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分析化学-10分离与富集0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浙江大学分析化学-10分离与富集0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浙江大学分析化学-10分离与富集0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浙江大学分析化学-10分离与富集0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浙江大学分析化学-10分离与富集0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2681.C1=0.088/50=1.76×10-3g/La=A/(bC1)=4.2×102L·g-1·cm-1C2=0.088/(50×55.9)=3.14×10-5mol/LK=A/(bC2)=2.35×104L·mol-1·cm-14/13/20241常用分离方法第1页2.c=0.08/(50×207.2)=7.72×10-6mol/LA=-lgT=kbck=-lgT/bc=11.79×104L·mol-1·cm-1

4/13/20242常用分离方法第2页5.A=1T=0.1Δc/c=0.434ΔT/TlgT=0.434×0.005/(0.1×-1)=2.17%Ar=Ax-As=1-0.699=0.311Tr=0.5As=0.699,Ts=0.2Δc/c=0.434ΔT/TrlgTrTs=0.434×0.005/0.5lg0.5×0.2=0.43%T=0.1,Tr=0.5,扩大了5倍4/13/20243常用分离方法第3页6.T=0.368,A=0.434

c=A/kb=0.434/1.1×10-4×1

=3.95×10-5mol/Lm=3.95×10-5mol/L×0.1×56/0.2%=0.11gCmax=-lg0.2/1.1×10-4×1=6.35×10-5mol/LCmin=-lg0.65/1.1×10-4×1=1.7×10-5mol/L4/13/20244常用分离方法第4页7.A=A400nm+A500nm+A600nmA400nm=2cb+0.6ccA500nm=0.05cb+1.8ccA600nm=cacb=(3A400nm-A500nm)/5.95cc=(40A500nm-3A400nm)/71.44/13/20245常用分离方法第5页9.pH1.00 0.2mol/LNaOH

A35640017100

pH=9.5A=9800pKa=-lg[(AHB–A)/(A-AB-)]+pH=-lg[(400-9800)/(9800-17100)]+9.5=9.394/13/20246常用分离方法第6页4/13/20247常用分离方法第7页Cn=C0[VW/(DV0+VW)]n4/13/20248常用分离方法第8页4/13/20249常用分离方法第9页分析化学中惯用分离富集方法SeparatingMethodsinAnalyticalChemistry4/13/202410常用分离方法第10页概述

一.分离富集主要性1.分析对象复杂性海水——痕量重金属测定中草药——有效组分测定、分离2.药品、高纯试剂制备青霉素过敏原因:含微量其它组分;提纯后——可口服

235铀、238铀分离3.分析过程中干扰组分分离仪器分析选择性和灵敏度不停提升,但在很多情况下有干扰存在。4/13/202411常用分离方法第11页二.分离与富集在定量分析中作用

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海水)把测定有干扰组分分离除去(水中CN-分析)将性质相近组分相互分开(苯,甲苯,二甲苯)试样中待测定元素含量低于方法检出限,把微量或痕量待测组分经过分离到达富集目标(水中Ra测定)

4/13/202412常用分离方法第12页分离过程往往就是富集过程海水中微量组分富集(DDTC)水体中NH4+分离和测定4/13/202413常用分离方法第13页回收率(recovery)

表示分离过程中被测组分有没有损失

(废水中CN-分析)含量>1%,要求R>99.9%含量0.01%-1%,要求R>99%-101%微量组分含量<0.01%,R90-110%(甚至更低,80-120%)三.描述分离富集过程性能指标待测物质回收率RT=QT/Q0T×100(%)QT与Q0T分别为富集前与富集后被测组分含量4/13/202414常用分离方法第14页系统误差检验方法

同标准物质分析结果相对照

在没有标准物质情况下,将所用分析方法结果与标准方法分析结果进行对照,(显著性检验),对几个不一样方法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加入回收试验在没有标准样品可供分析情况下,人们可采取加入回收试验检验方法准确度,但如使用不妥,结果不一定可靠(比如土壤样品加标)。4/13/202415常用分离方法第15页痕量分析标准物质要求

