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咏史怀古”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专题04“咏史怀古”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专题04“咏史怀古”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专题04“咏史怀古”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专题04“咏史怀古”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史怀古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①。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②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③,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④。(注)①簇:箭头。②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③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④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小题1】简要分析上阕画线句写法上的特点。

【小题2】王安石在结尾处化用杜牧诗句,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处化用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两处用意有何不同?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南宋)王质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①,忽一星飞堕②,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③,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④。(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B.“照乾坤”“气冲斗牛”借《出师表》盛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矢志北伐的决心,呼应前面“万事成空”,转而表达“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C.这首词用笔一丝不懈,叙事井井有条,剪裁史料要言不烦,理性思考与感情挥发互为表里,抽象的议论与形象的描绘交相辉映,不失为一篇杰构。D.全词通过叙写诸葛亮一生际遇,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赞美、仰慕之情,又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落寞。【小题2】这首词是《诸葛武侯传》的读后感,也是咏史怀古名作,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经五丈原(唐)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①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②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③无言语,从此谯周④是老臣。注释:①柳营:即细柳营,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屯兵之地。②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③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曾任蜀汉光禄大夫,魏入蜀时,劝刘禅降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作者经过五丈原时举目而望所见到的雄壮铁骑逼近中原的场景。B.“下国卧龙空寤主”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均一字传神。C.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寓褒贬之意于历史事实之中,含蓄蕴藉。D.温庭筠这首诗寄情抒愤、感慨深切,诗风不同于其秾艳、华丽的词风。【小题2】古诗词经常使用“卧龙”典故,下列诗句中“卧龙”含义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

