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1.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弟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善于纳谏、治国方略与贞观之治.【解答】题干给出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设问考查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选项.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①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点评】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2.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措施,重点考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解答】明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集权,废除了实行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属于课本重点基础知识,学生应熟记.3.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本书的作者是()A.李春B.毕昇C.曹雪芹D.宋应星【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天工开物》相关知识.【解答】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天工开物》的作者和大致内容.4.某班正在演出历史剧《百日维新》,其中一个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这位同学扮演的角色是()A.谭嗣同B.梁启超C.光绪帝D.康有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认识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中谭嗣同说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血者,如果有,自我开始,为变法慷慨就义.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5.如图所示的相关战役是()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解答】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故答案为:台儿庄战役.【点评】知道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6.“一个好汉三个帮”.从无到有,中国人在建设汽车厂、飞机厂等大型工矿企业过程中,得到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帮助()A.美国B.英国C.日本D.苏联【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解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一五计划的完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B.【点评】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为本题主要考查点.8.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选C.【点评】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9.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10.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认识.【解答】题目中的欧化是指向西方学习,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的措施,这些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痕迹,A项是古巴比伦的文明,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印度的文明.故选B.【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内容.11.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欧洲人的手.”结合历史知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D.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科技成就【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人的头”是说中国人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阿拉伯人的口”是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欧洲人的手”是说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西方近代科学.故A、B、C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而D项叙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掌握西欧的相关知识.12.“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支持到经济合作,再到全方位发展的历程.”材料中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可以追溯至新中国领导人与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首次聚会,也即()A.日内瓦会议B.朝鲜停战谈判C.万隆会议D.巴黎和会【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知识点.【解答】依据题干可知,这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13.下列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会议的有关知识.【解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雅尔塔会议是协调二战进程及处理战后问题的会议,排除ABD.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德、意四国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原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企图“祸水东引”,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C.【点评】“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14.1848年后,引领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是()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解答】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15.一位希腊首领曾指出:“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真相”的发现有助于()A.资本主义的萌芽B.人文主义的兴起C.自由平等的追求D.世界和平的维护【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解答】依据题干”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判断”真想”是自由平等的追求.因为《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制订了《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故选C.【点评】本题把法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联系起来,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16.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民族危机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C.走资本主义道路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分析】本题是一材料式选择题,根据题干所给材料内容可以得知其改革的根本目的.【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当时俄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引起封建农奴制危机,并进而导致阶级斗争尖锐.这次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题干中的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任何统治者的根本目的.考生要注意根本目的、直接目的之间的区别.17.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曼纳哈塔(即曼哈顿)入T道F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两段诗歌表明()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城市工业化.诗人笔下的巴黎景象是工业化污染给城市带来了痛苦.诗人笔下的曼哈顿则是城市工业化带来的新气象.所以两段诗歌表明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18.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昵?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应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内容.【解答】题文中“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昵?当然不是.”的意思是让人人都有事做,都可以就业.当时,美国政府拨款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ABC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文材料.故选D.【点评】本题把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和题干材料联系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要注意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衔接.19.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成员国的增加C.欧元的发行D.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解答】题干材料中的“口袋里的欧洲”和其它相关表述可知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欧盟内部部分国家使用的统一货币﹣﹣欧元.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各国逐步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注意理解“口袋里的欧洲”.20.“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日本占53%.”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A.德国实力世界第一B.资本主义三足鼎立C.政治多极化趋势凸显D.知识经济悄然而至【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解答】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材料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由高科技产业带动,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日本占53%,知识经济悄然而至.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填图题。(1)下列英文字母代表怎样历史事件。(2)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浙江B.淮水【分析】(1)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2)考查了省份浙江和河流淮水的地理位置.【解答】(1)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考查了我国的省份浙江和河流淮水,依据地理知识,浙江在淮水的南方,所以上框B,下框A.故答案为:(1)A.德国突袭波兰;B.苏德战争爆发;C.太平洋战争爆发.(2)上框B,下框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本和材料作答.22.材料题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2)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的作用,对人类的重大意义.(3)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科技发明的思想认识和感悟.【解答】(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仅仅利用水、蒸汽等主要发展了机械的创新与改造,设计机械制造、交通、采矿、冶金等行业但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科技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一国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的技术上的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科技成果把科学进步与技术革命紧密的结合起来.至今电灯、汽车、飞机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2)科学使现代工业国家快速的发展,科学决定现代工业国家的未来;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与推广;(3)综合上述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明,科教兴国.故答案为:(1)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电灯、汽车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2)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学的运用.(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通过学习工业革命,认识科学在人类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2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普遍实行了什么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分析】(1)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2)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故答案为:(1)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24.20世纪三十四年代,日本将侵略魔爪再次伸向中国,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英雄战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举出20世纪三十四年代日本制造的侵华事变两例.全国抗战开始后,国共联合抗日.请举出发生在两大战场,给日军以重创的典型战例各一例.(3)通过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