标准参考物质基体必须与试样基体相同或大致一致;标准参考物质中待测组分含量必须准确已知;标准参考物质中待测组分浓度应与试样中该组分浓度位于同一个数量级。4/13/202416常用分离方法第16页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研究建立我国化学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测量方法与量值比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体系、分析测试质量确保体系;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大众健康、能源材料等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开展标准物质及相关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标准物质共性技术与应用研究;建立化学计量信息网络平台,为社会服务。

4/13/202417常用分离方法第17页标准物质库标准物质库

★1>钢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2>有色金属及金属中气体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3>建材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4>核材料成份分析与放射性测量标准物质

★5>高分子材料特征测量标准物质

★6>化工产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7>地质矿产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8>环境化学分析标准物质

★9>临床化学分析与药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10>食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11>煤炭石油成份分析和物理特征测量标准物质

★12>工程技术特征测量标准物质

★13>物理特征与物理化学特征测量标准物质可供标准物质4/13/202418常用分离方法第18页钢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不锈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不锈钢光谱分析标准物质

磷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低合金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模具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低合金铸铁光谱分析标准物质低碳铬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高纯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高铬铸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高合金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高合金钢光谱分析标准物质

高碳铬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高碳锰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工业纯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硅钙合金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硅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硅钢光谱分析标准物质

硅锰合金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硅铁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合金工具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合金结构钢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合金结构钢光谱分析标准物质碱性高炉渣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精密合金成份分析标准物质4/13/202419常用分离方法第19页4/13/202420常用分离方法第20页环境化学分析标准物质玉米中氟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脱脂奶粉成份分析标准物质中国黄土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小麦粉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猪肝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贻贝成份分析标准物质茶树叶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烟草成份分析标准物质茶叶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猪肉成份分析标准物质茶叶中氟成份分析标准物质

煤飞灰中氟成份分析标准物质大米粉成份分析标准物质对虾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煤飞灰多环芳烃标准物质水中镉、铬、铜、镍、铅、锌成份分析标准物质污染农田土壤成份分析标准物质西藏土壤成份分析标准物质4/13/202421常用分离方法第21页4/13/202422常用分离方法第22页4/13/202423常用分离方法第23页4/13/202424常用分离方法第24页4/13/202425常用分离方法第25页四、惯用分离方法1.沉淀分离法传统分离方法,采取沉淀剂;液-固分离。2.溶剂萃取分离法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另一液相过程;液-液两相;互不相溶。3.离子交换分离法

4.色谱分离方法柱层析;液相色谱;薄层色谱5.当代分离技术介绍

4/13/202426常用分离方法第26页13-1沉淀分离法4/13/202427常用分离方法第27页一、常量组分沉淀分离1.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沉淀剂:NaOH,NH4OH影响原因:溶液pH

比如:Fe(OH)3Ksp=3.5×10-38,假使开始沉淀时[Fe3+]=0.01mol/L,Ksp=[Fe3+][OH-]3,[OH-]=(Ksp/[Fe3+])1/3=1.5×10-12,

开始沉淀时pH=2.2假使沉淀完全时[Fe3+]=10-6mol/L,pH=3.5

4/13/202428常用分离方法第28页此表仅供参考,因未考虑离子强度4/13/202429常用分离方法第29页2.NaOH溶液控制溶液pH>12,惯用于两性金属离子和非两性金属离子分离。非两性金属离子(Ba2+,Sr2+,Ca2+)生成氢氧化物,两性金属离子生成含氧酸而溶解,Al3+3.氨和氯化氨缓冲溶液与NH3形成络合物金属离子被溶解,如Co2+,Ni2+,

Zn2+,Cu2+,Cd2+等.其它不形成络合物金属离子如Al3+,Fe3+,Ba2+,Sr2+,Ca2+等沉淀4/13/202430常用分离方法第30页氢氧化物沉淀法特点选择性差共沉淀:高价离子氢氧化物共沉淀现象严重小体积沉淀法——在尽可能小体积中,以尽可能大浓度且有大量惰性电解质存在条件下进行沉淀方法。目标:减小水合程度,降低含水量4/13/202431常用分离方法第31页3.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沉淀剂:H2S约40余种金属离子可生成难溶硫化物沉淀;依据H2S分布曲线,溶液中S2-浓度与pH相关,控制溶液pH可控制分步沉淀。H2S=H++HS-K1,HS-=H++S2-,[S2-]=[H2S]K1K2/[H+]2各种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度相差较大;硫化氢不沉淀1. 不沉淀K+Na+Li+2. 碳酸铵组Ba2+,Sr2+,Ca2+3.硫化铵沉淀Co2+,Ni2+,

