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休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杰弗瑞·戈比说:“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就为众多儿女们营造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休闲环境。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在大观园中,那群女子诗意地栖息着,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曹公便开启了休闲审美的各种热闹的场景描写——争作海棠诗,结菊花盛会,持鳌赏桂,穿红戴绿,嬉笑打闹。“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结社源于探春的雅兴大发,发乎于内是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冲动,由李纨自荐掌坛,迎春出题限韵,惜春卷录监场,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作诗。字里行间流动着儿女们浸润在文化世界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行酒令也是《红楼梦》休闲文化的一种。原文描写道:“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待鼓声止而梅花落于谁人之手,谁便讲一个笑话。酒席间笑语欢声,其中的情趣是别于日常的快意别致,乃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审美活动。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摘编自《论<红楼梦>中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材料二:在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将休闲文化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体育运动型的休闲文化、观光旅游型的休闲文化、阅读赏析型的休闲文化、游艺娱乐型的休闲文化.虚拟互动型的休闲文化、求知探索型的休闲文化等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时间大为增加,消费休闲时代已然来临。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活动与消费活动相结合,相互影响,化身“休闲生活”迅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背景下,休闲活动体现出共有特性,能够反映当前休闲活动审美倾向的变化趋势。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特征,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的。休闲活动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物质享乐的需要,任何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纯精神感官上的休闲娱乐不为多见。其次,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第三,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一方面,除像徒步旅行,个人散步、阅读,个人创作等极少数的休闲活动外,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主体都不止一个人,休闲主体之间开展休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彼此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休闲寻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引领。比如,我们研究品味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时,有着深切的对文化内在关注的愿望;在对弈、品茗、棋语之际有对自我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基本不会在他人所设定的意图下去行动”。人们努力参与休闲,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是因为“休闲必然使人得到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休闲审美活动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展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培育休闲技能是休闲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必备手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是因为诗歌、绘画、舞蹈等这些休闲活动需要休闲参与主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中,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摘编自《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休闲文化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观园里品茶、饮酒、赋诗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儿女们摆脱了审美的冷淡,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境界。B.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源于大观园女子的雅兴大发,和结菊花盛会一样,都体现了儿女们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C.随着休闲文化日渐丰富,当下的休闲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形态,它们之间只有形态方面的差别,并没有高下之别。D.社会正在经历转型的当下,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在满足生理欲望带来快感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谈到审美化的休闲文化,但论证上,材料一侧重于举例论证,材料二侧重于道理论证。B.在休闲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减弱快感的影响.强化对美感的追求,提倡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C.《红楼梦》中结社吟诗、行酒令等休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虽有规则限制,但并不妨碍参与者获得自由。D.精英休闲方式比普通休闲方式更能让参与者获得审美体验,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的“休闲文化”范畴的一项是()A.贾母月下闻笛 B.晴雯补雀金裘 C.豆官园中斗草 D.宝玉庵中品茶4.对于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据调查,当代青年的休闲方式大多为打网络游戏(占比55%)、逛街购物(占比27%)、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史铁生和他的“地坛”曲令敏未见到史铁生的时候,一直把他想象成一个面带忧戚的朝圣者,一个刚毅得连额角都峥嵘起来的硬汉,甚至带一点洞彻人心的冷傲。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我按照朋友的指点,乘115路电车去他婚后的新家,终于在林立的楼群里找寻到了那座楼,那个号。敲开房门,大爷很和善地告诉我:“铁生到外面写东西去了。”听人说他正在写长篇,不由心里一凉,又听见老人说:“你七点钟再来吧,他一准回来。”再次登门,史铁生和他的妻子已经等在那里。这位坐轮椅的小说家比我想象的要显大一些,很魁梧、很健朗,绝无半点病态。他平常又谦和,像个知心知性的兄长,你简直可以伸手给他,听凭他引领你走遍天涯,那种宽厚与担待,是这般可以凭托,都教你无须担心途中的风雨坎坷,这一点使我惊讶。