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_第1页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_第2页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_第3页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_第4页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一、集体无意识的定义深层心理结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个深层次结构,它包含了人类共享的、遗传下来的心理特征和模式。这些特征和模式并非来自个人经历,而是源自人类的集体经验,是种族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原型的存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核心概念是原型,原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象征性的形象、主题或情境,它们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模式。这些原型可以在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神话、梦境、宗教仪式和艺术作品中找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虽然集体无意识包含某些普遍的元素,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可能会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这意味着不同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可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方式。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集体无意识与个体无意识相互作用,个体无意识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经历的集合,而集体无意识则是这些个体心理特征的共同基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与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相互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体无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与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相接触,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心理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对集体无意识的定义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文化和历史对个体心理的深远影响。这一概念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人类学、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集体无意识的形成集体无意识是在文化中形成的。人类的文化传统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包含了许多共同的经验、信仰和价值观念。这些共同的文化元素在人类的历史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无意识共识。集体无意识是在人类进化中形成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反应,这些本能和反应在人类的基因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这些基因遗传下来的本能和反应,形成了人类共同的无意识基础。集体无意识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环境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中的文化、习惯和规范,对人类的无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塑造作用,形成了集体无意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集体无意识成为人类在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中所共有的无意识部分。它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健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集体无意识的表现群体无意识的行为模仿: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以表达自己的归属感和亲和力。例如,在街头表演中,一个人开始跟着节奏摇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群体无意识的情绪传递:群体中的情绪传递非常快速。例如,在体育比赛中,当球队得分时,球迷会一起欢呼而当球队失分时,球迷会一起感到沮丧。群体无意识的极端化表现: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更为极端的选项。例如,在选举领导人时,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极端立场或争议较大的候选人。群体无意识的从众现象:在群体中,人们常常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观点和行为,即使他们并不真正相信或理解这些观点和行为。例如,在公共场合举手同意某个提案,仅仅因为看到大多数人都举手了。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影响:集体无意识还体现在社会主流观念和价值观对个体的影响上。例如,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对财富的追求等,都可能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文化传承中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也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中,如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集体经验的体现。集体无意识并不意味着没有理性或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表明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群体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决策和行为。理解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社会现象,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四、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行为模式的塑造:集体无意识中蕴含的原始意象和象征,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例如,某些文化中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拜,可能源自于古老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念的形成:集体无意识中的普遍主题和观念,如英雄主义、亲情、牺牲等,往往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这些主题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们的核心理念和情感共鸣是共通的,从而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价值观念。文化传承的作用:集体无意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神话、传说、仪式等文化形式,集体无意识中的知识和经验得以代代相传。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为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基础。