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村耕地总面积为50公顷,且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村人均耕地面积随总人口的增多而增多B.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与总人口x成正比例C.若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公顷,则总人口有100人D.当该村总人口为50人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公顷2.某校在体育健康测试中,有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单位:次)分别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B., C., D.,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A.y=﹣4x+3 B.y=4x+3 C.y=x+3 D.y=﹣x+36.下列二次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7.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10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数和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

平均数

9

8

方差

1

1

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B. C. D.9.如图,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若点的对应点落在边上,则旋转角为()A. B. C. D.10.已知点是平行四边形内一点(不含边界),设.若,则()A. B.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B,点P在x轴上,若△ABP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______________.12.多项式因式分解后有一个因式为,则的值为_____.13.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若厘米,的周长是厘米,则__________厘米.14.将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______.15.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16.观察下列各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x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x-1)(xn+xn-1+…+x+1)=______(其中n为正整数).17.如图放置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和,点为中点,则的长为__________.18.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6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点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求四边形CDEF的周长.21.(6分)已知:如图,在中,于点,为上一点,连结交于,且,,求证:.22.(8分)菱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和点F分别是BC和CD上一动点,且∠EOF+∠BCD=180°,连接EF.(1)如图2,当∠ABC=60°时,猜想三条线段CE、CF、AB之间的数量关系___;(2)如图1,当∠ABC=90°时,若AC=42,BE=32,求线段EF(3)如图3,当∠ABC=90°,将∠EOF的顶点移到AO上任意一点O′处,∠EO′F绕点O′旋转,仍满足∠EO′F+∠BCD=180°,O′E交BC的延长线一点E,射线O′F交CD的延长线上一点F,连接EF探究在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线段CE、CF,O′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3.(8分)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交BC于点G,连接AG.(1)求证:△ABG≌△AFG;(2)求BG的长.24.(8分)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中,点M为边CD上一点(不与C,D重合),将△ADM沿AM折叠得到△AME,延长ME交边BC于点N,连结AN.(1)猜想∠MAN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说明理由;(2)如图1,当N点恰为BC中点时,求DM的长度;(3)如图2,连结BD,分别交AN,AM于点Q,H.若BQ=,求线段QH的长度.25.(10分)(1)问题发现.如图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点、、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①求证:.②求的度数.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拓展探究.如图2,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同一直线上,为中边上的高,连接.①请判断的度数为____________.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26.(10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AD=6,折叠纸片使AD边落在对角线BD上,点A落在点A′处,折痕为DG,求AG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

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推出A,D错误,

再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有可判定C,B.【详解】如图所示,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A,B错误,

设y=(k>0,x>0),把x=50时,y=1代入得:k=50,

∴y=,

把y=2代入上式得:x=25,

∴C错误,

把x=50代入上式得:y=1,

∴D正确,故选D.2、B【解析】

先把原数据按由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解:原数据按由小到大排列为:7,8,9,10,1,1,14,1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1,众数为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由此即可解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3、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所以1﹣x≥0,解得x≤1.故选B.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A【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本选项符合题意;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C【解析】

将点(﹣4,0)、(0,1)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kx+b求出k、b即可.【详解】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将点A(﹣4,0)和点B(0,1)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C【解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2,所以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故本选项正确;D、是最简二次根式,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7、C【解析】

试题分析:丙的平均数==9,丙的方差=[1+1+1=1]=0.4,乙的平均数==8.2,由题意可知,丙的成绩最好,故选C.考点:1、方差;2、折线统计图;3、加权平均数8、C【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详解】A.中含有4个未知数,所以错误;B.中含有分式,所以错误;C.化简得到,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正确;D.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错误.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9、C【解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BC=∠C=70°,继而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AC,∠A=40°,∴∠ABC=∠C=(180°-∠A)=×140°=70°,∵△EBD是由△ABC旋转得到,∴旋转角为∠ABC=7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

依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θ2-θ1=10°,θ4-θ3=30°,两式相加即可得到θ2+θ4-θ1-θ3=40°.【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BCD=60°,∴∠BAM=60°-θ1,∠DCM=60°-θ3,∴△ABM中,60°-θ1+θ2+110°=180°,即θ2-θ1=10°①,△DCM中,60°-θ3+θ4+90°=180°,即θ4-θ3=30°②,由②+①,可得(θ4-θ3)+(θ2-θ1)=4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1【解析】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设A的点的坐标是(m,n),则AB=m,OB=n,mn=k.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mn的值,即可求得k的值.【详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设A的点的坐标是(m,n).

