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年展望报告_第1页
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年展望报告_第2页
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年展望报告_第3页
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年展望报告_第4页
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年展望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dardizationofsanygroupQSQHHHHGXQGNHHJHHMHGN房地产市场回顾与2011年展望左顾与2011年展望年。这一年,出现了三个“超千”的标志性事件:进入中国房地产的外资开发商数量超千家;万科年度销售金额超千亿;北京、上海、大连三个城市的土地出外资房企数超千家: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新设或增资的外资房企数量突破1000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另据多家顾问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外资9年。年销售金额超千亿:2011年1月4日晚间,万科A发布的2010年12月份销售业绩简12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2亿元,成为首个年销售金额超千亿的房企。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四大住宅公司销售高峰时的总和。土地出让金超千亿:据世联监测数据统计,2010年北京、上海和大连三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超千亿。其中,北京超过上海成为2010年出让金最多的城市不管以上三个“超千”的数据是偶然还是必然,至少它们都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必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一,千家外资开发商的进入,势必会加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对当地地价及房价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增加国家调控房地产的难度。当然,外资开发商的进入也会给国内开发商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促进房地产开发质量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其二,万科年销售金额超千亿,将会给国内开发商带来很强的刺激作用,原来千亿目标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这将更加促进开发商全国化战略,加速行业的整合,提高行业的规模化效应。其三,北京、上海、大连三个城市的年土地出让金收入超千亿。土地出让金超千亿说明开发商拿地热情依旧高涨2010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史上调控最严厉的一年。调控政策之严,手段之多,调控之密集程度可以说是史上罕见。可就是在这么严厉的调控之下,居然还能出现三个“超千”的标志性事件。世联研究认为,这既表明众多市场参与者依然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同时也表明目前政府宏观调控的暂时失效。“房价屡调不下”现也已成为目前中国民众的固有观点。改变宏观调控思路,打破民众观念的束缚,纠正“政策向右,市场向左”的矛盾,重塑政府金融危机后的这两年,往日屈指可数的区域规划,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国家已经批准或待批的经济区域规划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国版图,近期形成的区域规划,在东部先行、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大板块格局基础上,呈现了缩小范围、多点开花的特点。2009年,国家先后批复了珠三角、福建海西、江苏沿海等9个区域规划。2010年则延续了2009年的火热,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获批,接踵而至的包括皖江城市带、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沈阳经济区、长三角、重庆两江、大小兴安岭、深圳前海、山西综合改革配套改革实验区等,加上深圳、厦门和珠海经济特区扩容,前后一共批复了10多个区域规划。后续来看,2011年开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尘埃落定,而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中原城市群规划等重点区域规划同样是箭在弦区域规划是中国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经济的协调是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有效支撑。区域规划能够带来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快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这些优势将逐步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人口聚集度及收入水平的提升首先,基于区域规划长期的资源聚集和发展前景,能够直接推动区域内房产物业的升值。例如,海南房价在旅游岛获批后再度疯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份累计成交量同比上涨70%;深圳前海规划获批后,整个片区房价逆调控周其次,规划区域内上演城市一体化趋势。核心城市的高房价具有示范效应,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增强,城际轨道的铺建和高速路的网络化则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加强了房价上行的预期。