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B/2A/wKhkFmYk0n-AUzjDAAI_I6Wbyss863.jpg)
![54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B/2A/wKhkFmYk0n-AUzjDAAI_I6Wbyss8632.jpg)
![54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B/2A/wKhkFmYk0n-AUzjDAAI_I6Wbyss8633.jpg)
![54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B/2A/wKhkFmYk0n-AUzjDAAI_I6Wbyss8634.jpg)
![54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B/2A/wKhkFmYk0n-AUzjDAAI_I6Wbyss8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素质测试题八年级语文(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让我们加入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来,相信你在这项活动中一定会做得很棒!根据提示请你把有关内容补充完整,书写要力求准确、规范、整洁。(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答案】①.浪遏飞舟②.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遏、舟、莫、声”等字要正确书写。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出差5个月后顺利返回地球。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浩hàn星空.将再次留下中国航天的印记。神舟飞船朝着星辰大海进发。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举。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中国航天科技书写了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光辉历程。解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成功不是光环,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这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矢志创新、殚精竭虑的品质。更离不开()的精神、()的勇气、()的定力。历史与实践早已证明: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挑大梁、担重任,再接再厉、奋发向上,中国航天事业定能“飞”得更稳更远。(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为加点字注音。浩hàn殚精竭虑(2)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A.革故鼎新坚韧不拔与时俱进 B.坚韧不拔革故鼎新与时俱进C.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坚韧不拔 D.坚韧不拔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答案】(1)①瀚②dān(2)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浩瀚(hàohàn):广大,漫无边际。这里表现星空的广阔,无边无际。②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用尽心思。【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革故鼎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与时俱进: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可以根据中心语确定其定语。三个中心语分别为“精神”、“勇气”、“定力”,对应三个成语,揣摩其意,可以由易到难地来确定答案。革除旧的,建立新的,需要勇气。因此,用“革故鼎新”修饰“勇气”;定力需要坚定,不动摇。因此,用“坚韧不拔”修饰“定力”;最后,可以用“与时俱进”修饰“精神”。故选C。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③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④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⑤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A.②①④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⑤【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读语段可知其讲的是“信”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句①说明“仁、义、礼、智、信”五个汉字的重要性,由句③中的“其中”“其他四个字”可知,句③紧承旬①,进一步说明“信”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选B。4.古诗文默写。读诗,需要品味诗人的身世遭际和情感倾向。读“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要能品出陶渊明身处闹市亦能超脱世间尘杂的生活状况;读“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春望》),要去感受杜甫移情于物传递的感时伤世之情;读“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要从李清照的叹息哀怨中体悟她空有才华而遭受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读“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要随青年李白移动视角描摹的山水景物的变化,体会他心胸豁达的欢畅豪情。【答案】①.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③.感时花溅泪④.恨别鸟惊心⑤.我报路长嗟日暮⑥.学诗谩有惊人句⑦.山随平野尽⑧.江入大荒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庐、喧、溅、嗟、谩、荒”等字词容易写错。5.阅读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太极拳对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材料二】“太极拳申遗成功,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作为参与者、见证者,面对这历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动和骄傲。”12月17日晚,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组长尚春升感慨道。这次申遗成功是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和旅游厅持之以恒的努力分不开的,凝聚着许多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极拳非遗传承人的汗水和心血。【材料三】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沉静和美”是太极拳的态度。中国不仅向世界贡献火药、指南针这样的科技力量,还贡献了二十四节气、太极拳这样的智慧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底气。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可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保护和发展。(1)请你为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假如你有机会采访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组长尚春升,你会提怎样的采访问题呢?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参照示例,再写一个采访问题。示例:您作为太极拳申遗的重要参与者,请问在申遗过程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3)同学们得知中国的太极拳申遗成功后都激动万分,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将对话补全。小文:听说太极拳申遗成功了,这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喜事!你觉得太极拳为什么能申遗成功呢?小语:小文:是啊,你说得很有道理。希望太极拳申遗成功后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答案】(1)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太极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2)示例:您作为太极拳申遗的重要参与者,请问您和其他工作人员为这次申遗工作做了哪些努力呢?(3)示例: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因为太极拳中蕴含着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可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受到人们普遍欢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无数文化工作者和太极拳非遗传承人辛勤付出,共同努力。(结合材料,至少写出两点理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要做到题文一致,标题中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同时要能够突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事实;在拟写新闻标题使还要做到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根据材料一中“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以拟写出标题:太极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活动问题。根据题目要求,向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组长尚春升进行采访提问,因此问题应该围绕着“太极拳申遗过程”展开。