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多校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
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
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之后,搜集了下列三幅相关的想象画。根据图片下方的文字说
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倘自由民损毁其他自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
t价之一半。
LJ
倘一个人租用另一个人的牛,却将牛苛待致死,则补
i偿该所有者的牛。
倘一个人欠另一个人的钱,则可以把妻子借给他充当
11奴隶。
A.想象画取材于古代希腊文明B.条文显示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C.相关条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D.图片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3.综合下列所示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特点: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
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
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A.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C.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D.古代罗马的法治制度
4.佛教故事说:有个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到释迦车尼时赶快躲开,但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
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宣扬()
A.尼提受种姓观念的影响B.佛教只对低等种姓开放
C.释迦牟尼同情低种姓者D.佛教强调“众生平等”
5.下列图片来自于早期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部分比赛项目,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棒段比寿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
6.如表:古代希腊城邦概况(部分)
城邦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
斯巴达8400约40
雅典2500约30
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农业发达B.民主盛行C.小国寡民D.城邦众多
7.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和“陶
片放逐法”;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设立公民大会和津贴制度。材料反映出()
A.雅典民主政治有局限性B.雅典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C.雅典的执政官独断专行D.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8.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
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B.倡导民主与平等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D.推动罗马法普及
9.799年,教皇利奥三世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把利奥三世迎回罗马,助其复位。
这一年,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
A.国王权力大于教皇权力B.教皇权力大于国王权力
C.教皇必须听命服从国王D.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10.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A.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B.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D,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11.公元805年,法兰克王国的一份法令强调,凡拥有12曼希(每曼希约30英亩)的采邑者要全副武装服
兵役,如果不穿锁子甲,装备不达标,其采邑将被没收。据此可知,采邑制度()
A.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B.推动了西欧庄园的发展
C.使国王掌握了军国大权D.开启了欧洲封建化进程
12.“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
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1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由此可知,《罗马法》()
A.依仗武力征服世界B.靠思想和宗教征服世界
C.对世界影响深远D.加速罗马帝国迅速灭亡
14.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
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表明
古埃及文明()
A.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B.以农耕经济为本
C.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D.因尼罗河而兴亡
15.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
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这表明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
A.巩固皇权,稳固帝国秩序B.教化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C.追求公平,完善民主制度D.调解矛盾,保护奴隶权利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
16.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璀璨辉煌.如表是九年级同学以“古代世界文明”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的成果
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建筑承载历史•法制呈现进步
展板一【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1)一组同学查阅课本后,制作下列建筑卡片。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建筑一:金字塔
建筑二:帕特农神庙
文明类型:______
历史价值:______
历史价值:______
艺术价值:______
艺术价值:______
展板二【法制是进步的标识】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两幅图。
请分别简述其所反映的文明成果在
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及二者有何共同
的史料价值。
图-《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7.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阅读下列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
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
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
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材料二: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
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君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
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葭尔小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一一《世界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画线部分观点的理解。
材料三:
在古代的印度时期,统治者通过种姓制度的手段,达到了有效地
统治当地印度人民的目的,而且防止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
财富、权力与地位,并逐渐把这种制度严格地做出许多不合理的
规则。时至今日,虽然科技迅速发达,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但是
印度当地的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
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
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梵天
斥着动荡与不安.
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一一摘编自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如图所示种姓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18.希腊、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
辉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的公
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或抽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伯里克利时代给负
担城邦公职者发放公职津贴,从经济上保证公民对城邦政治的参与。
——引自蒋云芳、胡长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开始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
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数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窿、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
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得罗马获得了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被
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经济方
大批地投入劳动之中,出现了奴隶经济。它具有极大的竞
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
争性,严重地排斥着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无法与之竞争,
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
独立的小农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抵押了部分、甚至是全
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
部的土地迁往别处,或者流落在城市中做城市流浪无产
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
者。农民破产,农业开始衰败,整个帝国的经济基础被破
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罗马帝
坏了。
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部分。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评价亚历山大远征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面临的经济危机,并归纳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认识。
19.探究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封建时代的欧洲”为主题开展探究
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见证•帝国发展】
(1)根据如表,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概括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的特点及原因。
9世纪初到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的手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
工艺品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
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
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他们是黑海地区的
看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个位于欧亚
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
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国的丝绸和瓷器。
任务二:【解读•历史名片】
(2)历史名片是直观的历史呈现。观察下列历史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m•缔结封存封臣关系的仪式
任务三:【阐释•城市新风】
(3)阅读下列材料,以“城市之光”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条理清晰,逻辑清楚,
史实充分,史论结合。)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
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一一商业
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一一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市民阶级逐渐成为
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一一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
展,大学逐渐兴起。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一一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
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都是农耕畜牧
业的发展,具有很多共同点;根据材料“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