例如,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一经报道,河北第三,特区扩容解开了特区外楼市发展的有形枷锁。深圳、厦门、珠海扩容后,城市发展面临的政策、财政、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将不复存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土地瓶颈迎刃而解。虽然特区内外的有形枷锁已经解开,但购房者心中的无形约束短期内难以根除,因此,土地扩容带来的楼市供给增加不会对原特区内的高房价形成冲击,而原属特区外的区域将因为全新的发展机遇,管理和政2010年,房地产调控“两难”问题贯穿始终。上半年是保增长与稳房价的两难,人们担心救市刺激政策的退出会导致经济下滑,而政府对房地产的打压则会加速这种下滑态势。由于过去两年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导致2010年下半年物价压力陡增,因而下半年中央政府要在“保增长、防通胀、稳房价”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时至今日,中国经济经受了考验,保持平稳发展,但单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已超5%,创下近两年单月最高纪录,通胀之势愈演愈烈。而房价走势也愈发坚挺,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世联研究认为,通胀对于中国楼市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高通胀带来的负利率并不支持人们放弃对房产的追逐,这预示着严厉调控下的购房需求依然旺盛,此乃机遇。正是这种机遇导致年底各限购和非限购城市成交继续火爆,调控效果愈发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高通胀必然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2010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只是本次货币政策收紧的前奏,如果通胀继续,加息政策将会延续,进而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此乃挑战。从加息对楼市的影响来看,其调控逻辑主要是通过调节开发商的资金成本、需求者的购房成本,来促进供应、压缩需求,从而使供求关系发生改变,从而达到稳定房价之目的;但从加息的实质影响来看,其初期影响较小,主要是通过连续加息、作用累加后房价走势才开始明显逆转。未来通胀压力犹存,抗通胀将成为2011年的首要经济目标,连续加息可能性依然较大,对楼市的影响也2010年可谓名副其实的“政策年”,政策层出不穷,不仅出台的频率史无前例的密集,而且覆盖范围广,囊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和住房政策等等;但是有的政策因其长期空转或执行落实效果太差,让人感觉有些房产税可谓是2010年最大的忽悠。从2010年年初就开始不断爆出全国将完善房产税制度;5月份上海房产税征收将启动的新闻轰动全国;紧接着爆出中央紧锣密鼓筹征房产税,2010年逐步推出房产税的消息;6月份北京又爆出拟对持有多套房征收房产税;7月份爆出杭州、深圳将率先试点房产税;10月份上海房产税落地准备已接近完成的消息传出;再传出重庆正在完善房产税方案,深圳将首试房产好2011年房产税试点准备的新闻等等。房产税政策在2010年被炒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是最扑朔迷离的政策,但是房产税这只靴子什么时候能落地,实施以后对楼市调控究竟有什么影响都还只是未知数……另外,要求“78家央企退市”的方案并没有明确规定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的期限,截止12月21日,仅有中远集团一家成功退出楼市,如此“清退令”岂非一纸空文保障性住房用地万公顷占住宅用地的14%,与“保障房、棚改房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必须占70%”的目标相差甚远;12月,就土地违法问题国土部终于约谈了12个县市政府的一把手,但这12个市县却都是相当不起眼的三四线城市,在2009年楼市销售面积和销售均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政府毅然调控楼市,但购和保障房。限贷,在2010年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首套房由“国十一条”规定的首付两成二套房由“国十一条”规定的首付四成,被“国十条”调整为“首付五成,利限购,因购房人国籍及户籍的不同分三种情况:限外、限非本地户籍家庭及限本地户籍家庭,而我们一般所讲的限购仅指对本国户籍家庭的限购。其中限外在2006年就出台了原则性的政策,但一直到2010年11月才出台相应的执行细则,要求外籍居民在华工作或生活1年以上方可在工作或生活所在地购买一套住宅。对于本国户籍家庭的限制分两种情况:非本地户籍家庭,要求有1年以上本地纳税或社保记录的前提下,可限购或新购1-保障房,在2010年是加速的一年,量的要求由年初的1540万套(2010-2012年),提升至580万套(2010年),在年底又拔高至1000万套(2011年)。不仅上述三大政策对2010年中国楼市的即时影响是明显的,比如在4月和9月出台限贷政策后,5月和10月的全国商品房成交分别环比减少%和%。但纵观2010年楼市。限贷限购是“抑需求”,保障房是“促供应”。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反弹后,购房者的预期被彻底改变,以至于2010年三次提高限贷要求,仍不改楼市反弹厄运,这就是楼市政策反复所带来的制度成本,注定需要付出代价,同时也意味着未来针对需求方面的约束还会加强。保障房是政府目前“促供应”的唯一法宝。经过这些年的调整发现,欲通过调控开发商来促进供应是有违市场原则的,也是不奏效的,相反让更多购房者在“商品房市场”挤独木桥,不利于国家对房价的调控。而国家做实保障房工作后,则通过对楼市的结构性调整实现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国十一条、国十条和国五条相继发布,这一密集程度在房地产行业乃史上罕见。同时,调控政策涵盖土最后,政府还拿出“限购令”的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到行政手段的转化,说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可以说,2010年对房地产2010年,一方面,政府祭出史上最严调控。