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_第1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_第2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_第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_第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问题逐渐凸显,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进行深入研究,既是理论需要,也是实践要求。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影响,探讨有效的调节措施和政策建议。文章首先界定了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和方法。接着,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包括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同时,本文还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文章认为,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可能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降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节措施和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市场机制、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的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意味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这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平等相待、友爱互助、融洽相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和谐共处。这要求正确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民主法治。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是一项重要任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调节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三、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受历史、政策、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影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但相较于城市居民,其收入水平仍然偏低。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之间由于市场竞争、资源垄断、政策扶持等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传统行业和一般性服务业。地区收入差距显著: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政策扶持存在显著差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扩大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但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性也在加剧。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明显的“马太效应”。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工资外收入、非法收入、隐性收入等,这些不规范现象扰乱了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通过政策调整、制度改革和监管加强等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四、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调节。这一调节过程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为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的体现,而生产关系又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有效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理论强调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设计提供了基本遵循。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更多地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机制和调节手段。功能性分配理论和规模性分配理论为我们理解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了重要视角。功能性分配理论关注生产要素的贡献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而规模性分配理论则侧重于研究总收入在不同家庭或人口群体之间的分配。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和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更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作用,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要求,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调节机制。只有我们才能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五、国内外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实践与经验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逐渐显现。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税收制度改革,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降低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高收入者的税负实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投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推进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增收渠道。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例如,实施累进税制,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的税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普及率和质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需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个人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原则与策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时,既要注重社会公平,也要考虑经济效率。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障基本公平,又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基本生活与激励奋斗相结合:对于低收入群体,我们需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他们陷入贫困。同时,对于高收入群体,我们要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激励他们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法制化与规范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必须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框架下进行,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完善税收制度: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同时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就业与创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鼓励低收入群体通过就业和创业提高收入水平。推动教育公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强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收入,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基本生活与激励奋斗相结合、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原则,采取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与创业、推动教育公平、加强监管与执法等策略,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具体措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根本保障。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的环境。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是关键手段。政府应优化税收结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并引入更加合理的累进税率制度,以增加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同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等财产税,调节财产性收入差距。还应加强税收监管,防止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再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重要支撑。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促进就业和创业是治本之策。政府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是必要保障。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媒体和公众的舆论监督,确保收入分配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和创业以及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保障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为了确保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政府还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同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率。同时,通过实施教育扶贫、职业培训等措施,帮助低收入群体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就业和增收。社会监督是确保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工作公正、透明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加强对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同时,媒体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曝光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合理现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工作也需要国际合作。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分配问题。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是调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保障。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工作的顺利进行。九、案例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成功实践案例一:浙江省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有效缩小了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例如,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案例二:北京市的“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北京市针对低收入家庭实施了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在内的综合救助制度,有效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这一制度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案例三:上海市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上海市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措施,有效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上海市还加强了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和征收力度,有效遏制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趋势。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为全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成功实践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强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建设、优化税收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调节策略和建议。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理论层面,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证层面,本研究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调节策略上,本文提出了包括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政策调整和社会改革,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工作将面临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一方面,需要继续深化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参考资料:财政视角下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措施和手段。