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其绘画作品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高峰,更在表现内容上融入了丰富的生态理念。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宋代绘画中的自然元素、生态观念以及艺术表现,进而揭示宋代绘画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价值。本文将对宋代绘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进行简要概述,以便为后续的生态分析提供基础。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探讨宋代绘画中如何表现自然元素,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并解析这些元素如何体现出生态意识。我们还将分析宋代绘画在构图、色彩、笔墨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以揭示其生态美学内涵。在探讨宋代绘画的生态观念时,我们将关注其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在作品中传递出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宋代绘画在生态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本文还将对宋代绘画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进行评估。我们将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宋代绘画,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启示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宋代绘画的生态精神。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宋代绘画艺术的理解,揭示其生态美学内涵,并为当代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二、宋代绘画概述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绘画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宋代绘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题材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里程碑。宋代绘画注重写生和写实,画家们通过观察自然和人物,追求对物象的真实再现。他们注重细节的描绘,使画面呈现出精细入微的质感。同时,宋代绘画还强调画面的构图和气韵生动,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用笔,使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气韵和节奏感。在题材方面,宋代绘画涉及广泛,既有山水、花鸟、人物等传统题材,也有表现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的作品。山水画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绘画艺术的主流。宋代山水画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通过描绘山水之景,抒发画家的情感和心境。花鸟画则注重表现物象的生机和活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造型,展现出花鸟的灵动之美。人物画则多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情节,传达出画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宋代绘画的繁荣还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皇帝和士人阶层都极为重视绘画艺术,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画院机构,还大力推崇绘画艺术的发展。这种文化氛围为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宋代绘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题材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三、宋代绘画的生态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绘画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深受当时社会生态背景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宋代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倡导和推动,使得宫廷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文人画的兴起,也使得绘画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个性。在宋代,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与当时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宋代文人热爱自然,崇尚山水,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宋代山水画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画面构图简洁,笔墨技法精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宋代绘画还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都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宋代绘画在表现技法、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宋代绘画的生态背景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社会环境,文人画的兴起,以及当时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宋代绘画艺术,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特征。