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过千亿城市的出现表明土地市场依然火爆,开发商拿地热情依然不减;同时,万科也在严厉的调控之下创下年度过千亿的骄人业绩,表明开发商不惧调控,在调控中依然纵观全国房地产市场,由于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不一样,在调控中的表现也不一样。多数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在新政调控的影响下都有所下降,但一类所受影响依次递减。具体来说,京、沪、;而西安、沈阳、长沙等房地产市场发展落后的城市则受影响较小,它们延续了2009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市场成交再创新高。市场在调控中不断出现分化,也使世联城市分类是通过对各城市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房地产市场投资、商品房:一类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这类城市是经济水平发达,居民消费能力好,房价高、房地产市场发展成熟度好的标杆城市;二类城市——包括厦门、珠海、佛山、无锡、苏州、天津、南京、青岛、常州、济南、东莞、重庆,这类城市经济水平相对比较发达,居民消费能力较好,房价相对较高三类城市——包括合肥、郑州、长沙、西安、武汉、大连、沈阳、惠州、成都和哈尔滨,这类城市经济水平一般,居民消费能力较低,房价相对合理,房地产市场发展成2010年,楼市调控主要针对住宅市场,使得商业、办公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少开发商开始转向商业市场,就连一向专注住宅市场的万科亦如此,加大其投入和开发力度。同时,土地市场成交方面,商业办公用地的增速远远大于住宅用地的增速。可以想象,未来商业市场将会成为众多开发商的必争之最后,再让我们回顾一下2010年房地产史上的五大看点:千家与千亿,规划与房价,通胀与楼市,忽悠的政策,最后的法宝。正是因为这些看点的存在,201控2008年出台的楼市扶持政策,导致了2009年全国楼市的强势反弹,量价齐飞。快上涨的房价已经为政府部门所关注,2009年年底的“国四条”提前给2010年从楼市政策来看,2010年是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的大年,从年初贯穿至年尾,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调控政策应接不暇。如果说2010年初的“国十一条遏制”,政策基调转变非常明确。对应到市场,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引起市场一片惊慌,但短期观望后,8、9月份的反弹,直接挑战了管理层的敏感神经。鉴的7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又称“国十一条”,通知指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近期部分城市出现了房通知要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新国十条”,通知指出,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9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通知》,又称“五项措施”,通知指出,为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十条”。通知要求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全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舆论正综合政策涵盖了众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信贷、土地、保障房、税收等,是中央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细则的依据和参考,综合政策的出台,往往能够起到逆转市场走势的效果。与过往的调控政策相比,2010年的综合政策引领的调控风暴可谓空前,三次调控的力度不断加码,但就目前实施的效果分析,2010年1-月,全国商品住宅市场销售面积万平米,同比增长%,三次调控只是增加了整“国十一条”明确了家庭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新国十条”则明确了90平米以上的家庭首套自住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家庭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倍,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90平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首付比例也调整至三成,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信贷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居民购房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见效最快的。2010年,信贷政策中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提高了银行贷款的杠杆化购房的。从1月12日到12月10日,央行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临近年末,一个月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收缩整体流动性的意图明显,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的历史高位。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购房者从银行申请的购房贷款会趋严,而开发商从银行获得的开发贷款将面临紧缩。只是2010年全年累计新增信贷万亿元,虽然同比减少了%,但却突破了全年万亿的投放计划。此外,全年的货10月19日晚,央行宣布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个百分点。2010年7月份以来,国内CPI持续走高,11月同比增速高达%,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过3%,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相比,两者之间的敞口不断拉大,而负利率常态化将诱发银行2010年的加息在人民币升值及国外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变得非常艰难。