Zn2+,Fe2+,

Mn2+4.0.3mol/LHCl+硫化氢沉淀Pb2+,Bi3+,Cu2+,Cd2+,Hg2+,As3+H2S有毒,气味难闻;选择性差

用硫代乙酰胺CH3CSNH2水解代替H2Sp371

4/13/202432常用分离方法第32页3.有机试剂沉淀分离法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应用普遍;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生成三种沉淀类型:1.草酸沉淀Ca2+,Sr2+,Ba2+,Th(IV),稀土离子2.螯合物沉淀铜试剂沉淀重金属离子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分离(形成不带电荷螯合物)3.缔合物沉淀(形成不带电荷离子缔合物)四苯基硼化物与K+反应产物;溶度积2.25×10-84/13/202433常用分离方法第33页共沉淀分离法是惯用于痕量组分分离水中痕量Pb2+无法沉淀,若有适量Ca2+存在,再加入Na2CO3使其生成CaCO3沉淀,则痕量Pb2+被同时沉淀下来(CaCO3为载体)。4/13/202434常用分离方法第34页吸附共沉淀水中痕量稀土离子,用草酸无法沉淀,若有适量Ca2+存在,再加入草酸使其生成CaC2O4沉淀,则痕量稀土离子被同时沉淀下来(CaC2O4为载体)。Fe(OH)3,Al(OH)3,MnO(OH)2等,表面积大,轻易吸附.选择性差4/13/202435常用分离方法第35页混晶共沉淀:Ra2+可用BaSO4作为载体共沉淀亿万分之一Cd2+可用SrCO3作为载体共沉淀4/13/202436常用分离方法第36页有机共沉淀剂

含痕量Zn2+弱酸溶液加入NH4SCN和甲基紫(MV)。甲基紫在溶液中电离为带正电荷离子MV+,Zn2+与SCN-形成配阴离子,再与MV+形成离子缔合物但不沉淀,因为MV+与SCN-生成MV·SCN沉淀同时将Zn(SCN)4·(MV)2共沉淀下来。

Zn2++4SCN-=Zn(SCN)42-Zn(SCN)42-+2MV+=MV2Zn(SCN)4

选择性很好,有机沉淀剂可经过灼烧除去.4/13/202437常用分离方法第37页13-2液-液萃取分离法原理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用途

用于从反应物中分离出欲制取某种有机物从天然物中提取有机物经过加入萃取剂,也可将水相中无机离子选择性萃取到有机相4/13/202438常用分离方法第38页分配系数

KD=[A]有/[A]水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4/13/202439常用分离方法第39页萃取分离基本参数分配系数KD=[A]有/[A]水分配比D

D=[A总]有/[A总]水萃取百分数E4/13/202440常用分离方法第40页分配比D=[A总]有/[A总]水

=Co/Cw

只有在溶质在两相中存在形式相同简单体系中,分配比D才等于分配系数KD。溶质在两相中存在形式不相时,分配比D不等于分配系数KD。

络离子影响pH影响4/13/202441常用分离方法第41页K和D区分碘在二氯化碳和水中分配时,假如溶液中有I-存在,I2和I-形成络离子I-3:有机相中只有I2,而水相中有I-3和I2

在二相中分配系数KD=[I2]有/[I2]水分配比D等于:D=Co/Cw=[I2总]有/[I2总]水

=[I2]有/{[I2]水+[I-3]水}4/13/202442常用分离方法第42页分配比D等于:D=[I2总]有/[I2总]水

=[I2]有/{[I2]水+

[I-3]水}

=

KD/{1+Kf[I-]}[I-]=0时,D=

KD[I-]>0时,D<

KD,因为形成I-3溶于水当Kt[I-]》1时,D=KD/Kf[I-]=K’/[I-]I2+I-=I-3,Kf=[I-3]/[I2]