四、宋代绘画中的自然生态表现宋代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画家们以精细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将自然世界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形成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画卷。宋代山水画是表现自然生态的重要载体。画家们通过深入山林、观察自然,以独特的视角和构图,将山水的气势、韵味和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描绘了山水的形态美,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山水的动态美。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山石的纹理、水流的波纹、云雾的缭绕,以及树木的葱郁和花草的芬芳。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画家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热爱。宋代花鸟画则是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态,表现了自然世界中动植物的生态关系。画家们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了花鸟的形态、色彩和动态。他们不仅关注花鸟的外在美,更通过细节的刻画和情态的表现,传达了花鸟的内在神韵。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鸟儿的飞翔、花儿的绽放、虫鱼的游动,以及树木的葱茏和草木的茂盛。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画家的艺术才华,更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美好。宋代人物画也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思考。画家们通过描绘人物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他们不仅关注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更通过神态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人物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在山水中徜徉、在花鸟间嬉戏、在田园中劳作等场景。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生态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宋代绘画中的自然生态表现体现了画家们对自然世界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他们通过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将自然生态的美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对我们今天认识自然、保护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五、宋代绘画的人文生态表现宋代绘画的人文生态表现,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在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使得绘画不再是宫廷或宗教的专属,而是成为文人雅士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宋代绘画以“文人画”为主导,强调绘画的“意境”与“意趣”,追求笔墨的简练与意趣的深远。这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宋代理学的兴盛密切相关。理学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对自然的理解,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绘画不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映射与表达。如文人画家苏轼的“墨竹”,以简洁的笔墨表现出竹子的神韵,既体现了画家的个人气质,也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另一方面,宋代绘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人文现象。无论是城市生活的繁华,还是农村田园的宁静,无论是文人雅集的雅致,还是市井小民的朴实,都能在宋代的绘画中找到生动的描绘。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文化、历史、风俗的重要视角。宋代绘画的人文生态还体现在其“诗画一体”的艺术特征上。宋代文人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法,也使得绘画具有了更强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如文人画家米芾的“云山图”,画面简洁而意境深远,配合其题诗,更能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宋代绘画的人文生态表现是多元而丰富的,既体现了画家的个人情感与气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这种人文生态的表现,使得宋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宋代绘画的生态审美价值宋代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其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深入观察,更在于其背后所传达的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宋代绘画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通过画笔细腻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画家们以自然为师,通过观察和感悟,将山水、花鸟、草木等自然元素融入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生态景象。