尽管国内CPI走高,但年内开启的两次加息,都出乎多数人意料。加息来袭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一方面是增加了购房者的支付成本;另一方面是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成本也将上升。后期,随着加息通道形成,将逐步加强购房者对房3月9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出台《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增值税清算工作中有关收入确认、开发费用扣除、土地闲置费的扣除等问题,为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的开展扫清障碍。6月3日,国税总局出台再度《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土地增值税调控作用,科学合理制定预征率,加强土地增值税预征工作,同时规范核定征收,堵塞税收征管9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普通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90平方米及以下家庭唯一普通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对取消契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部分优惠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不再减免购房者购房成本,减少市场需求。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主要是针对开发商,通过提高预征率及清算土地增值税,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从而迫使开发商加快楼盘销售,回收资金。目前,已经有深圳、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上调了预征率,但土地21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地报批效率,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明确了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3月11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又称土地新政“国十九条”,通知要求依法加强监管,切实落实房地产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保障性为重点的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9月27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的管理调控,明确提出:企业违约开发土地、因自身原因土地闲置一年的,都将禁止竞买资12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未完成保障性住房供地的,年底前不得再出让大户高档住房用地,建立土地交易异常情况快报制度,对于住宅用地容积率小于1等违反政策规定的出让公告,主管部门需及时撤销公告,违规违法出让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对开发商的源头供给进行规范。2010年的土地政策有如下突出点:一是加大保障房用地供给力度,为保障房建设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清理查德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闲置土3月2日,财政部出台《关于切实落实相关财政政策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多渠道筹集和落实棚户区改造资金,确保棚户区改造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4月20日,住建部出台《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定,对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5月5日,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廉租住房建设和准入管理、强化租赁管理和服务,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通知指出新建廉租住房坚持集中建设和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通知指出,将通过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外要月26日,《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切实落实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允许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允许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用于发展公共租赁2010年,国家层面分别出台了棚户区、经适房、廉租房及公租房等保障房相关政策,与往年保障房政策相比,2010年政府保障房建设重心转向公租房,并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层面,成都、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先后出份,“国十一条”引领的2010年调控浪潮拉开序幕,一线城市作为政策调控的重点,其成交量在1月份总体维持了2009年的高位,其后受春节因素的影响,3月份以来,一线城市市场成交量再次猛升,虽然两会对房地产市场的讨4月中旬,号称史上最严的“新国十条”掷地有声,其后,地方政府实施细则以及“二套房”、“土地增值税”等中央部门实施细则集体发力,调控力度再度加强,成交量也是应声而落。