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概述课件_第1页
财政支出概述课件_第2页
财政支出概述课件_第3页
财政支出概述课件_第4页
财政支出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財政支出概述1第一節財政支出範圍與原則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了實現其職能,對集中性財政資金進行再分配的活動。財政支出是財政分配活動的重要環節,它反映了國家一定時期的政策,規定了政府活動的範圍和方向。

2

財政支出範圍1.為各級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提供經費2.為科教文衛事業發展提供經費3.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運營提供經費4.為社會公平提供財政支出3二、財政支出原則

在安排財政支出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複雜的矛盾,支出原則是用來解決矛盾的。(一)財政支出原則的不同表述(二)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

(三)對財政支出原則的基本看法1.財政支出的管理原則第一、量入為出原則。古老的理財思想,解決收入與支出之間“量上”的矛盾。財政收入代表著可能,是既定的量;

財政支出代表著需要,形成購買力;財政支大於收,形成過頭分配。4量入為出原則將財政支出控制在財政收入的範圍內處理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的矛盾解決一定時期財政支出的總量確定問題「入」的規定性僅包括經常性收入,不包括債務等臨時性收入財政收入總量要合理,既不竭澤而漁,也不片面施仁政量入為出的目的在其他因素都保持正常的前提下,可維護總量均衡5對量入為出原則履行情況的評析未能實現量入為出的原因1.國家財權和事權不對稱2.財政支出效率較低3.各種利益之間存在的矛盾恢復和保持量入為出的途徑重新調整國家財權和事權的關係收支指標要合理確定提高財政支出效率適當留有後備6第二、統籌兼顧,優化支出結構原則財政支出的結構確定問題,解決全部財政資金如何分配於各個方面。農輕重之間的部門關係以農輕重為序生產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關係協調發展方針積累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關係按比例發展方針技術改造支出和基本建設支出關係優先技術改造原則不同地區之間的支出關係均衡發展原則7

第三、提高財政支出使用效益的原則

就每一項具體支出而言少花錢,多辦事,節省開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選擇高效率的支出方式和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選擇科學合理的支出效果評價方式。

2.財政支出的社會經濟原則

內容包括:效率、公平、穩定三原則。

8

第一、效率原則的基本內容及其實現機制通過財政支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實現機制:(1)科學合理地編制政府預算,實現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資源配置的最佳組合。(2)嚴格考察與評價每項支出的經濟效益及其社會效益,選擇最優方案。(3)根據國民經濟宏觀發展需要,相機調整財政平衡政策。

9

第二、公平原則的基本內容及其實現機制

通過財政支出,對市場調節所進行的初次分配進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個人和企業在國民收入分配中能夠實現機會均等,使社會受益具有普遍性,即受益機會均等,從而達到公平分配的狀態。實現機制:投資、撥款、轉移支付等財政手段。10公平與效率相兼顧公平本質上是生活水準公平,市場經濟中主要是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結果公平。效率是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公平與效率的關係聯繫--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基礎矛盾--過分強調效率,差距過大,會影響公平和穩定;過分突出公平,平均主義盛行,會妨礙效率11

第三、穩定原則的內容及其實現機制

指財政支出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體系無法有效協調其自身的所有活動使之達到平衡,會出現經濟週期的興衰更迭、失業和通貨膨脹等現象。

政府可以利用財政措施進行調節,通過財政支出規模、、結構的變化來調節,引導經濟運行,使經濟實現平穩的發展。12第二節財政支出分類與結構分類---按照不同標準對財政支出進行劃分和歸併理論分類法按國家職能分類按經濟性質分類按可控程度分類預算分類法單式預算分類法複式預算分類法13(一)國家職能分類法服務於國家經濟職能的支出包括經濟建設支出和經濟管理支出服務於國家社會職能的支出文教衛生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等行政管理支出經濟建設支出文教衛生支出服務於政府行政職能的支出包括行政經費支出和行政性投資支出國防安全支出服務於政府國防職能的支出包括國防建設費用和民兵建設支出一、理論分類法14財政支出結構變動過程(職能分類)年份經濟支出(%)社會支出(%)行政支出(%)國防支出(%)其他支出(%)197864.113.14.715.03.1198556.120.48.59.65.4199044.424.013.49.48.8199541.925.714.69.38.5200134.227.618.67.612.0200230.326.918.67.716.515財政支出結構變動軌跡(職能性質分類)經濟支出社會支出行政支出國防支出16(二)按經濟性質分類法轉移性支出購買性支出政府在商品和勞務市場上直接購買商品、勞務的支出政府單方面、無償的資金轉移,不取得商品和勞務。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表現形式不同購買商品或勞務價值的單方面轉移國家身份不同購買者分配者影響不同直接影響生產和就業,間接影響分配結構直接影響分配結構,間接影響生產和就業。17購買支出和轉移支出的乘數效應的比較購買支出的乘數效應

mg=1/(1-mpc)

如果mpc(邊際消費傾向)80%,購買支出的乘數效應mg為5;轉移支出的乘數效應

mz=[1/(1-mpc)]-1

如果mpc(邊際消費傾向)也是80%,轉移支出的乘數效應mz為4。制約乘數效應因素:收入水準、收入預期、商品結構、儲蓄收益等18(三)按是否具有可控性分類可控性支出

政府可以決定是否支出和支出規模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支出等不可控性支出

根據立法規定和政府責任必須安排的支出項目,政府不能相機調整如國債還本付息支出等19二、預算分類法單式預算分類法

按編制單式預算要求的預算支出科目進行的分類。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一直在實行。單式預算分類法等同於具體用途分類法。其形成的支出類別眾多,是其他分類法的基礎。複式預算分類法