史铁生说他正在与人合作,侃一个电视剧本,目的是挣稿费。全家都是老弱病残,他每月的收入只有民政部门发给的一百五十元,和作协发给的一百二十多元,挣钱养家,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他说:“一个人如果让别人养着,只管自己去清高,这清高本身就值得怀疑。”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二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文了。他写小说、散文很认真,说:“急不得,只能等它们从心里流出来,一年写出六七万字就很满意了。由于身体条件不好,每天只能工作五个来小时。长年在床上干活,腿部不能活动,去年出现了血栓,如果让血栓跑到心、肺部,将危及生命……”他说这些时很平静,就像是讲述一个普通的故事。曾有评论家把史铁生称作东方的西西弗斯。这话也许是对的,但似乎不全面。交谈中,他时时蹦跳而出的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语言,结结实实地打在我心上,叫我感到那个“废弃的园子”——地坛,不是现实存在的地坛公园,是史铁生用他的苦难人生浸透了的心灵的家园。在那里,他借助历尽数百年岁月的殿宇和老树,借助周而复始的晨辉与夕烟,借助生生不息的草木,在一派元气淋漓中完成了他对人生的了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在一片凄苦和迷茫中,沟通了流转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心灵:面对有生必死和人生无依的漂泊与困顿,面对“这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他终于从容地站立起来,把与生俱来的一切,把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认成必备的节目来体验、来观赏。终于走出一己的困境的史铁生,就在这样的园子里看见了大化。既然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那么充任一世这等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史铁生从这园子里走出来,无怨无悔地担当起他的人生。置身于大自然涌流不息的变换之中,把生命抛掷成一梭一梭丝光,奔腾为一浪一浪雪白,就像是一场不得不欢畅以对的游戏。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直面人世,直面众生和自身的正面与反面。告退出来,史铁生在门口合掌相送。握别他的妻子,走进一片月光里,有一种剥落沉重的感觉,清新得让我直想唱歌,直想旁若无人地旋舞一回。文本二:人间史铁生“瘫痪后你是怎么……譬如说,你是——?”记者一时不知怎么说好,双手象是比划着一个圆球。我懂了他的意思,说:“那时我只想快点死。”“哪里哪里,你太谦虚。”他微笑着,望着我。可我那时是真想死,不记得怎么谦虚过。“你是不是觉得不能再为人民……所以才……?”我摇摇头,想起了我那时写过的一首诗:轻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那你为什么没有……?”记者象是有些失望了。我说,我是命运的宠儿。他奇怪地瞪着我。“您看我这手摇车,是十几个老同学凑钱给我买的……看这弹簧床,是个街坊给我做的……这棉裤,是邻居朱奶奶做的……还有这毛衣——那个女孩子也在我们街道生产组干过……生产组的门窄,手摇车进不去,一个小伙子天天背我……”记者飞快地记着。“最好说件具体的。”他说。我想了一会,找出了那张粮票(很破,中间贴了一条白纸)。“前些年,您知道它对一个陕北的农民来说等于什么吗?”我说:“也许等于一辆汽车,也许等于一所别墅;当然,要看和谁比。不过,它比汽车和别墅可重要多了;为了舍不得这么张小纸片,有时会耽误了一条人命。”记者看看那粮票,说:“是陕西省通用的?”“是。可他不懂。我寄还给他,说这在北京不能用。他又给我寄了回来,说这是他卖了留着过年用的十斤好黄米才得来的,凭什么不能用?!噢,他是我插队时的房东老汉,喂牛的……”“他说,这十斤粮票,我看病时用得着。”“看病?用粮票?!”记者问。看来他没插过队。“比送什么都管用,他以为北京也是那样。后来我才知道,他儿子的病是怎么耽误的。我没见过他的儿子,那时他只带个小孙女一块过。”我和记者都沉默着,看着那张汗污的粮票。“现在怎么样?”记者问我:“你们还有联系吗?”“前些日子他寄钱来。想给他孙女买台缝纫机,他自己想要把二胡。可惜,我只帮他买到了二胡。他说,缝纫机一定得买最好的……”记者笑了,吹去笔记本上的烟灰:“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你是怎么战胜了……?譬如说……”“还有医院的大夫,常来家看我……还有生产组的大妈们,冬天总在火炉上烤热两块砖,给我垫在脚下……还有……唉!我说不好,也说不完。”一九八二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初见时,“我”觉得坐在轮椅中的史铁生比想象的更显大一些,这种感受不仅来自史铁生的外形,也来自他的精神。B.文本一中,对于史铁生来说写剧本是为了谋生,写小说.散文才是他的文学理想,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C.文本一中说史铁生沟通了中国文化的心灵,说明他的凄苦和迷茫并不是他个人特有的,中国文化中不乏对生死困顿的思考。D.文本二中,史铁生记述了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片段.虽然所述都是点滴旧事,但作家忠实且诚恳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作者先叙述了想象中的史铁生,但现实中的史铁生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让作者惊讶,也让读者好奇。B.文本一中多次引用了史铁生的话,将史铁生的生活状况与人生感悟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拉近了读者与史铁生之间的距离。C.文本二中,史铁生回答问题时,语言时有停顿和补充;表现出文章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对话过程,带有访谈录的特点。D.文本二中,记者在采访史铁生的时候.提问简短且时经常欲言又止,表现得很克制,体现了他中立客观的职业立场。8.文本一画线句子中,史铁生所看见的“大化”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分析。9.史铁生挚友孙立哲说:“他(史铁生)的文字震颤灵魂,因为那是与生命中苦难、困境周旋而得到的生命体验。”史铁生是如何在与苦难、困境的周旋中得胜而归的?两个文本的理解角度并不相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赵宣孟①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飧,自含而哺之。饿人再咽而能视。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敌,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与汝。”乃复为之革食,以脯二束与钱百,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见宣孟之面曰:“吁,固是君耶!请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为谁?”反走,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谓德惠也。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活其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利出者福反,怨往者祸来,刑于内者应于外,不可不慎也。此《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君胡可不务爱士乎!(《说苑·复恩》)〖备注〗赵宣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大臣。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B.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C.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D.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而粮绝”与“枯松倒挂倚绝壁”(《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B.君子,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道德的人,文中“故惠君子”中的“君子”指的是前者。C.