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植物病原线虫,对松树等针叶树种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在中国,松材线虫的入侵已经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墨天牛(Monochamusspp.)作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媒,其在病害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的防治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对寄主植物的影响,然后详细阐述了墨天牛的生活史、行为习性及其在松材线虫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本文将探讨目前采用的监测和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管理策略等,并评估它们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文章将讨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新型防治技术的开发、生态友好型防治方法的探索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松材线虫传播的潜在影响。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为林业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共同应对松材线虫及其传媒墨天牛带来的挑战。二、松材线虫研究进展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是一种寄生于松树体内的毁灭性病原线虫,自其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全球植物病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松材线虫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松材线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方面,科学家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深入揭示了松材线虫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和进化历程。这些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松材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理解,也为探索其致病机制和寄主互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松材线虫的致病机制方面,研究发现松材线虫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干扰松树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寄主细胞结构,导致松树枯萎死亡。同时,松材线虫还能通过调控寄主的免疫反应和代谢途径,以适应其在松树体内的生存和繁殖。这些研究成果为揭示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松材线虫的监测和防控方面,研究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为松材线虫的早期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筛选和鉴定松材线虫的抗性基因和抗病品种,为松树的遗传改良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松材线虫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控策略,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三、墨天牛研究进展近年来,学者们对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墨天牛的生命周期、繁殖习性、取食行为等方面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者们揭示了其对松材线虫传播的关键作用。例如,研究表明墨天牛的取食行为不仅能够为线虫提供侵入松树的途径,还能够通过其排泄物促进线虫的扩散。研究者们还关注了墨天牛种群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与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墨天牛种群的分布和密度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松树密度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墨天牛的防治技术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们通过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的探索,旨在寻找更为环保和有效的防治手段。例如,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或者开发针对墨天牛特定行为的诱捕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对墨天牛抗药性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化学防治方案,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墨天牛在松材线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们开始探索两者之间的互作机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方法,科学家们试图揭示墨天牛与松材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松树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四、松材线虫与墨天牛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松材线虫和墨天牛是导致松树死亡的主要病原和传媒昆虫,它们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这两种有害生物的危害,研究和开发综合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监测预警技术:通过对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模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遥感监测、物联网技术等,实时监控疫情发生情况,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生物防治技术:积极研究和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资源,开发针对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生物防治制剂。