社会凝聚力的增强:集体无意识中的共同记忆和经验,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当人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或内部矛盾时,共同的集体无意识可以作为一种精神支撑,帮助社会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困难。创新与变革的动力:虽然集体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但它也为社会创新和变革提供了动力。通过对集体无意识的深入理解和反思,个体和社会可以发现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集体无意识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同时,集体无意识也为社会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可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心理动力。五、集体无意识的启示集体无意识,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首次提出。它指的是人类共享的、遗传的心理结构,这些结构并非来源于个人经历,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种族记忆之中。集体无意识的存在,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梦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集体无意识揭示了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不同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仪式和象征,都可以看作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通过研究这些普遍存在的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人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荣格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未得到适当的表达和整合有关。通过梦境分析、艺术创作和宗教仪式等途径,个体可以与集体无意识进行对话,实现自我治愈和成长。再次,集体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触动人们共同的情感和经验。这不仅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也使得艺术成为连接个体与集体、现实与潜意识的桥梁。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对于社会变革和进步具有启示意义。社会和历史事件往往在集体无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印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通过理解和引导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我们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集体无意识不仅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也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文化、艺术和社会变迁的关键。通过探索和应用集体无意识的启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自身,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参考资料: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同本质。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记忆,这些经验和记忆在个体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一种基础,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和信仰。在荣格的理论中,集体无意识是由原型构成的。原型是心灵的原始模式,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些原型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神话、传说、宗教等文化现象,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例如,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无限完美的原型,这种原型在个体的生活中表现为对完美的追求和渴望。集体无意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也塑造了个体的性格和价值观。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往往源于个体不同的集体无意识原型。集体无意识也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往往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这些信仰和故事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塑造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同本质和思维方式。通过深入了解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和原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探索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意识、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是三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并阐述它们在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主观感知和认识,是心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意识具有以下特点:意识是一种主观体验: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体验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意识具有主观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人们在进行思考、感知和行动时,通常带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具有选择性:人们不能同时注意到所有的刺激,而是选择性地一部分刺激,这也是意识的一种特性。在心灵结构中,意识位于最上层,它负责处理信息、做出决策并指导个体的行为。个体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那些在个体意识层面以下的心理现象。个体无意识的内容通常是被压抑的欲望、情感和经历,这些内容由于不符合个体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因此不能进入意识层面。个体无意识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它可以通过梦境、口误、笔误等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例如,一个压抑自己愤怒情绪的人可能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易怒的特点。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那些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集体无意识的内容通常包括文化传统、信仰、价值观念等,这些内容代代相传,成为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基本依据。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对于道德的判断以及对于行为的取舍。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由的理解和追求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便是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在分析心理学中,心灵结构被认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三者在实际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意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心理层面,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控制的层面。