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除稀有气体外,都不是单原子状态存在,而是以原子相互结合成分子或晶体的形式存在。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内部结构,为了更好地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化学变化规律,有必要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讨论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
①分子的组成:指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
②分子的空间构型:指分子的空间几何形状,包括分子内部原了的连接次序、空间排布、键角、键长及分子大小等。
③化学键:分子或晶体中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1离子键和离子晶体2.1.1离子键的形成及特征1.离子键的构成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基于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稳定的事实,提出了离子理论。认为:当电负性很小的金属原子和电负性很大的非金属原子相互靠近时,前者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者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正、负离子靠静电引力作用结合在一起,这种静电引力作用称为离子键。如NaCl的形成。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Na-e→Na+
(1s22s22p63s1)(1s22s22p6)
(X=0.9)Na+Cl-Cl+e→Cl-
1s22s22p63s23p51s22s22p63s23p6(X=3.0)(Ar)
离子键可存在于气体分子中,大量的是存在于离子晶体中。一般情况下,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都
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所以,NaCl、KCl均为化学式。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离子键的特征
<1>由正负离子形成
<2>无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可近似地看成一个弥漫着电子云的圆球,离子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所以离子能从任何方向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而且吸引力越大就尽可能吸引越多的异号离子,只受空间大小的限制。3.键的离子性大小取决于电负性差值大小
△X>1.7离子键
△X=1.7离子性占50%(单键)(但HF例外△X=1.7)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1.2离子晶体1.晶体的特征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特点:微观粒子排列的周期性点阵、晶格,P30晶胞:能表现晶体一切特征的最小单位晶体的特征:(1)有固定几何形状(2)有固定熔点(3)各向异性(4)能产生X—衍射图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AB型)
离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交替地排列着正离子和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按一定的配位数在空间排列着。这种排列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AB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类型有三种:NaCl型、CsCl型及ZnS型(见图2-4)。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AB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由于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较强,所以离子晶体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及沸点。由库仑定律可知,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离子半径越小,静电作用力也就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及沸点也就越高。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3.晶格中离子的配位数和半径比规则:从表中可见,正负离子结合成晶体可形成不同的空间构型,因为形成离子晶体时,只有正负离子靠得越近,体系的能量越低,晶体才越稳定。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4.晶格能
P32
不同类型的晶体组成和构型不同,其熔点、沸点、硬度及热稳定性不同。晶体的这些性质与晶格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这种作用力,可以用晶格能来衡量。对于离子晶体,晶格能定义为:在标准状态下,从相互远离的正负气态离子结合成1mol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用U表示。
由于实验上的困难,一般无法直接测量晶格能,但是可以用德国化学家玻恩(BornM)和哈伯(HaberF)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利用标准热化学数据计算晶格能。这种方法称为玻恩-哈伯循环法。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共价键理论(I)
价键理论(VB法)
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最早提出了“共价键”的设想,他认为原子和原子结合成分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以满足每个原子具有稳定稀有气体的电子结构来实现的。所以称这种共用电子对结合而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如: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虽然这样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分子的形成,但对某些分子内存在的单电子键或中心原子外层电子数少于或多于8e而能稳定存在的事实不能解释。对于共价键的单质也无法说明。直到1927年海勒特和伦敦应用量子化学研究氢分子的结构后,对共价键的本质才有了初步的解释。后来鲍林等人发展了这一成果,建立了现代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932年美国化学家密立根和法国化学家洪特认为成键电子可以在整个分子内运动,又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MO法)。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1键参数
用来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叫键参数。对共价型分子来讲,键参数通常指键能、键长、键角、键级以及键的极性等。又称为分子结构参数。
1.键解离能(D)与键能在标准条件下,1mol气态分子AB解离成气态原子A和B的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AB的解离能。
如:水的解离:DH-OH=499kJ·mol-1
DH-O=429kJ·mol-1
H2O分子中,两个O-H解离能的平均值为
D平均=1/2(499+429)kJ·mol-1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键长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叫键长或键距。键长和键能都是共价键的重要性质,可用X射线、分子光谱实验或热化学方法测知。3.键角
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若同时和两个以上的原子键合,从中心原子的核到与它键合的原子核的连线叫键轴,每相邻两键轴的夹角叫键角。
所谓键能,通常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mol气态分子拆并成气态原子时,断裂每个键所需能量的平均值。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2价键理论:(VB法)1.共价键的形成原理