7、8、9月份,市场进入政策淡化期,成交量乘机9月底,“五项措施”提前冷却了国庆黄金周,一线城市市场成交量再次走低,但此次调控对市场的影响与“新国十条”总体来看,从2010年的3次调控的力度及市场调控效果分析,呈现了标准的“W从以往数次调控来看,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逻辑趋于明朗,促供给抑需求的手段已是屡见不鲜。2010年的政策调控中,促供给的政策主要包括土地政策、预售制度完善、预售资金监管、土地增值税清算等,抑需求的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限购、限外、契税等,在扩大市场有效供给的同时,减少市场有效需求,达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政策调控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市场表现出来的调控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还是执行力度的问题,购房者、银行2010年政策调控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词“限购”,与之前的限外不同,这次政府调控开始对国人限购。“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就率先出台了限购令,不过由于其他地方未予跟进,并未引起关注。而“五项措施”的出台,明确要求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其后,包括深圳、上海、厦门等一共15个城市迅速跟进。由此可见,当信贷、税收等常规调控措施出现失灵的时候,政府行政干预手段就会10年出台的保障房政策,无论是出台的频度还是工程建设的进度都让人惊喜,全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保障房市场是我国住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中低收入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事关民生建设和社会和谐。目前保障房建设是作为政治任务来推进的,需要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地方政府对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依然不足,后续,必须理顺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完成情况的第一、政策严格执行。继续加强原有政策的落实,严格执行,尤其是过去尚未执行的政策。比如:“土地闲置1年罚20%,闲置2年无偿收回”的规定在未来被执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土地问责2010年没有执行,官方表示2011年会跟进;二手房交易的阴阳合同及个税征收问题,或会随着房产税的逐渐清晰也会有一定第二、政策力度加强。2011年,若楼市继续反弹,二套房的首付和利率或会继续提高,亦有可能效仿香港征收特别印花税,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或会恢复5年内全征,还有契税提高到3%以上,甚至出台房产税等等,这些政策在2011年均有可能,关键是看楼市的变化;另外,2011年保障房的政策力度更大,可能会就保障房的退出及问责机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从而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公正。第三、政策范围扩大。覆盖面扩大的政策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限购令,进入2011年,郑州、武汉、太原已经加入了限购城市行列,预计会在目前19个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若干个二线城市(四川省曾发文要求所属州市按情况实施限购);另一个就是开发商预售资金的监管可能会由目前的北京和浙江省扩大到其它省市第四、新的政策出台。房产税靴子或将落地。2011年1月4日,上海市政府高层领导在一部门工作会议上透露,上海房产税政策将于一季度出台。此外,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称,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采取的措施包括开征高档商品住房房产税在内。种种迹象表明,房产税在市场分化2010调控年,开发商的拿地热情并未退却,各城市土地出让再创新高。世联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大连、哈尔滨、南京、无锡、武汉等城市2010年土地出让尤其是步入年终,未完成供地计划的城市加大推进力度,土地市场再度异从世联数据平台来看,2010年28个重点监测城市土地出让金达到11243亿元,同长35%。除杭州、广州、沈阳、厦门、西安、长春和珠海7个城市外,其余2城市土地出让金保持同比正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大连土地出让金超过势。由于受调控政策影响,2010年中土地成交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住宅类土地成交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国十条”出台之前的2、3月份和年终12月份,其中,9-10月份伴随着市场成交的回暖,也出现了一波小高峰,这五个月土地成交面积接近全年成交的六成。商业办公用地除了8月份的高峰期之外,成交一直较为平第一,源自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2010年中由于政府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地需求的积极性,为了完成全年供地计划,各大城市在岁末加紧土第二,具有国资背景的开发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土地竞争中来,他们除了得到银行资金的青睐外,更有便利渠道获得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因而现金流较为第三,龙头房企年末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如万科、恒大、保利等企业,现第四,外资企业对中国房地产的长期看好,也加入到核心城市土地争夺战中,催热了土地市场。同时,国企、龙头房企和外资企业加大土地储备也反映出他2010年楼市调控主要针对住宅,政府也多次声明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但28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建面仅保持了13%的同比增长,增速远远低于商业办公用地的39%。