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示了画家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更传递出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同时,宋代绘画还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在宋代绘画中,人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画家们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交融,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画面的构图和色彩运用上,更深入到画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中。宋代绘画还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生态审美价值。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宋代绘画所传达的对自然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宋代绘画的生态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深入观察上,更在于其背后所传达的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种价值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七、宋代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宋代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绘画的技艺、风格、题材和审美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后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借鉴和灵感。宋代绘画对元代绘画的影响尤为明显。元代画家在继承宋代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意境。例如,元代的文人画在题材上多取法自然,追求笔墨情趣,这与宋代绘画中重视自然观察和笔墨技法的传统密切相关。同时,元代画家还借鉴了宋代绘画中的构图技巧和审美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宋代绘画的影响。明清画家在继承前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宋代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以及笔墨技法、构图原则等,都在明清绘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在文人画领域,明清画家更加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追求笔墨的意趣和画面的意境,这与宋代绘画中强调自然观察和笔墨情趣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宋代绘画对现代绘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画家在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时,往往会从传统绘画中寻找灵感和借鉴。宋代绘画中的笔墨技法、构图原则、审美观念等,都为现代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同时,宋代绘画所体现出的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等精神,也激励着现代画家不断探索和创新。宋代绘画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它不仅为后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借鉴和灵感,而且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也对后世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和理解宋代绘画对于认识和评价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八、结论宋代绘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篇章,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在生态视野下得到了新的解读。通过对宋代绘画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生态的敬畏与理解。宋代绘画在主题选择上展现出了对自然生态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体现了画家们对自然和生态的深入观察和细腻描绘。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使得宋代绘画在表现自然之美时,更加注重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在技法运用上,宋代绘画也展现出了对生态的尊重。