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_第1页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_第2页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_第3页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_第4页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综合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为物理、化学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考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Zn-65Ca-40N-14一、选择题(1-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6-27题为双项选择题,选项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54分。)1.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B.为了实现CO2的零排放,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A、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B、为了实现CO2的零排放,要合理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大量开采会造成资源浪费,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D、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故选B。2.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D【解析】【详解】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熔化吸热。A不正确;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B不正确;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摩擦。C不正确;D、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

3.下列微观粒子图所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①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故选A。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C.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溶质不同,分别为碘和高锰酸钾,溶剂相同为水,所以该对比实验是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铁、铜都可以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只能证明铁、铜的活动性都比银强,但是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5.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白磷放入冷水中C.电解水实验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答案】B【解析】【详解】A、铁钉生锈是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白磷的着火点是40℃,在冷水中且不与空气接触,不发生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汞曲颈甑中连续加热,生成氧化汞,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割气焊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可用于气割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石墨可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C、铁粉可作吸氧剂,是因为铁生锈时消耗氧气和水,利用的是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可制作叶脉书签,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 D.给液体加热【答案】C【解析】【详解】A、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会使酒精灯倾斜酒精流出着火,或者酒精灯内部也点着了。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为了不损坏桌面。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实验基本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D、酒精灯的火焰可以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对错,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的正确做法。8.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高炉炼铁3CO+2Fe2O3=2Fe+3CO2置换反应B.稀盐酸用于除铁锈Fe2O3+2HCl=FeCl2+2H2O化合反应C.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Al+3O2=2Al2O3化合反应D.电解水制氢气2H2O=2H2+O2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高炉炼铁(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没有标条件,正确的为,且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而不是氯化亚铁,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方程式正确,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没有标箭头和条件,正确的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蔗糖是白色固体蔗糖分子是白色的C浓硫酸敞口放置空气中变稀硫酸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D盐酸能导电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碳单质,错误;B、蔗糖是白色固体,是因为大量的蔗糖分子聚集在一起是白色的,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浓硫酸敞口放置空气中变稀,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了浓硫酸中而造成的,错误;D、盐酸能导电,是因为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石油加工等领域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占全球水储量的2.53%C.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铝D.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氢能等【答案】A【解析】【详解】A、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石油加工等领域,正确;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错误;C、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错误;D、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氢能由于制取成本较高,运输贮存困难,现还没有被人们经常利用,错误。故选A。11.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待区分的物质氧气与二氧化碳硬水与软水18K黄金与黄铜铜粉与氧化铁粉末方法一用燃着的木条加适量肥皂水加入适量稀盐酸用磁铁吸引方法二通过灼热的铜网测pH加热后观察颜色加入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则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方法一正确;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氧气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方法二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方法一正确;测pH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方法二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黄铜为铜锌合金,锌能和盐酸反应,但黄金不能和盐酸反应,则方法一正确;18K黄金与黄铜中都含有铜,铜加热会变黑,方法二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铜和氧化铁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方法一不正确;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但铜不能,方法二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B.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转化为饱和溶液D.t1℃时,将700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并蒸发掉300g水可得甲的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t1℃时甲乙溶解度曲线相交,溶解度相等都为40g,正确,不符合题意;B、对于两种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现在甲乙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错误,符合题意;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乙溶解度变小,可能达到饱和,正确,不符合题意;D、t1℃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7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溶剂质量700g-200g=500g蒸发掉300g水后,溶剂质量500g-300g=200g,t2℃时甲溶解度等于100g,200g水正好溶解200g甲饱和,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编号物质杂质(少量)所用试剂操作方法A氮气氧气红磷点燃BCuOCu足量的稀盐酸过滤CCaCl2溶液HCl过量CaCO3过滤D硫酸亚铁硫酸铜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但氧气含量较低时,红磷无法燃烧,该选项不正确;B、铜不能和盐酸反应,但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除去了主要物质,该选项不正确;C、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能除去过量的碳酸钙,既能除去杂质,也不能引入新杂质,该选项正确;D、铁和硫酸铜固体不能反应,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5.如图是一种硝酸铵化肥的商标说明。下列有关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②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③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④50kg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7kg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故正确;②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故错误;③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错误;④50kg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34%=17kg,故正确;其中①④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28-35题,共40分)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辣椒因含碱性的辣椒素而有辣味。从中和反应角度,可用厨房中的______降低辣度。(2)家用净水器中滤芯主要成分类似活性炭,主要作用为______。(3)饮用水的硬度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应放入标识______(填序号)的垃圾桶中。A. B. C. D.【答案】16.食醋17.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18.煮沸19.立即盖上锅盖20.A【解析】【小问1详解】食醋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可用食醋降低辣度。【小问2详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小问3详解】生活中常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能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小问4详解】油锅着火时,可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小问5详解】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均属于可回收物,故选A。17.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高铁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属于______(填“金属”“无机非金属”或“合成”)材料,列车员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2)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①“低碳”就是较低的_______排放。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一种捕集烟气中CO2并转化利用的流程如图:②CaO俗称________。③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手机移动支付安全快捷,很多手机外壳属于合金材料。小明了解到镁铝合金在熔炼时选择真空环境而不是在空气中熔炼,原因是______。【答案】17.①.金属②.乳化18.①.二氧化碳##CO2②.生石灰③.19.防止镁、铝和氧气反应【解析】【小问1详解】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则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小问2详解】①“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②CaO的俗称为生石灰。③由流程可知,在催化转化器中,甲烷和碳酸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氧化钙、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铝、镁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则选择真空环境,可防止镁、铝与氧气的反应。