)A.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查德卿《蟾宫曲·怀古》)B.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钱起《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C.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小题3】本诗是诗人经过五丈原时为怀念名相诸葛亮而作,诗中交织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诗中所蕴含的多种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馆娃宫①怀古皮日休②艳骨已成兰麝③土,宫墙依旧压层崖。弩台④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观沼只留溪鸟浴,屟廊⑤空信野花埋。姑苏麋鹿⑥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注)①馆娃宫:坐落于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而兴建。②皮日休,晩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③兰麝:兰与麝香,名贵香料。④弩台:弩箭发射台。⑤屟廊:春秋时吴宫廊名。⑥姑苏麋鹿:伍子胥曾劝谏吴王夫差,要他警惕越王,不然吴必亡于越,吴国宫阙楼台将荆棘丛生,野鹿漫游于姑苏台之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西施已故,当年吴王为其修筑的宫殿如今已成为遗迹,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B.颔联选用“弩台”“香径”“金镀”“玉钗”等意象显示出吴宫昔日的繁华和生活的奢靡。C.颈联承接颔联,选取砚沼、屟廊两处遗址描写其他古迹,“只”“空”流露出嘲讽之意。D.尾联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当年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表达诗人的感慨。【小题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概括。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渡易水陈子龙①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塞上曲戴叔伦①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D.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小题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和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筹笔驿①罗隐②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B.颔联说当时孙刘联军比不上曹操大军,后依靠长江之险,又借东风,利用天时地利才取得胜利。C.颈联写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听信谯周的话投降,蜀国人民轻视孺子阿斗,憎恨谯周。D.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小题2】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摇落深知宋玉①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②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注:①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以美貌及楚辞,获得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称号。宋玉政治上失意,遭受误解,至于曲解。②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摇落”指草木凋残、零落,因此产生悲秋之情,借以兴起本诗。B.“风流儒雅亦吾师”一句,流露了作者对宋玉的赞美、崇敬之情。C.“萧条异代不同时”,是说自己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不同。D.尾联指出,舟人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如今已泯灭的楚宫这些古迹。【小题2】请赏析“江山故宅空文藻”中“空”字的表达效果。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双声子·晚天萧索柳永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词,写了词人游三吴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B.“晚天萧索”点明游历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引起下文。C.上阕属于实写,通过对三吴风景的描写,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D.下阕通过“图王争霸”和范蠡“扁舟隐居”相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范蠡建功立业的倾慕之情。【小题2】赏析“斜阳暮草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尉佗在刘项逐鹿中原之时,前往岭南称王,“自”字尤见其机敏。B.颔联概括尉佗的政治经历,其目的是为突出任嚣、陆贾二人的历史作用的C.颈联由“昔时”写到“今世”,突出后人对尉佗感念,饱含历史沧桑感。D.诗人登楼怀古,纵横开阔,叙议结合,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尉佗的功绩。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B.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报国忠心,具有非凡的概括力。C.尾联的“英雄”既指诸葛亮,也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仰墓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笔墨酣畅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小题2】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1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咏史诗鸿门唐·胡曾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乌江项羽庙宋·吴龙翰盖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从题材上来说,均是咏史怀古诗;从内容上来说,均是评价历史人物项羽。B.从题目上来看,触发诗人诗情的地点不同,一个是鸿门,一个是乌江的项羽庙。C.胡诗中的“鹰扬”是“大展雄才”之意,“谋臣”指的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D.胡诗的末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吴诗的第二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小题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巫山高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注)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出语自然,言题中之“高”字;着一“皆”字,更显巫山十二峰之高。B.三四句写巫山云雾缭绕遮住太阳,兼寒风细雨,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C.七八句清空中蕴悲凉,其中的“楚官”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怀古之思,愁绪倍增。D.全诗前三联写景,末联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清寒空蒙的意境,艺术特色鲜明。【小题2】请从写景的角度方面赏析“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两句的精妙。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江南王琪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树半晴阴”描绘出江天云树,时晴时阴的画面,给人捉摸不定、变化莫测之感。B.“山下”“柳边”两句塑造了遥远而缥缈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凄清伤感的心情。C.“南北别离心”一句从怀古到咏怀,从空间到时间,再现了行客的“凄凉意”。D.“行客莫登临”中的“莫”字表达了作者登临时的孤独和落寞,劝勉行客莫要登临。【小题2】“帆去帆来天亦老,湖生潮落日还沉”备受称赞,下列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A.“帆去”句,江中船帆来来去去,历经人世变迁,天若有情也要为之衰老。“天亦老”化用李贺诗“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B.“潮生”句,江中湖水时起时落,阅尽沧海桑田,太阳还是日日西沉。“帆去帆来”和“潮生潮落”都是虚写江边景物,但却深含怀古之情,给人一种人事迁、历史悠悠之感。C.“帆去帆来天亦老,湖生潮落日还沉”,借景抒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兴废难料的孤独寂寞之情。D.诗人们常把人世变化,和自然变化寓于“帆”和“潮”之中,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和“潮打空城寂寞回”。表达出强烈的因离别而产生的感伤情绪。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唐崇徽公主手痕(注)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石。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B.诗从对比开始,飞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D.颈联中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15.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题。楚江怀古①马戴其二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湿下微霜。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其三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②招。(注)①唐宜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②讵可:岂可。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二》一、二联写景,“芦洲”点明地点为江畔,“早雾”“微霜”点明时间为秋晨。B.《其二》颈联的景象雄浑阔大,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异曲同工之妙。C.《其三》首联中“蕙带”“兰桡”两个意象沿用了《离骚》的“芳草美人”的写作传统。D.《其三》颈联中“侵”“入”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晚雾弥漫,江水冲刷岸树的场景。【小题2】这两首诗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这两首诗作分析。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尉佗在刘项逐鹿中原之时,前往岭南称王,“自”字尤见其机敏。B.颔联概括尉佗的政治经历,其目的是为突出任嚣、陆贾二人的历史作用。C.颈联由“昔时”写到“今世”,突出后人感念尉佗,并饱含历史沧桑感。D.本诗表面写登楼,实际在怀古,依循叙古事、怀古人、咏古迹而抒己怀。【小题2】诗人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请结合全诗概括尉佗的功绩。17.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诗歌,都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本诗是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B.首联点出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这雄伟的山川,正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C.诗歌颔联营造出了昭君墓那种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面两句诗形成了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D.颈联写皇帝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空”字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小题2】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怨恨”,请简要分析。18.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八声甘州[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①,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②。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注]①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②奔鲸: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③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古的感情基调。B.“坐看”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看”,突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C.“漫云涛”二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D.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小题2】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1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唐)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小题1】这两首怀古诗都表达了诗人由眼前的古迹引发的