在拟写采访问题时,应该仿照给出的示例,参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提问。示例:您作为太极拳申遗的重要参与者,在这次申遗工作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请问您是怎样克服的?【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对话。根据三则材料给出的内容以及对话中“你觉得太极拳为什么能申遗成功呢”可知,需要从三则材料中概括得出太极拳能够申遗成功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以概括出: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传承文化;根据材料二中“这次申遗成功是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和旅游厅持之以恒的努力分不开的,凝聚着许多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极拳非遗传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可以概括出: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无数文化工作者和太极拳非遗传承人辛勤付出,共同努力;根据材料三中“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可以概括得出:太极拳蕴含着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材料写出理由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完成各题。背影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6.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从父亲的角度简要概括。7.这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中心,“背影”也是全文的线索。作者通过哪些独具匠心的安排来突出“背影”这一中心的?请简要分析一下。8.本文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请你自选一个这样的句子加以赏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父子之情感人至深。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的?【答案】6.(1)父亲安慰奔丧回家的儿子;(2)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儿子。7.(1)用“背影”作题目,突出“背影”这一中心;(2)开头点出“背影”,显出其非同寻常的意义来突出“背影”,吸引读者探寻;(3)第⑥段聚焦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细致刻画,并用情感反应烘托“背影”;(4)车站分别后,捕捉父亲离去的“背影”来突出;(5)结尾又在泪光中再现“背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8.①.所选句子符合题干要求②.赏析,言之有理即可9.(1)用间接抒情方式表现“父爱子”。如通过对父亲语言的描写、攀爬月台的艰难动作的描写(父子二人不同的穿戴)等表现情感;(2)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子爱父”。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等语句,直接抒发思念、牵挂之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事件。注意应从父亲的角度进行概括。根据第②段中的“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可得:父亲安慰奔丧回家的儿子;根据第④段中的“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可得: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儿子。【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者的题目是“背影”,以此为题目,突出了“背影”这一中心。首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直接点出背影,表达自己对父亲背影的难忘之意,显出父亲的背影对于自己的特殊意义,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⑥段详细地描写了父亲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烘托了父亲的背影,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激。根据第⑥段中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可知,车站分别后,再次提到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情深。末段中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总结全文,在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从文中找出一句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的句子,结合文本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句子示例: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赏析示例:这几句文白夹杂,用四字词语,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9题详解】本题考查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第④段中的“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通过对父亲的语言描写间接表现了“父爱子”。第⑥段中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通过父亲攀爬动作的艰难,间接表现了“父爱子”。直接抒情:如第⑥段中的“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等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愧疚之情。(二)(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走进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①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而“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②《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它是宋代至长的画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山水画美学巅峰之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不仅是“近千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是地地道道的国宝级画卷,一曲锦绣山河的颂唱。③《千里江山图》还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国”,采用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将视觉移动过程中的连续画面统一在想象的空间中,描绘了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的壮丽河山。④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依据构图的变化,可以将画面大致分为6个部分,几个部分之间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每一帧随意截取都是极美的,连碧绿澄激的水波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⑤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⑥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⑦作为真正的绘画艺术作品,《千里江山图》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⑨《千里江山图》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⑩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皇帝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成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⑪《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巅峰,溥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那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10.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怎样引出来的?1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自选一种,找出实例并说说它的作用。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13.阅读全文,说说《千里江山图》具有哪些特征。【答案】10.《千里江山图》;用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11.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③.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的长度与《千里江山图》长度相比较,突出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且其空前的长度,长得完整和谐统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2.“近”,接近的意思。在句中表示《清明上河图》的长度接近而不够5.3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3.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要说明的事物或阐述的事理。