从不同区域来看,东北和华中7个重点城市住宅类土地成交面积保持快速增长,而华南区域7个重点城市的住宅用地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商业办公用?从不同类别城市来看,一类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出现下滑,楼面价格增长幅度也小于二三类城市。商业办公用地方面,二三类城市成交面积大幅增加,表明城市商圈已逐步进入快速扩张期;一类城市商业办公用地也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其楼面价格同比增长67%,从侧面反映出市场旺盛的需求和土地市场世联研究认为,土地的放量一方面能够增加未来市场的供应,缓解供不应求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将导致激烈竞争而抬高地价,地方政府坐收其利,高地价进而传导至房价,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打击囤地、加快土地形成有效供应,并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是决定土地调控成败的根本,也是未来调控的重心。从近3年我们对19个城市[1]的住宅销售与土地成交监测来看,住宅土地成交热度与住宅销售面积密切相关,而住宅销售面积又与政府调控政策息息相关。一旦政府继续深化调控,住宅市场成交量低迷,住宅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时,住宅土地市场也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土地价格。但考虑到二三类城市受调控影响较小,预计未来住宅土地成交热度不减。这里的19个城市包括: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长沙、东莞、?预计2011年商业办公用地方面将继续延续2010年的发展态势,不会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一类城市由于受限于城市容量有限,土地出让面积难再有大的突破,受旺盛需求刺激,商办土地价格将会持续上扬。二三类城市由于城区的加速扩张和发展,预计未来商业办公用地将延续2010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受充足的自打2003年以来,房地产与调控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的市场是在政府忽冷忽热的“关照”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当经济低迷之时,房地产无疑是政府重点扶植的对象,而当经济过热之时,政府对房地产的打压由于2008年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对房地产市场采取扶持政策,导致分化????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月下降,第四季度略有回升。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各物业类型销售面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金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与销售面积类似,办公和商业销售金额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住?从不同地区来看,除西部的西藏外,2010年1-12月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和天津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增幅分别为%、%、%、%、%和%,这些地区都是城市化率较高、GDP处于区域前列的发达地区。而宁夏、陕西、河南、湖南、湖北、青海、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保持20%以上的同比增速,东、中、西受调控影响程度日益分化。通过与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比较,同样反映这种趋势。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和天津六省2010年仅完成2009年销售面积的86%,而其他地区已完成2009年销售面积的121%。可见,本轮房地产调控对房价上涨过从世联数据平台监测的主要核心城市(详细数据见附录2)来看,多数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都受到新政影响而有所下降,一类、二类、三类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所受影响依次递减,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和%。2010年,由于一类城市和部分二类城市受到史上最严限贷、限购政策的冲击,市场成交受到了较大影响,而三类城市所受影响则明显较小。三类城市中的西安、沈阳、长沙三个城市在续写了2009年的辉煌战绩后,再创新高,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幅分别为%、%和%。此外,从各类城市平均成交面积来看,三类城市平均成交面积达1038万平方米,远远高于一类城市的991万平方米和二类城市的629万平方米,也显示了?对于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世联研究认为,当前调控的重点区域集中在京沪穗深杭等东部沿海重点城市,这就意味着二三类和中西部城市获得了更宽松、更难得的发展机会。受此轮调控高压影响,东南沿海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迅速出台限购令,通过行政手段给当地楼市强力降温。而中西部地区政策调控力度则略显平和,所受影响也相对较小,因而在调控年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此外,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城市化率超过50%时,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由城市化创造的巨大内需将占主导地位。