[I-

]4/13/202443常用分离方法第43页D=Co/Cw萃取百分数4/13/202444常用分离方法第44页单次萃取和屡次萃取m0水相中原有被萃物量(g)m1一次萃取后水相中剩下被萃物量(g)mnn次萃取后水相中剩下被萃物量(g)m2=m1[Vw/(DV0+Vw)]=m0[Vw/(DV0+Vw)]24/13/202445常用分离方法第45页方程两边各除以VW,得到Cn=C0[VW/(DV0+VW)]n当V0=VW,得到Cn=C0[1/(D+1)]n4/13/202446常用分离方法第46页Vw=10mL,Vo=9mLCCl4,I2m0=1.00mg,D=851.9mLCCl4一次加入,.2.

分三次加入,每次3mL,求Em1=m0Vw/(DVo+Vw)=1.0×10/(85×9+10)

=0.013mgE1=(m0-m1)/m0=98.7%m3=m0[

Vw/(DVo+Vw)]3

=1.0×[10/(85×3+10)]3=0.00006mgE3=(m0-m3)/m0=99.99%4/13/202447常用分离方法第47页萃取本质萃取本质就是将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过程萃取剂:使被萃取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试剂分离效果用分离因数ββ=DA/DB

表示分离因数越大,说明二种物质可定量分离.4/13/202448常用分离方法第48页亲水性强弱规律:1)凡离子均亲水——不能被萃取,无机物中只有少数共价分子,如HgI2,HgCl2,AsCl3等能够用有机溶剂直接萃取.2)物质含亲水基团越多,如-OH,-SO3H,-NH2,-NH-,其亲水性越强;易溶于水中.3)物质含疏水基团越多,如-CH3,-C2H5,卤代烷基等;芳香基如苯基、萘基等,相对分子量越大,其疏水性越强,易溶于有机溶剂中。4/13/202449常用分离方法第49页Ni(H20)62++丁二酮肟=丁二酮肟—镍

可用CCl4、CH2Cl2、苯等萃取丁二酮肟—镍4/13/202450常用分离方法第50页萃取剂(丁二酮肟,二硫腙,乙酰丙酮等)

作用1.使水分子被置换出去Ni(H20)62+2.生成丁二酮肟—镍为电中性3.引入许多疏水基团4/13/202451常用分离方法第51页主要萃取体系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I2,Cl2,Br2,AsI3,OsO4,形成螯合物萃取体系Mn++nHR水=MRn有+nH+形成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比如:ReO4-十(C6H5)4As+=(

C6H5)4As

ReO4TaF6-十(C6H5)4As+=(

C6H5)4AsTaF6

形成三元络合物萃取体系R20(醚)十H30+=R20H+十H20R20H+十Fe(R2O)2Cl4-=R20H+

Fe(R2O)2Cl4-4/13/202452常用分离方法第52页萃取条件:(以螯合物萃取体系为例)

Mn++nHR水=MRn有+nH+

4/13/202453常用分离方法第53页萃取条件选择影响萃取效率原因:萃取剂易离解,pH越大,萃取效率越高它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越稳定,萃取剂分配系数越小,螯合物分配系数越大,萃取效率越高4/13/202454常用分离方法第54页13-4离子交换分离法利用离子交换剂(树脂)与溶液中离子间发生交换反应而进行分离方法。特点:分离效率高(不一样电荷、相同电荷、性质相近是否)富集百分比高成本低(大多能再生重复使用)周期长(耗时长)4/13/202455常用分离方法第55页

1.离子交换树脂种类

离子交换树脂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反应引入活性基团组成。离子交换反应发生在离子交换树脂上活性基团上。离子交换树脂骨架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常见,可引入各种特征活性基团(如-SO3H,-OH,-N(CH3)3Cl),使之含有离子交换特征。

