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第2版) 课件 3.3任务三:经济指数-如何查验国民经济体检表_第1页
《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第2版) 课件 3.3任务三:经济指数-如何查验国民经济体检表_第2页
《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第2版) 课件 3.3任务三:经济指数-如何查验国民经济体检表_第3页
《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第2版) 课件 3.3任务三:经济指数-如何查验国民经济体检表_第4页
《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第2版) 课件 3.3任务三:经济指数-如何查验国民经济体检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消费、储蓄和投资概念。

2.了解影响解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因素。

能力目标:

1.能观察社会经济中消费、储蓄和投资现象的变化。

2.能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现象的变化进行合理分析。

思政目标:

1.能用辨正唯物主义看待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2.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经济现象引入: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所谓勤俭持家的说法。有人说:“大富靠天,小富靠俭。”这种勤俭就是美德的说法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存在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储蓄是为了“积谷防荒”,为了家人有一个安稳的日子,节俭作为美德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勤俭,这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并非好事。当少数家庭减少消费对经济影响比较小;但是大家如果都不消费,经济体的总需求减少,厂商产品无法销售出去,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问:中国人应该多花钱还是多存钱?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老师点评:

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来看,回答是“要看什么情形”。在高失业率和生产能力过剩时期,即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刺激总需求、鼓励人们消费的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时期,即总供给等于甚至是小于总需求时,一味地增加总需求将导致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另外,在长期中,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自储蓄,所以这种情况下,勤俭节约对经济是有利的。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经济知识学习

一、消费

(一)消费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什么是消费

消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

(2)消费品的价格水平;

(3)消费者个人的偏好;

(4)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

(5)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二)消费函数

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

c=c(y)(满足条件dc/dy>0)

如果是简单的线性消费函数,则为:

c=a+by(1>b>0)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二、储蓄

(一)储蓄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什么是储蓄

储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2.影响储蓄的因素

(1)收入水平;

(2)财富分配状况;

(3)消费习惯;

(4)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

(5)利率水平等。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二)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

s=y-c

以s代表储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为:

s=s(y)(并满足条件ds/dy>0)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三、投资及其决定

(一)投资需求

1.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指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以及存货的增加,其中主要指厂房和设备。

2.投资主体分类

(1)私人投资(I)

(2)政府投资(G)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二)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

1.利率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这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

2.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也称为期望收益,是指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根据已知信息所预测能得到的收益。

影响预期收益的主要因素有:

(1)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

(2)产品成本;

(3)投资税抵免等。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3.折旧

指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进行价值补偿。通常根据原始价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

一台机器买的时候1100元。预计(就是估计)可以使用10年,10年报废,报废后的废物可变卖100元,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1100-100)/10=100,每年提的折旧是100元。

4.风险

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的而对未来经营、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亏损或破产所承担的危险。

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的变化、管理措施的失误、形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物资价格大幅度上涨或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借款利率急剧上升等。

5.各种非经济因素

政治、意识形态、法律、人文环境、劳动力素质、政府管理、公共设施、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因素等。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四、家庭理财的几种主要投资方式

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有14种:储蓄、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外汇、古董、字画、保险、彩票、基金、钱币、邮票、珠宝。

最常见的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有6种: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保险、股票、期货。

(一)银行储蓄

银行储蓄是指人们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并且从中收取利息的存款活动。

银行储蓄可分为:短期存款和长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二)债券

债券是一种以发行人信用为基础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比如政府、企业、银行等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主要分为:国债、企业债和金融债。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三)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四)期货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五)贷款买房

为了自己居住买房,不是投资理财;(钢需)

想通过房价升高转手获得差价,则是投资理财。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六)购买保险保险是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可分为保障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两种。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理论应用分析

案例:政府可采取了哪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我们知道,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是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它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从1996年5月到2002年2月,我国经历了货币政策的一个降息周期(连续8次)。但对内需的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在增加,在《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的住户存款余额为925986亿元,再加上有关部门发出的数据,我国2021年的住户存款增加了9.9万亿元,住户总存款达102.5万亿元,平均每人的存款7.27万亿元,这说明拉动消费并不容易。