未来五年内,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因而十二五规划建议将“调结构、转内需、促发展”定为主基调。可以想象,未来地处内陆、城市化率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将有极大的发展从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来看,自新政之后,同比增速明显放缓,房屋销售价格从4月份的回落至12月份的,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从4月份的回落至12月份的。新政之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也明显回落,在之间波动,虽然年末有上扬趋势,但仍处于近两年历史低位,可见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从世联数据平台监测的主要核心城市(详细数据见附录2)来看,房地产新政推出12月均价相对于新政前1-4月均价上涨幅度分别为%、%和%,明显低于相对于2009年的上涨幅度。数据显,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政策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没有出现继续疯狂上涨的局面。但是从历史来看,房地产具有“量先价后”的规律,一旦成交量持续回升,价格就存在上涨的动力,这对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抑需求不是长久之策,而促供给等长期制度改革才是维持市场平衡的根本之道。此外,三类城市成交面积并无明显下跌,而成交价格依旧保持较快上涨,未来这些城市的调控压力将会逐步凸显,或将导致地方政府2010年,两个政策节点分别为4月份出台的“新国十条”(又称政策)和9月底出台的“国五条”(又称政策),但从市场反应来看,政策的边际效力在下降。从从世联重点监测的城市来看[1],“新国十条”出台后,两个月内成交量下跌%,随后市场逐步回暖,待“国五条”出台后,市场整体成交量仅下跌%。从不同类型城市来看,新国十条出台后,一类城市成交面积深度下跌,二类城市次之,三类城市跌幅最小,而到了国五条之后,一类城市成交面积仅下跌不足三成就开始回暖,而二三类城市继续成交火爆。价格方面,首次调控政策出台后,受供给结构影响,各地区均价都曾出现过一成以上的下调,但国五条政策出台后,各地价格下调幅度明显收窄。从整体来看,政策出台后价格下行动力不足。包含16个城市,其中一类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二类城市包括天津、厦门、苏州、无锡、东莞、青岛和济南,三类城市包括大连、合肥、西安由于价格并无实质性下跌,导致部分购房者对政策丧失信心,造成购房需求并无明显减少,加之成交量的支撑,价格下跌动力自然不足;2、政府历次政策的逻辑是短期内通过抑需求,造成开发商楼盘卖不出去,进而引发资金紧张,迫使其降价促销。但从历史来看,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此时往往是供求两旺,这种季节性因素也会使政策效力下降;3、由于年中受调控政策影响,部分开发商销售业绩不理想,为了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这些开发商也加大了年末推盘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五条政策对如果排除政策因素,影响市场成交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将是供求关系。世联研究认为,决定未来供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将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发现新开工面积将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形成实际供应(如下图所示),滞后年的新开工面积与当期销售面积非常吻合,因而我们将滞后年的新开工面积称为“潜在供应”,而将当期的销售面积称为“实际需求”。由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大牛市,造成了新开工面积急剧放大,这将造成2011年4月?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潜在供应与实际需求有一个时期差异非常大,即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这一时期,在该时期,潜在供应远远大于实际销售面积。如果对中国房地产比较了解的话,很容易想到该时期正是中国房地产销售价格最为低迷的一段时期。换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正是潜在供应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即供大于求造成了价格下跌。基于以上逻辑,我们定义了一个新名词——供销差(供销差=实际需求-潜在供应=销售面积-滞后年的新开工面积),用它来反映市场供过于求的程度。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我们发现供销差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非常一致。这也验证了供求关系是影响房屋销售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2011年4月份以后,政府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抑制市场成交,导致实际需求萎缩,供过于求的现象将要重演,届时房价或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另一方面,考虑到2011年严厉政策下,占中国最为广阔区域的中西部地区的销售面积继续迅猛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中西部地区会在2011年再续辉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未来的拿地积极2010年作为政策频出的一年,着实给房地产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基本逻辑是“促供给、抑需求”,“促供给”的各项政策主要是针对开发商的,比如严格征收土地增值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目的是通过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迫使开发商加快销售进度,达到增加市场供给的目的,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闲置土地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完工信红2010年房地产企业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万科,其年销售金额破1000亿元,达到1082亿元,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千亿销售时代。