<1>成键条件:①成键的两原子中要有成单电子,而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若成键原子中各有两个或三个未成对电子,则可分别两两成对形共价双键和三键。
②最大重叠原理③对称性原理
共价键的本质,仍然是电性作用力。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共价键的键型和特征
<1>共价键的键型根据原子轨道重叠的对称性来分,可分为σ键和π键①σ
键原子轨道重叠部分对键轴是圆柱形对称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进行重叠。如:S─SH─HS─PXH─ClPX─PXCl─Cl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π键: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键轴所在的某一特定平面具有反对称性。
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如:PZ─PZπ键键特点:轨道重叠程度小、键弱、不稳定。在共键双键和共价三键中,除σ
键外,还有π键。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如:N2
分子中
N:1s22s22p3
NN成键情况: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根据成键原理,一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受未成对电子数目的限制。如:
O:2s22p4(2个单电子)O==ON:2s22p3(3个单电子)NN
根据鲍林原理: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再有第三个电子参加,必有两个自衡平行,则要排斥,故不容。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方向性:
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看,除s外,其它p、d、f在空间都有特定的伸展方向,根据对称原理和最大重叠原理,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只有沿着同号的原子轨道伸展方向进行最大重叠,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3.配位共价键
前面讲的共价键,其共用电子对都是由成键的每个原子各提供一个e形成的,此外,还有一类共价键,有共用电子对是由单方面提供的,这类共价键称为配位共价键。简称配价键或配位键。
形成配位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要有孤对电子。(2)另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要有空轨道。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3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理论
价键理论成功地说明了一些共价分子的形成和本质。但在说明某些分子的形成和空间构型方面,都遇到了困难。
如BeCl2
:Be(1s22s2)原子中没有单电子,按价键理论,根本不能成键,但BeCl2确实存在。
又如碳原子只有两个成单电子,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但实际上CH4分子中有4个C—H键。键角也不是90o,而是109.5o,而且4个C—H键强度相同,价键理论不能解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31年鲍林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1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1)同一原子内,能量相近形状不同的各原子轨道(s、p、d、f)混合起来组成成键能力更强的新轨道(杂化轨道),这种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原子轨道的杂化。
激发→杂化→轨道重叠成键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杂化轨道由原子轨道通过(加加减减)重叠而成。杂化轨道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
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3)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更强,与其它轨道重叠时,重叠得更多,形成的共价键更牢固。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2杂化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1)sp杂化轨道1个ns轨道与1个np轨道杂化形成2个sp杂化轨道: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BeCl2的成键过程: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sp2杂化
1个ns轨道和2个n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如BF3
: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F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3个键。
分子形状为平面三角形(B原子处于中心,3个F处于三个顶点上),属于这类的还有:BCl3、BBr3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乙烯分子的成键过程: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3)sp3杂化:1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杂化→4个sp3杂化轨道。4个sp3杂化轨道与4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4个键。属于这一类的还有CCl4、CHCl3、等。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小结: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4)不等性sp3杂化
A:对于NH3: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
20世纪60年代初吉勒斯匹和尼霍姆在总结前人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或原子团的几何构型的简单规则,称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法。应用这个理论时,不需要用原子轨道的概念而是通过价电子的排布来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
1.
VSEPR法的要点(1)共价分子或原子团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的排斥情况。
例如:BeH2分子,其电子式可写成:,是直线型结构,即H—Be—H。原因:??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电子对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电子对间的夹角或成键情况。斥力大小的一般规律:
①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各种不同夹角斥力的大小的顺序为:30°>60°>90°>120°②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简写为:LP―LP>LP―BP>BP―BPLP:孤对电子,BP:成键电子对根据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原则,分子的几何构型与电子数目和类型有关。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用VSEPR法判断简单分子构型的一般原则(1)确定中心原子价层的电子对数①当出现单电子时,单电子算作一对,如9/2=5。②作为配位体,H提供1个电子,卤素原子提供一个电子。氧族原子作为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但氧族原子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④负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负电荷数。正离子的价电子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所带正电荷数。(2)确定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的数目,并以此确定中心原子价电子构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例如:CO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4/2=2,CO2中有两个配位原子(O原子)通过2对电子与中心原子C连接,所以CO2中无孤对电子对,即CO2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直线型,分子也为直线型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3共价键理论(Ⅱ):分子轨道理论(MO法)
