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_第1页
新生儿核黄疸_第2页
新生儿核黄疸_第3页
新生儿核黄疸_第4页
新生儿核黄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新生儿核黄疸新生儿核黄疸

定义中枢神经细胞核被未结合胆红素黄染而发生的一种疾病。第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破坏后生成血红蛋白胆红素

粪便胆素胆素原胆红素-葡糖醛酸胆红素葡糖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肠道肝脏血液尿液肾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间接胆红素)

血液30%第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病理生理未结合胆红素具有脂溶性及亲脂性,使得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富含脑磷脂的脑组织,使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耦连作用发生障碍。第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附着在一起,只有约1%的未结合胆红素为游离状态。附着于白蛋白的胆红素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不会对脑细胞产生作用。第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病因核黄疸的发生几乎均在新生儿期。所有引致游离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的因素均可导致核黄疸的发生。第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1、新生儿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较为多见。如新生儿期的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增高。第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2、肝脏酶系统不成熟:不能有效的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的胆红素,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加。第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3、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引致未结合胆红素容易进入脑组织产生破坏作用。第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引致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产生未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增加。第1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5、酸中毒:新生儿在疾病状态下容易发生酸中毒,当pH值减低时白蛋白即释放未结合胆红素,导致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增高。第1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6、其它:未成熟儿,窒息,缺氧,饥饿,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及感染等。第1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临床表现任何导致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达340以上者均有发生核黄疸的可能。大于500在新生儿期即可表现异常。第1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前期日龄小,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较低,表现黄疸逐渐加重,嗜睡,吸奶无力或拒奶。此类可治愈。第1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一期日龄较大,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较高,症状同前期,但严重,经积极治疗可治愈。第1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二期日龄较小,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较高。表现嗜睡,拒奶后出现呻吟,尖叫,凝视,角弓反张,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该类患儿呼吸不规则,可有肺出血等改变,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第1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三期日龄较大,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较高。表现尖叫,易激惹,凝视,眼球震颤,呼吸不规则等。经抢救近期预后较佳。第1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四期日龄较大,未结合胆红素含量高,表现同三期,经抢救可以存活,但往往有后遗症,也称为核黄疸后遗症期。第1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后遗症要在以后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主要为智力落后,抽搐,听觉及眼球运动障碍等。第1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治疗原则:即阻止未结合胆红素上升至危险地浓度。关键是及时发现早期病例早期治疗。第2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核黄疸的影像学表现在以往由于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有限,核黄疸的诊断仅依靠临床及化验检查。对核黄疸的预后没有检查手段。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对一些早期的损害,后遗的损害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得到体现。第2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牛昊对21例核黄疸病人研究分析后认为,新生儿期核黄疸T1WI上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对诊断该病的敏感性达90.5%,因此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第2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病理损伤的机制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选择性沉积在苍白球上,并引起神经细胞毒性作用,主要靶细胞是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别表现为凋亡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只有在大剂量胆红素的作用下才以坏死为主要表现。第2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引用文献报道:尸解发现除苍白球外,黑质,下丘脑核也易受累,其次脑干神经核团,特别是支配听觉,眼球运动及前庭的神经细胞核团均可受累,由此而产生相应症状。第2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作者在21例中对其中8例患儿于生后3个月进行复查,发现T1WI高信号均恢复正常。但其中6例T2WI高信号者均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2例T2WI信号无异常者,有1例出现听力障碍,1例无症状。第2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因此作者认为新生儿期主要累及T1WI,预示着更为严重的胆红素脑损伤,后遗症期累及T2WI往往提示预示预后不良。第2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期T1WI上双侧苍白球高信号的病理基础尚不清楚,有作者认为是由于星形胶质细胞的饲肥星形细胞反应,也有认为胆红素本身就可造成T1WI上的高信号。婴儿期T2WI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则是胶质增生的表现。第2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鉴别诊断中,该作者认为核黄疸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主要累及苍白球,尤其是苍白球的中后部,下丘脑核也可同时受累。但无壳核、基底核和丘脑的受累,由此可与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的特征相鉴别。第2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另外需要鉴别的疾病有一氧化碳中毒,线粒体脑病,遗传代谢疾病,丙酸血症等,但它们有相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帮助鉴别。第2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正常新生儿颅脑所见第3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

核黄疸T1WI所见第3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核黄疸T2WI所见第3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核黄疸核黄疸T1WI所见第3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