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乡镇基本情况_第1页
灵乡镇基本情况_第2页
灵乡镇基本情况_第3页
灵乡镇基本情况_第4页
灵乡镇基本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灵乡镇基本情况行政区划灵乡镇是鄂东南的矿业大镇和经济强镇,地处湖北省“冶金走廊”腹地,现辖1个省管工业园,21个行政村,一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共有292个村民小组。1960年灵乡镇成立,属黄石市管辖,1962年6月定为市辖县代管镇。1968年划归大冶县。1975年为灵乡公社,1984年改为灵乡镇,同年12月11日,灵乡乡并入灵乡镇。2001年3月,原毛铺乡毛铺村、曹铺村、毛百市村、贺铺村、西沟村、西畈李村、张河村、芭山村、洋河村、曹门村10个村并入灵乡镇,2002年10月,并西沟村、西畈李村为西畈李村,并曹门村、芭山村为芭山村,并洋河村、贺铺村为贺铺村。人口资源2010年末,灵乡镇总人口5.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全镇常住人口5.1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万人。男性人口27145人,女性人口24255人,男女性别比为112:100;农业人口36374人,占71.3%,非农业人口6112人,占12%;武钢灵乡铁矿7100人,占16.6%;人口密度为578人/平方公里;外出务工经商人口4100人,占人口8%;农村劳动力23450人,其中男劳动力16513人,女劳动力6937人;老年人口1.43万人,占28.7%,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1岁。自然地理灵乡镇位于大冶市西南部的丘陵地区,南北长度约为19公里,东西宽度14.1公里,是大冶湖、梁子湖、富池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东接陈贵镇、北靠大茗山与茗山乡接壤,西北与鄂洲市太和镇相邻,西边与金牛镇相接,东南与刘仁八镇、阳新县交界,西南与咸宁市相靠,距武汉市90公里,距黄石市50公里,距大冶市25公里。灵乡镇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于幕阜山脉北侧边缘的丘陵地,通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形成如今南高北低,东面平坦的地貌,自南向北倾斜,海拔最高处猫儿部顶为774.9米,海拔最低为东部马桥港底为11米。山脉大体是东西走向,地层较为完整,地质构造复杂。灵乡镇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亚热带环流控制,东南季风对气候影响最大。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明显,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有不利的方面,每年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度变化小,降水和温度实际变化较大,干早、洪涝、连阴雨、低温、冷害、大气等气候时有发生。土地资源灵乡镇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约合216270.9亩),占全市国土面积7.1%。耕地总面积34053亩,其中水田26251亩,占国土面积的12%,早地7300亩,占国土面积3.1%,山场面积11.5万亩,占国土面积53%,有林面积7.9万亩,占国土面积37%;水面面积5067亩,占国土面积2.4%,其中水库水面面积3200展,镇域经济在实现由矿业大镇向地面企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镇转变,使之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的工贸旅游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灵乡镇历届党委、政府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镇以来,累计投入8000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2%,再加上社会其他渠道和农村集体、个体私营的投入,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该镇累计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6000余万元.该镇现有大小水库18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三座,小(二)型水库十四座,总库容量为4086万立方米,共有渠道25条,全长88.5公里,其中引水渠7.2公里,截留渠2.8公里,送水渠39.2公里;共有启闭闸26处,畜水渠为37万立方米。该镇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有大小泵站40座,其中55KW以上的泵站5座6台套,主要是范家垴泵站、郑家堰泵站、黄土坡泵站、余铭泵站、山岭泵站、大畈张仲元泵站、贺铺泵站等28KW以上泵站21座,滚动泵站120台套,抗旱排涝装机容量l066KW以上,农业收割、脱拉机械120台,实用机动船8台,农用运输车48台,拖拉机101台。灵乡镇境内交通十分便捷,大金省道全长13.6公里纵贯全境,与106、107国道呈“工”字型相接,市级公路刘金线7.2公里(刘仁八―金牛)纵贯毛铺管理区,横穿芭山村、毛铺村、张河村、西阪村、曹铺村、贺铺村,境内毛灵(毛铺一灵乡)公路全长10.4公里,灵金路(灵乡―金牛)全长4.8公里,灵河路(戴岭―张河)3.7公里,境内交通形成“二纵三横”的交通格局。