则AB=m,OB=n,mn=k.

∵△ABP的面积为2,

∴AB•OB=2,即mn=2

∴mn=1,则k=mn=1.

故答案是:1.【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一条坐标轴作垂线,连接点与原点,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是|k|.12、5【解析】

根据十字相乘的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得:∴∴k=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难度适中,需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步骤.13、【解析】

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OA+OB的值,再由的周长是厘米,求出AB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即可求出EF的值.【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厘米,∴OA+OB=12厘米,∵的周长是厘米,∴AB=20-12=8厘米,∵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EF是的中位线,∴EF=AB=4厘米.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4、1【解析】

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详解】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简二次根式.解题关键点:理解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5、x≥-1【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6、xn+1-1【解析】观察其右边的结果:第一个是x2-1;第二个是x3-1;…依此类推,则第n个的结果即可求得.(x-1)(xn+xn-1+…x+1)=xn+1-1.17、【解析】

连接AC,AF,证明△ACF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AC,AF,则AC,AF为两正方形的对角线,∴∠CAF=∠CAB+∠FAE=45°+45°=90°∴△ACF为直角三角形,延长CB交FH于M,∴CM=4+8=12,FM=8-4=4在Rt△CMF中,CF=∵点为中点,∴AG=CF=【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8、1【解析】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解集求其非正整数解.【详解】解:∵,∴,∴正整数解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注意,系数化为1时要考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三、解答题(共66分)19、,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见解析.【解析】

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由①得:由②得:不等式组解集为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难度适中.20、(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CDEF的周长为2+2.【解析】

(1)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进而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分别为、的中点,是的中位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的中点,等边的边长是2,,,,,四边形的周长.【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正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1、详见解析.【解析】

根据HL证明Rt△BDF≌Rt△ADC,进而解答即可.【详解】∵AD⊥BC,∴∠BDF=∠ADC=90°.在Rt△BDF和Rt△ADC中,,∴Rt△BDF≌Rt△ADC(HL),∴∠FBD=∠DAC.又∵∠BFD=∠AFE,∴∠AEF=∠BDF=90°,∴BE⊥A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HL证明Rt△BDF≌Rt△ADC.22、(1)CE+CF=12AB;(2)342;(3)CF−CE=【解析】

