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苏联成立—苏联解体-20C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有哪些?俄国,即俄罗斯封建国家。沙俄,指的是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罗马皇帝凯撒(“沙”是凯撒的俄文音译)那样行使权力,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称沙皇。沙皇统治时期,是俄国历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沙皇统治至此结束。苏俄,是苏维埃俄国的简称。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不过实权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掌握。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史称十月革命。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十月革命后,俄国领土上的各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为了把苏维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国防,1922年12月,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苏维埃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俄国”“沙俄”“苏俄”和“苏联”的区别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917......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立191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新经济政策19241928-1936-1937......两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上台......颁布苏联宪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22苏联成立......1924-1953......斯大林执政期间(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1953-1964......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改革农业)1964-1982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改革重工业)......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从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时空坐标】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单元框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历史【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世界现代经济史

课程标准——明考向命题统计——知重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2021·全国甲卷,34)2.斯大林模式的进步意义。(2017·全国Ⅰ卷,34)3.工业化的成就。(2016·全国Ⅱ卷,34)4.农业集体化对工业化的贡献。(2015·全国Ⅱ卷,34)5.斯大林模式对新经济政策的延续。(2014·全国Ⅰ卷,34)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2013·全国Ⅱ卷,35)7.战后苏联固守斯大林模式。(2013·全国Ⅰ卷,33)8.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2013·全国Ⅰ卷,35)重点考查斯大林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重要。”

——《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回答列宁当时面临哪两大难题?理论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生存斗争”,

如何巩固新生政权?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

材料: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材料: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A、政治和军事上:遭到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国土被敌人占领;B、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在三年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A、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B、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外交上: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评价《布列斯特和约》:从内容上看:这项和约对俄国是苛刻的:俄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从结果上看:苏俄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得到喘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①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②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③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保卫新生政权。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B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B

圣彼得堡—彼得格勒(14)—列宁格勒(24)—圣彼得堡(91)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史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2.目的(1)直接目的:解决战争的危机,巩固政权(2)主观目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工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实质是建立公有制)。(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实行计划经济)。(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质:排斥市场和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3.措施(1)结果:1919—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2)意义:

①是一项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后期损害了农民、工人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4.结果意义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列宁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5.认识【史论归纳】

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A苏俄实施的以下政策中,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本质特征的是()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D.退出帝国主义战争A(2021·全国卷Ⅱ,3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解析】在全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候,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他们支援战争主要靠向贩粮者征税,说明当地政府看到了战时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改变了策略,故选C项。“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说明当时粮食短缺的问题还存在,需要靠征税手段缓解,排除A项;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除自由贸易才是经济活动的常态,排除B项;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在1921年开始的,当时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C

(2014·安徽高考·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B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

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厂也无法开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的反对。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1年春,苏俄面临经济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为什么?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这时也起来造反,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经济濒临崩溃。(1)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的海军基地发生兵变。(2)现实原因: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2.实施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公私并存,公有为主)商业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A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

卢布

)10.306.113.983.06B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措施,谈谈“新”在哪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按劳分配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推行国有化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4.特点(“新”的表现)(1)所有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私有制的存在。(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照经济规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5.目的(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C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我们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正面进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

思考:妥协、退却是否说明新经济政策要在苏联发展资本主义?十月革命后某一时期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A.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B.说明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C.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D.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列宁肯定资本主义,但并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D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材料中“退却”的实质()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直接目的:克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2)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5.目的请思考:列宁的“退一步”指什么?“前进两步”又指什么?