4/13/202456常用分离方法第56页类型适用范围举例优点缺点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酸性、中性、碱性-SO3H应用广型弱酸中性、碱性-COOH-OH易洗脱、应用广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酸性、中性、碱性-N(CH3)3Cl应用广稳定性不如阳离子交换剂型弱酸酸性、中性-NH2螯合树脂选择性高制备难、成本高交换容量低速度低、难再生大孔树脂非极性中极性极性有机物离子易扩散富集速度快有较高稳定性氧化还原树脂氧化还原反应不引入杂质纯度高萃淋树脂TBP兼有离子交换法及萃取法双重优点纤维交换剂提纯分离蛋白质、氨基酸、酶、激素及富集无机离子膦酸纤维素稳定性高交换速度快易洗脱4/13/202457常用分离方法第57页网状树脂结构: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交联聚合而成4/13/202458常用分离方法第58页

交联度和交换容量

交联度结构中长链由苯乙烯聚合而成,长链间由二乙烯苯交联起来,形成网状结构。二乙烯苯是交联剂,树脂中二乙烯苯质量百分率,就是树脂交联度4/13/202459常用分离方法第59页交联度:树脂内交联剂百分含量,以4%-14%为宜性质交联度对水溶胀性网眼交换反应速度交换选择性机械强度小好大快差差大差小慢高高4/13/202460常用分离方法第60页交换容量

每克干离子交换树脂所能交换离子物质量,就是树脂交换容量,普通为3-6mmol/g干树脂。树脂对不一样离子亲和力大小有以下规律:(Z/r水合)(1)稀溶液中,离子电荷Z越大,亲和力越大(2)相同电荷时,水合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LiNaKRb原子半径0.120.150.200.22(nm)水合离子半径0.60.40.30.25(nm)二、离子交换树脂亲和力4/13/202461常用分离方法第61页离子交换树脂亲和力次序4/13/202462常用分离方法第62页4/13/202463常用分离方法第63页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法

应用最多是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树脂预处理依据需要,转化为H型和Cl型,用4-6mol/LHCl浸泡一、二天.装柱交换洗脱再生4/13/202464常用分离方法第64页交换过程:始漏点——流出液中开始出现被交换离子(交界曾抵达柱底部)瞬间。始漏量——始漏点时柱上所交换离子量。始漏量永远小于交换容量。2RSO3H+CaCl2=(RSO3)2Ca+2HCl4/13/202465常用分离方法第65页交换过程

Men++nRSO3H=2(RSO3)nMe+nH+

洗脱过程

2(RSO3)nMe

+nHCl=nRSO3H+MeCln4/13/202466常用分离方法第66页

三、离子交换分离法应用

1.去离子水制备

试验室用去离子水及锅炉用水软化。采取串联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

2.阴阳离子分离如测定矿石中铀时,为了除去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将矿石溶解后处理成0.1mol/L硫酸溶液,U(VI)形成[UO2(SO4)2]2-或[UO2(SO4)3]4-,在经过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时,被留在树脂上,金属离子则流出。之后,将其破坏成为UO2+形式洗脱,回收率可达98%

3.痕量组分富集天然水中K+,Na+,Ca+,Mg+,Cl-,SO42-富集,使数升水流过H+和OH-离子交换树脂,再分别用少许HCl和稀氨液洗脱。4/13/202467常用分离方法第67页相同电荷离子分离待分析混合物加入离子交换柱,用洗脱液洗脱.洗脱曲线4/13/202468常用分离方法第68页四、色谱法

一.色谱法发展历史

19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物色素创造色谱原型装置。--起名Chromatography—色谱,延用至今,实际早已无色

石油醚4/13/202469常用分离方法第69页4/13/202470常用分离方法第70页色谱法分类按流动相物态可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按固定相使用形式可分为柱色谱法(固定相装在色谱柱中)、纸色谱法(载体为滤纸)、薄层色谱法(吸附剂粉末制成薄层作固定相)。4/13/202471常用分离方法第71页

