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5分)读拼音,写词语,

shlyixi6tiaoxiaohulaishangtingbo

2.(5分)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缺”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够,②残破。③

空额(指职位)。④该到而未到。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缺”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磁少_______

毓席_______

初陷_______

3.(6分)词语填空。

通和鸿遍不聊

生涂路遗寿年

4.(3分)写出与下列词语表达意思一致的四字词语。

(1)前怕狼后怕虎

(2)吃水不忘挖井人

(3)打开天窗说亮话

(4)一个巴掌拍不响

(5)鼻子都气歪了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房间间隔向断挑拨离间

B.冠军冠名皇冠张冠李戴

C.金逼斑辩盘求盘人所难

D.则算划船则分出谋应策

6.(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酬谢叮瞩成家立业B.崩塌镇定震天动地

C.迟廷稀罕相依为命D.游泳好歹怒气匆匆

7.(2分)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九州生气将风雷(依靠)

B.题临安麻(旅店)

C.地履其黄(踩、踏)

D.死去完知万事空(为首的)

8.(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树枝上。

B.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C.远远望去,小岛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9.(2分)填在下列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_______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②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③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

A.分辩客客气气如果……就……

B.分辨大大方方即使……也……

C.分辩大大方方即使……也……

D.分辨客客气气如果…就……

10.(12分)按要求改写句子,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父亲的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3)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缩句)

(4)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仿写)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改为直述句)

11.(19分)根据学过课文的相关内容或意思,填空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不饱食以终日,。

(2)七夕今宵看碧霄,。

(3),不拘一格降人才。

(4),直把杭州作汴州。

(5)竹喧归浣女,。

(6)姑苏城外寒山寺,。

(7),,斜风细雨不须归。

(8),不耻下问。

(9)《四季之美》作者认为,世界最美的时间,春天最美是,夏天最美是,秋天最美

是,冬天最美是。

(10)《将相和》是由、、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组成。

(1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12)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12.(10分)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阔;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

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

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2分)选文从、这两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3分)读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

是;三是。

(3)(2分)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句,起的作用。

(4)(3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来到了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你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13.(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

徐元鹏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装配了一个大衣柜。

刚刚装好,父亲便回来了。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蓦地,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术料,

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质问:“你瞎了?“他突然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从那一天起,每当父亲举起巴掌时,我都心有余悸。生怕会落到我头上。然而,另外一件事,却改变了我

对父亲的看法。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了,正在研究的兴头上,突然听见父亲的脚步声。

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他忽然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

当哪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我害怕地低下了头,他几步走过来。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

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掌只是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摸。那个年代,一台座钟可比一

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他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父亲才告诉我:“你跟我学木工是学手艺。做木工活好比做人,一样一眼都要

套牢弄实,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投机取巧。可你拆座钟,那是钻研,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前

途……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1)(4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父亲的、和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

让我看到了一位的父亲。

(2)(5分)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父亲这样做是为了;

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父亲这样做是为了。通过这两件事,

表达了“我”。

(3)(1分)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A.点明主旨

B.总结全文

C.抒发情感

D.首尾照应

14.(20分)习作天地(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

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请以书信的形式来完成这次习作。要注意格式哦。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

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拾遗协调销毁哀伤停泊

2.【分析】考查了部首查字法、多义字、基本笔画。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

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

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解答】“缺”左右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缶”部,除部首还有4画。缺少:缺乏。缺席:未出席;该到未

至I」。缺陷:欠缺或不完满的地方。

故答案为:

缶4①④②

3.【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解答】政通人和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路不拾遗人寿年丰

故答案为:

政人哀野民生

灵炭不拾人丰

4.【分析】考查四字词语及叠词、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

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解答】(1)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2)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得到幸福或利益时,不忘记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3)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4)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5)鼻子都气歪了:形容人特别生气。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集体的智慧大。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故答案为:

(1)畏手畏脚;

(2)饮水思源;

(3)直言不讳;

(4)孤掌难鸣;

(5)气急败坏;

(6)集思广益。

5.【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

来辨析。

【解答】A.不同。“间”为多音字。读“jiAn”时,意为隔开;不连接。读“jidn”时,意为方位词,中间;方位

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故“间隔”“间断”“挑拨离间"的''间”读作“ji&n”。“房间”的“间”读作

“jidn”。

B.不同。“冠”为多音字。读“gudn”时,意为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读“guAn”时,意为居第

一位。故“张冠李戴”“皇冠”的“冠”读作“gudn”。“冠军”“冠名”的“冠”读作“guAn”。

C.相同。“强”为多音字。读“qidng”时,意为勉强。读“qiGng”是,意为力量大(跟“弱”相对)。读“ji&ng”

