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礼教育集团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入学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事项:

1.本试卷共2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按题号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方框。该题有24小

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阅读下面《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能够得出的信息有()

①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②只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③最北的城市是涿郡④最南的城市是余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

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表明科举制度()

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3.《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材料

理解准确的是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B.“革去弊讹”是指废除九品中正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之治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4.“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②农牧文化融合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

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6.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

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官吏冗余D.宦官专权

7.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

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

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8.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C.©©③①D.②③④①

9.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

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尚武轻文B.兵民合一

C.文武并重D.重文轻武

10.《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

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

王安石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

C.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11.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

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12.诗大戏《建元风云》首度大手笔聚焦忽必烈,向观众揭秘元朝建立的过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B.重视农业生产

C.建立蒙古政权D.建立元朝政权

13.以下关于元朝统一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局面

B.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达到了新高度

D.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造成巨大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4.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15.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

最后从容就义。他就是()

A.张骞B.文天祥C.成吉思汗D.司马迁

16.明初某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

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图片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

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废除丞相B.迁都北京C.创立内阁D.设立锦衣卫

17.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的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

型的例证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D.郑成功收复台湾

18.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表数据统

计出自明朝后期的哪部医学著作。()

内容药物新药验方插图

数量1892种374种11096则1160幅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19.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A.皇帝独掌朝政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D.军机处高于皇权

20.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从左到右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坐而论道站议时政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21.“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

22.下表是清前期耕地面积的发展情况,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1661年1685年1724年1766年

耕地面积(顷)5493576607843068379147414495

A.清前期人地矛盾得以解决B.为清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C.强化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D.促进了明清市民文化发展

23.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岀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

定说明清朝()

A完全禁止对外贸易B.鼓励商业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实行闭关锁国

24.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备受人民的尊重。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镇压了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积极主动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其中25题16分,26题18分,27题18分)

25.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

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

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

献?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

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26.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场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

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

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

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铺针夫功家刘南济

畜常

攵*

加兴

图一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图二北宋"交子"图三《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

的工程?其中心在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3)材料三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清明上河图》是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7.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高屋建羯提出“一带一

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的交往由

来历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班固《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

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

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四: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

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一伟大的和平使者》

(1)材料一中“然骞凿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当前我国哪一重大倡议与这一事件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条件。写出宋朝闻名世界的两个大

商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海外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在郑和远航过程中,哪一发明为其指明了航向?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雅礼教育集团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入学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事项:

1.本试卷共2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按题号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方框。该题有24小

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阅读下面《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能够得出的信息有()

①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②只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③最北的城市是涿郡④最南的城市是余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详解】根据地图所给提示信息可知,从地图上可以得出的信息有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最北的城市是涿郡,最

南的城市是余杭。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②错误,排除ABD

项。故选C项。

2.《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

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表明科举制度()

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促进了阶层的流动,平民可以通过科举制跻身统治阶层,并提高了文官队

伍的素质,C项正确;宋朝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官地位超过武官,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门第

观念一直存在,且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

气,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材料

理解准确的是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B.“革去弊讹”是指废除九品中正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之治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和所学知识

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当时玄宗皇帝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

治,C项正确:开创开元盛世的是唐玄宗,而非唐太宗,排除A项;隋朝时期己经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

作为选官制度,排除B项;贞观是唐太宗时期的年号,与唐玄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②农牧文化融合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

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特征有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故B①③符合题意;文景

之治时农牧文化没有出现融合,科举制度没有出现,故②④不合题意;故含有②④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5.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

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

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和亲

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c项正确;材料中西汉时期和唐朝时期的和亲是主动的学习,排除A

项;和亲促进少数民族向中原学习,排除B项;“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材料没涉及,排除

D项。故选C项。

6.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

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官吏冗余D.宦官专权

【答案】B

【详解】根据“节度使……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可知,节度使有很大的

自主权,随着实力的增强,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最终演变为叛乱,唐朝节度使实力的膨胀,就直

接导致了安史之乱,B项正确;唐朝时出现节度使,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冗余”“宦

官专权”方面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B项。

7.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

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

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

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

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C项正确;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派的著名诗人、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诗

佛”,其诗文、画作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排除A项;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排除D项。故选C

项。

8.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907年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九个政权,再加上

北方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10世纪初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之后,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局面,与辽并立。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出现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1125年金灭辽,出现了北宋、金和

西夏并立的局面。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出现了南宋与西夏、金的对立。因此,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④②③①符合题意,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9.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

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尚武轻文B.兵民合一

C.文武并重D.重文轻武

【答案】D

【详解】由材料“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

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可知,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

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

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D项正确;尚武轻文不是北宋治国的特点,排除A项;兵民合一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

