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时量: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应和(h6)fi5j1(guang)宽敞喉咙

B.犊镜(16ng)蒋临(w6i)郎润澄清

C.酝乌良(niAng)吝颜S3)贮蓄静谧

D.竦•zhi)抖墩(sbu)空灵淅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明星过度买弄人设的行为,清醒的观众并不会买账。

B.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枫树披上了红装,市民们呼朋引伴前来观赏。

C.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咽咽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

服。

D.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校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显青春风采。

3.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塑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B.阅读电子书也好,

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

活动中来。C.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

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D.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应该营造

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4.“虽然它们身单力薄,但生命力是那样顽强”一句放入下面语段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A.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看雪花的凋谢。B.你看,它们有的刚刚破土,一

丛丛,一簇簇,深吸着散发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C.这不禁使我想起唐代诗人白

居易的诗句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在绿

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青年人捧着书在读,绿色的风为他们轻

轻地翻着书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建立了“一种纯正

朴实的新鲜作风”,极富真情实感。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

家。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其话剧

《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C.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

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D.在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一般把它们统称为诗歌。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6.综合性学习(共6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

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

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

(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下面两个活动内容,请你再补充两

个。(2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

活动四:

(2)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下

面描写春天的下联遗漏了两个字,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2分)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下联:时雨万树花

(3)保护大自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你为保护大自然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

分)

7.古诗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观沧海》中,“,:,”四句借

助奇特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时光匆匆的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8.名著阅读(共4分)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

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

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以上文段出自(作者)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的《》一

文,

饱含了作者对一位贰儿时保姆的怀念与感激;另一文《》记述了作

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二、阅读与理解(共34分)

(一)课内古诗词鉴赏(共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作,是在得知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做县尉时特意写

的。

B.首句写景,李白描写杨花飘零、子规啼叫,烘托无限喜悦之情,情在景中,情

景交融。

C.第二句中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

情和关心。

D.这首诗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诗歌的艺术价值,也是

本诗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

10.诗歌的最后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二)课外古诗鉴赏(共6分)

新凉

徐矶①

水满田畴②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矶: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诗题是“新凉”,前两句写的是初秋时分,水灌满了稻田,稻正当秀穗的时候,

叶子挺拔似箭,整整齐齐;清晨,大地笼罩着霭霭轻烟,日光穿透了林木。这一

幅初秋清晨的风景图,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呼吸着浓重的乡村气息。

B.前两句是正面描写,兼有映衬的手法。写水,写田畴上稻子的叶子,写透过

树丛的日光,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无限的凉意。

C.“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物境”来表达"心境”的手

法。本诗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几幅小画面,构成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

山水大图画。

D.写景诗贵在景中含情,这首诗前两句工笔绘景,后两句寄情于景,所以很有

感染力。诗中虽然没有人,但读后觉得人无处不在。

1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新凉”?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4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古诗话春风,健康提醒多

①宋代王安石有一首《春风》写道:“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首诗道出了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特点。

②春暖时,也就是王安石说的“春日春风有时好”的天气,各种病毒、细菌、

虫卵的生长繁殖会加快,许多传染病、皮肤病易于发生和流行。所以,春天晴日,

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者要尽可能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③当冷空气占优势时,春风便是冷风,此时气温突然下降,甚至会伴有降水

天气,这就是王安石说的“春日春风有时恶”。乍暖还寒的天气会直接影响呼吸道

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所以该时段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

节,旧病特别容易复发,如气管炎、前列腺炎、关节炎等,旧伤也容易疼痛。阳

春三月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预防的核心是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早晚外出,

或有冷空气入侵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④“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南朝何逊的这首

《咏春风》抓住了春风可以飘落粉,能够送琴音的特点,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

把春风的柔和写得具体可感。不过诗中写春风可以“飘落粉”也间接提醒人们在春

季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症”。

⑤预防的方法是,少在风大的晴日外出,少在花、树等过敏原多的地方驻足;

晴日踏青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戴手套,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不可在山林或草丛

中躺卧或睡觉;也不要在草坪上晾衣服、毛巾或手绢;踏青归来时,一定要先清

扫掉衣服上的尘土再进屋,然后洗澡洗衣服。

⑥春风也有急狂的时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刘禹锡《浪淘沙》)

就写出了春风的阵性狂虐。如果这些狂风出现在陆地上,则可能就是“吹沙”天气,

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⑦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暴”“扬沙”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多

“浮尘”天气(这三种天气现象合称“吹沙”)。“沙尘暴”出现时,人们唯一能做的就

是躲避,但即便是躲在室内,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也会影响人的神经系

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加之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和

恐惧之感。人们要主动克服这种恐惧感,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扬沙”虽然

没有“沙尘暴”那样恐怖,但每当“扬沙”降临一座城市时,当地医院五官科的眼疾

患者就会急剧增多。沙尘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及时清除,或用手揉

眼睛,均可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所以;当有“扬沙”天气时,出门应戴防尘

眼镜;如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乱揉,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如没有效

果,则要去眼科医院就诊。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X)

A.许多传染病多在春风送暖的气候里发生和流行。

B.呼吸道传染病在乍暖还寒的时节高发。

C.预防“花粉过敏症”最主要的方法是:晴日踏青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戴手套,

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

D.“沙尘暴”出现时,人会产生一种压抑和恐惧之感。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题目新颖,以古诗中的“春风”为说明对象,提醒民众在春季应该提防

各种疾病。

B.本文虽为说明文,但因不断穿插诗句,以诗句为引,娓娓道来,读来趣

味盎然,文学韵味浓郁。

C.本文第④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引用南朝何逊的诗《咏春风》

提醒人们在春季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症”,使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