之感,其中《苏台览古》还暗含着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短暂和

之思。

【小题2】比较赏析两首怀古诗对比手法的运用上的异同。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类五言律诗,诗歌对仗工整,格律谨严,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B.首联从古人写起,用笔着力表现“山野”之“旷”,“江水”之“深”,构思精巧。C.颔联上句用拟人手法写深秋昼短夜长,下句用夸张手法写江浪之高,形象生动。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时景,最后借典故抒怀古情思。【小题2】尾联写到“长啸一含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材料一祝英台近北固亭岳珂①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注:①岳珂,字肃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材料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材料三(中吕)满庭芳·京口感怀①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②,滚滚东流。铁瓮城横刺着虎口③,金山寺高镇着鳌头④。斜阳候,吟登舵楼⑤,灯火望扬州。注:①京口:今江苏镇江。②海门:长江自镇江以下江面顿然开阔,古人谓之“海”,而以始阔处称为海门。天堑:指长江。③铁瓮城:镇江的子城,始建于东吴。虎口:镇江为金陵(今江苏南京)门户,而金陵形胜,有“钟山虎踞”之说,故此处称“虎口”。④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金山上,为当地名胜。鳌头:金山主峰名金鳌山,以状若金鳌头得名。⑤舵楼:船上为掌舵、隙望而建的船楼。【小题1】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朝廷的鞭挞。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小题2】阅读材料一,回答:词中写“关河无限清愁”,词人心中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小题3】三则材料都写到京口北固亭风景,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2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南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①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②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结果败涂地的古事影射现实,告诚当权者北伐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达了作者的忧愤: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南宋统治者应立定决心谋求收复中原。C.“惜春长恨花开早”二句,揭示词人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甚至于遗憾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更一深层的描写。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比兴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黯淡前途的担忧,其情感不同于一般词作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小题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尾句与《摸鱼儿》的下阕均用典,简析其内涵。2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万兜鍪,千军万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小题2】辛弃疾在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都提到了孙权,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两处用典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点。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通想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遇贬谪的自己。【小题2】请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本首词的题目。本首词共分上下两阕。B.在首句中,作者由眼前浩荡的长江联想到历史长河,淘洗着千古的英雄豪杰。C.“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D.“羽扇纶巾”句写出了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指挥大破曹军。【小题2】“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小题3】“故垒西边”中的“故”作“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B.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C.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D.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题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版本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请从艺术效果角度分析,你更喜欢哪一版本。2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周瑜宅郑變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①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②鼎沸,老魅③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注释:①熛(biāo):迸飞的火焰。②炎刘:汉朝。③老魅:指曹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开篇先宕开一笔,由“古迹”引出“古人”,塑造了青春年少、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B.在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上,词人不仅运用了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还精选了“卷”“崩”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场面悲壮惨烈,如在眼前。C.词人借用“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假想周瑜是在军帐中听着音乐指挥了这场战争,更加显示了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D.“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是说周瑜、孙策都是天资卓越的人才,因君臣二人皆英年早逝,导致大业未成。【小题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周瑜的态度有何不同?27.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①,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①谢眺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小题2】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武关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途经武关时,吊古伤今,感叹时事,写下了这首《题武关》。B.诗的首联运用比拟,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C.颔联运用比喻、对比、借代、用典等多种手法,婉转而深刻地指责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D.全篇遵循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起于武关,落于武关,上下千年,思绪纵横,结构严密,立意深沉而含蓄。【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咏史怀古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①。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②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③,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④。(注)①簇:箭头。②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③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④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小题1】简要分析上阕画线句写法上的特点。