色谱系统两相组成:——其中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二.色谱法定义

色谱分离方式

当流动相中携带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因为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作用力大小、强弱不一样,伴随流动相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重复屡次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时间不一样,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当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与检测。4/13/202472常用分离方法第72页色谱用途测定样品中不一样性质相同化学组份制备和提纯性质相同化学组份已广泛用于化学、化工、生化、医药、环境保护等生产和科研部门4/13/202473常用分离方法第73页三.色谱法分类

分类依据:——两相状态,分离机理,固相容器形状

4/13/202474常用分离方法第74页

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按分离柱不一样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固定相不一样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4/13/202475常用分离方法第75页液相色谱LiquidChromatographyLC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固定相:液体——分配色谱吸附剂——液固色谱化学键合相——键合相色谱

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色谱分子筛——凝胶色谱抗原抗体——亲合色谱4/13/202476常用分离方法第76页其它色谱方法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4/13/202477常用分离方法第77页纸层析介绍

固定相-滤纸中水份,流动相-展开剂

载体为滤纸如图:1、层析筒2、滤纸3、原点4、展开剂5、前沿6,7、斑点4/13/202478常用分离方法第78页纸层析分离铌、钽将铌、钽转化为NbF72-、TaF72-用6:1丁酮-HF作流动相NH3中和后,再用2%单宁显色通惯用比移值(Rf)来衡量各组分分离情况。4/13/202479常用分离方法第79页a为斑点中心到原点距离,b为溶剂前沿到原点距离。Rf值最大等于1,即该组分随溶剂一起上升,也就是分配比D值非常大;Rf值最小等于0,即该组分基本上留在原点不动,也就是分配比D(C流/C固)值非常小。标准上讲,只要两组分Rf值有点差异,就能将它们分开。Rf值越大,分离效果就越好。比移值4/13/202480常用分离方法第80页薄层色谱展开装置4/13/202481常用分离方法第81页薄层层析法操作方法制板薄层吸附色谱中惯用吸附剂(或载体)和柱色谱用一样,有氧化铝和硅胶等。点样在铺好了薄板一端约1.5厘米处。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用毛细管吸收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起点线上。展开在密闭层析缸中进行,加入5mL展开剂(二氯甲烷),将点好样薄板小心地放入烧杯中展开。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前沿时取出薄板,计算出Rf值。观察色斑大小改变,以判断反应进程。4/13/202482常用分离方法第82页显色:展开完成,取出薄层板,划出前沿线化合物本身有颜色

就可直接观察它斑点化合物本身无色

在紫外线下观察有没有荧光斑点将薄层板除去溶剂后,放在含有少许碘密闭容器中显色来检验色点,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棕色斑点。但当碘蒸气挥发后,棕色斑点即易消失(自容器取出后,展现斑点普通于2~3s内消失)显色后,应马上用铅笔或小针标出化合物位置。4/13/202483常用分离方法第83页比移值(Rf)比移值(Rf)是斑点中心到原点距离a与展开剂前沿到原点中心距离b之比:Rf=a/bRf值与样品化合物及展开剂性质、温度和吸附剂(或支持剂)种类等原因相关。但在上述条件固定情况下,Rf对某一个物质来说是一个特征常数。不一样物质Rf值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4/13/202484常用分离方法第84页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毛细管电泳(p301)4/13/202485常用分离方法第85页Instrumentation/products/instrument/analytical/ce/pacemdq_qualitycontrolsystem_inst_dcr.asp4/13/202486常用分离方法第86页仪器原理图/chemsep/electrophoresis/4/13/202487常用分离方法第87页毛细管(Capillary)内径25-100微米外径~375微米长度20-50cm/chemsep/electrophoresis/4/13/202488常用分离方法第88页BasicTheory–CZE

电渗流ElectroendoosmoticFlow(EOF)/ce/fsilica.html硅熔毛细管Fusedsilicacapillarytube毛细管壁上有硅羟基(-SiOH)4/13/202489常用分离方法第89页BasicTheory–CZE电渗流

ElectroendoosmoticFlow(EOF)硅羟基离解在管壁使管壁带负电.

施加电压时使管内溶液整体从正极流向负极/ce/fsilica.html4/13/202490常用分离方法第90页分离原理净迁移/ce/fsilica.html净迁移=电迁移+电渗流迁移

正离子中性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