“夫德一人活其身”与“德不处其厚”(《谏太宗十思书》)两句中的“德”含义相同。D.“胡可不务爱士”与“百姓皆以王为爱”(《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爱”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子辛勤劳苦,不求君王赏赐;君王执政施恩,不求臣民图报,因此《周易》中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居,这样的人淳厚到了极点。B.晋国围困秦缪公,以前吃马肉的人拼死报答秦缪公给予的恩惠,秦缪公终于解除危机战胜晋军,并擒获晋惠公,这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的福佑回报。C.晋灵公派武士追杀赵盾,因为赵盾曾经不仅给武士喂饭,还满足了他献给母亲食物的请求,武士就为报恩返回去拼杀而死,赵盾因此得以活命。D.恩惠不论大小,付出利益的人会得到福佑回报,给人怨恨的人会招来灾祸,形成在内心的就会反映在外表,这一点在《尚书》中有相似的阐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2)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14.文中“杀马者皆惭而去”,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杜甫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今日时清①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备注〗①时清:指两京已收复。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以“去年”自然引出下文与友人往日交情的回忆。B.诗人曾经与友人同舍而居,亲如骨肉.时常称赞文才,可见二人情谊深厚。C.两京已经收复,故交重逢,诗人和友人因为历经艰难困苦而觉得人情美好。D.“去年”“今日”分别提起,四句转韵,前后对举,表现出世事变幻的沧桑。16.前人论此诗,认为“末句有戏意”,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Ⅰ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菩萨蛮》中,温庭筠咏物衬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女子的孤独与落寞。(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是因为“____________”,才让他陷于困境;《离骚》中,屈原也痛斥奸邪小人,他们因为嫉妒,竟然“____________”。(3)“芙蓉”与清水相伴,与清风共舞,优雅脱俗,在古诗文中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夕之夜,雪花缤纷,满街火红。我在小巷①的叫卖声中走走停停,注意到一方小摊人头攒动,一位老者静坐一隅,摆着糖画小摊。我赶到小摊前说买糖画,他略一点头,手中铜勺没入糖锅中,提起小半勺棕黄的糖稀,略加端详,便转向面前一面光亮铁板,以勺为笔,以板为案,在设计好的构图笔顺中②,时而慢如抽丝,时而疾若闪电,有板有眼,勺中的糖稀如戏腔一样律动婉转着奔涌而出。寥寥几笔,活灵活现,令我③。老者缓缓抬头,双眼微眯,原本风平浪静的脸上流露出浅浅骄傲之意。他的目光如两口古井,幽幽地闪着深邃的光。接着他手中铜勺有力地一顿,将竹签轻压在糖人上,滴上几滴糖浆加以固定,铲起糖画,郑重其事地递给我,眼中竟有留恋不舍一闪而过。仰首昂视的高头大马披上了琥珀衣,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我小口舔食着温热的糖,因着这糖画涌起的情愫如春溪,汩汩蔓延过心的小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20.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B.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C.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D.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①,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曾启动全球征名,收到了近4万个提名,网友纷纷留言:“参与命名,与有荣焉。”从火星车到载人飞行任务,当它们带着每个普通人的想象与祝福牧宇耕星,不仅共享了飞天的荣光,也在星际探索中标注了大家的参与感。回望过去,有许多曾经“小众”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影响和改变大众的生产生活。如今,随着认知边界的不断开拓,使得黑洞、暗物质,引力波等相对“遥远”的研究也催生求知热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透过类似的互动,我们既看得见科技创新的发展进步,也感受得到②。“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不只是航天事业,在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创造更多和公众的连接,呼唤③。这样的“共享时刻”,是播种。最近,科幻影视作品《三体》《流浪地球2》频上热搜,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浩瀚宇宙的好奇。创新发展是一场与全社会的双向奔赴,不管以何种方式相向,在哪个领域共享,都有可能描绘更广阔的未来。谁又知道,科技馆里求知若渴的孩子,科幻作品的忠实粉丝,科普讲座的一名听众,会不会成为下一位科学巨匠?21.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指智慧、才智;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勇,指勇敢无畏的意志品质。知、仁、勇三者共同推动人的不断成长。振华中学各班将举行以“知·仁·勇”为主题的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思考三者之间的联系,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认识和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2.D3.B4.①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

②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

③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④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5.①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单调,偏重物质享受带来快感体验。

②应该丰富休闲活动的方式,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可知,文中并没有“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的相关表述。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可知,文中并不能推出“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的结论。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B.“晴雯补雀金裘”属于生活劳作,不属于休闲文化。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一“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材料二“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由材料一“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材料二“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由材料一“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由材料一“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材料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比较单调,选择打网络游戏、逛街购物、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等休闲活动说明他们偏重于物质享受带来的快感体验。