通过人工释放天敌昆虫、施用微生物农药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化学防治技术:在生物防治技术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研发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农药,优化施药技术和方法,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综合管理措施: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加强林木健康监测等。通过综合措施提高松树的抗病虫能力,降低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危害程度。法规政策支持:加强林业法规建设,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政策和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林农参与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综合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五、前景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松材线虫及其传媒墨天牛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木材产业的威胁愈发严重。对松材线虫及其传媒墨天牛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未来,对松材线虫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生态适应性的深入探索。同时,针对墨天牛等传媒昆虫的研究,将更多地关注其传播规律、行为生态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有望更准确地预测松材线虫的扩散趋势,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防控策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基因编辑、微生物农药等新型生物防治手段对抗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昆虫将成为可能。这些手段不仅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而且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被动局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松材线虫等跨国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威胁,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各国可以共同提升对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昆虫的防控能力,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对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前景广阔,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六、结论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关于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文献资料,对两者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机制、危害程度以及防控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松材线虫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林业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墨天牛作为其主要传媒,加速了线虫的传播和危害。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我们发现松材线虫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墨天牛则因其特殊的取食习性和活动范围,成为线虫传播的有效载体。传播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墨天牛在不同生境中的活动规律及其与线虫相互作用的方式,这对于理解线虫的扩散路径和制定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危害程度方面,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联合危害已经导致了大面积的松林死亡,给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开展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针对防控策略,我们提出应加强林业管理,实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科研力度,深入研究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生态习性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制定更为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松材线虫和墨天牛的动态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防控措施,以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和生态安全。参考资料:松材线虫是滑刃目滑刃科伞滑刃属蠕形动物。呈蠕虫形,虫体细长;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基部微增厚;中食道卵圆形,瓣膜清晰;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病材中的幼虫虫体前部和成虫相似,后部呈暗色并结构模糊,尾亚圆锥形。松材线虫源自北美洲,目前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在中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东、四川、贵州、陕西等多个省也能看到其身影。可寄生于70余种针叶树,其中松属植物57种。通过松褐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25摄氏度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30摄氏度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1个世代。松材线虫会使寄生树木全株迅速枯萎死亡,称之为松材线虫病。