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商南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化简二次根式的结果为()A.﹣2a B.2a C.2a D.﹣2a2.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菱形OABC,A点的坐标为(10,0),对角线OB、AC相交于D点,双曲线x0经过D点,交AB于E点,且OB∙AC=160,则点E的坐标为().A.(3,8) B.(12,) C.(4,8) D.(12,4)3.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4.如图,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A(m,3),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 B. C. D.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7.我市城区测得上一周PM2.5的日均值(单位mg/m3)如下:50,40,75,50,57,40,5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40 B.50 C.57 D.758.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9.如图,点,,三点在轴的正半轴上,且,过点,,分别作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连结,,,则为()A.12∶7∶4 B.3∶2∶1 C.6∶3∶2 D.12∶5∶410.若点(﹣2,y1)、(﹣1,y2)和(1,y3)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y1<y2<y3 B.y3<y1<y2 C.y2<y3<y1 D.y3<y2<y111.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为A. B. C. D.12.下列各点中,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千米,甲步行,乙骑车,两人沿着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行,甲、乙行进的路程s与x(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乙比甲晚出发___小时;(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14.用换元法解方程时,如果设,那么所得到的关于的整式方程为_____________15.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a=_____.1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E、F分别在AD、CD上,AE=DF=2,BE与AF相交于点G,点H为BF的中点,连接GH,则GH的长为_____.17.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原点的距离是.18.如图,在四边形中,是边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与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需要添加任何线段或字母),使之能推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并给予证明.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点在轴的正半轴上.若点,在线段上,且为某个一边与轴平行的矩形的对角线,则称这个矩形为点、的“涵矩形”.下图为点,的“涵矩形”的示意图.(1)点的坐标为.①若点的横坐标为,点与点重合,则点、的“涵矩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②若点,的“涵矩形”的周长为,点的坐标为,则点,,中,能够成为点、的“涵矩形”的顶点的是_________.(2)四边形是点、的“涵矩形”,点在的内部,且它是正方形.①当正方形的周长为,点的横坐标为时,求点的坐标.②当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时,连结.直接写出线段的取值范围.20.(8分)解方程:(1)(2)2x2﹣2x﹣1=021.(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MN与AD相交于点M,与BC相交于点N.连接BM,DN.(1)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2)若AB=4,AD=8,求MD的长.22.(10分)(1)计算:;(2)已知,求代数式的值.23.(10分)在□ABCD中,∠BCD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H⊥EC于点H,求证:CH=EH.24.(10分)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匀速前往B地,到达B地立即以另一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到A地;乙车匀速前往A地,设甲、乙两车距A地的路程为y(千米),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时),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甲车从A地到达B地的行驶时间;(2)求甲车返回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距A地的路程.25.(12分)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的长为13米,此人以0.5米/秒的速度收绳,6秒后船移动到点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大约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6.计算:2×÷3﹣(﹣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A【解析】

利用根式化简即可解答.【详解】解:∵﹣8a3≥0,∴a≤0∴=2|a|=﹣2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性质与化简,熟悉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B【解析】

过点B作轴于点,由可求出菱形的面积,由点的坐标可求出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故可得出点的坐标,对角线相交于D点可求出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双曲线的解析式,与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的坐标.【详解】过点B作轴于点,,点的坐标又菱形的边长为10,在中,又点是线段的中点,点的坐标为又直线的解析式为联立方程可得:解得:或,点的坐标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以及菱形综合,熟练的掌握菱形面积求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A【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可得:平行四边形只是中心对称图形,正五边形、正三角形只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矩形符合.考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4、C【解析】

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解得m=.∴点A的坐标是(,3).∵当时,y=2x的图象在y=ax+4的图象的下方,∴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故选C.5、C【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详解】解:把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点B的坐标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点坐标顺时针旋转90°的性质.6、C【解析】

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在第三象限,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符号特征可得:,解不等式组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详解】因为点在第三象限,所以,解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符号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符号特征.7、B【解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在50,40,75,50,57,40,50.这组数据中,50出现三次,次数最多,故众数是5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众数的确定方法,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8、A【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5,得,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能得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变形,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C【解析】

设,再分别表示出D,E,F的坐标,再求出用含k的式子表示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即,因此可以得到,,坐标的关系.10、B【解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中,k2+1>0,可知-(k2+1)<0,判断出函数图像所在的象限及增减性,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的,-(k2+1)<0,∴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2<-1<0,∴点、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y2>y1>0,又∵1>0,∴点位于第四象限,∴y3<0,∴y3<y1<y2.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各点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为求出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再结合其边数即可求解.【详解】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解决问题.12、A【解析】

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y=12,A.(3,−4),此时xy=3×(−4)=−12,符合题意;B、(3,4),此时xy=3×4=12,不合题意;C、(2,6),此时xy=2×6=12,不合题意;D、(−2,−6),此时xy=−2×(−6)=12,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2,0≤x≤2或≤x≤2.【解析】

(2)由图象直接可得答案;(2)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函数解析式,再求出方程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详解】(2)由函数图象可知,乙比甲晚出发2小时.故答案为2.(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有两种情况:一是甲出发,乙还未出发时:此时0≤x≤2;二是乙追上甲后,直至乙到达终点时: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x,由图象可知,(4,20)在函数图象上,代入得:20=4k,∴k=5,∴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5x①设乙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坐标(2,0),(2,20)代入得:,解得,∴乙的函数解析式为:y=20x﹣20②由①②得,∴,故≤x≤2符合题意.故答案为0≤x≤2或≤x≤2.【点睛】此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14、【解析】