结合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人应该丰富自己休闲活动的方式,多去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6.B7.D8.①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②世界由正反两面组成,不幸与苦难和丑女、愚氓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③人不要抱怨境遇,要担当起人生,能够体验、观赏生死苦乐。9.①文本一中,作家认为史铁生通过内在的自省走出了人生的困境,他从自然中领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完成了对苦难的哲学思考。②文本二中,史铁生认为来自外界的微小善意和平凡生活中的别样温暖,让他战胜了苦难,他人的帮助给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B.“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错误,文本一“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二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文了”可见,写剧本是为了谋生,是维持世俗生活的无奈,,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写小说、散文,这才是他坚守的文学理想。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表现得很克制,体现了他中立客观的职业立场”错误,文中记者的提问带有明显的引导性,想要引导史铁生答出他想要的〖答案〗。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终于走出一己的困境的史铁生,就在这样的园子里看见了大化”,“大化”指的是史铁生所感悟到的生活哲理。结合“他终于从容地站立起来,把与生俱来的一切,把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认成必备的节目来体验、来观赏”可知,她认识到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结合“既然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那么充任一世这等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可知,世界由正反两面组成,不幸与苦难和丑女、愚氓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结合“史铁生从这园子里走出来,无怨无悔地担当起他的人生”“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直面人世,直面众生和自身的正面与反面”可知,人不要抱怨境遇,要担当起人生,能够体验、观赏生死苦乐。【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文本一中,结合“在那里,他借助历尽数百年岁月的殿宇和老树,借助周而复始的晨辉与夕烟,借助生生不息的草木,在一派元气淋漓中完成了他对人生的了悟”“面对有生必死和人生无依的漂泊与困顿,面对‘这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他终于从容地站立起来,把与生俱来的一切,把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认成必备的节目来体验、来观赏。终于走出一己的困境的史铁生,就在这样的园子里看见了大化”可知,作家认为史铁生通过内在的自省走出了人生的困境,他从自然中领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完成了对苦难的哲学思考。文本二中,结合“您看我这手摇车,是十几个老同学凑钱给我买的……看这弹簧床,是个街坊给我做的……这棉裤,是邻居朱奶奶做的……一个小伙子天天背我……”“还有医院的大夫,常来家看我……还有生产组的大妈们,冬天总在火炉上烤热两块砖,给我垫在脚下……”“我说不好,也说不完”文本二记述了史铁生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片段.虽然所述都是点滴旧事,但作家忠实且诚恳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认为来自外界的微小善意和平凡生活中的别样温暖,让他战胜了苦难,他人的帮助给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10.D11.C12.C13.(1)赵盾给他一壶食物,两块弯曲的肉脯,那人拜了两拜,叩头接受了食物,不敢吃。

(2)怎么能够不树立美德并消除怨恨,努力为人们谋利益呢!14.①秦穆公见他们杀其马食肉,不予追究。②穆公还说食马肉不饮酒会死,依次赏酒给他们喝。〖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过了三年,晋灵公想要杀死赵盾,在房中安排埋伏了武士,然后召见赵盾并与他饮酒。赵盾知道了这个阴谋,饮酒到中途时借敌外出。晋灵公命房中武士立即追杀他。“置伏士于房中”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排除BC;“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灵公”为“命”的主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断绝;/没有出路的。句意:归途中断了干粮/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B.正确。C.“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夫德一人活其身”的“德”指“给予恩德”;“德不处其厚”的“德”意为“道德”。句意:给一个人恩惠就能救活自己性命/道德不能保持敦厚。D.爱惜;/吝啬。句意:国君怎么可以不务求爱惜士人呢?/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还满足了他献给母亲食物的请求”错误,武士没有提出请求,是赵盾主动提供食物给武士的母亲。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飧”,食物;“再拜”,拜两拜,“食”,吃。(2)“树德”,树立美德,积德;“务”,努力,致力于;“利于人”状语后置,“于人利”。【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可知,秦穆公见他们杀其马食肉,不予追究;穆公还说食马肉不饮酒会死,依次赏酒给他们喝。参考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施行恩德的人以不让人感恩为贵重,接受恩惠的人以必定报答为高尚。所以臣子辛勤劳苦为君王,而不是为了求得君王的赏赐;君王执政施恩来治理臣民,没有什么人要感恩。所以《周易》上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居,这种人淳厚到了极点。”秦穆公曾经外出,他的骏马走失了,他亲自前去寻找它,发现有人已经杀死他的骏马,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骏马啊!”那些人都吓得站了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肉不饮酒的人会丧命。”马上依次赏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感到羞惭而离去。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并围因了他。以前吃马肉的那些人在一起相互说:“可以拼死报答吃马肉得酒的恩惠了。”于是他们冲溃了晋军的围困,秦穆公终于能够解除危难战胜晋军,擒获晋惠公后回师。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回报啊!赵盾将要上绛城去,在路上看见桑荫下躺着一个饿得不能动弹的人。赵盾让车子停住,下车给那人吃饭,自己用口含着饭喂他。那挨饿的人咽了几口饭,然后方能睁开眼睛看。赵盾问他:“你为什么饥饿成这个样子?”那人回答说:“我往绛城去求仕,归途中断了干粮,羞于向人乞讨,又厌恶自己去找东西吃,因此到了这种地步。”赵盾给他一壶水泡饭和两块弯曲的干肉,那人拜了两拜,叩头接受了食物,却不敢再吃。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那人回答说:“刚才吃的东西味道很美,我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想要带回去献给她。”