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安全知识高频考点及答案_第1页
防触电安全知识高频考点及答案_第2页
防触电安全知识高频考点及答案_第3页
防触电安全知识高频考点及答案_第4页
防触电安全知识高频考点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触电安全学问高频考点及答案

1、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触电事故较多,6〜9月份为高

峰。

2、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但在专

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3、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事故,大都是单相触

电。

4、统计资料表明,有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

造成的。

5、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发生在农村的触电事

故约为城市的3倍。

6、触电事故的原因有:1)缺乏电气安全学问或常识;2)电气安

装不符合规范要求;3)设备故障或有缺陷且维护和修理管理不善;4)

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规定;5)麻痹大意,工作不认真等。

7、按触电事故的损害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8、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损害,是最不安全的一种损害,

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9、电击的重要特征是:1)损害人体内部;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

显著的痕迹;3)致命电流较小。

10、直接接触电击是正常状态下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故障状

态下的电击。

11、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造成的

损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

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

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

12、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命电流较大。

13、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气化,金属

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损害。

14、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

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15、依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

分为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6、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

相触电。

17、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

电是最不安全的。

18、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触电伤亡事故大多是间接触电所引起的。

19、跨步电压电击是人在有电位分布的区域内行走时,前后两脚

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不安全电压时造成的电击。跨步电压电击实际上也属

于间接接触电击。

20、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

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影响。人的跨距一

般按0.8米考虑。

21、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多

而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遭到跨步电压电击完全可能显现截然不同的

后果。

22、电流对人体的损害有:1)生物学效应;2)热效应;3)化学

效应;4)机械效应。

23、影响电流对人体损害程度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电流持续时

间、电流途径、电流种类、电流频率、电压高处与低处和个体特征。其

中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为最重要因素。

24、在肯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

该概率下的感知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概率为50%时,

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o

25、在肯定概率下,人体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称为该概率下的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与人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

尺寸等因素有关。概率为50%时,成年男性的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

女性约为10.5mAo

26、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抖的最小电流,称为

室颤电流,室颤电流的最小值称为室颤阈值。室颤电流是短时间作用的

最小致命电流。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波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

为50mA,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波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数百

mAo致命电流约为50mA,持续时间在Is以上。

27、人体触电时,左手至前胸是最不安全的电流途径。

28、直流电流在流动期间人体没有感觉,只有在接通和断开时人

才会感知。接通和断开瞬间直流感知阈值约为2mA。

29、作用时间不超过0.1〜10ms的电流称作冲击电流。冲击电流

对人体的作用有感知阈值、苦痛阈值和室颤阈值,没有摆脱阈值。

30、电流频率在50〜60Hz时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31、正常工作条件下直接接触触电的基本防护措施有:绝缘、屏

护、安全间距、安全电压等,不能用漏电保护器取代基本防护,它只是

在基本防护失效时发挥补充防护作用。

32、在220〜380V电压区段的直接触电防护中,可以采纳漏电动

作电流不超过30mA、分断时间不超过0.2s的漏电保护器作为直接触电

防护的附加补充保护,以便在基本防护失效或操疏忽时实行直接触电防

护。

33、不论高压设备是否已加绝缘,都要实行屏护或其它防止接近

的措施。

34、屏护装置所用的材料应当有充足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

能。但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防止其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必需将其接地或接零。

35、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依据需要装锁或采纳信号装置、联锁装

置。一般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或采纳专门装置,当人体超过屏护装

置而可能接近带电体时,被屏护的带电体将会自动断电。

36、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由特定电源供电的不

致使人直接死亡或伤残的电压等级系列。

37、安全电压应充足条件:1)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50V、直流

120V;2)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3)安全电压电路与供电电路及大地

隔离。

38、国家标准将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为42V、36V、24V、12V、

6Vo

39、采纳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需实行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

的保护措施。

40、在低压工作中,人体及其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为0.1m。

41、10kV及以下工作人员工作中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为0.35米。10kV及以下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为0.7米。

42、遮栏高度不得低于1.7m,下部边缘距地面不应超过100mm。

43、发觉有人触电后,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电源,然后依据触电

者的实在情况,立刻进行对症救助。

44、现场常用的救助方法是“心肺复苏法”,它包括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

45、触电急救的八字原则是“快速、就地、精准、坚持”。

46、据资料统计,从触电后Imin开始抢救的约90%有良好效果;

从6min开始抢救的约10%有良好效果;从12min开始抢救的,救活的可

能性很小。

47、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施救者最好一只手操作,以

防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