同时,境内灵罗公路(灵乡―罗桥)全长7.8公里,灵岩公路(灵乡―大王山)全长9.6公里,4公里长的环镇公路建设,使全镇乡镇公路总里程达到82公里,其中水泥路面里程66公里,乡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大部分乡村公路达到“片石路基、砂石路面”的标准,基本实现了镇区铺设水泥路,文明村相通水泥路,乡村普及砂石路的目标。武灵单线铁路直达镇区,与大沙铁路相接,与全国铁路联网,水路通过大冶码头、黄石码头与“黄金水道”相接,使灵乡交通具有了水、陆、铁三大交通功能。交通设施主要有灵乡火车站、武钢红卫站台、灵乡客运站等。灵乡镇现有两座供电所(灵乡供电所、毛铺供电所)、两座变电站(灵乡仲元变电站、毛铺变电站),灵乡供电站供电容量达5.5万千伏安。该镇年供电量为2472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为110千瓦时,生活用电总量560千瓦时,工业用电1840万千瓦时,共有各类变压器152台,供电线路总长19千米。城镇建设灵乡,灵溪之乡!“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灵乡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水青山之间,驱车在大金省道上,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洁净的街道,新颖别致的建筑,车水马龙的集市,鳞次栉比的厂房……集生态型、花园式、综合性为一体的灵乡镇,犹如当代小城镇中的一匹“黑马”,在不经意间以惊人速度腾然而起。大手笔,大气魄,灵乡正在向世人展现着城镇建设的宏伟蓝图。如今,“小城故事”正在灵乡精彩上演——按照“南北扩容,东西对接,中心提质,功能完善”的总体思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培育以镇区、工业园为核心的“双核网络式”城镇空间结构,着力建设城镇建成区面积过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过10万的“双十”城镇;结合谈桥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提升镇区域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城镇组团的发展。推进中心城镇向小城市转变。强化“双核”间的联系,建设公交系统,加快城镇南北扩张,打造区域快速交通走廊。同时,以大金省道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轴,通过“三纵三横”,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打造黄石、大冶中心城镇和镇级市。“南北扩张”,就是城镇发展重点向南北广阔地域推进,重点建设好谈桥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环镇北路,在镇南再造一个新灵乡;“东西对接”,就是以灵成工业园为依托,坚持产业、基础设施同步跟进,推进城镇向东、向西对接;“中心提质”,就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向功能完善、品位提升跨越;“功能完善”,就是大力推进小城市的道路网、给排水网、商贸服务网建设。近年来,为了推进城镇建设上规模、上档次、成精品,灵乡镇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思路,围绕拆到位、建到位、硬到位、亮到位、绿到位、管到位的“六到位”工作原则,掀起了城镇化建设新高潮。1.2亿元的资金投入,3.2平方公里的新增镇区面积,510盏新增的路灯,2万平方米的新增绿化面积……一座魅力四射的山水园林小城镇正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成为人们安居置业的乐园。灵乡镇2003年、2005年曾两度获得湖北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司法所大楼、派出所大楼、供销商居楼、灵秀园、卫生院、灵乡敬老院、灵乡中学教学楼……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建设中的19层住宅楼和长坪商居楼,已成为镇区新的亮点。戴岭街、罗桥街,街面拓宽、美化、亮化,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不断延伸着灵乡优美的风景线。小城镇建设,从此成了灵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幅靓丽画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灵乡依然精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灵乡镇镇长袁知鹏如是说。2004年,灵乡率先在全省实现水泥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组组通,在全省率先开展文明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了“一个村组有一条好路、一口标准水井、一口卫生标准门口塘、一条标准水渠、一座标准泵站”等五个一工程和“百里乡村公路硬化”工程。2006年,该镇不断加快发展农村沼气,以减少柴火用量,同时扩大煤气补贴和沼气池补贴,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户改厨改灶,建设沼气池,以减少农户生活的森林资源消耗。目前全镇共建成沼气池3000个以上。同年,灵乡镇按照“产业兴镇、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推动农村居住、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促进农村脏乱差环境向绿色生态环境转变。改路、改水、改厨、改圈、改厕,通路、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五改五通”全面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