可根据方程特点设,则原方程可化为-y=1,再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即可.【详解】设,则原方程可化为:-y=1,去分母,可得1-y2=y,即y2+y-1=1,故答案为:y2+y-1=1.【点睛】本题考查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能力.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根据方程特点设出相应未知数,再将分式方程可化为整式方程.15、a=-1【解析】

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5,从而得出a的值.【详解】去分母可得:1+a=x+5,解得:x=a-2,∵分式方程有增根,∴x=-5,即a-2=-5,解得: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解得情况,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分式方程有增根是因为整式方程的解会使得分式的分母为零.16、5【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B=AD,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可得∠BAE=∠D=90°;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DAF得∠ABE=∠DAF,进一步得∠AGE=∠BGF=90°,从而知GH=B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E=∠D=90°,AB=AD,

在△ABE和△DAF中,∵AB=AD,∠BAE=∠D,AE=DF,

∴△ABE≌△DAF(SAS),

∴∠ABE=∠DAF,

∵∠ABE+∠BEA=90°,

∴∠DAF+∠BEA=90°,

∴∠AGE=∠BGF=90°,

∵点H为BF的中点,

∴GH=BF,

∵BC=8,CF=CD-DF=8-2=6,

∴BF==10,

∴GH=BF=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与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试题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P点,过P作PE垂直于x轴,连接OP,由P的坐标得出PE及O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P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即为P到原点的距离.如图,过P作PE⊥x轴,连接OP,由P(﹣2,3),可得PE=3,OE=2,在Rt△OP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P2=PE2+OE2,代入数据即可求得OP=,即点P在原点的距离为.考点:勾股定理;点的坐标.18、添加的条件是:∠F=∠CDE【解析】

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可知添加∠F=∠CDE,即可证明△DEC≌△FEB,从而进一步证明DC=BF=AB,且DC∥AB,进而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详解】条件是:∠F=∠CDE,理由如下:∵∠F=∠CDE∴CD∥AF在△DEC与△FEB中,,∴△DEC≌△FEB∴DC=BF,∠C=∠EBF∴AB∥DC∵AB=BF∴DC=A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F=∠CDE.【点睛】本题是一道探索性的试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①.②;(2)①点的坐标为或.②.【解析】

(1)①利用A、B的坐标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将P点横坐标代入,计算即可得点、的“新矩形”的周长;②由直线AB的解析式判定是否经过E、F、G三点,发现只经过了F(1,2),能够成为点、的“涵矩形”的顶点的是F(1,2)(2)①①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O=45°,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B的坐标及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由的横坐标为,可得出点P的坐标,再由正方形的周长可得出点Q的坐标,进而可得出点Q的坐标;②由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1,由直线AB的解析式y=-x+6可知M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y=-x+5,由点在的内部,x的取值范围是0<x<5,OM<5,OM最小值是由O向直线y=-x+5作垂线段,此时OM=,可得OM的取值范围.【详解】(1)①解:由A(0,6),B(3,0)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6,∵P点横坐标是∴当x=时,y=3∴P(,3).∵点与点重合,∴Q(3,0)∴点、的“涵矩形”的宽为:3-=,长为3-0=3∴点、的“涵矩形”的周长为:故答案为9②.由①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6可设Q(a,-2a+6),则成为点、的“涵矩形”的顶点且在AOB内部的一点坐标为M(1,-2a+6)∴PM=4-(-2a+6)=2a-2,MQ=a-1∵点,的“涵矩形”的周长为∴PM+MQ=3∴2a-2+a-1=3解得:a=2∴M(1,2)故答案为F(1,2),只写或也可以.(2)①点、的“涵矩形”是正方形,,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点的横坐标为,点的坐标为.正方形的周长为,点的横坐标为或,点的坐标为或.②∵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1,因为直线AB的解析式y=-x+6可设M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y=-x+b,且过(0,5)故M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y=-x+5∵点在的内部,x的取值范围是0<x<5,∴当M落在OB或者OA边上时,OM取得最大值,此时OM=5,由于点在的内部,∴OM<5,当OM⊥直线y=-x+5时,OM取得最小值,此时OM=,∴OM的取值范围..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型定义题型,矩形、正方形、一次函数、线段最值等问题,难度较高,审清题意,会综合运用矩形、正方形、一次函数以及最值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20、(1)x=15;(2)x1=,x2=.【解析】

(1)先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先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7得:x+1=2(x﹣7),解得:x=15,检验:当x=15时,x﹣7≠0,所以x=15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15;(2)2x2﹣2x﹣1=0,b2﹣4ac=(﹣2)2﹣4×2×(﹣1)=12,x=,x1=,x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分式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分式方程必须要检验.21、(1)证明见解析;(2)MD长为1.【解析】

(1)利用矩形性质,证明BMDN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MN⊥BD,证明BMDN是菱形.(2)利用BMDN是菱形,得BM=DM,设,则,在中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90°,∴∠MDO=∠NBO,∠DMO=∠BNO,∵BD的垂直平分线MN∴BO=DO,∵在△DMO和△BNO中∠MDO=∠NBO,BO=DO,∠MOD=∠NOB∴△DMO≌△BNO(AAS),∴OM=ON,∵OB=OD,∴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MN⊥BD∴BMDN是菱形(2)∵四边形BMDN是菱形,∴MB=MD,设MD=x,则MB=DM=x,AM=(8-x)在Rt△AMB中,BM2=AM2+AB2即x2=(8-x)2+42,解得:x=1答:MD长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使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2)0.【解析】

(1)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2)将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然后将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2)原式=,将代入原式得,.【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解题是关键.23、证明见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