个体无意识则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压抑或遗忘的心理内容和体验。集体无意识则更加强调文化、信仰、价值观念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的心灵结构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心理学的心灵结构中,这三个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这就需要对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三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决策,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无意识并不是心理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是为哲学、精神病学、心理病理学、法学、文艺、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它作为心理学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无意识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学说,现在在美国已不再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它已渗透到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西方知识界就像讲述自己的心脏和胃的活动一样讲述着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心理结构图。传统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只是这一结构的表层,即意识层,而在心理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个比意识层更为广袤、复杂、隐密和富于活力的潜意识层面,如果说人的心理象一座在大海上漂浮的冰山的话,那么意识只是这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可见的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藏在水下的更巨大的部分。这一潜意识层面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无意识层(unconscious),它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二是前意识(preconscious),它是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层面,其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借助于这一立体结构,弗洛伊德指出,旧心理学为人们所描绘的以理性意识为中心的精神生活图画是自欺欺人的,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都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无意识领域,"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2)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象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的缠绕,"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这一发现,使精神分析不仅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无意识领域,而且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基本理解,所以弗洛伊德才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无意识",并称"对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次要知觉”,指的就是无意识;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H.霍尔姆霍茨相信从感觉原子中得到的经验世界的构造要求无意识推断的存在:J.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F.尼采说过“意识只是表层”;A.叔本华声称“人类灵魂中存在野蛮的兽性”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检验所有这些假说,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形成了一门以研究无意识心理为主的科学心理学。正如弗洛伊德本人所说:精神分析代表了对人类自尊的第三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N.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C.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方法论基础。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种有关无意识的实验方法,也不欢迎别人试图实验性地去验证他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罗森茨韦格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谈到他希冀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回信中非常简洁地作了答复:“我颇有兴趣地检查了你们试图验证精神分析命题的实验研究,我不会对这种实证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些命题所依赖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使它们与实验验证无关。这么做是无害的。”弗洛伊德据以建立精神分析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由他的临床病例所组成。他将与患者的谈话记录作为科学资料,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作为研究的科学方法。对弗洛伊德来说,成功的治疗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可靠性提供证据。这里,对弗洛伊德最具吸引力的,是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在弗洛伊德时代,最常见的神经症是歇斯底里,它表现为心因性躯体症状,诸如躯体麻木和感知缺失等。1896年,弗洛伊德曾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宣布歇斯底里并非魔鬼缠身,也非道德沦丧,而是一种具有心理病源(尤其是性)的症状。遗憾的是,当时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协会主席R.冯·克拉夫特-埃宾却把弗洛伊德的观点称之为“科学的神话”。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起始于他1894~1895年所写的手稿《科学心理学之规划》,从中可以发现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当时,弗洛伊德为两个目标所苦恼:第一是检验,如果有人引进定量的思考,那么心理机能的理论会是什么形态;第二是如何从精神病理学中汲取一些可为科学心理学所利用的东西。在该手稿中,弗洛伊德阐释了他的意图:“建立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把人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可用物质微粒来说明的量化决定状态。”为此,他发展了关于心灵和行为的普遍理论,使用的完全是生理学的和量化的术语。例如,动机被描述为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处(现称突触)引起紧张的结果,这种紧张使人感到不快,跨越间隙,紧张最终得以释放;记忆被解释为神经元间隙处渗透性(现称突触强度)的改变,这是连接着的神经元重复兴奋的结果。用相似的量化神经病学方法,弗洛伊德解释了从妄想到认知的全部“心理机能”。继那部手稿以后,弗洛伊德开始从事自我分析。借助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出现在心理无意识中的行为和心理事件的原因,并区分了“真性神经症”和“心理神经症”。