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文明的起源地域不同,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区域文明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可
见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D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人类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不同文
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文明成长具有世界性,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倘自由民损毁其他自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倘一个人租用另一个
人的牛,却将牛苛待致死,则补偿该所有者的牛”“倘一个人欠另一个人的钱,则可以把妻子借给他充当
奴隶”可知,这说明相关条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防止债务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故C符合题意;想象画
取材于古巴比伦文明,排除A;条文显示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不是奴隶的利益,排除B;图片反映的是
古巴比伦文明,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无关,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
相关条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可知,该时期该制度等级森严且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应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B项正确;古巴比伦的奴
隶制度、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古代罗马的法治制度没有体现阶级等级森严,排除ACD。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印度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印度文明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印度文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陀罗”是古代印度比地位很低的种姓,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这位首陀罗,
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体现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故D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材料内容主旨,不是“这个
故事的核心”,均排除。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不只对低种姓开放,故排除B。
故选:D。
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首陀罗”“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
本题主要通过古印度文明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等素养。
5.【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城市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运动和宗教
性的庆典,故C符合题意;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均与奥利匹克运动会的起源无关,排除ABD。
故选:Co
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古希腊,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古希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
于古希腊。
6.【答案】C
【解析】据表格看出,斯巴达的面积是8400平方千米,雅典面积更小,只有2500平方千米;斯巴达的人
口是约40万,雅典人口更少,只有约30万。这说明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故C符合题意;
表格内容不能说明古希腊农业发达、民主盛行、城邦众多,排除ABD。
故选:Co
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古希腊,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古希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表格内容说明古希腊
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四百人议事会”“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和津贴制度”并结合所
学可知,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设立公民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公元前509
年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扩大了议政人员的范围。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
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参政的机会。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故D符合题意;材料
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排除A;雅典城邦特点与材料无关,排除B;雅典的执政官独断专行在材料
看不出,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8.【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中的“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
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艺术行为是利用艺术手法从多个方面来美化皇帝,主要是为了显示皇帝在
每一个领域都是存在,凸显皇帝在罗马城邦唯一至高无上的权威,正确。
B.题干强调的是对皇帝的塑造,无法体现民主与平等,排除。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的特征,排除。
D.题干强调的是罗马皇帝权威,并没有说明罗马法的内容,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罗马建筑的相关知识,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
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罗马建筑的认识。
9.【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相互利用,利用对方的权力维护自身利益。故D符合题意;
ABC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o
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
料说明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相互利用。
10.【答案】B
【解析】A.封君封臣制下,封君对封臣具有保护的义务,排除A。
B.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有了教以前更为规范的一是。即行
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
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由此可见,封君与封臣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故B正确。
C.封臣要直接承担封君的赋税、兵役,排除C。
D.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西欧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西欧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凡拥有12曼希(每曼希约30英亩)的采邑者要全副武装服兵役,如果不穿锁子
甲,装备不达标,其采邑将被没收”,可以得出采邑者需要向法兰克国王提供兵役,否则他的被赐予的采
邑就会被收回,这体现了国王和采邑者之间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A项正确;B项所述与题干材料不符,
采邑的封赏使一些农民沦为封建主的依附农民,促进了西欧封建土地制的发展和封建主阶级的强大,应排
除;C项所述与题干材料不符,通过采邑制逐渐形成了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男爵、骑士。应排除;D项所述与题干材料不符,采邑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封君封臣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材料、结合要求、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封君封臣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
12.【答案】A
【解析】据题干“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可知,一批知名
的罗马法学者拥有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推动波隆那大学的诞生,故A符合
题意;新兴市民阶层要求,题干未涉及,排除B;题干未说明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排除C;国王与教皇的
支持与题干中“知名的罗马法学者”不符,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
原因是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罗马三次征服世界,而第三次以法律的征服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和所学
可知,罗马法奠定了现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故C正确;罗马第一次征服是
依仗武力征服世界,排除A;罗马第二次征服世界依靠宗教,排除B;由于穷兵跋武,不断对外征战,加
速罗马帝国迅速灭亡,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罗马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罗马法对世界影响深远。
1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
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
发展了数学。”由此可知古代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和数学的发展,依据了自然社会自然变化,凝聚了顺应自
然的智慧,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古埃及文明与经济体制的关系,B排除;材料指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是根
据自然界的自然变化,未体现文化交流,C排除;古埃及文明的兴亡受历史条件,社会等影响。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掌握非洲尼罗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
1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就是要借用神权来加强皇权,稳定社会,维系帝国的统治,A
项正确;查士丁尼是通法律的手段,不是教化民众,排除B项;追求公平,完善民主制度体现的是雅典的
民主政治,排除C项;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会是保护奴隶利益,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通过对罗马法本质的分析作答。
本题利用文字材料考查学生通过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罗马法的本质问题,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16.【答案】大河文明,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
杰作,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建筑艺术
【解析】(1)据建筑卡片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文明。金字
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作,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建筑艺术。
(2)两幅图反映的文明成果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分别是《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二者共
同的史料价值是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人类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故答案为:
(1)
建筑一:金字塔
建筑二:帕特农神庙
文明类型:大河文明
历史价值: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作
历史价值: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艺术价值: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建筑艺术
艺术价值: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
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人类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
产。
本题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古代著名建筑与雕塑等相关史实,掌握
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公司技术合作合同模板
-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临时用工安全免责合同协议
- 个人理财规划合同书
- 专业版办公室装修合同模板
- 二手汽车购销合同范本
- 云计算资源租赁与服务外包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担保合同样本
- 分期付款房屋买卖协议书
- 上海超市股份转让合同样本
- 中考记叙文阅读
- 《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产科沟通模板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剂发泡力的测定改进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3部分:芒针
- 2022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诊科进修汇报课件
- 一年级家访记录表(常用)
- 信息技术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