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2024.01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制片人、作家迈克尔·伍德》)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化”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真”而忽略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德认为中华文明能长期存续,源于中国人始终信守“斯文”,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汉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B.杜甫的作品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是迈克尔·伍德认为他能超越李白成为中国最伟大诗人的主要原因。C.作品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大家赢得后世尊重的最根本原因。D.鲁迅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等四种人,就是中国人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的生动诠释。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现代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依然能在当下找到古代文化的含义,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杜甫的诗歌就是最好的证明。B.随着我们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我们愈加认识到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对中国人,甚至对各国人民也具有当代意义。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可以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重视的精神特质,必将能在当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世界局势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之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诗人梦中还乡,妻子“小轩窗,正梳妆”,两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B.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回忆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C.孙犁《荷花淀》中约水生嫂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D.王愿坚《党费》中黄新在白匪来搜人时,对“我”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4.为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迈克尔·伍德使用了哪些事实性论据?结合原文简要概述。5.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描写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后的反应。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含蓄,可能会让读者不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阐述你的理由。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寻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节选自孙犁《荷花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复活(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①这天夜里,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睁大眼睛躺在板铺上,想着心事。②她想,她到了萨哈林岛后绝不能嫁个苦役犯,要么嫁个长官,或者嫁个文书,至少也得嫁个看守。他们都是色鬼,想起那个辩护人怎样盯住她,庭长怎样盯住她,法庭上遇见她和故意从她身边走过的男人怎样盯住她。③她想到许许多多人,就是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因为回想起来太痛苦了,这些往事原封不动地深埋在她的心底。今天她在法庭上没有认出他来,倒不是因为她最后一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军人,没有留胡须,如今却留着大胡子,显得很老成,主要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在他从军队回来,却没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个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发生过的事全部埋葬掉了。④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满心希望他回来,因此不仅不讨厌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对她肚子里时而温柔、时而剧烈地蠕动的小生命感到亲切。但在那个夜晚以后一切都变了。后来的遭遇使未来的孩子纯粹成了累赘。⑤两位姑妈都盼望聂赫留朵夫,可是他回电说不能来,因为要如期赶回彼得堡。玛丝洛娃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同他见面。玛丝洛娃服侍两个老姑娘上床睡了,就怂恿厨娘的女儿玛莎陪她一起去。⑥这是一个黑暗的风雨交作的秋夜,温暖的大颗雨点时下时停。玛丝洛娃虽然熟悉这条路,但或许太兴奋,在树林里还是迷失了方向。玛丝洛娃一跑上站台,立刻从头等车厢的窗子里看见了他。这节车厢里的灯光特别明亮。有两个军官面对面坐在丝绒座椅上打牌。聂赫留朵夫穿着紧身的马裤和雪白的衬衫,坐在软椅扶手上,臂肘靠着椅背,脸上泛着让玛丝洛娃感到神秘奇怪的笑容。玛丝洛娃急切地用冻僵的手敲敲窗子。但就在这当儿,火车缓缓开动了。一个军官手里拿着纸牌站起来,往窗外张望。她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脸贴在窗玻璃上。那个军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来。聂赫留朵夫站起来,推开那个军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这时玛丝洛娃彻底看清了仅一窗之隔的这张陌生的脸上那神秘奇怪的笑容。⑦火车加快了速度。玛丝洛娃也加快脚步跟住火车。就在窗子放下的一刹那,一个列车员走过来把她推开,自己跳上火车。玛丝洛娃落在后头,但她仍一个劲儿地在湿漉漉的站台上跑着,但头等车厢已经离得很远了。接着二等车厢也一节节从她旁边驶过,然后三等车厢以更快的速度掠过,但她还是跑个不停。等尾部挂着风灯的最后一节车厢驶过去,她已经越过水塔,周围一点遮拦也没有了。风迎面刮来,掀起她头上的头巾,吹得衣服裹紧她的双腿。她的头巾被风吹落了,但她还是一个劲儿地跑着。⑧“阿姨!卡秋莎阿姨[4]!”玛莎喊着,好容易才追上她,“您的头巾掉了!”⑨“他在灯光雪亮的车厢里,坐在丝绒软椅上,有说有笑,喝酒玩乐,可我呢,在这儿,在黑暗的泥地里,淋着雨,吹着风,站着哭!”玛丝洛娃想着站住了,身子往后一仰,双手抱住头,放声痛哭起来。⑩玛莎害怕了,搂住她湿淋淋的衣服。⑪“阿姨,我们回家去。”⑫“等一列火车开过来,往轮子底下一钻,就完事了。”玛丝洛娃想着,没有回答小姑娘的话。⑬她打定主意这样做。但就在这当儿,她肚子里的孩子,他的孩子,突然颤动了一下。忽然间,那在一分钟前还那么折磨她、使她觉得几乎无法活下去的重重苦恼,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满腔愤恨,她不惜一死来向他报复的念头——这一切顿时都烟消云散了。她平静下来,理了理衣服,扎好头巾,匆匆走回家去。