画家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自然生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这种对生态细节的刻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宋代绘画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态问题,学习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宋代绘画在生态视野下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态智慧。通过对宋代绘画的研究和欣赏,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艺术成就,更能从中汲取生态智慧,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参考资料:宋代绘画是在中国宋代期间的绘画作品,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北宋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分裂和隔阂,在一段时期内社会保持着相对安定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南宋虽然偏安江南,由于物产丰盛的江、浙、湖、广地区都在其境内,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文化都得到继续发展并超过北方。北宋的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南宋的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城市文化生活空前活跃,绘画的需求量明显增长,绘画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扩大,为绘画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宋代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汴京及临安都有纸画行业。汴京大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庙会,百货云集,其中就有售卖书籍和图画的摊店;南宋临安夜市也有细画扇面、梅竹扇面出售;汴京、临安等地的酒楼也以悬挂字画美化店堂,作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庆宴会,所需要的屏风、画帐、书画陈设等都可以租赁。适应年节的需要,岁末时又有门神、钟馗等节令画售卖,为市甚盛。北宋时,汴京善画“照盆孩儿”的画家刘宗道,每创新稿必画出几百幅在市场一次售出,以防别人仿制;专画楼阁建筑的赵楼台;画婴儿的杜孩儿,也在汴京享有盛名。吴兴籍军人燕文贵常到汴京州桥一带卖画。山西绛州杨威,善画村田乐,每有汴京贩画商人买画,他即嘱其如到画院门前去卖,可得高价。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于手工业的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发展与普及,出现了汴京、临安、平阳、成都、建阳等雕版中心,不少书籍及佛经都附有版画插图,现存宋金雕印的弥勒像、陀罗尼经咒、《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赵城藏》等,可见其绘刻之精美程度。苏轼《枯木怪石图》米芾《画史》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枯木怪石图》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苏轼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错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说明其抒写胸臆之情。苏轼作画,固然重视抒发情感,但并不忽视形式技巧。他曾自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追求。”“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回头再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继续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宋代多数帝王如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宁宗等人都对绘画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出于装点宫廷、图绘寺观等需要,都很重视画院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本人在绘画上具有较高修养和技巧,注意网罗画家,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导致了宫廷绘画的兴盛。画院画家与社会保持一定联系,但又受皇帝的制约,宫廷绘画带有明显的贵族美术的特色,既精密不苟,又在某些作品中有萎靡柔媚的趣味。画院集中了社会上的优秀画家,体现了时较高的水平,创作出如郭熙的《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李唐的《采薇图》、《万壑松风图》,马远的《踏歌图》、《水图》等一大批成功的作品。唐代出现的文人画,从北宋中后期以后形成巨大的艺术潮流。当时对绘画的收藏、品评和延纳画家作画已在上层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更有不少文人亲身参加绘画实践,像诗词一样用以寄兴抒怀,在题材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他们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次增多,开辟了书画题跋的新天地,并能自觉地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中涌现了仲仁、扬无咎的墨梅,文同的竹,苏轼的古木怪石,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赵孟坚的水仙等,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追随学习的典范。此外较为著名者还有燕肃、晁补之、宋道、宋迪、蔡肇、张舜民等人。