时,意为强硬不屈;固执。故“强逼”“强辩”“强求”“强人所难”的“强”读作“qidng”o

D.不同。“划”为多音字。读"hu"时,意为区分、分界;设计、谋略。读“huV时,意为拨水前进;合算。

故“划分”“出谋划策”的“划”都读作“huV。“划算”“划船”的“划”读作“huG”。

故选:C。

6.【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

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叮嘱:再三嘱咐。故“叮瞩”的“瞩”错误,应改为“嘱”。

B,正确。

C、有误,迟延:耽搁拖延。故“迟廷”的“廷”错误,应改为“延”。

D、有误,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故“怒气匆匆”的“匆匆”错误,应改为“冲冲”。

故选:Bo

7.【分析】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在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做此题根据句意回顾所

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元:同“原”,

本来。

故选:D。

8.【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

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这是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花生的默默无闻。

B.比喻的手法,把“走搭石的声音”比喻为“音乐”。

C.比喻的手法,把“小岛”比喻为“云”。

D.比喻的手法,把“珍珠鸟”比喻为“球儿”。

故选:Ao

9.【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分辨:区分辨别。

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如果……就……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前分句所假定某种情况出现(或不出现)了,就会(或者也不会、也

不能)引发后分句所表达的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分句之间有偏、正句之分,前偏后正。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故填:分辨、客客气气、如果……就……。

故选:D。

10.【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缩句等。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

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解答】(1)考查了“把”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餐桌上的那首诗)+把+施动者(父亲的目光)+其

他成分。

(2)本题考查的是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把

疑问词去掉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去掉“难道……还不够……吗”

加上“很”。

(3)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一双眼神疲惫的,吃惊地”,留下主干,即:眼睛望着我。

(4)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把“读书生活”比作“画页”,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

(5)考查了夸张句。把事物夸大或者缩小,写句子时把“寒风吹到脸上的痛”夸大即可。

(6)直述句就是将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方法为:句子的逗号改为冒号,双引号要加上:把句子

中的“后面两个秦王”都改为“你”,“他”改为“我”。

故答案为:

(1)餐桌上的那首诗把父亲的目光吸引住了。

(2)世界上糟糕的诗很多。

(3)眼睛望着我。

(4)她的笑容恰似阳光明媚的春天。

(5)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痛。

(6)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就跟你同归于尽。”

11.【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课文理解、民间故事。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

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名言警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葛洪,意思是: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

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簧。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

径。

(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

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

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全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青箸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考查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译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

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9)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出自《四季之美》,原文: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

天最美是早晨。

(10)考查课文理解。《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海池会面”“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赞扬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1)考查民间故事。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1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原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

汪洋。

故答案为:

(1)不弃功于寸阴;

(2)牵牛织女渡河桥;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暖风熏得游人醉;

(5)莲动下渔舟;

(6)夜半钟声到客船;

(7)青箸笠绿蓑衣;

(8)敏而好学;

(9)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10)完璧归赵海池会面负荆请罪;

(11)《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12)其道大光一泻汪洋。

12.【分析】语段选自《圆明园的毁灭》,文章通过重点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

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解答】(1)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臧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知答案。

(2)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熟读第一自然段可知,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二是根据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三是还有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3)考查了过渡句。阅读第2自然段内容可知,先总写了圆明园建筑宏伟、珍贵的历史文物,然后分写了有哪

些历史文物。故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个过渡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第一段的建筑宏伟,引出第二段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围绕“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来展开描述。

故答案为:

(1)建筑宏伟珍贵的历史文物;

(2)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3)过渡承上启下;

(4)这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奇迹!

13.【分析】考查了散文阅读。本文记叙了父亲两次举起手掌,让“我”从中明白了做人要实在、不投机取巧,鼓

励“我”要有钻研与探索的精神。

【解答】(1)考查了描写手法的辨析与作用。阅读画线句“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蓦地,他用力把

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质问:‘你瞎了?’”由句中的“走到、转着圈、推倒、

拿起、瞪着”可知,这是运用动作描写;由句中的“阴着脸”可知,这是运用神态描写;由“你瞎了?”可知,

这是运用了语言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严厉的父亲。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第二自然段可知,主要写“我”私自装了一个衣柜,有一样没有钉实,

挨了父亲一巴掌。阅读第五〜七自然段可知,主要写“我”学修座钟,将新买的座钟拆掉后没修好,父亲没有

痛打“我”,而是抚摸。据此可知,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