根据定义,结合文章标题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千里江山图》;作者为了自然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开头写“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青绿”引出“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⑥段句子分析,“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句中列举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长度的数据,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句中又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的长度与《千里江山图》的长度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且其空前的长度,长得完整和谐统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征。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近”在句中是“接近”的意思,说明《千里江山图》的长度是接近而不够5.3米,与实情相符;“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没有这个词,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根据文章第⑤段“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可知,《千里江山图》有两个特点;根据文章第⑥段“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可知《千里江山图》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根据文章第⑧段“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可知,《千里江山图》的第二个特点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文言词句方法解释亲戚畔之【语境推断法】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兵革非不坚利也【查找字典法】①兵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委而去之【课内迁移法】一狼径去池非不深也【参考成语法】金城汤池15.将语段(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6.语段(甲)首先提出“___________”这一观点,接着用两两比较的方式进行论述,逐层推进,通过比较指明了“人和”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语段(乙)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___________的中心思想。17.《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说服力强。请你结合语段(甲)或语段(乙),举一个例子做具体分析。【答案】14.畔:同“叛”,背叛兵:兵器去:离开池:护城河15.(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16.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示例①:语段(甲)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连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形成排比,极力铺陈,强调“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说服力强。示例②:语段(乙)中“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他们虽出身卑贱,但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1)句意: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结合语境推断法可知,句中的“畔”同“叛”,背叛;(2)句意: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结合查找字典法可知,“兵”的释义有“①兵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兵革非不坚利也”中的“兵”是兵器的意思;(3)句意:(守城一方)还是弃城离开。“一狼径去”的“去”是离开的意思。结合课内迁移法可知,“委而去之”与“一狼径去”中的“去”意思一样,都是离开的意思;(4)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金城汤池: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池:护城河。结合参考成语法可知,“池非不深也”与“金城汤池”中的“池”意思一样,都是护城河的意思。【15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征(表现)、于(在)、色(脸色)、发(流露)、声(言谈)、喻(了解,明白)”要正确理解。【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甲)文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结合(乙)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知,作者认为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据此可知,到最后作者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中心思想。【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结合(甲)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可知,连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形成排比,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结合(甲)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可知,连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从反面推论,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依靠人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结合(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知,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使文章整体读起来一气呵成,朗朗上口,韵律感强,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点睛】参考译文:(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乙)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二)(共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塞上”二字就可以看出是一首边塞诗。B.第四句中“燕脂”“夜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声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19.本诗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诗人引用典故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8.C19.示例:战国时燕昭王筑台放千金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诗人引用典故的目的是表现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现出忘身报国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有误,“声不起”并不是指将士斗志难振,而是写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霜重鼓寒声不起”借天寒霜浓,天气恶劣,反衬出将士们的英勇气概;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本诗《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诗人李贺运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黄金台是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台上放有黄金,用于吸引人才,表达了对贤士的尊重和渴望。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用这一典故,并非只是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含义。他通过黄金台这一象征,展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英勇忠诚的决心。“提携玉龙为君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玉龙在此处象征着宝剑,代表着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他们愿意为国家、为君王,手持宝剑,奋勇杀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忘身报国之情,正是诗人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通过引用黄金台的典故,诗人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更具历史厚重感,同时也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他们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这种巧妙的用典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表达更加深沉。综上所述,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用黄金台的典故,旨在表达将士们报效朝廷、英勇忠诚的决心和忘身报国之情,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四、名著阅读。(4分)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0.