万科销售金额相对2009年的630亿元,环比增加%,和其他重点企业相比,万科2010年的规模领先优势得以进一步加强,位于前十的其他几大开发企业销售金额环比增长率依次为54%,%,40%,%,%,%,%,%和%,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绿地地产,涨幅最小的是绿城地产;前十大开发企业销售总额高达5375亿元,相对2009年前十大开发企业3687亿元的销售金额,环比增长了%;同时除万科突破千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外,保利、绿地、中海外、恒大和绿城的销售金额均突破500亿,而2009年仅有?2010年房地产企业进入销售金额前十位的门槛有了较大的提高,从2009年的236亿元上升至321亿元,增幅达到85亿元,环比上升了36%。万科、保利、绿地、中海外、恒大和绿城连续两年保持在前五的位置,万科继续稳坐老大的位置,碧桂园和龙湖2010年分别以336亿和330亿的成绩取代华润置地和世纪金源闯入前十;万达作为商业地产企业连续两年闯入前十,2009年位居第八的华润置地在从销售金额来看,万科等企业继续保持和扩大其规模经济的优势,但是整体而言,销售金额超过100亿的企业明显增多,已达到近40家,这些企业之间差距明显缩小,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滨江集团、佳兆业等企业均突破100万科除了以销售金额过1000亿摘冠外,其销售面积同样以898万平方米的成绩高居榜首,作为双料冠军稳坐房地产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万科销售面积相对2009年的66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了%,位于前十的其他几大开发企业销售面积环比增长率依次为%、%、%、%、%、%、%、%和%,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恒大,绿城销售面积在201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前十大开发企业销售总面积高达5345万平方米,相对2009年前十大开发企业4619万平方米的销售总面积,环比增长了%,但相比销售金额增速,房企销售面积的环比增幅相对较小;万科、恒大、绿地、保利、碧桂园的销售面积均突破600万平方米,而2009年仅有万科和世纪金源两家2010年房地产企业进入销售面积前十位的门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从2009年的225万平方米上升至255万平方米,增长幅度为3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了%。万科、保利、绿地和恒大连续两年保持在前五的位置,万科继续稳坐老大的位置,万达、雅居乐和龙湖取代世纪金源、富力和世贸闯入前十;万达作为唯一的商销售金额排名前十的房企销售均价除万达之外全部上涨,商业地产公司万达销售均价环比下跌1%,从2009年的第一位下滑到2010年的第二位,其他房企销售均价环比增长率依次为41%、%、30%、%、27%、%、%、%和%,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绿城地产,涨幅最小的是保利地产;2010年销售金额排名前十的房企中销售均价过万的一共有6家,除万达以外,其他5家均为住宅开发商,而2009年仅绿城、尽管走高端产品路线的绿城销售面积下滑,但是其销售均价突破20000元/平方米,上涨41%,在10强中卖得最贵,产品定位十分鲜明;以开发精品楼盘着称的龙湖地产以13023元/平方米获季军;销售面积排第一的万科以12049元/平方米的均价排名第五,销售面积排名第二的恒大地产,以6341元/平方米排销售均价榜倒数第二,居末位的碧桂园销售均价仅为5500元/平方米;商业地产企业万达在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和销售均价方面均闯入前十。从销售均价的排名可以看出前十大开发商有着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在政策组合拳频出的2010年,十大开发商保持了鲜明的产品定位和市场优势,积极创造规模经济,销售:第一、专业化的市场策略。开发商也积极应对政策调控,调整自身的市场策略。我们发现,能够完成年度业绩目标的企业,基本上全部都是走专业化路线的开发商,也就是说,和专业公司合作紧密的企业,如:万科、金地、恒大等都是和专业公司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依靠专业公司的力量顺利完成了业绩目第二、全国化的城市布局。另一个方面,领先的开发商已经完成全国布局,调控政策对一线城市的影响较大,而对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的影响很少,第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这一轮的调控,目的在于限制资金向楼市的流动,达到紧缩开发商资金的目的。但我们发现,开发商越来越注意到资金对于企业自己成立房地产基金,比如金地;(2)积极引进私募基金,我们观察到,目前全球主要投行80%已经在中国设立人民币基金,设立的基金数量达到33家,几乎全尽管2010年国家不断收紧贷款政策,但1-11月份房企各项资金来源累计总额高达63220亿元,同比上升了%,各项资金来源同比增长率依次是25%、59%、%、%、%和%,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最大,增幅最小的是个人按揭贷款;相对2009年而言,房企国内贷款增速、定金及预售款增速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从%下跌至%,这主要是由限贷政策所导致的,而房企利用外资增速有明显的提升,从2009年的%上张2010年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面积排行中,万科以万平方米摘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