会使细胞均多层重叠。在观察细胞分裂时,材料经过解离己经死亡。观察到的某一状态的细胞数量

越多,说明该时期持续时间越长。因此可用%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时间长短,用X2+X3+X,+x,来表

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秋水仙素诱导导致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不出现纺锤体,因此后期染色体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

细胞,进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诱导之前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再进行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按照加倍后

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因此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

数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间前中国末间前中后末巡施周期

【点睛】多倍体的形成有两种途径,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以低温诱导,二者均可以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很多,如实验的原理、

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的步骤及各步骤的作用等,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归纳总结。

10.甲型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易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我国科学家在2017年发明了--种制备该病毒活疫

苗的新方法,主要环节如下。

(1)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

DNA后,利用技术扩增,并将其中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

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

因此不能产生子代病毒。将该改造基因、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

(2)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

(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连接后倒入

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I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

(3)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

―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定tRNA,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

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疫苗。特殊tRNA基因转录时,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单选)。

A.病毒的DNA聚合酶

B.宿主的DNA聚合酶

C.病毒的RNA聚合酶

D.宿主的RNA聚合酶

(4)上述子代病毒不能在正常宿主细胞中增殖,没有致病性,因此不经灭活或减毒即可制成疫苗。与不具

侵染性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相比,该病毒活疫苗的优势之一是可引起免疫,增强免疫保护效果。

【答案】(l).PCR(2).多肽(或蛋白质)(3).载体(4).总RNA(5).非天然氨基酸(Uaa)

(6).D(7).细胞

【解析】【分析】本题以甲型流感病毒为素材,考查了基因工程、基因的表达、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

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

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此过程中需要用到PCR技术,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

宿主细胞。最后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以预防该病毒再次侵染。

【详解】(1)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

温延伸等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

便、省时等特点。因此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DNA后,利用PCR技术扩增,由于将其中某些

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因此肽链合成提

前终止,这样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多肽(或蛋白质),因此

不能产生子代病毒。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该基因与载体连接后才能导入宿主细胞,检测目的基

因是否成功表达上述tRNA时,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即用相应的DNA探针与宿主细胞的总RNA分子

进行杂交鉴定,进而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t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

(3)因为设计的宿主细胞具有能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

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因此可在补加非天然氨基酸(Ua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筛选出宿主细胞。进而利用该宿主细胞,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

疫苗。因为转录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口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因此需要使用宿主细胞的

RNA聚合酶。故选:D。

(4)不具侵染性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不能侵入细胞内部,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与记忆细

胞,而该疫苗能够侵入细胞,引起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及其一些细节问题,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有关基

因的表达及免疫调节方面的问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

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1尔俘获一个a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B.;么1俘获一个a粒子,产生舶并放出一个粒子

C.?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黜e并放出一个粒子

D.孤俘获一个质子,产生扭e并放出一个粒子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四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尔+;缶­1;0+;H、;;Al+;He-4%+,、1B+把e-:Be+;Li,必+把eT:He+;Li,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

意;

【点睛】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应用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即可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8,从

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运动员与曲面间的

正压力变化情况,从而分析运动员所受摩擦力变化;根据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结合动能定理分析合外

力做功;根据运动过程中,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断运动员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因为运动员做曲线运动,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A错误;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垂直曲面的分力与曲面

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故有Fj]mgcosO=m—=m—HmgcosO,运动过程中速率恒定,且

RR

在减小,所以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越来越大,根据f="N可知摩擦力越来越大,B错误;运动员运动过程

中速率不变,质量不变,即动能不变,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为零,C正确;因为克

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点睛】考查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知道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时刻变化,合力不为零;在

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首先要弄清楚合力充当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基础题,难以程度

适中.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

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PM、%粒子在例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M、aN.速度大小分别为丫乂、VN,

电势能分别为EpM、Ep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V<Va<

A.MN'MB.VM<VN,<<PN

<

C.PM味,EpM<EpND.aM<aN.EPM<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将粒子的运动分情况讨论:从何运动到M从N运动到根据电场的性质依次判断;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同一个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越大,故有

aM<aN;若粒子从M运动到N点,则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在某点的电场力

方向和速度方向如图所示,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即VM>VN,EpM<EpN,负电荷在低电

势处电势能大,故曲4>为;

若粒子从N运动到M,则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在某点的电场力方向和速度

方向如图所示,故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g|JvM>vN,EpM<EpN,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

【点睛】考查了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本题的突破口是根据粒子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指向

轨迹的内侧,从而判断出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关系,进而判断出电场力做功情况.

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

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

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1,则

2

A.R消耗的功率变为与

2

B.电压表V的读数为

2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Em=nBS此)•析电动机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有效值、频率的变化情况;

ri]UjIj

根据」断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副线圈中功率的变化判断原线圈中功率的变化;

n2U2Ij

根据s=2m可知转速变为原来的L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1,根据E.=nBSs可知电动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为

22

]E11

原来的-,根据U=T可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变为原来的一,即原线圈的输出电压变为原来的-,根据

2也22

"1U111TT2

可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根据P=匕可知R消耗的电功率变

%U222R

为%-U1%b

A错误B正确;副线圈中的电流为.2,即变为原来的-,根据一=—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

「2n9L

来的1,C错误;转速减小为原来的1,则频率变为原来的1,D错误.

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交流电最大值,有效值,频率,变压器等;需要知道交流电路中电表的示数为有效值,

在理想变压器中,恒有「%=」U]=」I?,副线圈消耗的功率决定了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n2u?h

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H0、H。、Hr/,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2

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H冈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Ha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H6的传播速度最大

D.用H,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p也一定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hv=Em-En分析前后能级差的大小;根据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分析折射率的大小;

根据V=%IJ断传播速度的大小: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光的极限频率判断是

n

否会发生光电效应.