赵盾说:“你就吃了这些吧,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给那人装了一篮饭食,还给了两小捆干肉和一百钱,然后离开前去绛城。过了三年,晋灵公想要杀死赵盾,在房中安排埋伏了武士,然后召见赵盾并与他饮酒。赵盾知道了这个阴谋,饮酒到中途时借敌外出。晋灵公命房中武士立即追杀他。有一个武士追得很快,首先赶上赵盾,看见赵盾的面容,说:“啊,原来是您啊!请让我为您返回去战死。”赵盾问道:“你是谁,叫什么名字?”那武士边往回跑边回答说:“要知道名字干什么?我就是桑荫下躺着的那个人。”转回去就拼杀而死,赵盾因此能够活命。这就是所说的施德得惠啊!因此施惠给君子,君子会感念恩德,为你带来福佑;施恩惠给小人,小人能为你尽他的力量。给一个人恩惠就能救活自己性命,何况施恩惠给万民呢?所以说恩惠不论大小,怨恨也无论大小。怎么能够不积德并消除怨恨,努力为人们谋利益呢?付出利益的就会有幸福回报,给人怨恨的会招来灾祸,形成在内心的就会反应在外表,不能不谨慎啊。这就是《尚书》止所说的“恩惠不论大小”的道理吧。《诗经》说:“英勇矫健的武士,是王公侯爷们的屏障。”“有众多威严整齐的士人,文王的国家就因此安宁。”国君怎么可以不务求爱惜士人呢?15.C16.①末句诗人戏谑调侃友人虽然才华横溢,也不免穷困潦倒,蹉跎失意。②戏谑调侃中实则隐含了对友人与自我境遇的嘲弄,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以及自己历尽坎坷、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历经艰难困苦”错,“苦觉”的意思是格外觉得,诗意为“格外觉得人情美好”。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末句“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意思是:昨天晚上的欢宴很尽兴,你虽然才华横溢,也不免穷困潦倒,蹉跎失意,这句诗人戏谑调侃友人虽然才华横溢,也不免穷困潦倒,蹉跎失意。前句才说“乐更无”,后句便说“潦倒”,且为“多才”之“潦倒”,这就有戏谑之意,戏谑调侃中隐含了对友人与自我境遇的嘲弄。秦少公有才,却也“潦倒”,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却壮志难酬,所以结句也表达诗人自己历尽坎坷、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17.〖答案〗(1)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2)谗人间之谣诼谓余以善淫(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18.(1)此起彼伏(接连不断);(2)挥毫泼墨(挥洒自如、信笔挥洒);(3)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惊叹不已)19.比喻或通感,用戏腔律动婉转比喻糖稀喷涌而出的情景,以听觉写视觉,生动形象、新颖奇特,写出子糖稀从勺中流向铁板的美妙姿态。20.A〖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此处语境强调的是街巷里叫卖声连续不断,故可填“此起彼伏”或“接连不断”。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第②处,结合前文以勺为笔,以板为案,在设计好的构图笔顺中”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摆摊老者好像书写毛笔作品,故可填“挥毫泼墨”或“挥洒自如/信笔挥洒”。挥毫泼墨:作画或书写毛笔作品。挥洒自如:写文章、写字或绘画得心应手,随意运笔,不受拘束。信笔挥洒: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第③处,结合后文“时而慢如抽丝,时而疾若闪电,有板有眼,勺中的糖稀如戏腔一样律动婉转着奔涌而出。寥寥几笔,活灵活现”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老者做糖人的动作熟练,令人眼睛来不及看,故此处可填“目不暇接”或“叹为观止/惊叹不已”。目不暇接:眼睛没有空闲应付。形容美景或美好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或通感修辞手法,用戏腔律动婉转比喻糖稀奔涌而出的情景,“戏腔律动婉转”为听觉,“糖稀喷涌而出的情景”为视觉,作者以听觉写视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突破语言局限,生动形象、新颖奇特,写出子糖稀从勺中流向铁板的美妙姿态,起到增强感染力的艺术效果。【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代词用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他”是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A.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B.指承代词,别的。C.人称代词,虚指任何人。D.指示代词,另外的。故选A。21.示例一:如今,随着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黑洞、暗物质、引力波等相对“遥远”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催生求知热情。示例二:如今,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使得黑洞、暗物质、引力波等相对“遥远”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催生求知热情。22.①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面向全球公开征集)②广大公众的热切关注(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③更多创新的“共享时刻”〖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导致成分残缺,“随着”“使得”任意删除一个;二是“催生求知热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语序不当,改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催生求知热情”。【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后文“此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曾启动全球征名”可知,此处说的是征集标识,应填“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或“面向全球公开征集”。②结合“催生求知热情”可知,互动活动中公众是积极和热情的,应填“广大公众的热切关注”或“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③结合前后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创造更多和公众的连接”“这样的‘共享时刻’”,可知此处是呼唤“共享时刻”,应填:更多创新的“共享时刻”。23.略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休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杰弗瑞·戈比说:“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就为众多儿女们营造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休闲环境。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在大观园中,那群女子诗意地栖息着,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曹公便开启了休闲审美的各种热闹的场景描写——争作海棠诗,结菊花盛会,持鳌赏桂,穿红戴绿,嬉笑打闹。“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结社源于探春的雅兴大发,发乎于内是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冲动,由李纨自荐掌坛,迎春出题限韵,惜春卷录监场,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作诗。字里行间流动着儿女们浸润在文化世界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行酒令也是《红楼梦》休闲文化的一种。