(1)如图1中,连接EF,在CO上截取CN=CF,只要证明△OFN≌△EFC,即可推出CE+CF=OC,再证明OC=12AB(2)先证明△OBE≌△OCF得到BE=CF,在Rt△CEF中,根据CE2+CF2=EF2即可解决问题.(3)结论:CF-CE=2O`C,过点O`作O`H⊥AC交CF于H,只要证明△FO`H≌△EO`C,推出FH=CE,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结论CE+CF=12理由:如图1中,连接EF,在CO上截取CN=CF.∵∠EOF+∠ECF=180°,∴O、E.C.F四点共圆,∵∠ABC=60°,四边形ABCD是菱形,∴∠BCD=180°−∠ABC=120°,∴∠ACB=∠ACD=60°,∴∠OEF=∠OCF,∠OFE=∠OCE,∴∠OEF=∠OFE=60°,∴△OEF是等边三角形,∴OF=FE,∵CN=CF,∠FCN=60°,∴△CFN是等边三角形,∴FN=FC,∠OFE=∠CFN,∴∠OFN=∠EFC,在△OFN和△EFC中,FO=FE∠OFN=∠EFCFN=FC∴△OFN≌△EFC,∴ON=EC,∴CE+CF=CN+ON=OC,∵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CBO=30°,AC⊥BD,在RT△BOC中,∵∠BOC=90°,∠OBC=30°,∴OC=12BC=1∴CE+CF=12(2)连接EF∵在菱形ABCD中,∠ABC=90°,∴菱形ABCD是正方形,∴∠BOC=90°,OB=OC,AB=AC,∠OBE=∠OCF=45°,∠BCD=90°∵∠EOF+∠BCD=180°,∴∠EOF=90°,∴∠BOE=∠COF∴△OBE≌△OCF,∴BE=CF,∵BE=32∴CF=32在Rt△ABC中,AB2+BC2=AC2,AC=42∴BC=4,∴CE=52在Rt△CEF中,CE2+CF2=EF2,∴EF=342答:线段EF的长为342(3)结论:CF−CE=2O`C.理由:过点O`作O`H⊥AC交CF于H,∵∠O`CH=∠O`HC=45°,∴O`H=O`C,∵∠FO`E=∠HO`C,∴∠FO`H=∠CO`E,∵∠EO`F=∠ECF=90°,∴O`.C.F.E四点共圆,∴∠O`EF=∠OCF=45°,∴∠O`FE=∠O`EF=45°,∴O`E=O`F,在△FO`H和△EO`C中,FO`=O`E∠FO`H=∠EO`CO`H=O`C∴△FO`H≌△EO`C,∴FH=CE,∴CF−CE=CF−FH=CH=2O`C.【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四点共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四点共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中考压轴题.23、(1)证明见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AB,∠B=∠D=9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AF,∠AFE=∠D=90°,从而得到∠AFG=∠B=90°,AB=AF,结合AG=AG得到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得到BG=FG,设BG=FG=x,则CG=6-x,根据E为中点得到CE=EF=DE=3,则EG=3+x,根据Rt△ECG的勾股定理得出x的值.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90°,AD=AB,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AF,∠AFE=∠D=90°,∴∠AFG=90°,AB=AF,∴∠AFG=∠B,又AG=AG,∴△ABG≌△AFG;(2)、∵△ABG≌△AFG,∴BG=FG,设BG=FG=,则GC=,∵E为CD的中点,∴CE=EF=DE=3,∴EG=,∴,解得,∴BG=2.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24、(1)∠MAN的大小没有变化,理由见解析;(2);(3).【解析】

(1)由折叠知AD=AE、DM=EM、∠D=∠AEM=90°、∠DAM=∠EAM=∠DAE,再证Rt△BAN≌Rt△EAN得∠BAN=∠EAN=∠BAE,根据∠MAN=∠EAM+∠EAN=(∠DAE+∠BAE)可得答案;(2)由题意知EN=BN=CN=1,设DM=EM=x,则MC=2-x、MN=1+x,在Rt△MNC中,由MC2+CN2=MN2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可得;(3)将△ABQ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DG,连接GH,由旋转知DG=BQ=,AG=AQ,∠ADG=∠ABQ=∠ADB=45°,∠BAQ=∠DAG,证△GAH≌△QAH得GH=QH,设GH=QH=a,得BD=AB=2,BQ=,DQ=,DH=-a,在Rt△DGH中,由DG2+DH2=GH2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详解】(1)∠MAN的大小没有变化,∵将△ADM沿AM折叠得到△AME,∴△ADM≌△AEM,∴AD=AE=2、DM=EM、∠D=∠AEM=90°、∠DAM=∠EAM=∠DAE,又∵AD=AB=2、∠D=∠B=90°,∴AE=AB、∠B=∠AEM=∠AEN=90°,在Rt△BAN和Rt△EAN中,∵,∴Rt△BAN≌Rt△EAN(HL),∴∠BAN=∠EAN=∠BAE,则∠MAN=∠EAM+∠EAN=∠DAE+∠BAE=(∠DAE+∠BAE)=∠BAD=45°,∴∠MAN的大小没有变化;(2)∵N点恰为BC中点,∴EN=BN=CN=1,设DM=EM=x,则MC=2﹣x,∴MN=ME+EN=1+x,在Rt△MNC中,由MC2+CN2=MN2可得(2﹣x)2+12=(1+x)2,解得:x=,即DM=;(3)如图,将△ABQ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DG,连接GH,则△ABQ≌△ADG,∴DG=BQ=、AG=AQ、∠ADG=∠ABQ=∠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