【小题2】王安石在结尾处化用杜牧诗句,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处化用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两处用意有何不同?【答案】

【小题1】①比喻、拟人(“如簇”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②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③注意描画景物色彩。④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

【小题2】①王诗借古讽今,借六朝覆亡的历史,劝告宋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应励精图治的思想感情。②辛诗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像廉颇一样,被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壮志难酬。(或“以廉颇自况,表白决心,对朝廷忠心耿耿,期盼再次被起用,施展抱负”)【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划线句句意: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澄江”句写水,运用了比喻修辞;“翠峰”句写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这两句是静景,也是远景描绘。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在眼前,描写奇伟壮丽;“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的描绘,这两句是动景,也是近景描写。“练”“翠峰”“残阳”描画景物点染色彩,使画面色彩明丽,景象开阔高远。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王安石的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这是借古讽今之意,抒发了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辛弃疾的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作者以廉颇自比,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三是抒写忧虑,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南宋)王质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①,忽一星飞堕②,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③,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④。(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B.“照乾坤”“气冲斗牛”借《出师表》盛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矢志北伐的决心,呼应前面“万事成空”,转而表达“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C.这首词用笔一丝不懈,叙事井井有条,剪裁史料要言不烦,理性思考与感情挥发互为表里,抽象的议论与形象的描绘交相辉映,不失为一篇杰构。D.全词通过叙写诸葛亮一生际遇,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赞美、仰慕之情,又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落寞。【小题2】这首词是《诸葛武侯传》的读后感,也是咏史怀古名作,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开篇三句描写景物,从诸葛亮故居写起,以日暮“斜阳”“禾黍”“悲风”的萧瑟景象起端,渲染悲剧气氛,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②“世若”三句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③“本计”四句记叙,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诸葛亮本计“东荆西益”,本可“立奇功”,奈何“转粮无路”,也为下片“杂耕渭上”张本。【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对朝廷的不满”尚可推断,“怀才不遇的落寞”则于词中未有明证。“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三句阐发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没有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词的上片以日暮、岁暮之时的萧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剧气氛,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表示极度遗憾。

前三句写景,首先点明“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诸葛亮曾隐居于此。“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但见桑柘偎倚在斜阳里,禾黍颤粟于秋风中。夕阳西下的一日之暮,秋风悲鸣的一岁之暮。开篇以这日暮、岁暮之时的萧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剧气氛。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阐发议论,意思是,假如世上没有徐庶则一定没有庞统,这些夭折的英雄们。此处是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是记叙,意思是,本来谋划攻取荆门,静静等待他们的战功。在栗地中转悠了一圈,竟然发现没有了道路。前两句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后两句为下阙“他日杂耕渭上”做了铺垫。

本词上阙从景物描写起笔,然后阐发议论,最后叙述总结,为下片张本。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经五丈原(唐)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①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②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③无言语,从此谯周④是老臣。注释:①柳营:即细柳营,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屯兵之地。②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③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曾任蜀汉光禄大夫,魏入蜀时,劝刘禅降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作者经过五丈原时举目而望所见到的雄壮铁骑逼近中原的场景。B.“下国卧龙空寤主”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均一字传神。C.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寓褒贬之意于历史事实之中,含蓄蕴藉。D.温庭筠这首诗寄情抒愤、感慨深切,诗风不同于其秾艳、华丽的词风。【小题2】古诗词经常使用“卧龙”典故,下列诗句中“卧龙”含义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

)A.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查德卿《蟾宫曲·怀古》)B.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钱起《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C.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小题3】本诗是诗人经过五丈原时为怀念名相诸葛亮而作,诗中交织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诗中所蕴含的多种情感。【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①首联以在想象中写诸葛亮所率领的蜀汉铁骑的威势及诸葛亮堪比周亚夫的治军才能,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敬慕与赞扬之情。②颔联写诸葛亮猝然离世,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痛惜之情。③颈联写诸葛亮竭忠尽智,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表达了对诸葛亮最终无法改变蜀汉国势衰颓的叹惋之情。④尾联将谯周和诸葛亮做对比,抒发了对刘禅昏庸和谯周误国的讽刺、批判之情。【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A.“举目而望所见到……场景”错误。本诗首联所写为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属于虚写,说“举目而望”“见到”不正确。