趣味性。

D.本文指导人们如何预防及治疗春季的相关多发性疾病,是一篇具有一定专

业性的科学小品文。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春风能带给我们哪些健康提醒。(4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一株不苟言笑的向日葵

①她严肃的面容,其实深藏着最美的笑容,这株不苟言笑的向日葵,在一段

崎岖旅途中,小心翼翼地照亮了一个少年人生的光亮坦途。

②初一那年,妈妈把我带到老沈面前的时候,老沈盯着我满目疮痍的试卷,

凝神注目了很久,几分钟过后,当她再度开口说话,迎面而来的竟是一阵冷不

丁的批驳。我清楚地记得,她眉头紧锁的样子,狰狞得如同一只威猛的雄狮,要

一口把我吃了,话语间不给我留任何情面。

③人生走到12岁,与众多老师初次见面的场景大抵千篇一律的相似,往往

都逃不过温馨和谐,那些饱含暖色调的词汇,在老沈这里通通被Pass掉。

④"名声大震''这个词,在我刚上中学时,就被家长们冠以神话的色彩扣在

老沈头上。毋庸置疑,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她,成为家长们一致青睐的好老

师。

⑤青春期的自尊心,昂贵到超乎想象。那个年纪,面子就是一面行走的镜子,

不容任何人轻易撞击,谁要轻轻碰一下,都绝不允许。刚进老沈课堂时,我明显

带着抵触情绪,笃定面前的老师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事实上,待在老沈的课堂,

自尊心在面临窘迫形势时,还是弱不禁风地败下了阵。

⑥老沈的名师效应赫然呈现于眼前,每节课的时间被安排得异常紧凑:前半

节课她会像装卸水果一样,将知识点全部倒出,后半节课是以“魔鬼训练”著称的

练习课。第一次去上课,坐在最后一排的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前几排的同学齐刷

刷地站了起来,黑压压的身影挡住了全部视线,透过人群的缝隙,传来老沈的厉

声批驳。那一天,我终于明白,在老沈这里,青春期的自尊心一文不值。

⑦老沈无疑是严苛的代言人,凡是经由她手的学生,任何人都不能把犯错当

成家常便饭。第一次拿到我的期中语文试卷时,她毫不留情地叮嘱我妈妈:“这

孩子,往后基础题只要再错一次,你回去以后就给我狠狠地打!“在老沈的教育

观中,一个学生,不被赋予犯错的资格。

⑧第二次上老沈的课,轮到我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让我瞬间成为老沈猎获

的俘虏,躲在墙角的我,那副瘦小的身板,用力抵挡着迎面而来的猛烈斥责。话

毕,老沈继续讲课,罚站是我必须要接受的事实。呆立在偌大的教室,羞愧感立

刻蔓延至全身,脸红发烫,那一刻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⑨羞愧感反而会让人愈发清醒,它像一剂苦口良药,嚼进去苦涩难忍,而后

经过漫漫岁月,便能回甘。老沈的课堂,像一场严酷卓绝的战斗,全副武装是我

为更好迎战的基本标准。一堂作文课,老沈会在前半节课将提纲内容进行全方位

的分析,后半节课,则又是接龙提问,在她的课堂,时常有种分离的错觉,提问

开始,我的大脑就要马不停蹄地运作起来,三五分钟的时间,一篇作文的基本框

架就要新鲜出炉。

⑩老沈像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无论回答得有多么天衣无缝。她总能抓住其

中一点吹毛求疵。久而久之,自信心被老沈摧毁得消失殆尽。而用老沈的话来说,

“永远不要对自己报以满意,永远要以批判的角度去审视自己。“

⑪A我进入老沈的课堂,不苟言笑成为她脸部的全部表情。而我坐在她的课

堂中,也自动复制着她的表情,笑容功能常常处于失灵状态。

此次课上,老沈故意和全班开了个玩笑,出了道题:“你们谁知道,我

们学校二号教学楼的墙壁上写了哪几个字?”灵机一动的我,瞬间脱口而出:“嘉

言懿行!”老沈第一次冲我笑了,脸上仿佛漾满荷花般的清新,继续说着:“看人

家,还在一号教学楼上课,居然都比你们其他人观察得细致!”说完,几十个脑

袋羞答答地垂了下去。

⑬寸间一晃而过,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我的语文成绩飞越众人,停靠在89

分的站台。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沈手持课本走进教室,接龙式询问每个人的

成绩,她时而愁云密布,时而脸上溢满欣慰,当目光转向我时,老沈平静的面容

里有着很多期待。“89分!”经过了三次考试的涅槃蜕变,我第一次从容地向她报

出我的分数。话音落地,老沈忍不住笑颜四溢,淡淡地说:“考得不错。”始终对

我们高标准、严要求的老沈,第一次对我报以肯定。那一刻,我的眼角嗡满了泪

花。

⑭g来,一路顺风顺水走到高中,语文单科成绩始终拔得头筹,这一切得益

于那一年老沈的严苛教导。她严肃的面容,其实深藏着最美的笑容,这株不苟言

笑的向日葵,在一段崎岖旅途中,小心翼翼地照亮了一个少年人生的光亮坦途。

(《情感读本・道德篇》2020年8期,有删改)

16.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老沈的表现“我”的心理感受

初一那年一阵批驳,话语不留情①

第二次上老沈的课②羞愧

③询问成绩,饱含期待;④

笑颜四溢的肯定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老沈像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无论回答得有多么天衣无缝,她总能抓住其中一点

吹毛求疵。

18.选文以“一株不苟言笑的向日葵”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文中的故事,

参考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两位老师有何不同,谈谈你的感悟。(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