本文将从财政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来缩小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我们需要了解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原因。根据已有的数据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历史、经济结构等因素导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而财政收入则可以为调节收入分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可以通过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促进就业和创业,从而缓解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加大社保投入力度、完善社保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征收和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还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财政政策在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等有着密切联系。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体现的效率和公平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论”的角度,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再认识。在分配方式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主体趋于多元化。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重要的分配方式。这是对个人收入按劳分配的补充;从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的角度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具有强大包容性和韧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面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公平与效率的统活力与秩序的统科学与人文的统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2004年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民主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正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由此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作为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中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浪潮已经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中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已超过8000亿元。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抓住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人口机遇期”(DemographicWindowofOpportunity),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6%提高到2010年的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逐步扭转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以往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作为特殊的贡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以《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为题分析了2004年的社会发展状况和2005年若干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是要发展出一个和谐社会。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不和谐,难以发展。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带来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在中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何必要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共和国的劳动者、建设者,起码也是爱国者。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依收入的高中低分布,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制度、政策适当,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二是,制度、政策不太适当,继续保持“洋葱头型”;三是,假如制度、政策改革出现重大失误,从“洋葱头型”退化为富者极少、穷者极多的“蜡烛台型”。第一种趋势是比较和谐的,不用说,也是有利于稳定的。从学者的假设上,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还是制度的因素。如果制度不完善,便不能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无法实现其结构的和谐。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即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出现,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变化。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由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中国的社会组织纵向比有所增长,横向比还嫌太少。我们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一方面,中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中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没有不和谐,还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当抓住建构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一面,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制度创新少不了理论的支持。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可以说,在社会思想家马克思和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对“和谐”都有过详尽的阐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可以说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社会系统中不同的要素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被理性所吸纳用以解决社会问题。他认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所以,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在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在政治话语中对应的是法治和德治。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或者说,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从宏观上打下这些坚实的基础,“不和谐”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在眼前。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即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本领,就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着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这六个方面的本领。人们常说,在一起生活、共事是一种缘分。把握缘分并非易事。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素质、操守和性格,也有赖于和谐的氛围。营造和谐的氛围,不妨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可以换位思考,多想想他人的长处,多想想他人的困难,多想想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人相处,不必求全责备。现代生活中的人际和睦关系、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是通过新的社会管理方式来实现的,并最终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实现。在和谐社会的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特殊表现;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和谐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经过长期奋斗逐步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在实现了社会稳定以后,紧接着就应当向和谐社会迈进。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六个方面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四者,是国家的重要社会资源。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所谓社会结构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就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有风俗、道德、法律、纪律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的具体规范是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是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是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1)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3)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民主法治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公民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同时,民主与法治相结合,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律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鉴于当前我国在民主法制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必须强化和谐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当前我国社会剧烈的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革和分化,加上“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使我国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今天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应该强调,对“社会公正”不能作狭隘的理解,它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是相对的公平,不能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过分的要求。关键是政府和公众都要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受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不平衡这一根本因素的制约,彻底消除不公正现象,完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应看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扭转社会发展中的失衡现象,逐步建立起既存在差别又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这方面,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诚信是我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和健全。强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做到这一点,就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以和谐的产权关系作制度基础。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继承和兼容的特性,因而道德建设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如何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作为最基本的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推动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当前我国社会活力的释放还不够充分,应特别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的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组织机制问题。二是社会管理问题。三是社会秩序问题。我们所说的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长期以来,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一切生存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物种都有“为我”的特性,“利己”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事物进化的基本机制。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形成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不仅仅是为人类准备的,它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资源。