故选A。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本诗中,“卧龙”指代是诸葛亮。

B.“卧龙”在这里形容山势绵延起伏。

故选B。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意思是: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首句写诸葛亮军队的气势,次句将诸葛亮比作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对诸葛亮的景仰与赞美之情。

颔联“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意思是: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写将星陨落,暗指诸葛亮的离世,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之情。

颈联“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意思是: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的感慨,诸葛亮空自忠心耿耿,可后主依然昏庸无能。诗人感慨诸葛亮大业未竟身先死,无法改变蜀汉国势。

尾联“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用在这里形容谯周,讽刺性很强。同时,诗人暗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比较,突出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和谯周的卑劣及后主的昏庸愚昧,表现诗人对诸葛亮和谯周的态度,一个敬仰,一个痛恨。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馆娃宫①怀古皮日休②艳骨已成兰麝③土,宫墙依旧压层崖。弩台④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观沼只留溪鸟浴,屟廊⑤空信野花埋。姑苏麋鹿⑥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注)①馆娃宫:坐落于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而兴建。②皮日休,晩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③兰麝:兰与麝香,名贵香料。④弩台:弩箭发射台。⑤屟廊:春秋时吴宫廊名。⑥姑苏麋鹿:伍子胥曾劝谏吴王夫差,要他警惕越王,不然吴必亡于越,吴国宫阙楼台将荆棘丛生,野鹿漫游于姑苏台之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西施已故,当年吴王为其修筑的宫殿如今已成为遗迹,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B.颔联选用“弩台”“香径”“金镀”“玉钗”等意象显示出吴宫昔日的繁华和生活的奢靡。C.颈联承接颔联,选取砚沼、屟廊两处遗址描写其他古迹,“只”“空”流露出嘲讽之意。D.尾联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当年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表达诗人的感慨。【小题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概括。【答案】

【小题1】C

【小题2】(1)①抒发了怀古之幽情,表达了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感慨。②寄寓了奢靡必亡之理,告诫当世的统治者莫要沉迷奢靡的生活。(2)全诗通过对馆娃宫今昔景象的对比,寓情于景,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嘲讽之意”错,“只”“空”二字表现出的是诗人强烈的感伤之意,并无嘲讽之意。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和手法的能力。

第一问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诗人的不同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二句设定了全诗的场景:吴王夫差曾为西施筑馆娃宫,如今西施已故,宫殿成为遗迹。诗的开头就定下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二句从驽台、香径两个有代表性的遗迹来描写馆娃宫古迹的现状。“逢金镞”,“露玉钗”或出于艺术虚构,并非实有其事。“驽台”、“香径”、“金镞”、“玉钗”这些意象显示出昔日的繁华,也表现了当时吴宫生活的奢靡。而“坏”、“销”二字则突出了如今的破败景象,表明即使再繁华奢靡,也已经是过眼云烟,就如一场空梦。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二句承上联,选取砚沼、屟廊两个典型遗址,进而描写其它古迹的现状。这里的“只”、“空”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感伤之意。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二句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吐露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二问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从题目可知是咏史怀古诗,此类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本诗中“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通过吴国馆娃宫如今的破败景象,极写当年的奢华生活,运用了今昔景象的对比今。“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和“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这两联主要是对遗迹的描写,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点睛】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渡易水陈子龙①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塞上曲戴叔伦①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D.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小题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和分析。【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抵御外辱、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渡》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志向,诗人途经“燕赵”旧地,想起荆轲,渴望效命疆场;《塞》诗写大唐军队敢叫胡儿有来无回,士兵们以身报国,表达了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不同之处:《渡》诗隐含忧国伤时之情,而《塞》诗昂扬向上。《渡》用易水故事,抒发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后两句通过对比,写物是人非,表达对国事危机的无限隐忧(忧国伤时)。《塞》诗整首诗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豪情,雄健壮烈。【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错误,《塞上曲》通俗明晓,并不深沉;《塞上曲》壮怀激烈,并不“苍凉悲切”。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两首诗歌都表达出一种报效家国的宏伟志愿,《渡易水》中“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的意思是“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塞上曲》中“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是“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息。