原文描写道:“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待鼓声止而梅花落于谁人之手,谁便讲一个笑话。酒席间笑语欢声,其中的情趣是别于日常的快意别致,乃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审美活动。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摘编自《论<红楼梦>中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材料二:在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将休闲文化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体育运动型的休闲文化、观光旅游型的休闲文化、阅读赏析型的休闲文化、游艺娱乐型的休闲文化.虚拟互动型的休闲文化、求知探索型的休闲文化等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时间大为增加,消费休闲时代已然来临。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活动与消费活动相结合,相互影响,化身“休闲生活”迅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背景下,休闲活动体现出共有特性,能够反映当前休闲活动审美倾向的变化趋势。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特征,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的。休闲活动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物质享乐的需要,任何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纯精神感官上的休闲娱乐不为多见。其次,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第三,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一方面,除像徒步旅行,个人散步、阅读,个人创作等极少数的休闲活动外,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主体都不止一个人,休闲主体之间开展休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彼此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休闲寻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引领。比如,我们研究品味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时,有着深切的对文化内在关注的愿望;在对弈、品茗、棋语之际有对自我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基本不会在他人所设定的意图下去行动”。人们努力参与休闲,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是因为“休闲必然使人得到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休闲审美活动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展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培育休闲技能是休闲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必备手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是因为诗歌、绘画、舞蹈等这些休闲活动需要休闲参与主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中,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摘编自《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休闲文化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观园里品茶、饮酒、赋诗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儿女们摆脱了审美的冷淡,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境界。B.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源于大观园女子的雅兴大发,和结菊花盛会一样,都体现了儿女们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C.随着休闲文化日渐丰富,当下的休闲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形态,它们之间只有形态方面的差别,并没有高下之别。D.社会正在经历转型的当下,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在满足生理欲望带来快感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谈到审美化的休闲文化,但论证上,材料一侧重于举例论证,材料二侧重于道理论证。B.在休闲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减弱快感的影响.强化对美感的追求,提倡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C.《红楼梦》中结社吟诗、行酒令等休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虽有规则限制,但并不妨碍参与者获得自由。D.精英休闲方式比普通休闲方式更能让参与者获得审美体验,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的“休闲文化”范畴的一项是()A.贾母月下闻笛 B.晴雯补雀金裘 C.豆官园中斗草 D.宝玉庵中品茶4.对于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据调查,当代青年的休闲方式大多为打网络游戏(占比55%)、逛街购物(占比27%)、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史铁生和他的“地坛”曲令敏未见到史铁生的时候,一直把他想象成一个面带忧戚的朝圣者,一个刚毅得连额角都峥嵘起来的硬汉,甚至带一点洞彻人心的冷傲。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我按照朋友的指点,乘115路电车去他婚后的新家,终于在林立的楼群里找寻到了那座楼,那个号。敲开房门,大爷很和善地告诉我:“铁生到外面写东西去了。”听人说他正在写长篇,不由心里一凉,又听见老人说:“你七点钟再来吧,他一准回来。”再次登门,史铁生和他的妻子已经等在那里。这位坐轮椅的小说家比我想象的要显大一些,很魁梧、很健朗,绝无半点病态。他平常又谦和,像个知心知性的兄长,你简直可以伸手给他,听凭他引领你走遍天涯,那种宽厚与担待,是这般可以凭托,都教你无须担心途中的风雨坎坷,这一点使我惊讶。史铁生说他正在与人合作,侃一个电视剧本,目的是挣稿费。全家都是老弱病残,他每月的收入只有民政部门发给的一百五十元,和作协发给的一百二十多元,挣钱养家,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他说:“一个人如果让别人养着,只管自己去清高,这清高本身就值得怀疑。”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二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文了。他写小说、散文很认真,说:“急不得,只能等它们从心里流出来,一年写出六七万字就很满意了。由于身体条件不好,每天只能工作五个来小时。长年在床上干活,腿部不能活动,去年出现了血栓,如果让血栓跑到心、肺部,将危及生命……”他说这些时很平静,就像是讲述一个普通的故事。曾有评论家把史铁生称作东方的西西弗斯。这话也许是对的,但似乎不全面。交谈中,他时时蹦跳而出的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语言,结结实实地打在我心上,叫我感到那个“废弃的园子”——地坛,不是现实存在的地坛公园,是史铁生用他的苦难人生浸透了的心灵的家园。