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故Ha的频率最小,根据E=hv可知Ha对应的能量最小,根据hv=Em-En可知|Ha对应的

前后能级之差最小,A正确;Ha的频率最小,同一介质对应的折射率最小,根据V=±可知Ha的传播速度最

n

大,BC错误;的波长小于H。的波长,故Hy的频率大于H。的频率,若用H?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

则Hp不一定能,D错误.

【点睛】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同一介质对其的折射率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6.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

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

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A.密度B.向心力的大小C.离地高度D.线速度的大小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卫星运动的周期T,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卫星受到的外有引

力充当向心力,故有=卫星的质量被抵消,则不能计算卫星的密度,更不能计算卫星的向心力

r2T2

大小,AB错误;由=解得r-吧而「=1<+11,故可计算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C正确;

r2T2J4/

271T

根据公式丫=——,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周期已知,故可以计算出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D正确;

T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重要理论:1、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忽略自转),2、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并能灵活运用。

7.明朝谢肇涮《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日:无烦

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

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仇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则

A.若F一定,。大时FN大

B.若F一定,6小时FN大

C.若。一定,尸大时FN大

D.若6一定,/小时FN大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沿与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进行分解,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两侧产生的推力.

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右的F、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

于平衡状态,所以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沿两侧分解的推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图:

gg0gF=____

N

则F=FN1cos(90°—)+FN2cos(90。一)=2FN1cos(90°—)=2FN1sm->FN=FN1=FN2,故解得。,所以F—

22222sin-

2

定时,越小,FN越大;一定时,F越大,FN越大,BC正确;

【点睛】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沿与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

形定则,画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对A两边产生的压力.对力进行分解时,一定

要分清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方向如何,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分解即可.

8.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时振子的位移为-01m,r=ls时位移为0.1m,则

2

A.若振幅为0.1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s

3

4

B.若振幅为0.1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s

5

C.若振幅为0.2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s

D.若振幅为0.2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s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t=ls时刻x=0.1m,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如果振幅为0.1m,

则Is为半周期的奇数倍;如果振幅为0.2m,分靠近平衡位置和远离平衡位置分析.

若振幅为0.1m,根据题意可知从t=0s到t=ls振子经历的周期为(n+;)T,则(n+;)T=Is,(n=0.L2.3....),解

224

得丁=-----s,(n=0.1.2.3....),当n=l时T=-s,无论n为何值,T都不会等于-s,A正确B错误;如果振幅为

2n+l35

T5T

0.2m,结合位移时间关系图象,有ls=—+nT①,或者Is=-T+nl②,或者ls=—+nT③,对于①式,只有

266

当n=0时,T=2s,为整数;对于②式,T不为整数;对于③式,当n=0时,T=6s,之后只会大于6s,故C

错误D正确

【点睛】t=0时刻振子的位移x=-O.lm,t=ls时刻x=O.lm,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如果振幅为0.1m,则Is为

半周期的奇数倍;如果振幅为0.2m,分靠近平衡位置和远离平衡位置分析.

三、非选择题

9.质量为0.45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0.05kg的子弹以200m/s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

留在其中,整个木块沿子弹原方向运动,则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是m/s。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

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5X103N,则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m。

【答案】(1).20(2).0.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系统动量守恒求解两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子弹射入木块

的深度;

005200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M+m)v,解得丫==-=20m/s;系统减小的动能转化为克服阻

(M+m)0.45+0.05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10.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所有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N的弹簧

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

②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

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o

【答案】⑴.BC(2).B

【解析】①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在实验过程中不应让橡皮条的拉力方向具有特殊的角度或位

置,A错误;只有每一次实验时用一个力和用两个力拉的效果相同即可,即。点位置相同,不需要每

次实验的。点位置都相同,B正确;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正确;合力可以大于任一个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还可以小于任一分力,D错

误;

②AD实验中选取的力的标度过大,导致画力时,线段太短,不利于实验精确度;B图和C图选用的标度相

同,但C中力太小,不利于作平行四边形,故B符合题意;

【点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注意:

1.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

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

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100。之间为宜.

4.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

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5.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

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接,即可确定力的方向.

6.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1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IOkC),除了以,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

用:

A.电压表(量程0〜IV,内阻约为10kC)

B.电压表(量程。〜10V,内阻约为100kC)

C.电流表(0〜1mA内阻约为30C)

D.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05C)

E.电源(电动势I.5V,额定电流0.5A,内阻不计)

F.电源(电动势12V,额定电流2A,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C,额定电流2A)

①为使测量尽量准确,电压表选用电流表选用——,电源选用(均

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②画出测量当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③该同学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和操作均正确,从实验原理上看,待测电阻测量值会其真实

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答案】⑴.B(2).C(3).F(4)(5).大于(6).电压表的读数大于

待测电阻两端实际电压(其他正确表述也可)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本题的被测电阻达到10k。,所以电源要选择电动势大的,然后根据电路电流选择

电流表,电压表;若采用限流接法,则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变化不明显,故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根

据二和二的关系分析电流表的接法;根据电流表的接法判断实验误差所在;

JRA

①若选用电源1.5V,由于被测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非常小,不利于实验,即电源选用12V的,即F;则

12

电压表就应该选取B: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1,2mA,故选用电流表C;

②因为给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只有10C,若采用限流接法,则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变化不明显,故采用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由于」Rv〈二q,所以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③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测量值偏大,而电流准确,根据U可知测量值偏大;

【点睛】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的区别和选用原则:

区别:(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耗能少;(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

连续调节;

选用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