该病传播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极大,在中日韩三国引起了松树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安全,同时也使松木板材及观赏松木的市场收到严重冲击,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属于二级检疫对象。主要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松材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滑刃目、滑刃总科、滑刃科、伞滑刃属。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成虫体细长,雌虫体长81mm,雄体长73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雌虫体长81mm,雄体长73mm。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增厚。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膜清晰。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排泄孔的开口大致和食道与肠交接处平行,半月体在排泄孔后约2/3体宽处。卵巢单个,前伸;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3%处。上覆以宽的阴门盖。后阴子宫囊长,约为阴肛距的3/4。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雄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状交合伞包裹,退火的交合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交合伞(为翼)是尾的角质膜的延伸,在问短呈铲状,由于边缘向内卷曲,从背面观呈卵形,从侧面观呈尖圆形。病材中的幼虫虫体前部和成虫相似,但其后部则因肠内积聚大量颗状内含物,以至呈暗色并接结构模糊。幼虫尾亚圆锥形。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包括繁殖型和扩散型两个阶段,在寄主植物体内,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由繁殖型二龄幼虫(J2)转变为扩散型三龄幼虫(JⅢ),并向天牛蛹室周围聚集,在天牛成虫羽化前,松材线虫扩散型三龄幼虫蜕皮变为扩散型四龄幼虫(JⅣ),通过气孔进入刚羽化的、体壁尚未完全骨化的天牛成虫呼吸系统。随后,天牛成虫进行补充营养取食或者产卵时,线虫从天牛气管逸出,并从天牛取食或产卵造成的伤口进入新的寄主植物体内。因此JⅣ型幼虫是松材线虫生活史中重要的一个虫态,是种群形成和扩散的关键。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越多,侵染健康松树的松材线虫病原就越多。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中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该线虫属线虫动物门、线虫纲、滑刃目、滑刃科、伞滑刃属。目前伞滑刃属约有50多个种。伞滑刃属的线虫多寄生在昆虫体内,和松树死亡有关的种主要是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松材线虫侵染松树后使松树枯死,而拟松材线虫也在很多地方枯死松树的木材中发现,但拟松材线虫是否能引起松树死亡,现在尚无定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雌虫的尾部形态,松材线虫雌虫尾部钝圆,而拟松材线虫的尾端有个尖突。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高温干旱的的气候条件下。从罹患病树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每只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最高可达25万~30万条。当天牛在树上咬食树木补充营养时,线虫幼虫就从天牛取食的伤口进入树脂,然后蜕皮成为幼虫。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松树往往又是松墨天牛的产卵对象。翌年,在罹患病的树林内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线虫,并“接种”传播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该病害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松黑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远程传播。松材线虫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25℃下经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时繁殖会受到抑制,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线虫能在6个月内使松树死亡,是使松林大片被毁的重要害虫。松材线虫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国均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侵袭中国香港,几乎毁灭了香港分布广泛的马尾松林。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被发现,随后相继在安徽、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形成几个疾病中心,并向四周扩散,使这些省的局部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导致大批松树枯死。松材线虫病给安徽、浙江两省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5亿~7亿元。由于松线虫的毁灭性危害,该虫已被为对内、对外的重要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天牛科28个种、吉丁科1个属、胫象科1个属的昆虫。在我国松材线虫分布区中,其传播媒介均为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松墨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幼虫有5个龄期,以5龄老虫在蛹室内越冬,是松树的蛀干害虫,虫口密度较高时可导致松树死亡。①借助媒介天牛或线虫本身的移动的自然传播途径;②借助人为运输并在媒介天牛的携带下实现远距离蔓延的人为传播途径。松材线虫病首先表现为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接着部分针叶失去光泽成灰绿色,并逐渐变黄,树脂停止分泌,最后整个树冠针叶变成红褐色,植株死亡。无论是小树还是大树,大多数植株在表现症状后1一3个月迅速枯死,只有少数植株至次年春季或初夏枯死,越年死亡的松树可在当年被诊断。有的植株感病后,在l一2年内仅树冠上少量枝条枯死,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直至全株。在湿地松、马尾松、黑松等植株上发生比较普遍。①直观检验:此种方法主要在产地调查时使用。