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的资源的意义,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要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做到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主要是通过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来加以实现的。这需要做到:收入分配差距,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居民之间按照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单位所表示的收入水平差别以及居民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占有比重的差别。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总体向好。2010—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520元增加到21966元,年均实际增长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2010—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481下降到46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10年的99倍缩小到2015年的73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所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多种,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出于种种原因,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主要是要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严格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国家还通过农业税收入和农业储蓄等渠道获得了大量资金积累。根据周其仁(1994)的估计,在1952~1982年期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农民储蓄净流出三条渠道,从农村获取6127亿元的剩余,相当于1982年全部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同时,人民公社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政府的长期制度,户籍制度把农村劳动力禁锢于农村和农业,城市职工报酬以及享受的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保障远远高于农村可比劳动力,这种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改革前城乡居民较大收入差距的长期存在,也形成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刚性和改革后的城市偏好。(二)分配体制的原因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体制下,个人收入量的多少,不仅与自己的劳动贡献大小正相关,而且还与自己所拥有的物化生产要素多少正相关。是否占有物化生产要素及其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便成为影响人际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不同要素所有者占有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差异面对个人收入差距影响巨大。如果在劳动收入大致均等的条件下,收入差距主要由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的财产性积累差距加大,因而财产性收入差别也不断扩大。据统计,2001年前20%的人拥有80%的银行存款,而80%的人仅占银行存款的20%;而在20世纪90年代,有人根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推算,30%的富裕人口占有居民储蓄存款的47%。(三)经济体制转轨的原因转轨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旧体制虽然已经开始打破,但新体制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人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如掌握重要的经济信息、获得特定的市场准入权,对重要的、紧缺的商品享有控制权等等,进行种种形式的设租与寻租活动,牟取了双轨体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据为已有。另外在转轨时期,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没有得到完全延伸,一些领域里还存在行业性垄断,由此而产生的垄断收入,其级差部分理应由国家占有,而事实上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节,从而导致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个人收入的极不平衡。(四)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改革发展至今,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制、对经营人员的收入风险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健全,因此造成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个别企业成了某些人把公有财产转化为私有财产的一种复杂的中介环节,就为少数人暴富提供了经济来源,所谓“庙穷方丈富”就是这一情形的生动写照。(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原因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覆盖面小、资金渠道狭窄、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体制需要。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建立在城乡二元隔离基础上的,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城市实行高就业、高补贴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居民享有较高程度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则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其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中国城市中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以所有制划线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有较高和较全面的保障,集体企业和单位的职工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则要相对低一些,个体工商业者则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这种以所有制为线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也是失之公允的。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又恰恰是收入较高的一批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又向这些人倾斜,更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六)税收调节不力的原因国际经验证明,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目前还不完全具备,从税务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征管力度,严格征收管理。除个人所得税外,中国还没有建立针对个人财产存量及其转移进行调节的收益类税种,比如不动产税、遗产与赠予税。再如,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统一,又不健全,在资金筹措上没有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式,政出多门,效益低下。由此造成政府以及社会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及其生活困难问题的解决缺乏必要的财力保障。(一)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对国民收入依据合理的规则进行分配。中国长期以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很容易把平均主义理解为公平,把公平与平等混为一谈。事实上,公平不等于平等,更不等于平均。公平和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它们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或交叉的,如机会的平等、条件的平等都属于公平的范围。同时,公平与平等又是不同的价值观。如果说,平等强调的是某种“同”,那么公平强调的是某种“异”,公平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所谓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与平等以同一性来衡量形成反差。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起点、过程、结果。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就是要做到以上三个环节的统一,即把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看成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系统。所谓起点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的竞争应该在同一起跑线进行社会活动上,即竞赛的规则必须公平,这是社会主义公平中最具决定意义的一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点公平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过程公平建构打下基础,从而最终实现结果公平。所谓过程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活动中,能获得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平等以及活动中在公平的原则和操作下公平竞争,就是要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和条件,而公平的机会与条件则必须由法制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来提供。若干年来,我们的社会和民众因为规则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已经付出了代价,社会上也因此产生了钻法律的空子甚至通过“权钱交易”而暴富的人群。对于民众由此而产生的“仇富心态”,政府应该给予理解,并且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对规则和制度的完善上来,加速完善社会、经济、法律机制。结果公平可以分为两类:绝对结果公平和相对结果公平。绝对结果公平是指社会成员间的收入不按贡献而是按人头来分配,追求平均,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结果差距很小,是一种平均主义。就相对结果公平来说,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同一个体而言,其产出、贡献与所得是否匹配、相称,我们称其为纵向相对结果公平;二是就不同个体而言,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是否基本公正,而不看其贡献大小,我们称之为横向相对结果公平。(二)完善制度建设中国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制度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进一步打破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等区域间的制度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定居谋业,实行与市民相同的“国民待遇”。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实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享有充分流动的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加强市场竞争,削弱行业垄断。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政府应有计划地为一些行业的进入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打破或削弱行业的垄断,加强对垄断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加快体制改革,强化权力约束。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特别需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民主监督,因为缺乏监督的权力势必造成腐败;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削弱甚至取消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行政干预,打破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垄断,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强化监督机制,从源头上堵住腐败现象的产生,使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真正转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轨道上来。分享经济理论认为:第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雇佣劳动制度的废除,使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资范畴不再存在,成本=c+v的范畴已经过时;第二,v的性质发生了变化,v只是按劳分配所决定的个人消费品价值,它不是资金而是收入,不进入生产补偿,所以c与v不能再结合成一个成本范畴;第三,劳动者作为主体支配着生产资料这个客体,即活劳动支配物化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都获得了自主的必要劳动的性质,因而v和m就结合成一个新范畴,即需要价值或社会主义必要价值范畴或净产值范畴。社会主义劳动即自主联合劳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商品价值构成具有新的特点,即w=c+n。c代表新概念成本;n代表需要价值,n是由三部分组成,即n1(国家收入)、n2(企业收入)、n3(劳动者个人收入)。把“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引入初次分配领域,具体而言,就是用净收入分成制来代替现有的工资制。所谓企业净收入,就是实现了的企业净产值,可由销售收入扣除物耗成本求得。净收入分成,就是将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间按一定比例分享。这里,职工不再拿固定工资加奖金,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分享收入。这种分享是以企业净产值为基础,是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紧密联系的。职工收入不再由企业外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