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自给自足、交换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形态、()形态和()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基础和()渊源。4.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基础上的(),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化为()和()之间的矛盾。6.哲学是(),()的世界观。7.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在()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8.列宁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又不会发现(),也不会找到()。9.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并没有否定理想的共同原则,而是把共同原则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展现出更丰富的色彩。10.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的组织和()。二、单选题1.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实践经验是唯一可靠的B.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主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商品价格的变化()。A.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B.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C.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无关D.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无关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托拉斯C.国际辛迪加D.跨国公司5.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6.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A.需要和满足的关系B.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C.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D.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7..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8.垄断利润是()。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9.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B.最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根本动力10.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11.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分泌物B.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观念的综合1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1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4.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A.归纳和演绎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抽象和具体的统一D.具体和历史的统一15.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是否普遍联系C.是否运动发展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16.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17.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8.某钢厂因煤炭价格上涨而增加资本支出,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19.国家的实质是()。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20.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是()。A.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21.建立新和谐公社的是()。A.圣西门B.欧文C.傅里叶D.恩格斯22.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突出。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技术工人2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指导性B、实践性C、先进性D、时俱进24.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财富D.人的发展25.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C.改变社会主义制度D.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2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产业资本27.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A.自由王国B.个体自由C.为所欲为D.不受约束2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和()之间的矛盾。A.物质文化需求落后的社会生产B.物质文化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C.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D.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29.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30.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A.商品的自然属性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三、多选题1.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D.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E.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于()。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探索宇宙的公理E.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理性方案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E.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的历史任务有()。A.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E.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5.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正确的是()。A.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脊梁,是鼓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B.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C.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D.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E.理想理想,有钱就想。信念信念,有利就念6.下列正确说明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B.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C.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7.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表现在()上。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8.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有()。A.原因与结果B.现象与本质C.内容与形式D.必然和偶然E.现实与可能9.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D.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E.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10.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A.实现生产B.获得剩余产品C.获得利润D.获得超额利润E.获得工资11.关于政治法律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B.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最为抽象C.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D.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E.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12.马克思主义创立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E.福利主义13.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C.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D.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E.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14.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A.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B.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C.向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D.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E.暴力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1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C.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16.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是因为()A.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B.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C.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D.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E.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决定的17.共产主义是()。A.一种科学的理论B.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C.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D.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E.空想社会18.从产生上说,意识主要是()。A.理性的产物B.感性的产物C.社会的产物D.自然界发展的产物E.客观精神的产物19.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是普遍的E.联系是复杂多样的20.“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有关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E.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四、判断题1.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3.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4.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7.马克思认为全部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9.在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复苏。10.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11.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12.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1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无产阶级获得政权。14.正确的意见是对物质的反映,错误的意见不是对物质的反映。()15.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6.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7.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18.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19.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20.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一种娱乐。()五、简答题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请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5分)3.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一、填空题1.2.经济、政治、意识3.阶级4.(科学)(社会理想)5.(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6.(系统化),(理论化)7.(发展)(高度发达)8.(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9.(国情)(民情)10.(计划)(管理)二、单选题1.B2.D3.A4.D5.B6.D7.B8.B9.A10.D11.C12.B13.D14.D15.A16.B17.D18.B19.D20.C21.B22.C23.D24.A25.B26.C27.A28.D29.B30.B三、多选题1.ABCD2.ABC3.ABD4.ABCDE5.ABCD6.ABCD7.ABCD8.ABCDE9.ABCDE10.ABCD11.ACDE12.ABC13.ABCDE14.ABC15.ABCDE16.ABCD17.ABCD18.CD19.BCDE20.ABD四、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错14.错15.对16.对17.对18.对19.对20.错五、简答题1.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教材106-107页。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发展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物的辉煌。材料中要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7分)同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变,正如材料所说,“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8分)(加红的地方为本题的得分点,得分点准确,材料结合得当即可满分)3.(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