在调查时仔细观察树木发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无树脂分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②解剖检验:用工具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树干内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③漏斗分离检验:从罹病木发病部位或天牛栖居处钻取木材组织并粉碎,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下方带有胶管和截流夹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h,取下部浸泡液离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镜下,对照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检查鉴定。④打孔流汁法检验:松树的流汁是比较正常的,就说明这个是健康的,如果流汁不是很正常的,拿到取样到实验室里面检测,确定是否有染松材线虫。木材及其产品在使用前或出境、进境前用60℃热处理或杀线虫剂处理。检疫中发现有携带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制品,应用帐幕熏蒸法进行处理,放在一个密封的塑料纸中,用每立方米木材方5~8磷化铝药丸或溴甲烷进行熏蒸,里面留有一定的循环空间,熏蒸7d以上;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把病树粉碎后再进行加工,立即送工厂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以及作为燃料及时烧毁;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丫等集中烧毁,严防遗漏。对种苗等繁殖材料和木材的调动和贸易进行管理、控制和检验,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播和蔓延。防止危险性病虫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输出,将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它传播到新区,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逐步消灭。选育抗虫品种是预防线虫的重要的一环。同一树种由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不同品种。其性状不同,抗虫能力也可能产生差异。人工把长势很弱的松树砍伤,因为松褐天牛最喜欢到这个里面产卵,然后进行除害处理,减少对健康松树的危害。除此之外,也有用天牛化学引诱剂Ⅰ号诱杀天牛或养放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寄生天牛幼虫诛杀。清除病害的枯木或濒于枯死的树木,集中成堆,用塑料布密封,以溴甲烷熏蒸5~10h,药量为69~83g/m3,可杀灭天牛成虫及幼虫。树丫集成小堆烧毁。预防性的喷药,包括树冠喷药和地面喷药,前者在天牛羽化出来取食补充营养时喷药,后者在羽化开始时喷药,喷药一次可持效2.5~3个月,可用25%杀螟松乳剂,每公顷3~3.6kg。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虫介体,也可用捕线虫真菌来防治松材线虫。此种方法对人、畜、植物安全,对害虫有长期抑制作用,人工培养及使用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有时效果不像药剂那样迅速和明显。摘要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森林病害,对松树和其他针叶树种造成极大威胁。本文综述了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重点探讨了该病害的发病机理、诊断技术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引言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森林病害,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该病害可导致松树和其他针叶树种枯萎和死亡,对林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危害,了解其发病机理、诊断技术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文献综述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病害才开始受到广泛。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贸易交流的增加,松材线虫病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的传播和危害日益严重。发病机理方面,松材线虫通过寄生和攻击松树等针叶树种的薄壁细胞,破坏植物的输导系统和水分平衡,导致植株逐渐失水干枯死亡。松材线虫还能够分泌一些酶和毒素,对植物造成进一步伤害。在诊断技术方面,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诊断方法逐渐应用于松材线虫病的检测和鉴定,如DNA条形码技术、实时荧光PCR等。这些新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为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防控措施方面,根据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危害程度,采取了多种防控手段,包括检疫封锁、砍伐病树、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检疫封锁是防止松材线虫病传播的最有效措施,通过严格控制疫木流动,可有效遏制病害的扩散。化学防治也是一种常用的防控手段,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结论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以得出以下(1)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森林病害,对松树和其他针叶树种的危害巨大,研究该病害的发病机理、诊断技术和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发病机理、诊断技术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3)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从生态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4)在实践应用中,需要根据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危害程度,因地制宜地制定综合防控方案,实现绿色可持续防控。松墨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动物。松墨天牛体长13-28毫米,宽5-5毫米,橙黄到赤褐;触角栗色;前胸宽大于长,多皱纹,侧刺突较大。