⑭从那天起,她心灵上发生了一场大变化,她不再相信善了。如果她心里发生疑问:为什么人们互相欺凌,受苦受难?那么,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闷,那就抽抽烟,喝喝酒,同男人谈谈爱情,这样也就会把苦闷忘掉。(有删改)[注]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名字。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写玛丝洛娃夜里想到要嫁个长官或文书,想到盯着她的辩护人、庭长,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她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B.玛丝洛娃在法庭上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不是他变化太大,而是她不再想起他,有时她会感到苦闷,说明她没有完全麻木。C.玛丝洛娃在站台看到聂赫留朵夫后便敲他座位旁边的窗子,聂赫留朵夫却对她视而不见,推开了军官,粗暴地将窗子放下。D.当玛丝洛娃刚被聂赫留朵夫抛弃时,她对生活失去信心,因腹中的孩子而产生活下去的勇气,但从此之后不再相信善良。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画线部分对风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和玛丝洛娃内心的悲伤,也暗示了她悲惨的命运。B.小说节选部分一再强调玛丝洛娃不愿回想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有利于表现这件事对玛丝洛娃内心造成的伤害。C.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既有动作语言描写,也有直接心理描写,这样更充分表现出了玛丝洛娃前后情感的变化。D.小说节选部分对车站夜晚的描述,回顾了玛丝洛娃遭聂赫留朵夫抛弃的情形,对他们两人性格塑造都很完整全面。8.在见到聂赫留朵夫前后,玛丝洛娃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小说第⑥自然段对车厢内聂赫留朵夫和另一个军官的描写有怎样的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余,贾生征见。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材料二: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注]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注]“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样的话。10.材料一画破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诏令A议下B诸老先生不能C言D贾生尽为之E对F人G人各如其意H所欲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指订立,与《过秦论》中的“赢粮而景从”的“景”用法不同。B.害,指嫉妒,与《屈原列传》中的“争宠而心害其能”的“害”词义相同。C.自用,指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成语“师心自用”的“自用”意思是一样的。D.之,指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墨子·兼爱》中的“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的“之”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正因为适时改变了秦朝的法令而政通人和,其变法革新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B.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之后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C.苏轼从当时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比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和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为汉文帝的决定做出强有力的支持,说明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D.苏轼和司马迁都对贾谊遭际含有惋惜之情,但两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司马迁寓情感于叙事之中,而苏轼则在议论中表达情感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14.苏轼在《贾谊论》中认为贾谊有才不得施展有其个人原因,那么,身处新时代的你该如何“自用其才”?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述看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苏武庙(唐)温庭筠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③。茂陵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③丁年:壮年。④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B.首联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古庙的苍幽肃穆,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C.颈联用“逆挽法”,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D.尾联中“空”“哭”两字形象生动,写出诗人只能空向秋波悲叹年华已逝,真实感人。16.结合《苏武传》,分析本诗颔联描写的画面中所蕴含的苏武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任重道远,“任重”表现为“_____________”,“道远”表现为“______________”。(2)贾谊在《过秦论》中将秦朝灭亡原因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而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后唐庄宗得天下之“壮”和失天下之“衰”的不解。(3)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______________”,抒发酒与月皆不可辜负情怀。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____________”,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起源。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兰科是古老的大家族,达尔文曾说“兰花是我这辈子遇见的最好玩的东西”。温润的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吹拂下,植被茂密、流水潺潺的森林幽谷之间,是①,多种多样的兰花在此繁衍生息。有一种烟火柏拉索兰,看到过它的人总会发出“这是兰花?”的惊讶感叹。它非常瘦长,但能开出绚丽的大花。叶子为圆柱形,像铅笔一样笔直下垂,且非常薄。花色一般为白色,其独特之处在于流苏般的唇瓣和长而锥形的尖端,也呈下垂状。它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夏季开花,夜间会散发出浓烈的麝香肥皂味道。这股强烈的味道并不是为了吸引人们循香觅踪,②。据说,这股气味可以弥漫到附近500米的空间。为了传宗接代,烟火柏拉索兰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兰花的芳香虽然并不是为了人类而传播,但诗人们却常被兰花的芬芳深深陶醉。“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在林下静静生长,吐露芬芳,不管是否有欣赏者,这都是一株兰草面对成长的态度、信念和行动。18.请在文中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