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于生活思于探究 论文_第1页
问于生活思于探究 论文_第2页
问于生活思于探究 论文_第3页
问于生活思于探究 论文_第4页
问于生活思于探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于生活思于探究摘要:提问环节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活化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进行提问,积极地探索并创新提问的形式与方法,给学生创设丰学生在情境中对具体问题展开自主地建构,令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同时增强小学生在提问环节的个人体验,有效地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引言: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依旧采取死板、单调的提问方式,过于突出自身的“问”与“答”,有时甚至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这种“”的课堂提问方式严重抑制了有效发展。为了改变上述现状,实践中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下面浅谈自己的体会。一、以生活化提问为前提,唤醒学生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的畏难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寻找一些熟悉的素材作为提问的内容,唤醒他们以往的认展开一系列的思考,推动他们进入良好的、专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提问为前提,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连接,使他们所拥有的相关经验得到充分地调动。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就进行了生活化的提问。师:同学们,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张阿姨准备购买14盒月饼送亲戚朋友,一盒月饼是39元,估一估张阿姨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教师利用熟悉的素材来进行提问,可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问题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有的学生把39看成40,14看成20,则39×14≈800元);有的学生把39看成30,14看成10,则39×14≈300(元);有的学(生把39看成40,14看成15,则39×14≈600(元)追问: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比较合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经验不同,出现了不同的估算方法,生活化的提问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二、以情境化提问为载体,激发学生不同的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上课创设,充分依据本班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营造生动的、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展开自主地建构和探究,有利于丰富学生在提问环节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喜欢上思考。因此,教师要以情境化的提问为载体,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逐步探寻到正确的答案,有利于让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化。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时,教师就进行了情境化的提问。师:李兵同学要去办公室搬60本数学书,由于一趟搬不完他每趟要搬多少本书呢?教师将学”情境中,充分激起他们内心的探究欲望,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能够得出:把60看成6个十,再除以3,所以算出来的结果就是2个十,所以李兵同学每趟需要搬20本书。在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个人体验,也有利于引发他们内心的质疑,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情境创设多种多样,除了生活情境之外赛情境等。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让两个小组推荐两名同学进行口算比赛。第一组题目:72÷1836÷912÷360÷1596÷241200÷300第二组题目:76÷1954÷1818÷665÷1391÷132400÷80比赛在第一组的欢呼声中结束,这是第二组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比赛不公平,第一组的结果都是4”。第一组的同学不愿意了,有同来说:“4不也是算出来的吗?”这时其他小组有同学站起来说“第一组的题目有规律的。”……在同学们的相互质疑不觉中被学生发现。在情境中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新知,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又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以分层次提问为依托,提高学由于学生之间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差异性掌握的数学知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因此教师要针对性的分层施教,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使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数学技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学分层次如下:1.观察购物单,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2.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3.班内小组代表汇报。追问: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你还有哪些疑问?通过分层次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体学生提问环节的参与度。四、以耐心的听取为线索,了解学生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题多问之间的互问等。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耐心倾听,不能任意打断斥责,否则只会磨灭学生回答热情,通过对回答中的不足进识架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正比例”时:师:经过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个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吗?学生一个接一个举例,这—→生1: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关室里一阵哄笑。)师:你能说出理由吗?生1:当一个加数一定时,和随着另一个加数增大而增大,随着另一个加数减小例关系。这时生2举手:我也认为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成正比例关系的特点是:当某一种量一定时,另外两种相关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小,另外一种量也随着减小。生3站起来:不对,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增加而增加,随着另一种是相关联的量。生4迫不及待地回答:成正比例关系的特点是相关联的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不变的。生5:对,当一个加数一定时,和与另一个加数虽然是相关联的量,但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是变化的,所以它们不是正比例关系。生1这时候站起来:我知道了,我把两种相关联的特点看作正比例关系的特点了。生2也站起来说:我懂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被减数和减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它们不是正比例关系……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师意料不到的错误,这些错误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面对这些错误教师要耐心倾听,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让学生把理辨清楚。试想在案例中,面对生1和生2的回答,面对同学们的哄笑,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处理,那么学生的困惑能得到解决吗?五、以激励性评价为引领,增强学生小学生的内心都是希望受到来自教师和地提升他们参与课堂问与答的参与度,使其产生一种获得肯定的快乐体验,对于其中的缺陷和不足要用亲切的语气引导更加完整。例如,在教学“”时,有位学生在玩摸球的不公平因素,他当即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个游戏有问题,规则不公平,因为球的数量不相同,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睛!在得到教师的表扬之后,这位学生对原有游戏规则进行了修改并作了说明:只有让白球和黑球数量相同才会出现可充分发挥激励评价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活动之中。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多样的课堂提问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以生活化提问为前提”、“以情境化提问为载体”、“以分层次提问为”、“以耐心地倾听为”和“以激励性评引领”来引起学生对各种各样问题的关注和好奇,让提问面向班内的全体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最终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地发展。参考文献:[1]杨毅.“问”出精彩——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