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山东高三月考)下图为近代中国1860~1921年出口贸易变动示意图,该图反映出(D)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B.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C.列强逐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深解析:图片信息表明,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的出口贸易呈现增长趋势(出口净值增长),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加深,D项正确;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并未保持顺差,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中国出口增长,没有涉及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情况,排除C项。2.(2020·山东曲阜一中高三月考)据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买办就有50人,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据此可知,买办的经营活动(B)A.成为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主要途径B.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C.阻断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D.客观上延缓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买办的经商活动,使农村用上了洋货,说明他们的活动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买办的经商活动是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重要途径,不能阻断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D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延缓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内容。3.(2020·洞口县第九中学高三月考)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粗布)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殖民国家的商品倾销地。故选A项。4.(2020·湖北襄阳四中高三月考)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上表反映出这一时期(D)A.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晚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D.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解析:表格中1848年至1911年中国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由农业税占主导到工商杂税占主导,其他收入也从无到有,反映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故选D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各部分比例的变化不仅只受到“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的影响,A选项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B选项不符合史实;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的简单统计,不能得出晚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的结论,C选项错误。5.(2020·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D)项目1872年1881年棉纱5万担1224.1万匹棉布17.2万担1493.1万匹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棉纱的大量进口加速了棉纺织业纺与织的分离,故D项正确。表格只反映出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缺少出口额,无法推断中国是否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故A项错误;表格只反映出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故B项错误;由表格中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无法推断其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6.(2020·迁西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匪,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D)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解析:从材料“1863年”“李鸿章”“由此路以扫逆匪,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所以答案选D。7.(2020·湖北高三检测)洋务派认为:“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而内地又无处采买……贻误军需。”所以,除了最早兴建的几个军工厂位于沿海外,后来兴建的绝大多数军工厂都选址内陆。军事工业布局的调整反映出洋务派(A)A.寻求更加稳妥的国防战略B.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C.致力于平衡东西工业发展D.由“自强”逐渐转向“求富”解析:根据“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而内地又无处采买……贻误军需”可知,洋务派在选择军工厂厂址时采取了较为稳妥的办法,将绝大多数军工厂都选址在内陆,故A正确;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求富”即建立民用工业的问题,排除D。8.(2019·海南卷)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B)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官员认为清政府应该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等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开放了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要求,并非是学习日本政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9.(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1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A)A.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C.极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D.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解析:专利从某种程度上是属于行业垄断的做法,“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实际上是保护洋务运动企业垄断生产,显然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故A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专利属于垄断企业的表现,显然不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故C项错误;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的是戊戌变法,故D项错误。10.(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880年,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建议下设立电报总局,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电报总局对有关洋务、军务的头等官报优先派发,电报费在该局所欠官款内扣除。但官款扣清后,官方以“商人报效”为由,对“头等官报”仍不付费。这表明(B)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B.封建官僚作风不利于近代化C.洋务官僚大多唯利是图D.电报总局不计生产成本解析:材料中官方以“商人报效”为由,要求电报总局对其提供特殊服务,行使官僚特权的做法,制约了电报总局按市场规律的正常运营,故B项正确。电报总局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大多数洋务派官员的行为观念,C项说法错误。电报总局属于民用工业,“电报费在该局所欠官款内扣除”说明其并非不计生产成本,故D项错误。11.(2020·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模拟)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D)A.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解析:材料中华商的行为,有利于了解、学习西方新式企业的管理经验,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即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即19世纪末,排除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因为列强的入侵,而不是因为华商“附股”的行为,排除B;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12.(2020·江苏高三月考)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状况行业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的地区分布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面粉340000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造纸2237500118750上海、广东各1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A.近代中国经济部门逐渐齐全B.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C.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D.缫丝和造纸业发展最为迅速解析:据材料“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可知,中国企业的地区分布主要在上海、天津、广东等沿海地区,内地发展慢,这说明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C正确;据材料可知,中国商办新式企业主要是缫丝、面粉等轻工业,故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B错误;据材料除缫丝业外,火柴业、面粉业发展也很迅速,D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2020·山东曲阜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棉纺织业无疑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领头羊,也是19世纪全球体系中一个显性的精妙缩影。材料一:1657年,棉织物品成为东印度公司贸易的主要商品,并由于其柔软舒适易于染色,一经传播便推动了英国的服饰革命……英国消费者对印度棉织品的狂热需求,使国内商人与利益群体开始了本土化的生产与模仿。但在18世纪中期,英国本土棉纱的年产量平均仅为30万磅,而孟加拉地区仅出口量就达到8500万磅,且纺织品质量高档,使英国制造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其中原因之一在于英国劳动力的稀缺与昂贵,……早期工场企业主往往尽量减少雇用的工人数量,转而寻找其他可以节省开销的生产方式,即改进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英国棉纺织生产工序一步步实现机械化。——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材料二:1869年英国驻华领事商务报告中说“洋标布是一种近似土布的织物,对它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为了适销对路,在漂白洋标布运到中国通商口岸后,染成蓝色,相当于青蓝大布,并裁成段,折迭成匹,每段“恰足制成一件中国人穿着的长衫”,以适应中国市场。据海关商务报告书中记载“漂白洋标布经如此加染后,迅速地并大量地代替了以前作为缝制衣着主要来源的土布”……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大量进口,成为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冲击着闭塞、停滞的中国社会经济。——段本洛《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棉纺织业机械化的内在驱动力。(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洋标布”倾销中国市场的原因,并简述进口外国机制棉纺织品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解析:(1)内在驱动力:根据“英国消费者对印度棉织品的狂热需求”得出英国消费者对棉织品的需求扩大;根据“使英国制造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其中原因之一在于英国劳动力的稀缺与昂贵,……改进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得出由于竞争压力和英国劳动力缺乏,工场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原因:根据“1869年”“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得出英国棉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根据“每段‘恰足制成一件中国人穿着的长衫’,以适应中国市场”得出生产出适应中国市场的棉织品;根据“漂白洋标布运到中国通商口岸”得出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根据“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大量进口”,结合所学得出英国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影响:根据所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知识,可从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等角度总结回答。答案:(1)内在驱动力:英国消费者对棉织品的需求扩大;由于竞争压力和英国劳动力缺乏,工场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原因:英国棉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或英国机制棉纺织品质优价廉);生产出适应中国市场的棉织品;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影响:导致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4.(2020·河北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表——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整理上表能够反映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式题型,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在1867~1894年间,中国的轻重工业产品都有所缓慢发展,结合所学,当时中国的国家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科室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书合同
- 房屋买卖按揭合同书
- 工业品买卖合同经典
- 交通标牌采购投标合同
- 存量房买卖房屋租赁合同出租
- 非公开协议合同
- 鲜奶代加工合同协议书
- 挖机按天施工合同协议书
- 公司直播协议合同
- 计算机视觉40例从入门到深度学习OpenCV Python
- GB/T 4857.14-1999包装运输包装件倾翻试验方法
- GB/T 11881-2006羽毛球
- 《诗意中国》朗诵稿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课件
- 工程施工节点确认单
- 部编 道法 六下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教案+习题+知识点)【2套实用版】
- Chap-17垄断竞争(经济学原理 中英文双语)
-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5.山东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最新)
- 单相变压器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