前胸背板有两条相当宽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绒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卵长约4毫米,乳白色,略呈镰刀形。雄虫触角大于雌虫。松墨天牛分布于中国各地。松墨天牛以幼虫越冬,翌年当温度升到约16度时,便开始蛀食,3月中旬左右在虫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松墨天牛幼虫蛀食为害五针松、雪松、云杉、松柏、马尾松、赤松、柳杉、柳等林木树干或枝条。松墨天牛一年发生2代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3-4月,第1代羽化期为7-8月,越冬代卵期4-7天,幼虫期216-226天,蝇期10-15天,成虫寿命33-107天;第1代卵期5-7天,幼虫期47-67天,蝇期7-11天,成虫寿命34-117天。松墨天牛作为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其幼虫为害衰弱松树输导组织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木材的枯死。成虫在取食和补充营养过程中,通过啃食嫩枝,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使松树受到伤口感染而导致松树长势衰弱,最终大面积死亡。成虫:体长0-0毫米。体橙黄色到赤褐色,鞘翅上饰有黑色与灰白色斑点。前胸背板有2条相当阔的橙黄色条纹,与3条黑色纵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触角棕栗色,雄虫第2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白色绒毛;雌虫除末端3节外,其余各节大部被灰白毛,只留出末端一小环是深色。触角雄虫超过体长一倍多,雌虫约超出三分之一,第3节比柄节约长一倍,并略长于第4节。前胸侧刺突较大,圆锥形。鞘翅末端近乎切平。幼虫:乳白色,老熟时长约43毫米。头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成虫活动:在蛹室中羽化后的成虫约经7天左右通过羽化孔从树体内脱出,但以傍晚至午夜最多。成虫在晴天的昼夜均能飞翔活动,且具有弱趋光性,但阴雨天气很少活动,不飞翔,躲藏在松树皮夹缝中或树干、树枝的背风面以及蔸部隐蔽处。据调查,松墨天牛最喜食马尾松,它多在树冠部啃食树干和1-2年生嫩枝的树皮,然后也会向多年生枝条移动和取食,其补充营养选择顺序为: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杉木。气象条件:松墨天牛的幼虫需要5℃以上开始发育,当温度降低到18℃以下时,成虫便停止了取食和扩散活动。成虫在雨天不飞行,躲藏在松树皮夹缝中或树干、树枝的背风面以及蔸部隐蔽处。雨天诱捕器诱捕不到松墨天牛。天敌:天敌有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线虫、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蜘蛛、鸟等。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老挝。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少数松墨天牛雄虫一羽化出孔即寻找雌天牛交尾,但大多数需要补充营养10天才行交配,15-20天为交配高峰期。时间多于夜间进行,白天很少。交尾方式为背伏式,雄虫伏于雌天牛体背,待雌天牛固定不动后才行交尾。持续时间为10分钟,雌雄均可多次交尾。交尾后5-6天雌虫开始产卵,先沿树干垂直方向咬一刻槽。刻槽形状,在厚树皮上,呈圆锥形;薄树皮上,为横椭圆形。刻槽咬好后,雌虫向前爬行将产卵管由刻槽上沿插入树皮与边材间产卵。卵多产在衰弱木或新伐木上,距地面100厘米以上树上,也有在直径5厘米以上的枝上,每槽一般为1粒卵,偶有2粒,但有40-50%的刻槽不产卵,据室内观察雌虫每咬一刻槽约需10-15分钟,每产1粒卵需5-9分钟,平均每晚产卵3-6粒,平均产卵期60天,产卵量为40-180粒。雄虫平均寿命6天,雌虫为4天,林内可见成虫120天。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4月中旬即有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经6-8天才从木质部内咬一圆形直径8-10毫米羽化孔外出,时间多在傍晚和夜间。雌雄性比约1:1。5月为成虫活动盛期。成虫羽化后活动分3个阶段,即移动分散期、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开始补充营养时,主要在树干和1-2年生的嫩枝上,以后则逐渐移向多年生枝取食。成虫喜欢2年生枝,经分析其刺激物质为蔗糖、果糖等。补充营养后期成虫几乎不再移动。成虫是传播线虫的媒介。成虫从木质部中外出后,体表即有线虫附着,但大部分线虫在体内,并以头、胸部最多,可分布在整个气管系统内,1头成虫保持线虫数最高可达289000条,一般在成虫羽化外出后2-3周,线虫脱离虫体,脱出率约43-70%,脱离的线虫能侵入树干危害。幼虫共5龄,1龄幼虫在内皮取食,2龄在边材表面取食,在内皮和边材形成不规则的平坑,导致树木输导系统受破坏。幼虫向木质部内蛀害约在3-4龄,秋天穿凿扁圆形孔侵入木质部3-4厘米后向上或向下蛀纵坑道,纵坑长约5-10厘米,然后弯向外蛀食至边材,在坑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整个坑道呈“U”字形。幼虫蛀食时发出嚓嚓的响声,蛀屑纤维状,除蛹室附近留下少许蛀屑外,大部均推出堆积树皮下,坑道内很干净。成虫产卵活动需要较多的光线,在温度20℃左右最适宜。故一般在稀疏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则以林缘木受害最多,或林中空地先发生,再向四周蔓延。伐倒木如不及时运出林外,留在林中过夏,或不经剥皮处理,则很快受此虫侵害,成虫迁移距离0-4千米。松墨天牛作为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其幼虫为害衰弱松树输导组织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木材的枯死。成虫在取食和补充营养过程中,通过啃食嫩枝,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使松树受到伤口感染而导致松树长势衰弱,最终大面积死亡。幼虫是主要危害虫态,危害林分中,一年四季可见幼虫。初孵化的幼虫在树干内皮层的韧皮部取食,2龄幼虫渐向边材取食,咬成弯曲、浅平的不规则蛀道;发育到4龄幼虫时,开始钻凿呈扁圆形的侵入孔进入木质部。幼虫在蛀食时会发出嚓嚓的响声,并排出大量粗纤维状的蛀屑。若树干内虫口密度相当大时,就会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松树养分输送中断而引起松树死亡。蛀食为害的时间为3-11月,12月上旬主要以4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也有少数以3龄幼虫越冬。为防止带病虫害松木进入和在林区内传播,开展松林区和各个口岸检疫执法,加强对过往流通的苗木、原木及木材的检查和复检力度,以有无松墨天牛的入侵孔、产卵刻槽、羽化孔和成虫为重点检疫对象。一旦发现就地制材,进行剥皮或60℃以上的药物高温熏蒸处理。同时严厉打击未经检疫而非法调用、经营、加工使用苗木的行为,做到堵源截流。对森防站尤其是基层林业站要加大资金支持以引进相关先进技术设备来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在松墨天牛羽化期之前对林区内害虫发生范围的枯死木、濒死木和受害严重的虫害松木进行清除,对高于10厘米的伐桩进行土埋、剥皮或集中焚烧处理等措施,使松墨天牛的繁殖场所遭到破坏,阻止其生殖繁衍。