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教学教案_第1页
《复活》教学教案_第2页
《复活》教学教案_第3页
《复活》教学教案_第4页
《复活》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通过鉴赏小说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小说题目“复活”的含义,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4.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感受人道主义的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小说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解,点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塞内加曾说:“灵魂的力量比任何命运都强大。凭着自己的力量,他既能造福于生活,也能

给生活带来不幸。”积极正向的灵魂,可以推翻一切阻碍,唤醒人心,给我们带来新的人生。

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讲述的故事:年轻时风流、堕落的聂赫留朵夫,诱骗并抛

弃了玛丝洛娃,使其沦落风尘,甚至被人诬陷入狱。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迷途知返的聂赫

留朵夫在拯救玛丝洛娃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人生。聂赫留朵夫的人生,像极了现实中的

我们:在受到诱惑时被改变,在灵魂召唤中醒来,在黑暗中寻回自我。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而人生,不过是一场灵魂蜕变的自我救赎。

二、知人论世

列夫-托尔斯泰

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

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回到彼得堡

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淳年82岁

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

作品。

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国J

鲁迅称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马克•吐温称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写作背景

1.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

大劳动人民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僮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

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

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托尔斯

泰参加了1891年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到农民与地主之间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

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2.个人背景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

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

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

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

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突出。

三、初读文本

任务一:明确人物,梳理情节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提问】小说主要人物是哪些?他们是什么关系?

【明确】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二人是多年未见的旧日“恋人”,玛丝洛娃曾经是聂赫留

朵夫姑妈家的女佣,受到聂赫留朵夫的引诱并怀孕,并因此被赶出家门。

【提问】了解故事梗概,划分故事情节?

前情回顾: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

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

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

丝洛娃,祈求宽恕。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四、文本研读

(-)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一:玛丝洛娃是怎样一个形象?文中多次描写玛丝洛娃的外貌和神态,尤其注重描写她

的笑容和眼神,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思考1:通过解读文章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语句,分析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特点。

玛丝洛娃的‘笑”赏析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嫣然一

人,就嫣然一笑⑵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斜睨的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特别是衣着体

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B段)面的人

“她忽然瞭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

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段)只是“微微一笑”,这笑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44段)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段)突出了玛丝洛娃的真实状态,她

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

--微笑着”。(65段)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

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

段)已经完全丧失了少女时代的纯真,身上浓重地刻下了以

往生活的印记。(麻木)

♦外貌描写

原文:乌黑的鬟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

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晴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27)

分析:显出她长期受侮辱迫害和堕落过的痕迹;斜睨的眼睛,则隐含着她对社会的不满

和蔑视。这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眼睛“特别有神”,让人无法讨厌她,作者这样写激起了人

们对她的遭遇的同情。

♦语言描写

原文:“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36)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J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37)

"……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41)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J(43)

“您的话真怪r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69)

分析:表明聂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再触及那段痛苦的回忆。

面对聂赫留朵夫的赎罪,玛丝洛娃鄙夷不屑、不信任,表现了玛丝洛娃悲惨但倔强清醒的形

象特点。

♦动作描写

她没有听他说话……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64)

分析: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

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像极了一

个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很多次。一个唯利是图、工于心计、世

俗贪婪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思考:作者塑造玛丝洛娃这一人物用意何在?

玛丝洛娃是俄国底层民众中的典型代表,作者借她揭露了当时俄国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以

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表达了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和革命要求。《复活》以玛丝洛娃的人

生经历与思想沉浮为线索,深入探讨了其精神复活的必然性,不仅凸显了其丰富饱满的人物

形象,更突出了这一形象对于俄国底层人民实现精神复活的重大意义。

探究二:分析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

思考:文章在刻画聂赫留朵夫是主要采用什么手法?

心理描写

思考1:称呼语言能够直观地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小说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

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反映了聂赫留朵夫的什么心理?

情境聂赫留朵夫称呼的变化聂赫留朵夫心理

,开始用"您"来称呼对方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表明聂赫留朵夫曾着

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

两音并不比平时高。(4)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

恕的,所以用"您"。接

在“我想见见您.......我........”(5)下来对玛丝洛娃的称呼又

栏换回了"你",可见聂赫

栅“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

留朵夫当时内心的诚恳、

边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17)急切和激动,以至于忘记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了之前内心设定好的称谓

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弃,下意识地使用了对往日

见爱人习惯性使用的“你"

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一个简单的称呼的变换

(18),细致入微的暗示了人物

当时的心理状态。

“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

又叫道。(19)

情境聂赫留朵夫称呼的变化聂赫留朵夫心理

解“卡秋莎!我来是当玛丝洛娃突然向他要钱时,

玛要请求你的饶恕,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已经丧失

洛生命了",但他直呼玛丝洛娃

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的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称

风A你是不是饶恕我,"你"——因为玛丝洛娃不让

不或者,什么时候能他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而

原让他"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

谅饶恕我。”他说,

时量",让他不冉嫌恶她,也不

,忽然对玛丝洛娃改

始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而

急称“你”了。(63)是决定在精神上唤醒她,"恢

复她的本性"。

情境聂赫留朵夫称呼的变化聂赫留朵夫心理

探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当他把想赎罪的话说完了,玛

时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丝洛娃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

结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

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

的神色",而且准备回牢房时,

娃她带回牢房。(71)

绝“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他又改称"您"——因为玛丝

受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洛娃的冷漠让他意识到她对自

赫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己的距离感,让他决定还是用

朵只手,“我还要来的。”(72)这种庄重的敬称;他想要用这

的种态度表达请求饶恕和救赎玛

孤丝洛娃的决心。

思考2:同桌相互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聂赫留朵夫犹豫和徘徊的相关句子,再分析聂赫留朵

夫的心理。

【原文】“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12)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21)

心理、动作、神态描写。聂赫留朵夫的情绪很激动,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

己应该赎罪,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

说明他的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原文】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这个女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

了。……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60-62)

心理描写。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

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

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

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原文】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

使他去同她接近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

的本性。……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

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

他不敢开口了。

心理、语言描写。表明了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

精神复活的第一步。“不敢开口”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也表现了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

忏悔。

思考3: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发生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