按編制複式預算要求的預算支出科目進行的分類。我國在1992年之後開展編制併發布複式預算檔。我國的複式預算由經常性預算和建設性預算組成。詳見第十六章。20

其他分類:

按支出在再生產中的作用分類,可以分為補償性支出、積累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按財政支出與生產的直接關係分類,可分為生產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

21第三節財政支出規模

一、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政府在一定時間內實際使用的經濟資源數量的價值形態。有絕對數標準和相對數指標:財政支出集中率=財政支出數額/GDP

更能說明財政支配社會財富的規模或程度

二、財政支出增長狀況

財政支出不斷增長是一個普遍趨勢,不僅是絕對數如此,相對數也是這樣。可能是社會更迭的重要標誌。

我國財政支出變動趨勢P85—86。雖有一些波動,但上升趨勢已經顯現出來。22三、財政支出增長規律的理論解釋瓦格納法則:人均收入增長,公共需求規模增長--財政支出規模必超速增長政治因素經濟發展必引起各種社會經濟關係趨於複雜,導致對商業法律和契約的需要,同時要求執法機構的發展。經濟因素經濟發展必引起城市化及相應的擁擠效應,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肯定加重,相應支出將增加。該法則得到世界各國財政實踐的證實23(二)梯度漸次增長論E/GTABABO圖中,A為社會經濟正常發展時期,B為戰爭等非正常時期

財政支出增長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常規增長源於內在原因,非常規增長源於外在原因。在非常情況下,公共支出對私人支出的替代效應更容易產生。24

(三)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說”美國著名經濟學家Musgrave和經濟史學家Rostow從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來尋找和解釋財政支出增長原因。(20世紀70年代)

(1)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往往會大力增加投資;重點是基礎設施—

(2)中期階段,政府會繼續增加投資,以保持經濟穩定;(3)經濟發展“發達”階段,政府公共投資比重可能會減少,但支出總額不減,支出轉向改善教育、衛生保健以及國民福利等“軟體”專案。25政府職能的擴張—宏觀調控、社會福利、環保、行政管理支出增加人口增加—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勞務物價上漲—物價上漲趨勢導致支出總量增加科技進步—創造新需求、提高提供公共支出的成本突發事件—應急、防範、扶持等

四、財政支出增長的具體原因26

第四節財政支出的形式一、財政支出形式的概念和意義

財政支出形式是國家將財政資金分配給使用者時採取的方式。合理的支出形式有助於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決定財政支出形式的主要因素:

財政支出內容—財政支出目的—27二、財政支出形式分類

是否償還無償撥款有償貸款支出形態貨幣支出實物支出支出方式分散支出集中支出滿足程度全額支出差額支出前提條件包乾支出敞口支出約束程度有條件支出無條件支出

有條件支出無條件支出

28三、政府採購(一)政府採購的概念及特點1.概念:政府採購(governmentprocurement)是指各級政府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的需要,或者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在財政的監督下,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式,從國內外市場上為財政開支單位統一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行為。採購目的的公共性資金來源的公共性採購對象的廣泛性採購動機的非盈利性採購過程的政策性採購操作的公開性採購數量的規模性2.政府採購制度的產生和發展29(三)我國為什麼要實行政府採購制度--意義所在1規範財政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果的重要途徑2財政發揮資源配置職能的重要手段,有助於強化政府宏觀調控職能3有助於促進廉政建設。合謀型博奕為囚徒困境型博奕30(三)政府採購的基本內容1.政府採購的目標政府採購的基本目標政府採購的宏觀調控目標政府採購的其他社會目標2.政府採購的原則公開原則公平原則公正原則有效競爭原則313.政府採購方法(1)招標性採購定義。最主要採購方法公開招標採購選擇性招標採購限制性招標採購兩階段招標採購(2)非招標性採購定義。特殊情況下使用國內外詢價採購單一來源採購競爭性談判採購自營工程32(四)如何完善我國的政府採購制度

1加強政府採購立法,完善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體系。

2加強對政府採購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3建立質疑、申訴機制

4建立相應的配套措施33第五節財政支出效益

一、財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

所謂效益,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直接對比關係。財政支出要考察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於社會資源的有限性。財政支出效益與微觀經濟主體支出效益比較,有其特殊性:第一、計算所費與所得的範圍不同;第二、衡量效益的標準不同;第三、效益的表現形式不同。

34

二、財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一)機會成本分析法財政支出效益與可能的私人支出效益的比較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1936年美國政府在一項防洪工程的投資決策上,首次運用了該方法。適用範圍:政府投資性支出或其他經濟性支出,其效益可以取得貨幣指標。35成本--效益分析法實施步驟1.設計備選方案2.計算各方案的成本--收益率3.根據淨收益率進行排序4.選擇根據成本--收益率由高到低選擇;淨社會收益非負數;根據可利用的資源數量確定中選專案的數量。36投資專案的淨社會效益(選擇最優的依據)計算專案淨社會效益要求進行專案“成本流”和“效益流”的對比分析。淨社會效益的計算公式:NSB=PV(B-C)

淨社會效益=現值(收益-成本)

NSB=N∑t=0Bt(1+r)tN∑t=0Ct(1+r)t式中:r代表貼現率;t代表年限;N代表核算期如果NSB>0,該專案可行,如果NSB<0該專案不可行。37

(三)最低費用選擇法:適用於軍事、政治、教育、文化、衛生等非經濟性支出專案。其效益不能用貨幣來度量。實施步驟:確定支出目標值--應該是唯一的確定值;設計備選方案;計算各方案所耗費用數;在可以實現既定目標值的前提下,費用最少的方案中選。38舉例:目標培養10000名農學專業大學生方案成本順序新建農學院征地、建校舍、聘教師和管理人員4擴建現有農學院擴建校舍、增聘教師3舉辦電大農學專業增添電教設備、聘教師等2舉辦自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