所不同的是,《渡易水》中后两句与前两句进行对比,感叹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的意思是“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

《塞上曲》诗整首诗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全诗昂扬向上,表达了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豪情。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筹笔驿①罗隐②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B.颔联说当时孙刘联军比不上曹操大军,后依靠长江之险,又借东风,利用天时地利才取得胜利。C.颈联写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听信谯周的话投降,蜀国人民轻视孺子阿斗,憎恨谯周。D.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小题2】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

【小题1】C

【小题2】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将岩下流水拟人化,意思是说一切成为历史,只剩山岩下多情的流水,年年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还蕴藏着深情。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感叹惋惜,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C.“蜀国人民轻视孺子阿斗,憎恨谯周”错误,颈联是说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易地断送了。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写岩下流水,借景抒情,将岩下流水拟人化,原本无情的流水也变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在怀念诸葛亮,水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借年年不断的岩下流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之情;昏君庸臣葬送了大好河山徒留遗恨,使诸葛亮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对此事也表现了感叹惋惜之情;结合注释,与诸葛亮相比,诗人自己“十上不第”,更是英雄无路,壮志难酬,这里也表现了诗人自身抑郁不得志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摇落深知宋玉①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②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注:①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以美貌及楚辞,获得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称号。宋玉政治上失意,遭受误解,至于曲解。②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摇落”指草木凋残、零落,因此产生悲秋之情,借以兴起本诗。B.“风流儒雅亦吾师”一句,流露了作者对宋玉的赞美、崇敬之情。C.“萧条异代不同时”,是说自己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不同。D.尾联指出,舟人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如今已泯灭的楚宫这些古迹。【小题2】请赏析“江山故宅空文藻”中“空”字的表达效果。【答案】

【小题1】C

【小题2】①“空”意思是“只,仅仅”,“江山故宅空文藻”是说在宋玉故宅中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②“空”字既点出作者认为宋玉一生失意最可悲哀处,也道破杜甫自己坎坷遭遇最为伤心处。【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的能力。

C.“是说自己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不同”错误,“萧条异代不同时”是说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由此可知,萧条之感是相同的。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首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诗中来看,“空”意思是“仅仅,只是”,是副词。

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分析“空”的表达效果。“江山故宅空文藻”意思是“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空”修饰“文藻”,“空文藻”是说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也是说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

再结合后一句“云雨荒台岂梦思”可知,宋玉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而这与宋玉的本心不符,作者以一“空”字为宋玉的身后鸣不平,再结合杜甫的人生际遇可知,也展现出自己人生遭遇的坎坷。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双声子·晚天萧索柳永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词,写了词人游三吴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B.“晚天萧索”点明游历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引起下文。C.上阕属于实写,通过对三吴风景的描写,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D.下阕通过“图王争霸”和范蠡“扁舟隐居”相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范蠡建功立业的倾慕之情。【小题2】赏析“斜阳暮草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以“斜阳”照应题目中的“晚天”,以“暮草”照应题目中的“萧索”;②寓情于景,写出词人眼前所见萧瑟凄凉的景色;③烘托出词人的怀古之思、感怀身世之情。【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分析理解能力。

D.“表达了词人对范蠡建功立业的倾慕之情”错误。从“翻输范蠡扁舟”中可看出作者表达的是对范蠡能够急流勇退,乘扁舟归隐江湖的羡慕和赞许之情。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句子的能力。