在那里,他借助历尽数百年岁月的殿宇和老树,借助周而复始的晨辉与夕烟,借助生生不息的草木,在一派元气淋漓中完成了他对人生的了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在一片凄苦和迷茫中,沟通了流转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心灵:面对有生必死和人生无依的漂泊与困顿,面对“这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他终于从容地站立起来,把与生俱来的一切,把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认成必备的节目来体验、来观赏。终于走出一己的困境的史铁生,就在这样的园子里看见了大化。既然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那么充任一世这等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史铁生从这园子里走出来,无怨无悔地担当起他的人生。置身于大自然涌流不息的变换之中,把生命抛掷成一梭一梭丝光,奔腾为一浪一浪雪白,就像是一场不得不欢畅以对的游戏。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直面人世,直面众生和自身的正面与反面。告退出来,史铁生在门口合掌相送。握别他的妻子,走进一片月光里,有一种剥落沉重的感觉,清新得让我直想唱歌,直想旁若无人地旋舞一回。文本二:人间史铁生“瘫痪后你是怎么……譬如说,你是——?”记者一时不知怎么说好,双手象是比划着一个圆球。我懂了他的意思,说:“那时我只想快点死。”“哪里哪里,你太谦虚。”他微笑着,望着我。可我那时是真想死,不记得怎么谦虚过。“你是不是觉得不能再为人民……所以才……?”我摇摇头,想起了我那时写过的一首诗:轻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那你为什么没有……?”记者象是有些失望了。我说,我是命运的宠儿。他奇怪地瞪着我。“您看我这手摇车,是十几个老同学凑钱给我买的……看这弹簧床,是个街坊给我做的……这棉裤,是邻居朱奶奶做的……还有这毛衣——那个女孩子也在我们街道生产组干过……生产组的门窄,手摇车进不去,一个小伙子天天背我……”记者飞快地记着。“最好说件具体的。”他说。我想了一会,找出了那张粮票(很破,中间贴了一条白纸)。“前些年,您知道它对一个陕北的农民来说等于什么吗?”我说:“也许等于一辆汽车,也许等于一所别墅;当然,要看和谁比。不过,它比汽车和别墅可重要多了;为了舍不得这么张小纸片,有时会耽误了一条人命。”记者看看那粮票,说:“是陕西省通用的?”“是。可他不懂。我寄还给他,说这在北京不能用。他又给我寄了回来,说这是他卖了留着过年用的十斤好黄米才得来的,凭什么不能用?!噢,他是我插队时的房东老汉,喂牛的……”“他说,这十斤粮票,我看病时用得着。”“看病?用粮票?!”记者问。看来他没插过队。“比送什么都管用,他以为北京也是那样。后来我才知道,他儿子的病是怎么耽误的。我没见过他的儿子,那时他只带个小孙女一块过。”我和记者都沉默着,看着那张汗污的粮票。“现在怎么样?”记者问我:“你们还有联系吗?”“前些日子他寄钱来。想给他孙女买台缝纫机,他自己想要把二胡。可惜,我只帮他买到了二胡。他说,缝纫机一定得买最好的……”记者笑了,吹去笔记本上的烟灰:“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你是怎么战胜了……?譬如说……”“还有医院的大夫,常来家看我……还有生产组的大妈们,冬天总在火炉上烤热两块砖,给我垫在脚下……还有……唉!我说不好,也说不完。”一九八二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初见时,“我”觉得坐在轮椅中的史铁生比想象的更显大一些,这种感受不仅来自史铁生的外形,也来自他的精神。B.文本一中,对于史铁生来说写剧本是为了谋生,写小说.散文才是他的文学理想,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C.文本一中说史铁生沟通了中国文化的心灵,说明他的凄苦和迷茫并不是他个人特有的,中国文化中不乏对生死困顿的思考。D.文本二中,史铁生记述了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片段.虽然所述都是点滴旧事,但作家忠实且诚恳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作者先叙述了想象中的史铁生,但现实中的史铁生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让作者惊讶,也让读者好奇。B.文本一中多次引用了史铁生的话,将史铁生的生活状况与人生感悟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拉近了读者与史铁生之间的距离。C.文本二中,史铁生回答问题时,语言时有停顿和补充;表现出文章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对话过程,带有访谈录的特点。D.文本二中,记者在采访史铁生的时候.提问简短且时经常欲言又止,表现得很克制,体现了他中立客观的职业立场。8.文本一画线句子中,史铁生所看见的“大化”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分析。9.史铁生挚友孙立哲说:“他(史铁生)的文字震颤灵魂,因为那是与生命中苦难、困境周旋而得到的生命体验。”史铁生是如何在与苦难、困境的周旋中得胜而归的?两个文本的理解角度并不相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赵宣孟①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飧,自含而哺之。饿人再咽而能视。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敌,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与汝。”乃复为之革食,以脯二束与钱百,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见宣孟之面曰:“吁,固是君耶!请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为谁?”反走,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谓德惠也。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活其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利出者福反,怨往者祸来,刑于内者应于外,不可不慎也。此《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君胡可不务爱士乎!(《说苑·复恩》)〖备注〗赵宣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大臣。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B.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C.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D.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而粮绝”与“枯松倒挂倚绝壁”(《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B.君子,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道德的人,文中“故惠君子”中的“君子”指的是前者。C.“夫德一人活其身”与“德不处其厚”(《谏太宗十思书》)两句中的“德”含义相同。D.“胡可不务爱士”与“百姓皆以王为爱”(《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爱”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子辛勤劳苦,不求君王赏赐;君王执政施恩,不求臣民图报,因此《周易》中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居,这样的人淳厚到了极点。B.晋国围困秦缪公,以前吃马肉的人拼死报答秦缪公给予的恩惠,秦缪公终于解除危机战胜晋军,并擒获晋惠公,这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的福佑回报。C.晋灵公派武士追杀赵盾,因为赵盾曾经不仅给武士喂饭,还满足了他献给母亲食物的请求,武士就为报恩返回去拼杀而死,赵盾因此得以活命。D.恩惠不论大小,付出利益的人会得到福佑回报,给人怨恨的人会招来灾祸,形成在内心的就会反映在外表,这一点在《尚书》中有相似的阐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2)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14.文中“杀马者皆惭而去”,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杜甫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今日时清①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备注〗①时清:指两京已收复。