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转向节的数控车削加工_第1页
起重机转向节的数控车削加工_第2页
起重机转向节的数控车削加工_第3页
起重机转向节的数控车削加工_第4页
起重机转向节的数控车削加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对转向节余量大、结构复杂及精度要求高的数控车削难点,从工装夹具、装夹定位和加工方法等方面入手,合理规划切削路线,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提高了转向节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1

序言转向节是独立悬架系统(见图1)的核心零件,在某新型起重机上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支撑并带动车轮转动,使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转向。转向节分为驱动转向节和非驱动转向节,转向性能受转向节精度的影响较大。我公司自2017年1月以来,对废品转向节进行统计,因尺寸超差的占比达到85%以上,所以需要对转向节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使其能够满足使用性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批量生产。图1独立悬架系统1—固定螺母2—轮边总成3—转向节盘固定板4—悬挂液压缸5—传动半轴6—主减速器7—V形推力杆8—转向节臂9—转向节本体2

转向节加工技术要求图2为转向节,其质量为58.15kg,目前采用卧式车床进行加工,工艺路线为:来料检验→粗铣→粗车→调质处理→精车→精铣→滚花键→检验入库。转向节属于异形件,各型面和加工尺寸较多,几何精度要求高,主要加工部位包括型腔上下基准面、型腔内腔、各精度孔、锥面、外圆和内孔等。

图2

转向节3

加工难点分析经分析,加工中存在如下难点。1)锻件毛坯粗加工余量大(见图3),轴肩余量相比其他位置更多,且外形不规则,无法实现高效除去余量,车削效率低。图3锻件毛坯粗加工余量大2)转向节几何公差和尺寸精度要求高,采用花盘装夹定位,装夹刚性差,且装夹不牢靠导致车削过程中工件产生微动,造成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超差。3)转向节内腔不规则,空间位置复杂,加工干涉导致内孔刀具直径受限,车削时易产生振动,其内孔φ80mm轴承座孔相对于基准C-D的径向圆跳动最大变动量为0.005mm,由于采用反车内孔的刀杆受通孔直径限制,刚性差,转向节的内孔加工精度控制困难,且一次装夹车削后,内孔的精度检测正确率低。4)转向节φ110mm外圆处要求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中低速车削很难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4

解决思路针对转向节车工序装夹不牢、定位精度差、刚性差及加工精度不易控制等难题,解决思路如下。1)通过心轴装夹或单动卡盘装夹方案,实现转向节在数控车床的定位,解决转向节无法装夹的难题。2)通过建立转向节余量车削模型,借助计算机辅助编程软件优化车削路线,解决车削效率低的难题。3)通过设计制作转向节专用装夹过渡套,实现转向节能够调头装夹,采用阶梯式组合变径镗孔刀解决刚性差和无法测量的难题。5

确定装夹方案1)根据转向节结构特点,在数控镗铣床完成粗铣后,使用普通心轴装夹方案(见图4)粗加工,将自制心轴工装穿入转向节φ76mm、φ50mm台阶孔,通过锁紧螺母实现转向节在数控车床上的定位装夹,依靠卡盘夹持和心轴端的拨块实现车削时的转矩传递,并在卡盘处安装配重平衡块。图4转向节使用普通心轴装夹方案1—配重平衡块2—拨块13—拨块24—心轴5—转向节2)经过初步验证,采用心轴装夹,由于转向节φ76mm、φ50mm台阶孔在数控镗铣床通过U钻和扩孔钻加工,内孔尺寸不稳定,受内孔精度低的限制,仅依靠端面进行锁紧,工件易松动,对转向节的装夹方案有限制,且每次都需拆卸拨块2,拨块2也有松动的隐患。3)采用单动卡盘装夹方案(见图5),考虑到转向节可夹持的位置均远离卡盘,经测量,需要将卡爪长度增加约300mm,标准卡爪不能满足要求,通过重新设计制作卡爪,增加夹持刚性,上道工序粗铣时还需要将平面铣出,增加卡爪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图5转向节单动卡盘装夹方案4)转向节轴向定位(见图6)采用分体式定位工装,即在本体上实现与转向节接触部位可更换,安装工装本体时需要进行轴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找正。此装夹方案可满足驱动转向节和非驱动转向节的粗、精加工的装夹定位要求。图6