其中对部分有价值的松木,可在有效隔离后就近送往木材加工企业专业杀灭处理再利用。营造混交林,调整林分的结构,是一种长远性的有效防治措施。通过将纯林营造为混交林、复层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松墨天牛产卵,对害虫的传播和蔓延能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在营林时还要注意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松树自身的抵抗病虫能力,做好监测防范工作。根据松墨天牛发生的基本规律,利用化学防治快速、便捷、高校的特点对松墨天牛适时组织防治,主要利用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性的化学杀虫剂。具有的化学杀虫剂防治方法如下:利用兼具毒力与药效的有机磷杀虫剂抑制松墨天牛胆碱酯酶活性,使其中毒。张垒岩等发现100微克/毫升的70%喹硫磷原油对松墨天牛成虫的产卵驱避率达63%,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的LC50分别为77微克/毫升l和32微克/毫升。1000毫升的70%喹硫磷原油的杀虫率达33%,施药4天后成虫可全部死亡。甚至有些专家利用微胶囊制剂有效解决化学杀虫剂残效期短的缺点。张梅秀等用20%的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300倍和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进行防治松墨天牛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影响,防治效果接近,可以作为替代药剂交互使用。利用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上。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林间喷粉,显示最适剂量5千克/公顷在施药后30d仍能达到67%。在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中添加滑石粉有利于保证施药均匀。空中喷洒药剂防治松墨天牛也成为防治松墨天牛的有效方式之一,用于山高林密、松墨天牛发生较为集中的松树林。廖孝川等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用飞机喷洒5%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用量不足地面防治的1/5,而且对环境影响也小,施药3天后,飞防区样木上松墨天牛死亡率达100%。据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松墨天牛的天敌种类已经发现了97种,此中包括有47种天敌昆虫、17种病原微生物和33种捕食性鸟类。生物防治在林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林业病害进行更加环保的治理。而在林业防治松墨天牛中,花绒寄甲和管氏肿腿蜂得到广泛的推广。花绒寄甲是松墨天牛较为强劲的天敌之一,它们可以寄生在松墨天牛的蛹和幼虫上。由杨远亮等人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松树上释放花绒寄甲的成虫虽然省力又省时间,但是控制松墨天牛的效果不太稳定,而通过花绒寄甲卵的释放,在防治松墨天牛的各种措施中,经济效益更高,更值得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有天敌作用,因此合理利用花绒寄甲能够有效减少松墨天牛的虫口密度。管氏肿腿蜂是以多种蛀干害虫的蛹和幼虫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在雌蜂交尾以后,会钻入松墨天牛的排粪孔和刻槽,到达树干,从而寻找到松墨天牛幼虫,对其进行吸食,获取营养。管氏肿腿蜂也可以携带部分白僵菌,让微生物同时控制病害,从而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诱捕器的使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有更大的针对性,通过引诱松墨天牛并将其消灭,使大面积虫害得到高效有力的治理。据资料显示,中国国内研发的诱捕器有M-99型引诱剂、A-3型引诱剂、PA型诱木引诱剂、Mat-1号引诱剂和HYP-SH引诱剂等,通过光诱、声诱等,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捕杀害。诱捕器的使用,不仅成本低,在实际操作中也更方便简单,增加了治理松墨天牛的可调控性。将诱捕器置放于松墨天牛密度较高、地理位置较开阔通风的地方,以增加诱捕的数量,提高诱捕器的效果。诱木诱杀也是防治松墨天牛的常见方式之一,优点在于其简洁有效。松诱木的使用更加普遍,原理在于用一些被感染或者生长状况不佳的马尾松引诱松墨天牛集中起来产卵,从而使它们的扩散和迁飞等习性遭到破坏,达到诱杀目的。在使用松诱木时,需注意在山顶等通风处进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并在使用后及时处理焚烧枯死木和诱木,清除里面的松墨天牛,防止剩余害虫再生。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属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种,已被我国列入对内、对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病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扩散蔓延迅速,全国已有14省(市、区)发生,面积达7万hm2,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我国的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2020年10月27日电,记者从江西省林业局获悉,从10月,江西累计除治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木23万株,清理面积71万亩,完成重点保护松树打孔注药26万株。早在1934年,美国学者将松材线虫以Aphelenchoidesxylophilus作为新种进行了报道(SteinerandBuhrer,1934),1937年建立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Fuchs,1937)。通过对滑刃科中属的比较,伞滑刃属和滑刃属Aphelenchoides的主要区别在于口针基球、交合刺形态及交合伞的存在与否,把滑刃属中有交合伞的种放到伞滑刃属,松材线虫具有伞滑刃属的特征,故命名为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andBuhrer)Nickle(Nickle,1970)。1972年日本学者将引起松树死亡的松材线虫作为新种定名为Bursaphelenchuslignicolus(MamiyaandKiyohara,1972)。通过分类学的研究,认为Bursaphelenchuslignicolus是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同物异名,因此松材线虫正式定名为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andBuhrer,1934)Nickle1970(Nickleetal.,1981)。在1905年,日本九州的长崎县就有关于松树大量枯死的记载。