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以“去年”自然引出下文与友人往日交情的回忆。B.诗人曾经与友人同舍而居,亲如骨肉.时常称赞文才,可见二人情谊深厚。C.两京已经收复,故交重逢,诗人和友人因为历经艰难困苦而觉得人情美好。D.“去年”“今日”分别提起,四句转韵,前后对举,表现出世事变幻的沧桑。16.前人论此诗,认为“末句有戏意”,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Ⅰ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菩萨蛮》中,温庭筠咏物衬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女子的孤独与落寞。(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是因为“____________”,才让他陷于困境;《离骚》中,屈原也痛斥奸邪小人,他们因为嫉妒,竟然“____________”。(3)“芙蓉”与清水相伴,与清风共舞,优雅脱俗,在古诗文中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夕之夜,雪花缤纷,满街火红。我在小巷①的叫卖声中走走停停,注意到一方小摊人头攒动,一位老者静坐一隅,摆着糖画小摊。我赶到小摊前说买糖画,他略一点头,手中铜勺没入糖锅中,提起小半勺棕黄的糖稀,略加端详,便转向面前一面光亮铁板,以勺为笔,以板为案,在设计好的构图笔顺中②,时而慢如抽丝,时而疾若闪电,有板有眼,勺中的糖稀如戏腔一样律动婉转着奔涌而出。寥寥几笔,活灵活现,令我③。老者缓缓抬头,双眼微眯,原本风平浪静的脸上流露出浅浅骄傲之意。他的目光如两口古井,幽幽地闪着深邃的光。接着他手中铜勺有力地一顿,将竹签轻压在糖人上,滴上几滴糖浆加以固定,铲起糖画,郑重其事地递给我,眼中竟有留恋不舍一闪而过。仰首昂视的高头大马披上了琥珀衣,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我小口舔食着温热的糖,因着这糖画涌起的情愫如春溪,汩汩蔓延过心的小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20.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B.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C.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D.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①,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曾启动全球征名,收到了近4万个提名,网友纷纷留言:“参与命名,与有荣焉。”从火星车到载人飞行任务,当它们带着每个普通人的想象与祝福牧宇耕星,不仅共享了飞天的荣光,也在星际探索中标注了大家的参与感。回望过去,有许多曾经“小众”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影响和改变大众的生产生活。如今,随着认知边界的不断开拓,使得黑洞、暗物质,引力波等相对“遥远”的研究也催生求知热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透过类似的互动,我们既看得见科技创新的发展进步,也感受得到②。“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不只是航天事业,在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创造更多和公众的连接,呼唤③。这样的“共享时刻”,是播种。最近,科幻影视作品《三体》《流浪地球2》频上热搜,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浩瀚宇宙的好奇。创新发展是一场与全社会的双向奔赴,不管以何种方式相向,在哪个领域共享,都有可能描绘更广阔的未来。谁又知道,科技馆里求知若渴的孩子,科幻作品的忠实粉丝,科普讲座的一名听众,会不会成为下一位科学巨匠?21.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指智慧、才智;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勇,指勇敢无畏的意志品质。知、仁、勇三者共同推动人的不断成长。振华中学各班将举行以“知·仁·勇”为主题的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思考三者之间的联系,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认识和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2.D3.B4.①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

②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

③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④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5.①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单调,偏重物质享受带来快感体验。

②应该丰富休闲活动的方式,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可知,文中并没有“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的相关表述。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可知,文中并不能推出“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的结论。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B.“晴雯补雀金裘”属于生活劳作,不属于休闲文化。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一“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材料二“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由材料一“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材料二“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由材料一“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由材料一“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材料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比较单调,选择打网络游戏、逛街购物、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等休闲活动说明他们偏重于物质享受带来的快感体验。结合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人应该丰富自己休闲活动的方式,多去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6.B7.D8.①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②世界由正反两面组成,不幸与苦难和丑女、愚氓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③人不要抱怨境遇,要担当起人生,能够体验、观赏生死苦乐。9.①文本一中,作家认为史铁生通过内在的自省走出了人生的困境,他从自然中领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完成了对苦难的哲学思考。②文本二中,史铁生认为来自外界的微小善意和平凡生活中的别样温暖,让他战胜了苦难,他人的帮助给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B.“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错误,文本一“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二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