转向节轴向定位6

优化工艺路线6.1建立转向节零件模型随机抽取5件转向节毛坯进行测量,在不同位置选取5组数据进行零件毛坯模型的建立,通过比对锻造毛坯的直径,发现采集点的工序余量大小相对较为均匀。转向节毛坯坐标点采集数据汇总见表1。将各项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计算[1]并在数控车床上找正后,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落差为2.5~3.0mm,可将最终建模毛坯外径增大4~6mm。图7

转向节毛坯采集点表1

转向节毛坯坐标点采集数据汇总

单位(mm)6.2粗加工考虑到机床卡盘直径大、离心力大等因素,可将安全系数设置为0.8,推荐切削速度vc=131m/min,转速n=238r/min,背吃刀量ap=3.5mm,进给量f=0.4mm/r。可使用CAXA数控车软件编程和手工编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编制转向节加工程序。粗加工时,建议使用顶尖辅助顶紧工件,顶紧前需要在φ52mm内孔端面处进行60°倒角,方便顶针顶紧工件,防止工件内孔与尾座不同心,可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松动。6.3精加工转向节精加工受其结构形式限制,按一般的工艺顺序应该先内后外,即先加工内孔部分,再车外圆。但内孔若采用抗振阻尼刀杆进行反向车削,则存在刀杆直径受限的问题,易引起车削振动,φ80mm内孔加工完成后还存在无法测量等问题。(1)外圆和端面止口的精加工考虑到外圆加工需要控制φ110mm、φ93.864mm等6处外圆尺寸,按先后顺序分刀车削,其中φ110mm外圆要求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受离心力、线速度低的影响,通过车削外圆表面不易达到工艺要求,此处可采用滚压工艺替代车削,可将φ110h7外径公差车至0~+0.01mm范围内,再通过单针滚压刀实施滚压后,使用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得表面粗糙度值Ra=0.423μm,符合工艺技术要求。转向节外圆精加工车削和滚压切削参数见表2。表2转向节外圆精加工车削和滚压切削参数将机床尾座退至安全距离后,使用内孔刀车φ56mm孔至尺寸要求并按要求倒角,因工件悬伸较长,为保证内孔加工质量,内孔车刀需缩至最短(若刀杆过长,可切除多余部分),尽量选择正前角锋利型的刀片。(2)转向节二次装夹和过渡保护套若调头后直接装夹工件,则易破坏转向节的表面粗糙度,需要制作过渡保护套。保护套材质选用QT450-10球墨铸铁,考虑到装夹牢固和安全性,可使用阶梯式开口保护套(见图8)。转向节二次装夹找正如图9所示。图8阶梯式开口保护套

图9转向节二次装夹找正(3)转向节φ80mm内孔精加工及控制方法转向节φ80mm内孔以内沟槽为分界线,需要分别控制,可按先内后外的顺序,先加工最小尺寸的孔,再控制靠近端面处的φ80mm孔,由于受转向节结构形式影响,内孔刀杆既要满足悬伸长度400mm,又要避免加工时φ52mm底孔干涉问题,优先选用直径40mm的10倍径抗振阻尼镗杆,可通过外转内冷的方式,即将切削液接入刀杆,实现切削时充分冷却,避免温升对内孔尺寸产生影响,切削时采用恒定余量加工方式,即第一刀精加工余量0.5mm,第二刀和第一刀余量相等,便于内孔尺寸控制。精加工完成后,采用内沟槽刀将φ83mm槽切出。检测时,考虑到其公差范围只有0.019mm,推荐使用内径千分表检测,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检测时需要在同一截面内进行多点测量。7

结束语转向节的余量大、结构形式复杂,几何精度和尺寸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