“退一步”:

允许资本主义的因素存在;“前进两步”:实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渡。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1925年俄国的粮食和工业生产项目年份农业总产值%种植业%畜牧业%粮食(万吨)牛(万头)191310010010076506060192067647245195250192511210712172476210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10013.875.5108.1①经济上: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理论上: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6.影响(1)积极性(2)消极性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2013·课标版全国Ⅰ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要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物资匮乏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实物配给制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单一公有制①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②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评价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符合国情相同都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都是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图示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一适应适应战时需要两非常非常时期非常政策内忧外患最大限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直接过渡一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两允许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间接过渡(2021·天津高考,11)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解析】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内部的矛盾,A项正确。“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阶级基础”并没有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有待突破”,排除D项。A

(2021·广东茂名二模)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写道“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重又回到1917年之前。”由此可知,苏俄(

)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B.对斯大林体制作出调整C.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D.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解析】

为了恢复被战争摧毁的国民经济,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即是对此的描述,故选C项。城乡差别始终存在,“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斯大林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逐渐建立的,这一时期苏联未发生内战,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28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内战已经结束,排除D项。C

小结: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启示?启示:建设社会主义有多条道路和多种选择。必须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B.被斯大林体制取代具有必然性C.背离了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D.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B三、“斯大林模式”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沙俄三、“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与个人经历

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制主义、皇权主义思想严重。“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把全国的政治、经济、等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层);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因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而命名,其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但它却为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三、“斯大林模式”1.含义①政治前提:“苏联”成立与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②经济形势:新经济政策虽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但并没有改变国家工业落后的状况(落后的农业国)。③历史传统: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国际形势: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急需增强国力,巩固国防。三、“斯大林模式”2.背景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1)实行工业化改革①背景国内:苏联仍是落后的农业国;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国际: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②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1)实行工业化改革③确立方针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④过程1926-1928年:改建、扩建、新建企业。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业飞速发展。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1938-:因二战而被打断。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内部还处于落后的农业国,综合国力落后;

外部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国防安全。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B.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C.美苏关系的缓和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A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1)实行工业化改革⑤成就到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形成较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⑥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发展缓慢,农、轻、重比例失调。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当时被誉为苏联工业化最伟大成就之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

苏联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高积累获得。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他说,苏联的建设资金不能靠掠夺殖民地和向外国借债来筹集,只能从内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首先,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资金。其次是征收农业税。第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可是,用这些方法积累到的资金不足以应付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斯大林决定放弃原来的意见,不再要求缩小直至消灭工农业价格上的剪刀差,转而主张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用多收少付的办法向农民再征收一笔额外税,以加快资金积累。至于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扩大积累的根本手段,则被冷落忽视。思考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高积累政策;3、农民的贡献;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史论归纳】

苏联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不同(1)发展路径不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资金来源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牺牲农业和轻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3)发展速度不同:苏联工业化速度快,短期内迅速实行了工业化,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速度比较缓慢。(2021·广东高考·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A(2016·课标全国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2015·课标全国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A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D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2)农业全盘集体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1929年下半年起,苏联开始农业集体化,基本形式是农业劳动组合,即土地国有,由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其他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组合农户共同劳动,收入在做了各项必要扣除后按参加劳动的数量分配,组合农户可以保留小农具和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经营规定的宅旁田地和家庭副业作为辅助收入。性质:集体农庄是苏联农民为共同经营农业生产而组织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2)农业全盘集体化①背景农业落后不适应工业化的需要;通过农业集体化,扩大生产,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和资金。②目的保证工业化需要;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③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逐步集体化方针农业全盘集体化④过程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1930年整顿、发展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三、“斯大林模式”3.形成过程(2)农业全盘集体化⑤评价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别国提供了经验教训。

但它违背农民的自愿原则,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起农民的不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下降。总之,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是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其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因此,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如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C(2016江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C(2021·山东高考,13)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B三、“斯大林模式”4.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三、“斯大林模式”5.特征及评价内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特征积极弊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度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行政管理,优先发展重工业。农工轻比例失调;牺牲广大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在当时形势下保证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维系了政局的稳定。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高度集中,用行政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管理控制。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创作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压制。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联系渗透,形成严密整体,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三、“斯大林模式”6.成就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②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但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认识】“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丘吉尔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前苏联能取得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