价键理论比较直观,能较好地说明许多分子的形成和空间构型,但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把成键电子仅局限于成键两个原子之间,缺乏对分子作一个整体全面的考虑。对某些分子和离子的结构无法解释,如O2分子中存在三电子键,以及对物质的磁性等问题无法解释。1931年由穆利肯提出的分子轨道理论,着眼于分子的整体性,把分子中电子归于整个分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分子内部电子的各种运动状态。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1、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1)分子中每个电子都在整个分子骨架中运动,电子运动状态也可用波函数ψ来描述,这个ψ就称为分子轨道。(2)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形组合而成,分子轨道数目等于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①所谓线性组合就是原子轨道地通过线形加加减减重叠组合形成分子轨道,由于原子轨道中有正、负号之分,所以其组合也有两种情况:同号波函数叠加,两核间密度增大,能量降低,形成成键分子轨道。异号波函数叠加,两核间密度降低,能量升高,形成反键分子轨道。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成键三原则:能量近似原则
a.能量近似原则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组合成分子轨道,且能量越接近越好。如:
大,不行。
E相近,可形成有效分子轨道HF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b.最大重叠原则:原子轨道发生重叠时,在可能范围内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牢固。
c.对称性匹配原则:
若某一图形,施行某种操作后,图形重合,符号不变,则称该图有某种对称性。所谓对称匹配是指:对称性相同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可形成有效分子轨道。即s-px,pz-dxz。各自对称性相同,故可分别形成有效分子轨道。对称性不同的则不能形成有效分子轨道,称它为非键分子轨道。如px-pz。
不能成键,称这种组合为非键组合,形成非键分子轨道。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3)分子轨道的形成类型、形状和能量由于原子轨道对称性不同,因而重叠而形成的分子轨道类型也不一样,有对称性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σ分子轨道,而反对称性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π分子轨道。分子轨道都有都应的能量及形状,其能量和形状取决于原子轨道的类型和原子轨道的重叠情况。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4)原子轨道用光谱符号s,p,d,f表示,而分子轨道用对称符号σ
,π
,δ
…
表示,填入σ与σ*轨道上的电子叫σ电子,构成的键叫σ键;填入π和π*轨道上的电子叫π电子,构成的键叫π键。(5)在分子轨道中,填充电子的原则也遵从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3.2分子轨道能级及其应用
分子轨道的能量从理论上推算是很复杂的,目前主要是借助于光谱实验来确定的。如果把分子内各轨道的能量按高到低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到分子轨道级图。对于一、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其分子轨道能级图有以下两种情况: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1)是2s和2p原子轨道能量相差较大的情况:
适用于O2、F2
(图2-25-a)其能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σ1s﹤σ1s*﹤σ2s﹤σ2s*﹤σ2p﹤π2py=π2pz﹤π2py*=π2pz*﹤σ2p*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2s和2p原子轨道能量相差较小的情况:(△E﹤11.59eV),形成的分子轨道要发生相互作用,使σ2px能量升高,致使:σ2p>π2py=π2pz其能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σ1s﹤σ1s*﹤σ2s﹤σ2s*﹤π2py=π2pz﹤σ2p﹤π2py*=π2pz*﹤σ2p*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例:P482.1,2.2,2.3键级=(外层成键电子数-外层反键电子数)/2
一般说来:键级越大,键越强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4原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1.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晶格结点上占据的是原子。如:C、Si、Ge。化合物:SiC、B4C、SiO2(半径小、性质相似)特点:大分子、熔、沸点高、硬度大、热胀系数小、不导电。如:金刚石。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混合型晶体:晶体内部晶格微粒间包含有两种以上的键型时,称为混合型晶体。链状结构和层状结构物质。石墨:层状晶体导电原因:离域大π键。
除石墨外,云母、墨磷等也都属于层状过渡型晶体。另外,纤维状石棉属链状过渡型晶体,键中Si和O间以共价键结合,硅氧链与阳离子以离子键结合,结合力不及键内共价键强,故石棉容易被撕成纤维。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5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五分之四是金属元素,在80多种金属单质中,除汞为液态外,其余均为金属晶体。金属具有的通性:有特殊的金属光泽,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延展性等。多数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硬度、熔点和沸点。
以上共性表明:金属具有类似的内部结构和相同的化学键类型。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5.1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1)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比较容易电离成离子,而每个正离子也容易捕获自由电子还原成原子。(2)金属原子和离子紧密堆积在一起构成金属晶体。自由电子气:
这种自由电子将金属原子和离子胶粘在一起,形成少电子多中心键,叫做金属键。这种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共用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内运动,所以是一种改性共价键。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5.2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基本要点:
1.在金属晶格中原子十分靠近,这些原子的价层轨道可以线性组合成许多分子轨道。n个原子轨道可组合成n个分子轨道,其中有n/2个成键轨道,n/2个反键分子轨道。这些分子轨道的集合称为能带。
2.能带中各分子轨道间能量差很小,电子可以容易地从一个分子轨道进入另一个分子轨道,所以,把能带中能量差很小的轨道看作是一种连续的能谱。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3)按照组成能带的原子轨道和电子在能带中分布的不同,将能带分为满带、导带和禁带等多种能带之分。
①满带:充满电子的低能量能带。
②导带:参加组合的原子轨道如未充满电子,则形成未充满电子的能带,还有空的分子轨道。