项;材料的主旨是重文轻武不能体现文武并重,排除C项。故选D项。

10.《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

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

王安石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

C.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

相比增长了4倍”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抑制土地兼并,与题干材料

意思不符,排除A项;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这两项不但不符合题意,而且叙述也错误,排

除CD项。故选B项。

11.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

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答案】A

【详解】题干的“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可以

看出交子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题干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

题意;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的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在题干材料中不能

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诗大戏《建元风云》首度大手笔聚焦忽必烈,向观众揭秘元朝建立的过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B.重视农业生产

C.建立蒙古政权D.建立元朝政权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诗大戏《建元风云》首度大手笔聚焦忽必烈,向观众揭秘元朝建立的过

程”和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

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忽必烈重视农业,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

制定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

(北京),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3.以下关于元朝统一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局面

B.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达到了新高度

D.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造成巨大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故“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造成巨大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史

实,D项符合题意;ABC说法正确,排除。故选D项。

14.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都是在宋元时期,能

够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②不符

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

最后从容就义。他就是()

A.张骞B.文天祥C.成吉思汗D.司马迁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

到扣留,威武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及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城,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

亡。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不久后,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最后从

容就义。B项正确;张骞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排除A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排除

C项;司马迁是生活于汉武帝时期的伟大史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6.明初某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

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图片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

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废除丞相B.迁都北京C.创立内阁D.设立锦衣卫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和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

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题干属于对官员的监督,D项正确;朱

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开k工六部的职权,

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对官员的监督,无法体现迁都北京,排除B项;明朝内阁制

度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建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7.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的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

型的例证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D.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C

【详解】题干描述的是明朝的对外贸易,联系所学可知,AB两项为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与贸易无关,D

项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清朝入关后,属于反抗殖民统治的,不符合题题意。C项明朝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朝贡式

的政治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对外友好往来,故选C。

18.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表数据统

计出自明朝后期的哪部医学著作。()

内容药物新药验方插图

数量1892种374种11096则1160幅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明朝后期”结合所学知识,李时珍是明代杰岀的医药学家,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

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偏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

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共记载了药物

1892种,收入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图药物形态图,B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编

撰的,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C项:《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

《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B项。

19.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A.皇帝独掌朝政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D.军机处高于皇权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是清

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A

正确;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说明了皇帝独掌朝政,BCD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

20.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从左到右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宋)(清)

坐而论道站议时政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答案】D

【详解】从图一到图三可见丞相的权利地位越来越小,而君主的权利越来越大,所以体现出来的是君主权利的加强,

正确的是D项。故选D。

21.“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这一进士被杀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在文化方面实行了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非

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

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

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D项正确;明朝设置厂卫特务机构,与题干“清朝”不符,排除A项;军机处是清朝中

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排除B项;八股取士是选拔官吏制度,均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2.下表是清前期耕地面积的发展情况,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1661年1685年1724年1766年

耕地面积(顷)5493576607843068379147414495

A.清前期人地矛盾得以解决B.为清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C.强化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D.促进了明清市民文化的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中的内容从1661年耕地面积5493576公顷,到1766年耕地面积有7414495公顷。由此得

出1661年到1766年可得出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为清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清前期人

地矛盾得以解决,排除A项;强化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促进了明清市民文化的发展与

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3.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

定说明清朝()

A.完全禁止对外贸易B.鼓励商业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限制返回''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

策,D项正确;从“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可知,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并未完全禁止对外贸易,但也没

有鼓励商业发展,排除AB两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4.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备受人民的尊重。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镇压了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积极主动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手里收复了台湾。所以他们的共

同作用是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他们的行为不是镇压边疆地区叛乱,排除B项;他们

是抗击外来侵略,不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也不是对外交流活动,排除C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其中25题16分,26题18分,27题18分)

25.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

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

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岀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

献?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

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答案】(1)唐玄宗(李隆基)。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2)耕作;灌溉(3)科举制度;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详解】(1)依据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反映了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的景象,当时的唐

玄宗励精图治,把唐朝推入鼎盛时期,因年号开元,故称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任用贤臣、

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等措施有关。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展示的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一一新型耕犁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分别

用于耕作、灌溉。

(3)依据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可知反映了古代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及第被称为金榜

题名。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唐朝进一步完善该制度,如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依据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的

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可知“伟大僧人”是指玄奘,唐朝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来到最高佛学

学府那烂陀寺钻研佛法,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回国后由他口述西行天竺的见闻而

留下的经典著作是《大唐西域记》。

26.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场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

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

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

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南济

功家刘

铺一针夫

忆呑收

记针美

白加不专

》局部

上河图

《清明

"图三

"交子

北宋

图二

及铜

商标

针铺

宋代

图一

天下足

熟,

苏湖

四:

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