以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部分地区均有松树大量枯死现象,直至1968年,日本学者Tokushige首先从枯死松树分离到松材线虫,并与松树枯萎死亡联系起来,将该线虫接种至松树木质部,引起黑松和赤松树木大量死亡,确认了松材线虫的致病性。1972年,Mamiya和Kiyohara曾鉴定松材线虫为一新种,并证实松材线虫的致病性,确定为松材线虫病的病原。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自然界,感染松材线虫发病的松属种类较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感染的松种有所不同。葡萄牙和西班牙自然感染的松树大多是为海岸松,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还有辐射松自然感病的情况。在美国发病较多的是欧洲赤松、欧洲黑松、赤松和黑松,另外湿地松有感病现象。除湿地松外,其它4个树种均非美国的原产树种。美国栽植较多的小干松、火炬松、短叶松、长叶松、沙松和班克松等均较抗松材线虫病。美国除在20多种松树上发现了松材线虫外,还有香脂冷杉、大西洋雪松、雪松、欧洲落叶松、美洲落叶松和白云杉等针叶树的枯死树木材中发现了松材线虫。加拿大除松树外,香脂冷杉、白云杉、黑云杉、红云杉、美洲落叶松和花旗松等针叶树的枯死树木材中有松材线虫。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黑松和赤松是松材线虫病的易感树种,已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中国的乡土树种马尾松也是易感树种,造成严重损失。近些年在中国还有自然感染的松树,如思茅松、油松、云南松、华山松和红松。在自然界中松材线虫的传播主要依赖媒介昆虫,因此媒介昆虫既能携带松材线虫又能传递给寄主植物导致病害发生。尽管有些昆虫携带线虫,但不能将其传递给寄主植物,因此不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墨天牛属Monochamus昆虫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布广泛。墨天牛属以外天牛不能传播线虫。墨天牛属昆虫主要取食松属植物,有一些种还能取食云杉属Picea和冷杉属Abies植物等。天牛通过取食健康木补充营养来传播线虫,也可以通过在衰弱木和死亡的松树上产卵来传播线虫。中国、日本和韩国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墨天牛,一般1年1代,而我国广东1年2-3代,以2代为主,广西贺州地区1年发生2代。松墨天牛成虫取食健康松树嫩枝树皮来补充营养。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成虫在咬食松树皮时,线虫幼虫从伤口侵入健康松树,并在树脂道进行大量繁殖。松树感染线虫后生长衰弱或死亡,又成为天牛的产卵对象。翌年又重复,导致病害扩散蔓延。松材线虫(病原)、松墨天牛(传播媒介)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的联系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条件较一般的植物病害复杂,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有感病的寄主植物、病原松材线虫和合适的发病环境,但松材线虫要靠媒介昆虫的传播才有可能侵染进入寄主植物。松材线虫松材线虫的生活史有繁殖周期和分散周期。繁殖周期全部在松树体内,当携带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在健康松树枝条上取食时,线虫进入到松树体内,开始了繁殖周期,重复出现卵、幼虫和成虫。2龄幼虫遇不良环境,转化成分散型3龄幼虫,向蛹室聚集,能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良环境,蜕皮后逐渐成为持久型(休眠型)4龄幼虫,持久型4龄幼虫特别抗干燥,适合媒介昆虫的传播。在25℃下,松材线虫5d1代,1对线虫20d内可繁殖20万条松材线虫。国内: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恩施),湖南,香港,台湾(1985,台北),河南,辽宁,江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全国及江苏、安徽、广东、浙江等主要发生省的松材线虫病发生疫点的空间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型,在空间格局上呈聚集分布,且疫点与疫点问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2个较为显著的聚集分布区:一个位于(5~24°N,113~5°E),在广东境内;另一个是(5~5°N,7~5°E),涵盖了江苏、安徽的大部和浙江西北部,其核心区域为(2~50N,8~80E),以江苏南京为中心。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环境因子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表现在对松树生长发育及其抗病力的影响,对松材线虫及传媒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生存和传播的影响。研究较多的是环境因子是温度和降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主要和高温与干旱有关。夏季气温超过20℃,松材线虫病发病危险增加。在有感病松树的前提下,温度影响媒介昆虫生长发育和分布,以此来评价松材线虫病的潜在发生区。在韩国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的温度分界线是年平均温度是2℃,在我国台湾和日本南部松墨天牛的发育最低温度阈值是12℃以上,在日本北部是13℃。温度是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发育限制因子,松墨天牛还有地理变异现象。云杉花墨天牛发育最适合温度是20℃,而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因此用年平均温度不足以评价松材线虫病是否潜在发生。加拿大和美国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分布广泛。松材线虫病危害较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寄主有抗性,媒介昆虫携带松材线虫能力没有松墨天牛强,媒介昆虫天敌多所致。松材线虫病虽已成为当地常发性森林病虫害,但未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萎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快、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自1982年发现以来,快速扩散,对中国南方数百万公顷的松林构成毁灭性威胁。松材线虫侵入树木后,外部症状的显著特点是:先是针叶失水,褪绿,继而变褐,而后整株枯死,针叶全呈红黄色。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②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侵害和产卵的痕迹;③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④针叶全部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