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我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这是一个误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居民住房是一种投资,要用刺激投资的办法拉动这项投资。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居住条件仍然比较差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中,住房仍然是投资的确热点,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第二,在我国经济中,民营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这就要为民营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问: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老师点评:

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个大动作是降息。2008年11月下旬做出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下降1.08%的举动,是十年来罕见的猛烈的货币政策动作。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个大动作放开信贷额度。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将基建、有色、钢铁、水泥、能源、交通等行业将形成生产需求,这种需求必须有配套资金的支持。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个大动作应当是人民币主动或者变相贬值。如果说1998年为了亚洲经济的稳定,中国以牺牲自己利益为前提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如今,当中国外汇储备已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成为美国第债主的时候,防止美元贬值而保卫国家利益的直接有效办法就是人民与美元比赛贬值。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四个大动作地产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于廉租房的信贷支持应当积极有为。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综合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一:根据下列资料分析:

1.中国改革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非常低。年工资在500元至600元之间小幅波动,即便退休后收入也与工作期间相差无几。而收入分配制度的平均化,企业负担养老、医疗和意外事故等方面的费用,比较稳定的经济环境,又使城镇居民面临的风险很小,因而预防性储蓄动机也很弱。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78—1990年初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到1993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比1978年提高了155.1%,消费水平提高了172.1%,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从60%左右下降到50.13%,洗衣机、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百户拥有量则从几乎为0上升到1993年的86.36、79.46、56.68,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也由1978年年底的89.82元增加到1993年年底的3486.34元。这一时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使职工将自己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避免退休后由于收入的下降而造成消费的大幅下降,从而平滑各期的消费;而同时,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使其消费行为表现出一种较明显的“攀比性”。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1990年我国与埃及同属于低收入国家,人均GNP分别为370美元和610美元,我国人均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只有65克,低于埃及的84.6克,而我国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却是相当高的,每千人拥有的电视机是267台,远高于埃及的101台。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3.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放慢,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截止到1997年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已经达到了37147.6亿元。其原因在于:一是较强的流动性约束。人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借到钱,他只能消费当前的财富,所以为了保证收入下降时消费不会大幅下降,消费者就会被迫降低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着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这使其只能依靠自身的储蓄以便在未来获得想要的消费。此外,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子女教育费用在快速上涨,它在居民支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城镇居民预期未来子女教育费用会迅速上升。在贷学金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父母必然会选择增加储蓄,以备子女教育之需。二是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如职工面临着工资减少、下岗和失业的风险,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使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减少,而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增加,从而更看中未来消费。

4.二十一世纪最近十年来,中国消费者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品类:逐渐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消费方式:电商渗透率越来越高,线下和线上渠道的用户满意度差距正在缩小;消费趋势:品牌忠诚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只关注少数与自己契合的品牌;出境游更为普及: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突破7000万,平均每人1.5次。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健康,积极参与体育健身,并购买运动产品,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将达1.0%。

问:中国居民各时期的消费和储蓄如何影响总需求?请用相关经济学原理说明。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老师点评: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

(1)可以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来解释这一时期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储蓄问题。

(2)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比较符合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定,因此可以比较好地用这些理论来解释这一时期城镇居民表现出的高消费增长和高储蓄增长现象。

(3)这一时期城镇居民表现出的低消费和高储蓄现象可以用流动性约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较好的解释。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就会刺激消费者采取比确定性更为谨慎的行为,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把更多的财富转移到未来进行消费,以防范未来不确定的劳动收入所带来的冲击。

任务三国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该怎样高效支配

案例分析二: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2000年底高5.4个百分点。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元,比2000年同月多增861亿元。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比2000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比2000年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比2000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2002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2000年到2017年我国总储蓄率呈先升后降之势。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由2000年的37.6%上升至2008年的51.9%,增加14.3个百分点,2008年是储蓄率变化的显著拐点,之后储蓄率逐步下滑至2017年的46.6%,下降5.3个百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