文人士大夫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欧阳修提出表现萧条淡泊的情怀,陈与义主张“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一系列见解都具有代表性。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影响到辽金地区,成为元明文人画发展的前导。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也大量问世。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著作大量流传,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成为今日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马远《梅石溪凫图》马远极善造境。在此画中,一角山岩横空伸出,却不突兀;一泓清泉,淡淡水气,静显清晨之态;梅枝两三,花蕾初绽,盎然生机便呈其中;野凫戏水,争知春暖,打破了山涧宁静,平添了许多生趣。抒画之意,涵诗之情,境味隽永,是此画最大特点之所在。“马一角”之名称雅号也可以从此画中观出一二意味。《梅石溪凫图》除此构图巧思之外,在用笔上也是颇具特色的。如图中左下角的巨岩用的是小斧劈皴,笔法有力明晰,横出之石则用晕染之笔,迷迷累累,突兀之感顿然消失,而且还衬托出些许空远之感。点苔儿笔用在岸边与巨岩之上,岩之峻因此而含润,岸之平淡则有几许浓郁生气。梅枝如虬龙展体,铁臂横伸,笔法劲硬有力却又不失曲折游动之变化,梅花点缀更丰富了枝干的动感,与戏水野凫相映成趣。构图之巧与用笔之活,皆成趣味,简洁明快,雅意横生。落款也有独到之处。在此画中,既未见题辞,也未见作者印章,而且作者的题名落款如不细心观看尚不易找到。原来作者将自己的姓名以近似点苔的用笔题在巨岩下部空白处,稍不留心就会让人误以为是点苔之笔。由此也可见作者构思巧妙,用心独到。北宋开国后,汴京一带成为绘画艺术中心,宫廷画院先后集中了来自西蜀的黄居□、黄惟亮、夏侯延□、赵元长、高文进等,南唐的董羽、厉昭庆、蔡润、徐崇嗣等及中原一带的王霭、赵光辅、高益等画家。院体花鸟画以黄家富贵体为规范,道释画中以吴家样影响最大,山水画以院外画家成就最高。李成善画寒林平远,范宽善画崇山峻岭,许道宁善画平远、野水、林木,他们3人皆先后在不同方面,发展和丰富了荆浩、关仝的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画派在此时期则影响不大。当时画院内外以山水画知名的还有燕文贵、翟院深、高克明、李宗成、屈鼎等,擅长宗教壁画的有王□、高文进、武宗元等,花鸟画则有赵昌、易元吉、王友等。这些画家的创作实践,酝酿着北宋绘画风貌的新变化。出现了以李公麟为代表的鞍马人物画,以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以崔白为代表的花鸟画。他们在内容及艺术上都展示出崭新的风貌,都具有精湛的技巧和深厚的修养。李公麟以单纯朴素的白描形式,精确地表现了不同阶层、民族、地域人物的特征,特别是在刻画士大夫生活形象和情趣上,获得极大成功。崔白和郭熙都可以不经起稿而放手作画。崔白描绘季节气候变化中禽鸟的情态,善于表现败荷凫雁的荒情野趣,突破了宋初以来画院内黄氏体制的规范,取得了更为自然生动的效果。郭熙通过景色季节及气候的描绘,表现了山水林泉的幽情美趣,把李成以来的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更高水平。以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也于此时形成。驸马都尉王诜筑宝绘堂收藏法书名画,并于府第西园中聚集诗人画家赋诗作画,皇族赵令穰善作清丽富有诗意的小景山水,以及米芾这一时期已开展的书活动,都显示出这一阶层艺术活动的活跃。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郭熙父子《林泉高致》及苏轼等人的论画诗文显示了此一时期绘画理论的新成就。是宋代宫廷画院最为繁荣的时期。徽宗时画院制度已相当完备,社会上民间画家艺术水平的提高,为画院输送了不少优秀画家。此时画院高手云集,善画百马、百雁的马贲,开南宋山水画新风的李唐,善画风俗界画的张择端,富有才华的青年山水画家王希孟,善画花鸟翎毛的韩若拙、孟应之、薛志,以画婴儿货郎著称的苏汉臣,为徽宗代笔供御画的刘益、富燮等人,都以画艺精湛、笔墨不凡而著称。徽宗时内府书画收藏极富,公卿士大夫收藏家也甚多,《宣和画谱》反映了当时宫廷收藏的盛况。靖康之变,汴京被金兵洗劫,一部分画家被掳北去,宫廷藏画流散北方甚多,给金朝统治区绘画发展以相当影响。大批画家纷纷逃到江南,又成为南宋高宗画院中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江南地区绘画的发展。特别是光宗、宁宗时期,山水画继李唐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画风变化,代表画家为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他们重视章法的剪裁,巧妙地利用画面大片空白突出鲜明的形象,画面效果含蓄凝练,简洁而富有诗意,具有优美的意境,简率而富有表现力的大斧劈皴则显示了笔墨技巧的提高。历史故事画及风俗画在整个南宋时期都比较发展,此时出现的李嵩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画家,他曾作《宋江三十六人像》、《服田图》、《四迷图》、《观潮图》等,作品大都含有深刻的意义。梁楷、牧溪、温日观的水墨、减笔则开了元明写意画之风气。李唐《万壑松风图》款识题于远峰上:“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可知作于一一二四年,其时李唐约七十岁左右,是南渡前的作品。画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诸家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的石质,如主峰,上端用长钉皴刮铁皴,中部偶尔参以解索皴;在山腰以下使用独创的马牙皴。此外还可以看出其后来创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雏型。对皴法的运用是李唐在此图中的最大特点,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到现代还在为人们所学习探讨。绘画各科的发展宋代绘画分科更加细致、专门。宋徽宗时期办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6科。《宣和画谱》著录藏画,则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孝宗乾道三年(1167)著成的《画继》辑录画家时,则分为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8类。