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泰兴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泰兴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泰兴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泰兴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济川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下列远古人类中,较早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半坡居民生活史实的考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原始农耕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元谋人是我境内最早的人类,还不会劳动;北京人刚学会劳动,但是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4.传说4000多年以前,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还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5.《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禅让: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首领之位,包括部落首领之位、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王位、帝位等。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这是一种“拟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对正统王位继承制的模拟,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目的是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所以答案选A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清朝B.夏朝C.唐朝D.商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7.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文王在周朝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去世了,周武王建立的周朝,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周公制定周礼,分封诸侯,奠定了周朝800年天下(西周,东周)。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8.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讲到的是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殷是商代的都成,商朝因水患屡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称殷朝。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向人们展示商朝的社会风貌。B符合题意。夏朝的都城在阳城、西周定都镐京、东周迁到都洛。所以答案选B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西周分封之时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10.战国七雄不包括A.齐国B.秦国C.楚国D.夏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所以答案选D11.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B.铁器、牛耕使用C.封建制度确立D.诸子百家争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变革,既然是社会就跟经济基础问题无关,首先排除B,问的是有关上层建筑的,战国时期上层建筑的最大变革,无非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2.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A.长城B.郑国渠C.都江堰D.灵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3.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等成语反映了下面的那一内容:A.夏商西周的更迭B.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C.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D.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相关史实。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前为报答楚王,“退避三舍”。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这就是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后人称之为朝秦暮楚。综合分析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A.铁农具和马耕B.青铜器和牛耕C.木农具和牛耕D.铁农具和牛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变革时代。从劳动工具上看,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至迟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1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编磬B.鼓C.瑟D.编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其中一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6.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焚书坑儒⑥修建都江堰A.②③⑤⑥B.①②③C.①②③⑥D.②④⑤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的功绩,是错误的做法,残害了大批的书生,⑥修建都江堰是秦昭王时期的事件,不是秦始皇的功绩。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7.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统一的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划。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8.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整理出来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A.甲骨文B.钟鼎文C.小篆D.隶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9.秦始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C.修筑万里长城D.焚书坑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0.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A.陈胜、吴广B.刘邦C.项羽D.李自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泽乡起义,又名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起义,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最终被秦军镇压而失利。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二、综合题:21.图说历史,根据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2)位于国家博物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已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它是哪朝代的成就?(3)写出图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筑者。(4)图四中A、B点是长城的起止点,它们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5)图四C点是秦朝的都城_________。(6)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为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答案】(1)甲骨文(1分))(2)商朝(1分)(3)李冰父子(4)临洮辽东(5)咸阳(6)郡县制【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打败匈奴后,为防止其再次南下,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史称秦长城。(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咸阳,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24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5.68万,其中城市人口91.5万,位居陕西省第三位,仅次于西安、宝鸡。[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为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了郡县制。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周初分封的目的是什么?(2)周王失去往日的权势,诸侯国乘机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请写出第一个称霸的霸主和晋国称霸的霸主(3)材料三中的秦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4)图反映秦朝的什么制度?写出图中丞相和太尉的职责。【答案】(1)分封制(1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1分)(2)齐桓公、晋文公(2分)(3)完成统一(1分(4)中央集权制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3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周初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个称霸的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晋国称霸的霸主是晋文公。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1]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8,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五反映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丞相和太尉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3.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1)请你将材料一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法治中央集权——()道家学派创始人()兼爱非攻——()(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材料三中“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秦朝时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危害?【答案】(1)韩非子(1分)老子(1分)墨子(1分)(2)因材施教(1分)仁和礼(1分)(3)焚书坑儒(1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人物法治中央集权的是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兼爱非攻是墨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秦朝时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焚书坑儒的危害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也为我国的文学史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4.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