③禁带:相邻能带之间的空隙,又叫带隙。带隙是电子的禁区,所以叫做禁带。禁带实际上是满带顶到导带底之间的能量差。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4)金属中相邻的能带有时可以重叠。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固体的能带结构: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5.3金属晶体在金属中由金属阳离子与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成的晶体。晶格结点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三种密堆积方式:P54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2.7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力,又叫范德华力。2.7.1分子极性的量度——偶极矩分子的极性: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要看分子中电荷中心是否重合。电荷中心即电荷集中点。正、负电荷中心重合者分子没有极性,称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者分子有极性,积极性分子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且键越强、分子的极性也越强)。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对于多原子分子: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系。
在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分别形成了正、负两极,又称偶极。偶极间的距离d叫做偶极长度。偶极长度d与正极(或负极)上电荷(q)的乘积叫做分子的偶极矩(μ)。
μ=q·d
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其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偶极矩大小的数量级为10-30C·m。
表2-7列出了一些物质的分子偶极矩。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7.2分子间力的本质和类型瞬时偶极:靠近的两分子间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瞬时偶极间总是处于异极相邻的状态。我们把瞬时偶极间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色散力。虽然瞬时偶极存在的时间极短,但偶极异极相邻的状态总是不断地重复着,所以任何分子(不论极性与否)相互靠近时,都存在着色散力。
同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随分子量的增加,分子体积越大,瞬时偶极矩也越大,色散力越大。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电场的作用,原来重合的正、负电荷中心分离开来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间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极性分子本身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而具有的偶极称为固有偶极。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它们的固有偶极间相互作用,两个分子在空间按照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由于固有偶极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的力叫做取向力。取向后,极性分子更加靠近,相互诱导,使正、负电荷中心更加分开,产生诱导偶极,因而它们之间存在诱导力。此外也存在着色散力。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小结:在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着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存在着诱导力和色散力;极性分子间既存在着取向力,还有诱导力和色散力。分子间力就是这三种力的总称。分子间力永远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是相互吸引作用,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强度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和分子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通常作用范围在以内。大多数分子,其分子间力是以色散力为主;只有极性很强的分子(如水分子)才是以取向力为主(见表2-8)。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7.3氢键
氢键结合的情况可写成通式X-H…Y。式中X、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和Y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归纳起来,氢键形成的条件是:
1)有与电负性大(X)的原子相结合的氢原子;
2)有一个电负性也很大,含有孤对电子并带有部分负电荷的原子(Y);
3)X与Y的原子半径都要较小。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
绝大多数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的方向性是指Y原子与X-H形成氢键时,将尽可能使氢键与X-H键轴在同一方向,即X-H…Y三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氢键的饱和性是指每一个X-H只能与一个Y原子形成氢键。氢键通常是物质在液态时形成的,但形成后有时也能继续存在于某些晶态甚至气态物质中。氢键的存在影响到物质的某些性质。如: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粘度较大;液体分子间如果形成氢键,有可能发生缔合现象,其结果会影响液体的密度。典型例子:水分子
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2.7.4分子晶体
凡靠分子间力(有时还可能有氢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统称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排列的是分子(也包括像稀有气体那样的单原子分子)。
干冰(固体CO2)就是一种典型的分子晶体。如图4-26所示由于分子间力比离子键、共价键要弱得多,所以分子晶体物质一般熔点低、硬度小、易挥发。2024/4/12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化工学院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公益组织代理记账与资金管理协议4篇
- 2025年度酒店客房触摸一体机购置与维护协议4篇
- 2025年度跨区域工程项目搭建委托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区景观设计与绿化维护服务协议3篇
- 2025版土地交易居间合同范本大全:土地储备与开发规划3篇
- 2025年度摩托车广告发布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管理规范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工厂生产管理系统软件定制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车辆抵押反担保融资租赁合同4篇
-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课件
- 小学网管的工作总结
- 2024年银行考试-兴业银行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 2024届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 弧度制及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 瓦楞纸箱计算公式测量方法
- DB32-T 4004-2021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清现行)
- DB15T 2724-2022 羊粪污收集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