这些现象反映了绘画表现范围的扩大和题材分工的细致、深入。人物画在反映现实生活中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从唐代以画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方面:如卫贤(传)《闸口盘车图》、王居正《纺车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秋庭戏婴图》、李嵩《货郎图》、朱锐《盘车图》、阎次平《牧牛图》和无名氏《耕织图》、《耕获图》、《柳荫云碓图》、《江天楼阁图》及见于记载的高元亨《从驾两军角抵戏场图》、燕文贵《七夕夜市图》等,都显示了画家视野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与热情。宋代城市中描绘民俗题材的节令画如《岁朝图》、《五瑞图》、《大傩图》、《观灯图》也纷纷出现。描绘贵族文人生活的绘画仍然流行,带有情节的肖像性绘画,如李公麟《西园雅集图》、赵佶(传)《听琴图》也都具有较高艺术成就。历史故事画中常糅进民间传说,曲折地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态度。如描绘操守气节坚贞不屈的人物的《采薇图》,诤言直谏以及与权□的斗争的《朱云折槛图》、《袁盎却坐图》、《陈元达锁谏图》,反映以正确策略解决民族问题的《免胄图》、《便桥会盟图》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描绘因战乱和复杂的民族关系而造成的不幸悲戚遭遇的绘画非常流行,如《文姬归汉图》、《明妃出塞图》,像当时民间的讲史一样,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忧患意识。宋代统治者提倡道教,修建寺观,道释壁画虽缺乏唐代那样宏伟的气势,但仍然保持了相当规模。如东京大相国寺、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五岳观、宝□宫及南宋临安的显应观、西太一宫、五圣庙等壁画大都出自画院名家手笔。真宗时为建玉清昭应宫,招募天下画工,应试者逾3000人,徽宗时建五岳观,大集天下名手,应诏者达数百人,可见其人才之众。宋代宗教画中出现更为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以热闹的场面、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道教画中创造了大量的神□形象,不少是凭借现实人物形象画成。宋代前期,吴道子画派在壁画中占有绝对地位,从现存壁画粉本《朝元仙仗图》可见其艺术风貌。宋代墓室壁画之数量、质量已不能与汉唐相比。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正定静志寺塔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壁画、敦煌莫高窟宋代壁画以及河南等地区发现的宋墓壁画等,都是考察宋代壁画的重要遗存。山水、花鸟画在宋代有着飞跃的提高。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宋代花鸟画家极注重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并为此而养花养鸟。赵昌清晨绕栏谛玩,对花调色写生;易元吉深入荆湖深山,观察猿猴野生情状;韩若拙画翎毛,每作一禽,自喙至尾、足皆有名,谙熟解剖结构。宋代花鸟画家画花果草木,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萼后先,务求生动逼真。因而评画者视画中猫之瞳孔为竖线而指出《牡丹狸猫图》系画正午景候,农民指出名画《斗牛图》中之牛尾应下垂而不应上举的错误,以及赵佶对孔雀升墩必先举左足的论述都是要求形象真实合理。宋代花鸟画既有精工富丽,表现宫□中珍禽异木的黄氏体;也有笔墨简拔、淡彩着色,描绘败荷凫雁,富有江湖意趣的崔白、吴元瑜体;也有直接抒发士大夫情趣,专写墨竹、墨梅等的文人墨戏体。张瑀《文姬归汉图》此画收藏有序。前端有明万历的“皇帝图书”和“宝玩之记”两印,后端书款处有“万历之玺”。传至清代为清官内府收藏,卷上有清高宗乾隆亲笔题签:“宋人文姬归汉图”,下注“内府鉴定”四字,钤“神品”、“乾隆宸翰”两印。乾隆帝赏画之余,意犹未尽,还在卷上题诗记之。诗末押“比德”、“朗润”两个小方印。此后,画面上还盖有嘉庆、宣统等储印十枚,前隔水上有“梁清标印”、“蕉林秘玩”;后隔水上有“蕉林玉立藏图书”,后隔水之外还有“苍岩子”、“蕉林居士”两方收藏印。蔡文姬为汉代蔡邕之女,汉末战乱中被掳至匈奴,居十二年。后曹操念其父无后,以金璧相赎归汉。《胡笳十八拍》相传为她所作。历代画“文姬归汉”的画家不少,多有象征,且以《胡笳十八拍》取意,分段描绘。张瑀的画则不以为然,整幅取势,略去背景,用飞扬的线条极有韵致地画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上,一队迎风行进的人马。画面气势开合起伏,高低错落,以实景和虚景相构和的方式展现主题。人马是直观的、实在的,风沙是联想的、虚幻的。通过实在之物的品味,展开广大的联想空间,是中国画构图的奥妙所在。画面的动感很强,细看的地方很多,人物的衣着、动态、表情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画中最妙言山水”,由于社会的重视,山水画逐渐跃居绘画的主要地位。许多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山川,朝夕观察和反复体会,因而精确地画出不同地域、季节、气候的特征,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从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到用笔简括、章法高度剪裁的边角之景,显示了不同时期的卓越创造。山水景物不仅是仙山楼阁、贵族园囿游赏、士大夫幽楼隐居的景色,更多的是南北方山川郊野的自然景色,其间穿插有盘车、水磨、渡船、航运、捕鱼、采樵、骡纲行旅、寺观梵刹、墟市酒肆等平凡生活情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通过真实的景物描写,体现优美的想像,塑造诗一般的意境。绘画的成就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运用多采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根据,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宋代绘画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文人士大夫绘画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他们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贡献。