小红参加班级《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听到同学们对这部名著有着不同的体悟,你认同下面观点中的哪一个?请结合名著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小遥: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书中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小皓: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真实地还原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答案】示例1:我认同《红星照耀中国》是“英雄传奇”的观点。本书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为我们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朱德等众多革命英雄的形象。他们富有信仰,意志坚定,英勇顽强,百折不挠,英雄身上的传奇事迹令人震撼,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示例2:我认同《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观点。纪实文学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事实源于斯诺通过冒险深入苏区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真实地还原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符合纪实文学的特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理解和分析。解答时,首先选择赞同甲或乙的观点,并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来阐述理由。然后,在阐述理由时,要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最后,在阐述过程中,要保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这样才能让人信服。示例一:赞同小遥的观点。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红军将领彭德怀在长征途中与士兵们一起啃树皮、吃草根,展现出他与士兵同生共死的深厚情感。这种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更突显了他们为了人民福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作品。示例二:赞同小皓的观点。《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其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地还原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埃德加·斯诺详细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包括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等艰难险阻。这些真实的历史细节,不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们所经历的苦难与挫折,更展示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此外,书中还记录了毛泽东对革命形势的深刻分析、朱德对红军建设的独到见解等。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使《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纪实文学作品。21.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科普作品《昆虫记》。鲁迅说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书中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说说它“有趣”“有益”各体现在什么地方。【答案】“有趣”体现在语言诙谐,笔下的小生灵异常可爱。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如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像婴儿般哭闹”,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精心设计自己的住房等,读来情趣盎然。“有益”体现在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培养我们严谨的学习态度。此外,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对我们也很有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展现“有趣、有益”的地方即可。比如有趣是因为法布尔的用语幽默,如他笔下的蝉,用拟人化的口吻和笔法,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把蝉由卵到长成幼虫的过程,不仅写得具体,而且生动有趣。“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文章一开篇,他就这样写。再如,写“蝉的卵”的内容,“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有益是因为知道了蝉四年黑暗苦工,一个阳光下生活短暂、困苦而又快乐的一生,同情它,爱怜它,珍惜它,保护它。我们从中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美好,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再者,作者的探究和实践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都是有益于我们成长的。五、作文(共50分)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共50分)22.作文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诗中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它)们总在身边。请以“就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现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温情就在我身边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一直很排斥母亲的管教,讨厌她不理解我。矛盾在日益碰撞中愈发激烈。发狂的时候,我有时甚至忘记对母亲所应持有的“尊重”。矛盾归矛盾,生活还是在一如既往地继续着。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甚理想,母亲帮我找了一个家教,课外辅导我。虽然自己很不情愿,为了成绩能有所提升,我还是勉强地接受了。那天晚上,我去英语老师家补习,直到9点多才离开。下楼时,寒风透过楼道的护栏猛烈地刮着,我不由得紧缩脖子,顶着凛冽的寒风“噔噔噔”地下楼。刚出防盗门,猛地一抬头,一个背影闯进眼帘,是母亲!借着昏暗的路灯,我分明认得出那是我母亲,她靠在车旁,弓着身,背对着我,双手放在嘴边直呵气,或许是想获得更多的暖和,她还不时地抬头看看灯光,可寒风毫无人性,依然有恃无恐。那时,我忘记了身上的寒冷,忘记了夜的黑暗,我的大脑储藏空间,只有母亲!只有在寒风中颤抖等待的母亲!突然,母亲转过身,看到了站在原地发愣的我,推着车走过来。她的身影越来越近,最后她的影子了笼罩在我的身上。我不知所措,言不由衷地问:“你来干什么?”母亲从车篮里拿出一件风衣,笑道:“我怕你冷,拿了件衣服过来。接你回家。”接过衣服,触到她冰冷僵硬的手指,问:“为什么不到老师家里去找我?”“因为我怕影响你学习啊!”她说得那么自然,让我顿时哑然。长期和母亲冷战,已不懂得如何和母亲沟通交流的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表达心里突然涌起的各种滋味,只是木然地披上衣服,和她一起慢慢往家的方向走。橘黄色的路灯投射光芒,竟是如此温馨。想起一次次的争吵,她那受伤的眼神,我深感愧疚,她是我的母亲!我以前竟忽略了母亲的温情!温情一直就在我身边。只是因为怕影响我,母亲在凛冽的寒风中苦等大半天!风依旧在身边呼啸着,但我的已经感觉不到丝毫寒意。是母亲的爱,为我驱散夜的黑暗,风的寒冷。母亲的温情陪伴着我,向未来前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题干要求以“_______________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联系材料“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写作时,我们可以立意为:亲人的温暖,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温馨与感动,亲情就在我身边;老师的鼓励,让我重新拾取了对学习的信心,老师的关心就在我身边;朋友的幽默,让我在郁闷的日子里重新感受到了快乐,友情就在我身边……可以围绕某种精神让我重拾信心,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进行创作。第二,思路点拨。本篇作文,立意确定好了之后,可据此,对作文题目进行补充。写一件关于温暖的小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且就是自己身边的事,要写出自己对感动的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麒麟送子工艺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食物消化吸收》课件
- 《急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 《fnh影像诊断》课件
- 商务定级练习试题及答案(一)
-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复习试题附答案
- 《水机幻灯片xym》课件
- 《安全生产法》课件
- “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 《CBT主要技术》课件
- QCT 291-2023 汽车机械式分动器总成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 (正式版)
- 浙教版劳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盘扣式脚手架培训课件
- 山林养猪可行性分析报告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强酸强碱使用安全培训
- 社区便利店开店计划书
- 《防御性驾驶》课件
-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