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2——“SAS”.理解满足“SSA”的两个

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掌握“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会利用“边角边”判定

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能熟练地运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全等三角形具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那么,怎样

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也就是说,具备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能全

等?是否需要已知“三条边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现在我们用图形变换

的方法研究下面的问题.

二、探究归纳

活动一:探究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如图,AC、BD相交于0,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ABO^DACDO是

否能完全重合呢?

不难看出,这两个三角形有三对元素是相等的:

AO=CO,ZA0B=ZCOD,BO=DO.

如果把AOAB绕着0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OC,所以可以使0A与0C

重合;又因为NAOB=NCOD,OB=OD,所以点B与点D重合.这样△ABO与△,□()

就完全重合.

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需要三条边对应相等和三个

角对应相等.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的猜想.

2.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

形全等.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做如下的实验:

⑴读句画图:

①画NDAE=45。,

②在AD、AE上分别取B、C,使AB=3.1cm,AC=2.8cm.

③连接BC,得AABC.

④按上述画法再画一个AA'B'C'.

(2)把AA'B'C'剪下来放到AABC上,观察AA'B'C与AABC是否能

够完全重合?

3.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动手用直尺、圆规画图.

已知:NAOB.

求作:NAQB,使NAQB=NAOB.

【作法】(1)作射线0A;(2)以点0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0A于

点C,交0B于点D;(3)以点Oi为圆心,以0C长为半径画弧,交0A于点3;(4)

以点G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1:(5)过点D作射线

OB,NAQBi就是所求的角.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连接CD,CD,回忆作图过程,分析ACOD和△CQD中

相等的条件.

【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发现下面的相等量:

0D=0D,OC=OiCbZCOD=ZCiOiDb△CODdCQD.

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二:边角边(SAS)

(1)边角边: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

边”或“SAS”)

⑵书写格式:

如图,在AABC和4A'B'C中,

,AB=ArB\

因为|ZA=ZA\

\AC=A,C\

所以△ABCZ^A'B'C(SAS).

活动二:探究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

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拿出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本质.

操作教具: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较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

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合,适当调整好长木棍与射线BC所成的角后,

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起来(课本图12.2-7),出现一个现象:2\人]^与

△ABD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相等的条件,但AABC与4ABD不全等.这说

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操作教具、发现问题、辨析理解,动手用直尺和圆

规实验一次,做法如下:(如图所示)

A

BCCT

⑴画NABT.(2)以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T于C,C'.(3)连

线AC,AC',Z\ABC与△ABC'不全等.

点拨:“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注意:(1)在“边角边”这个判定方法中,包含了边和角两种元素,且角是两

边的夹角,而不是其中一边的对角.

⑵为了避免“SAS”与“SSA"(两边不夹角)混淆,在应用该方法时,要观

察图形确定三个条件,按“边一角一边”的顺序排列,并按此顺序书写.

活动三:应用举例

【例1】如图,两个透明三角形纸片叠放到桌面上,已知NACE=N

FCB,AC=EC,

BC=FC,则4ABC与4EF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C

E

解:AABC也ZXEFC.

理由:因为NACE=NFCB,

所以NACE+NECB=NFCB+NECB,

即NACB=NECF.

在AABC和4EFC中,

AC=EC,

因为2cB=cECF,

BC=FC,

所以△ABCgzXEFC(SAS).

[例2]如图所示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侧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

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

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分析】如果能够证明AABC之△口£(;,就可以得出AB=DE.在4ABC和aDEC

中,CA=CD,CB=CE,如果能得出N1=N2,AABC和4DEC就全等了.

证明:在AABC和4DEC中,

CA=CD,

zl=Z2,

CB=CE,

所以△ABCZZ\DEC(SAS),所以AB=DE.

思考:N1=N2的依据是什么?(对顶角相等)AB=DE的依据是什么?(全等三

角形对应边相等)

[例3]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如图所示)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

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一个战士想出来这样一个办法,他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

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

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

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⑴按这个战士的方法,找出教室或操场上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并通过

测量加以验证.

(2)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点拨】情境中使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是一种估测,但用到的原理

都是三角形全等(SAS);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室里或操场上亲自做一做,实

际体验.

三、交流反思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四、检测反馈

1.如图,AB=DB,BC=BE,欲证4ABE丝Zi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E

D

ABC

A.ZA=ZDB.ZE=ZC

C.ZA=ZCD.ZABD=ZEBC

2.如图,AO=BO,CO=DO,AD与BC交于E,N0=40°,ZB=25°,贝ijNBED的度数

()

A.60°B.90°

C.75°D.85°

3.已矢口:如图,AB,CD相交于0点,A0=C0,0D=0B.

求证:ND=NB.

分析:要证ND=NB,只要证AAOD0△COB.

证明:在AAOD与△COB中,

(AO=C。(已知),

k=△(对顶角相等),

=(已知),

所以△A0D^4(SAS).

所以ND=NB().

4.已矢口:如图,AB〃CD,AB=CD.求证:AD〃BC.

曰DC

AB

5,已知:如图,AB=AC,ZBAD=ZCAD.求证:NB=NC.

6.已知:如图,AB=AC,BE=CD.求证:NB=NC.

A

BC

7,已矢口:如图,AB=AD,AC=AE,Z1=Z2.

求证:BC=DE.

8.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7DF,BE=DF.

求证:4ABE也△CDF.

五、布置作业

课本P39第1,2题P43习题12.2第3题.

六、板书设计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二:边角边(SAS)例题讲解学生练习

(1)边角边: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

边”或“SAS”).

⑵书写格式:

如图,在AABC和AA'B'C中,

八3=八'8‘,

因为<ZA=ZA\

AC=A,C,,

所以aABC丝Z^A'B'C(SAS).

七、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