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的繁荣基础上得到高度发展,其艺术成就也不容忽视。学术界对《雪景寒林图》是否范宽真迹尚有争议。长期以来。此图流传不明。图上之印“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点,可见宋代藏于宫中。从此至明代,不知流落何处。明末清初,被收藏家梁清标收藏,图上有“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两枚和“观其大略”白文一枚。其后见录于《墨绿汇观》,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两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大概与此同时,押有“乾隆御书之宝”,说明此图曾被清宫收藏。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又流落民间,被收藏家张翼购得。今有“潞河张翼藏书记”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两印。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从此图可以体味到,作者已不拘于刻形着物的风格,脱离真山真水,表达出一种写胸中块垒,传意中山水的倾向。宋代绘画其代表人物为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等人。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崇尚天真清新的风格。真正建立宋代书法独特面貌而最体现高度成就的是北宋中后期出现的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法,在书法史上将此四人称为"宋代四家".南宋书法大都跳不出黄庭坚,米芾的藩篱,其成就远不及北宋,缺少领一代风骚具有深远影响的书法家.赵秉文行书赵霖昭陵六骏图题跋金赵秉文书。纸本。行书题赵霖所画《天闲六骏图》。款署“庚辰七月望日”,是年作者六十二岁。书法纵逸酣畅,古朴自然。金元好问云:“闲闲公书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此件为赵秉文书法佳作。幅上钤“吴简”朱圆方印,“马”字肖形印一方。《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纵2厘米,横9厘米南宋文天祥书。纸本。此为文天祥致包恢的信札。帖中颇多忧国之言,且书法劲秀,不特以人重也。卷后有明李时勉,清永瑆、绵亿、李瑞棻、朱益藩题跋。曾经明项元汴,清卞永誉、永瑆等人鉴藏。《珊瑚网书跋》、《平生壮观》、《墨缘汇观》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南宋赵孟坚书。纸本。行书八十二行,自录旧作诗五首。此卷间架紧密,行次相顾得势,锋颖秀挺不羁,别饶佳趣。自署书于“宝祐甲寅”,即宝祐二年(1254年),是他五十六岁时所写。卷后有赵孟葆及元苏大年等践。曾经明吴帧,清梁清标。安歧、清内府,近人周鸿孙等收藏。《大观录》、《墨缘汇现》、《辛丑销夏记》等书著录。现藏上海博物馆南宋张即之书。纸本。所书系北宋王禹撰“待漏院记”一篇。此卷字大如碗口,字体结构严谨,体态俊美,用笔粗壮雄健,取法于颜真卿,然中锋、侧锋交替使用,有方劲古拙、斩钉截铁之感。此卷虽无作者款印,但从字卷的风格看,显为张即之的手笔无疑。卷后另纸有明吴宽、李东阳题跋,对张即之的书法作了评价。卷前有清人王芝林所录《待漏院记》全文刻石拓片。曾经近人吴湖帆收藏。传南宋杨妹子作。绢本。工笔设色。画寿春花、长春花、荷花、西施莲、兰、望仙花、蜀葵、黄蜀葵、胡蜀葵、玉李花、宫槐、莲桃、灵芝等各种花卉十四种,另有天空、红日、祥云三种,计十七段,每段各有题咏。画风为南宋院体,设色妍丽,画法简练。景物用马远法,花卉取马麟画法。小楷诗题,字书严谨娟秀,妩媚多姿。画卷前有作者题诗。卷后明人题跋。清梁清标、清内府,近人张伯驹收藏。《石渠宝笈初编》、《书画记》、《丛碧书画录》著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二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郊一带的种种活动。不仅内容丰富,笔法精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至于画面的内容场景,读者观图便可体味,在此不再赘言。就其构图艺术,作者采用中国古代画家运用的“鸟瞰法”,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一切事物的特征观察极精,并有很敏锐深刻的形象记忆力和组织构图的卓越技巧。至于人物神态的生动,树木、水纹笔法的健朴流畅,界画的精炼和谐,都可见于作者在人物、山水、楼阁诸方面的全面修养。它集宋代各画种的高超技艺于一图,纷繁多变,于繁杂间游刃有余。尤其是对人物形态的仔细观察,并精心刻画,我们从图中可逐一欣赏。至于内容的思想性,则更值得重视,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风貌,并重点刻画了作为当时交通命脉的汴河运输情况和劳动者的艰苦生涯,实为中国古代绘画之瑰宝。此画无作者署名,因画后金代张著之题跋明其作者及生平。《宣和画谱》亦不载张择端画名,疑有别由。如陆完跋曰:“宣和书画谱之作,专于蔡京”,京以权奸排除异己,因此《画谱》不载张氏,犹《书谱》之不载苏黄。此说甚是。赵大亨薇亭小憩图纨扇南宋赵大亨作。绢本。设色。画山峰脚下庭院景物,界画凉亭,两棵挺健的紫薇树,叶茂花繁,玲珑石点缀其间,亭中一人床上休息,幽静凉适,清旷之气超出尘表。石面上作者行书“赵大亨画”款。《石渠宝笈续编》著录。雪山行旅图轴南宋刘松年作。绢本。设色。图中山白雪皑皑,映衬秋霜红叶丛树,分外妖娆,林中房舍既然隐现,绕村水面,一舟泊于岸边。岸渚溪桥,行旅者不畏严寒,踏雪而行。全画用笔工细,人物面貌高古,神态刻划入微。房舍以界画笔法为之,工整严谨。山体巍峨,富有气势。画面左侧下端山石署有“刘松年画”四字款。月南宋马和之作。绢本。设色。画面月兔东升,激流若响,岸边老树摇曳落叶,一人席地坐虎皮之上,临流独饮遐思,旁立一童子侍候。无款印。左上方赵孟頫行书“白沙留月色,绿柳助秋声”五言诗句,这一完美的概括,更增加了诗情画意。此图的画风,与《唐风图》一致,极富生活气息。上钤有项元汴、文石收藏印记。清高宗弘历行书七方诗对题:“散坐坡陀满意情,静晞月色聆秋声。谁为能者谁所者,四句金刚概七情。”下钤“意在笔先”印。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南宋林椿作。绢本。设色。枇杷枝头,硕果累累。