前者是真正躯体病症,由“某种神经病毒增加或减少所引起”;后者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或依靠无意识观念的情绪作用所引起”的。随着自我分析方法的运用,弗洛伊德开始从机械生理学解释转向进化生物学解释。那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包括冯特,接受了德国达尔文主义先驱E.海克尔的“生源定律”。根据“生源定律”,个体的发生重演了种族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生物的胚胎是对它的种系发生道路的重复”。由此,一个人类胎儿经历了两栖阶段、爬行阶段、简单的哺乳阶段等等,直到他形成人的雏形。于是,弗洛伊德把“生源定律”扩展至心理发展,作为其研究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基础。无意识概念的演变。无意识概念是不能为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家所接受的。在这些心理学家看来,心理科学是意识的科学。例如,弗洛伊德的导师F.布伦塔诺就坚持拒绝无意识概念。W.詹姆斯赞同布伦塔诺的观点,认为假设无意识的存在有着科学上的危险性。由于界定上的无意识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它很容易成为一种实用的工具,借此构造无法测量的理论。弗洛伊德却坚持无意识的概念,并把无意识的理论视作“精神分析研究的顶峰”。1895年,弗洛伊德和J.布洛伊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一书,书中提及了一个名叫安娜的病例。布洛伊尔采用催眠疗法,让安娜在催眠期间诉说自己的症状。结果发现,每当安娜进入催眠状态并诉说自己的症状时,她就会感到症状的减轻;每当她回忆起那些原本已经忘记的引起事件的原因时,就会有所康复。例如,她拒绝用玻璃杯喝水,因为她曾看见一条狗从玻璃杯中舔水。当她意识到这一真正原因时,她马上就能用玻璃杯喝水了。弗洛伊德整理了安娜的病例,与此同时还搜集了其他一些歇斯底里病例。这些都包含在《歇斯底里研究》一书的理论一章中。在这一章里,弗洛伊德称歇斯底里成疾“主要由往事引起”,也即患者曾经经历了业已被压抑的情感创伤。消极情绪未能被事件所唤起,而是和记忆一起被扼杀(压抑)。这些情绪仍然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并且作为一种症状表现出来。这些观点表明,弗洛伊德开始从纯医学生理学角度转向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角度。不久,弗洛伊德发现催眠并非唯一可以揭示无意识的方法;患者还可以通过治疗家的解释指导,在毫无障碍的谈话期间慢慢地了解他们自己的无意识。1896年,弗洛伊德首次采用“精神分析”术语来描述他那新的、非催眠的技术。除了病例的依据外,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还有其哲学基础,那就是笛卡尔的“他人心理”。笛卡尔认为,我们往往根据自己内心推断过的无意识结论去推断他人的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正如我们从他人可以观察到的表达和行动中推断出心理的存在一样,我们也可以在我们自己的个案中这么做。“在我的心中有另一种心理”,或者说“一个人内部的第二意识”。这种意识的特征在于,“它们似乎与我们不相容,甚至令人难以置信”。据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关于无意识心理空间的“地形”概念,也即欲望还没有变成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地方。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无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意识所接受。只有通过审查,无意识的欲望才有可能变为意识,如果它通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通过审查的欲望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有可能成为意识”;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这一空间称作“前意识”。由此可见,无意识不只是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它还是一个从意识中分离出来的系统,并且具有自己的奇异原则。与意识相反,它免除了逻辑的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完全与外界现实脱离接触。后来,心理的地形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结构模型所取代。在结构模型中,心理由三个成分组成:先天的、非理性的和追求满足的本我(无意识系统);习得的、理性的和指向现实的自我(意识加前意识);道德的、价值的超我(有意识的审查者)。弗洛伊德认为,以往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地形概念,随着结构观点的采纳“开始失去了意义”。心理发展的驱力。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角度把心理发展的驱力还原为性,使之成为心理发展的核心驱力。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是一种生物驱力,它既有可能使一个人从事社会能够接受的建设性的活动,也有可能使一个人蒙患神经症。例如,就真性神经症而言,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真性神经症的“神经病毒”是由错误的性经验(诸如手淫和禁欲)所引起的。心理神经症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性在其中扮演了更多的心理学上的角色:就歇斯底里症状而言,这种神经病的起因是患者的童年期由于性诱奸而引发的心理创伤所致。孩提时代的性幻想也有可能是成年期神经症的关键起因。弗洛伊德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性心理失常》、《幼儿期的性欲》和《青春期变化》。嗣后,他把这三篇文章集成一书,题为《性学三论》。心理发展的驱力理论便源自于此。在第一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1)在性反常的反面,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东西。社会所谓的“性反常”,仅指性本能的一个部分的发展,它的活动集中在性感区而非生殖器。(2)所有的神经症都具有性的基础,起因于患者在对付自身性欲某一方面上的无能为力;神经症患者以症状代替了反常的性欲。在第二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症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生命最初5年儿童对性感觉的对抗。弗洛伊德的基本论点是儿童具有性感觉。儿童期的性感觉与成人期的性感觉完全不同,他们是自我中心的,或者说是自恋的。儿童最初是从一些分布于身体的性感区受到刺激而获得快感的,这些性感区有嘴唇、肛门、生殖器,甚至周身皮肤。从自我摆弄获得的快感是自恋性的,但这种强烈的感觉以后会作为成人指向性欲对象的部分性欲。儿童和父母处理早期性感觉的方式对成年后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在第三篇文章中,弗洛伊德转向了成人性欲。成人的性欲始于青春期。儿童期的性欲由于父母和社会的力量使之压抑下来,进入潜伏期。到了青春期,成熟的变化重新唤起潜伏着的性本能。在健康的人群中,性欲导向其他异性。在性行为反常的个体中,与某些童年期本能相联系的快感强烈到足以替代生殖器活动。神经症患者被异常的性要求所征服,并且将其性要求转变成了症状。在《性学三论》的结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在他以后的岁月中居于文化分析中心地位的概念,即“升华”。它是性欲变化的最重要形式。我们既可以直接表达我们的性欲望,也可以压抑它们,还可以利用性能量促使其转向高级的文化活动,诸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升华,它把本能的驱力转向了对文明的贡献。【例】反射、应激反应、伤口没有经过意识互动而产生的自我复原行为等.无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1/7),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6/7)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为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冰山理论”中的水面,或者严格地称分界线)和无意识。)在严格的弗洛伊德术语中,用“潜意识”概念来代替“无意识是不正确的。弗洛伊德坚决地认为,无意识是完全无法观察和为人了解的。无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需要——忘记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人的心理活动按有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