18.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2)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其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4)某元素的原子比个氧原子多三个质子,则该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答案】18.19.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20.21.Na+【解析】【小问1详解】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每2个氧化汞分子分解成2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所以在C图中补充的是一个氧分子的模型图如图:;【小问2详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图示A中存在氧化汞分子,图示B中存在单个的汞原子和氧原子,而图示C中则存在氧分子和聚集的汞原子,所以该过程是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小问3详解】氧的质子数是8,所以核外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为两个电子,第二层为6个电子,所以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小问4详解】氧的质子数是8,某元素的原子比个氧原子多三个质子,则该元素原子内的质子数为11,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第一层为两个电子,第二层为8个电子,第三层为1个,最外电子数少于4个,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Na+。1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D与_______(填“A”或“B”或“C”)归为类,依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2)C和CO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通过分析下列反应:C+2CuO2Cu+CO23CO+Fe2O32Fe+3CO2得出的结论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答案】(1)①.C②.均为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2)①.升高②.H2S【解析】【小问1详解】A中是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中是探究碳、氧化铜的性质,C中是探究燃烧的条件,D中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因此实验中D与C归为一类,依据的实验目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小问2详解】由C+2CuO2Cu+CO2↑3CO+Fe2O32Fe+3CO2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由0、+2价,均变为+4价,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反应SO2+2H2S=3S+2H2O中,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故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S。20.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需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从A-E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3)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丽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小丽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4)若要用F装置检验CO2在F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CO2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实验现象为_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2)AE##BE(3)①.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②.CaCO3+2HCl=CaCl2+H2O+CO2↑(4)①.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②.C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选择发生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收集装置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确定。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固体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来制取,发生装置就要选A,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发生装置就选B;因为该实验中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所以氧气要比较纯净,而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这种方法还有一好处就是可以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故从A-E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的装置是AE(或BE);【小问3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若要用F装置检测CO2,在F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澄清石灰水,为了使用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CO2应从c端通入,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C为单质,D、E、F为氧化物,B、E、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固态的D俗称干冰。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2)B物质分类属于______(填“酸”“碱”或“氧化物”),其常见用途是______。(3)E→B的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4)写出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21.①.C②.CO222.①.碱②.建筑材料(合理即可)23.放热24.【解析】【分析】固态的D俗称干冰,则为二氧化碳;A、C为单质,D、E、F为氧化物,B、E、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F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且电解水生成氧气,氧气能和碳反应,则F为水、C为氧气;又由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B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E为氧化钙。【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C、D的化学式为CO2。【小问2详解】B为氢氧化钙,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构成,属于碱;氢氧化钙为建筑材料,且氢氧化钙能和酸反应,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还能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小问3详解】E→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小问4详解】D→G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主要成分是铜和锌,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书写解题步骤)(2)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0g+100g-199.6g=0.4g,设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x=13g

y=32.2g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80%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80%;(2)向过滤后所得溶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1%;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解析】【小问1详解】见答案;【小问2详解】见答案。2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