一小鸟栖于枝上,俯视着枇杷果上的小昆虫。笔法精细,小鸟生动有神,果、叶描摹细致,具有宋画精密的特点。曾经清宋荤、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轴北宋无款绢本设色纵5厘米,横7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宫中仕女宴饮奏乐场面。四人在玩笛弄瑟,吹箫弹筝。一名侍女在一旁击板相合。另外五人饮酒赏乐,姿态各异。色彩鲜丽,线条细整。人物略为丰腴。此幅无款印。是北宋人临摹唐人的作品。仕女的面貌服饰、器用皆为唐式,但笔力差弱,表情刻板,显系临摹所致。李嵩《夜潮图》凡读过南宋周密的散文《观潮》的人,都会为文中听描写钱塘潮的壮观而感叹。与周密同时代的南宋画家李嵩的《夜潮图》亦是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描绘这一壮丽景观。画面表现的应是八月十五日的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光如水,透过高阁的脊檐栏杆,但见潮峰奔涌而至,如“玉城雪峰,际天而来”。构图上作者不取“全景”,仅以宫苑角入画面,是典型的南宋山水风格。在月色的处理上亦见作者的用心,作者不以重暗的调子来表现月光倾泻,而以宫苑内部异乎寻常的静寂来体现月夜的静谧。对于浪涛的描绘,尤为精彩,作者将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虚旷相融合,以简明流畅的笔法和醇润的墨色,辅以透明的淡色,来勾勒、渲染、烘托出汹涌波涛,在月光的滉滉漾漾。画面左下方署“臣李嵩”,画的上方有坤卦图书,并题有“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十四字蝇头小楷。李公麟(公元1049--1106年),字伯时,舒城(今安徽)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擅书画,尤工人物又以画马著名。精于白描,风格独特。画宋朝元右初年天驷监中的的西域名马五匹依次为凤头骢、锦脯骢、好头赤、照夜白和满白花。各有一名奚官或圉人。画无作者款印,前四马后各有黄庭坚笺题的马名、产地、年龄尺寸,卷末又有黄氏总跋,题为李公麟作。因第五匹马(满川花)后无-黄庭坚笺题,有人怀疑满川花一段非李氏亲笔,为后人补入。所画五位马官。两位是汉人,余马外族。形貌、服饰、神情各异。除局部有烘染外,都用单线白描。行笔劲细,富于变化。刻画出马的殿背的圆劲与弹性。笔法简洁苍劲,所画名马又文秀而又神骏,是宋代人马的杰作。当我们谈论宋代绘画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其精美的工笔和写实技巧。在生态视野的关照下,宋代绘画所呈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本文将从生态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宋代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在两宋时期,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形成了独特的“宋画”风格。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其严谨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蕴而著称。在生态视野下,宋代绘画所呈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艺术特色方面,宋代绘画以自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写实手法,展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与壮美。以南宋画家李唐的《江山小景图》为例,画作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恢宏和秀美。宋代绘画还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生活场景,以及花鸟画中对花卉、鸟类的精细描绘,都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在生态视野下,宋代绘画对当今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它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与恩赐。通过欣赏宋代绘画,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的美,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宋代绘画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2022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12篇
- 高中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总结大全
- 小狗钱钱读书心得万能10篇
- 谷子锈病课件
- 证婚人致辞(合集15篇)
-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集锦15篇)
- 客服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10篇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篇
- 全国消防日致敬消防员心得感悟十篇
- 学校特色活动总结
- 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跟岗学习总结
-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平台v90使用手册
- 护理质量管理PPT通用课件
- 氨水岗位应知应会手册.docx
- AQ-C1-19 安全教育记录表(三级)
- 广东饲料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铝单板、玻璃幕墙建筑施工完整方案
-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易错题
-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质量控制制度
- 《常用医学检查》PPT课件.ppt
- 《发展经济学派》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