分析此句的表达效果可先理解句意,然后从结构、手法和情感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斜阳暮草茫茫”描写的是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草,“斜阳”“暮草”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此时姑苏旧城的萧瑟与凄凉,同时“斜阳”照应题目中的“晚天”,以“暮草”照应题目中的“萧索”;此句作者寓情于景,借眼前所见萧瑟凄凉的景色来烘托词人的怀古之思、感怀身世之情,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让本词的主旨得以强化。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尉佗在刘项逐鹿中原之时,前往岭南称王,“自”字尤见其机敏。B.颔联概括尉佗的政治经历,其目的是为突出任嚣、陆贾二人的历史作用的C.颈联由“昔时”写到“今世”,突出后人对尉佗感念,饱含历史沧桑感。D.诗人登楼怀古,纵横开阔,叙议结合,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尉佗的功绩。【答案】

【小题1】B

【小题2】①尉佗能够审时度势,一统南海;②顾全大局,称臣汉朝,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安定;③他恩泽越地,受到越人爱戴和后人怀念。【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其目的是为突出任嚣、陆贾二人的历史作用的”错误。是为了突出尉佗的功绩。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鹿未穷”指征战不休,“自乘黄屋”指自己称帝。在征战不休时自己前往岭南称帝,表现尉佗能够审时度势,一统南海。

先行南海尉事,后接受诏封。“南来作尉”指行南海尉事。“北向称臣”指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表现尉佗顾全大局,称臣汉朝,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安定。

解除子民的温热,赋给子民财富。“薰弦”指《南风歌》,取解吾民之愠、阜吾民之财之意,即解除子民的温热,赋给子民财富。用虞舜《南风歌》的典故来表明尉佗体恤百姓,受到越人爱戴和后人怀念。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B.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报国忠心,具有非凡的概括力。C.尾联的“英雄”既指诸葛亮,也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仰墓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笔墨酣畅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小题2】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自、空”的意思为徒然,白白地。②颔联两句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也不过空作好音。诗人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诸葛亮已不可得见。③诗人通过“自、空”二字写祠堂的荒凉,寄寓了诗人感物思人的情怀。【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赏析有误。奔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特点,杜甫诗歌的特点是沉郁顿挫,这首诗也不例外。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具体考查诗句的炼字。

本题中,颔联写祠堂内的景色,是前文“寻”的结果。“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切,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1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咏史诗鸿门唐·胡曾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乌江项羽庙宋·吴龙翰盖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从题材上来说,均是咏史怀古诗;从内容上来说,均是评价历史人物项羽。B.从题目上来看,触发诗人诗情的地点不同,一个是鸿门,一个是乌江的项羽庙。C.胡诗中的“鹰扬”是“大展雄才”之意,“谋臣”指的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D.胡诗的末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吴诗的第二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小题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答案】

【小题1】D

【小题2】相同:①两首诗都称赞了项羽的才干,胡诗“鹰扬六合”,吴诗“盖世英雄”。②都有对项羽的惋惜之情。

不同:胡诗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采用范增的建议,而放掉了刘邦;吴诗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他诛杀义帝,输了第一步,也给了刘邦起兵反对项羽的完美借口。【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吴诗的第二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中的“夸张”错。“千年”表时间之长,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胡诗,抓住“项籍鹰扬六合”分析,用“鹰扬六合”称赞了项羽的才干。但是“岂作阴陵失路人”,用反问句,表达了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之情。结合“樽前若取谋臣计”分析,认为项羽失败是因为没有采用谋臣的建议。

吴诗,抓住“盖世英雄只恁休”分析,用“盖世英雄”来称赞项羽的才干。抓住“遗恨”分析,抒发对项羽失败的遗憾之情。结合“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分析,项羽诛杀义帝,输了第一步。为刘邦反对项羽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巫山高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注)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出语自然,言题中之“高”字;着一“皆”字,更显巫山十二峰之高。B.三四句写巫山云雾缭绕遮住太阳,兼寒风细雨,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C.七八句清空中蕴悲凉,其中的“楚官”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怀古之思,愁绪倍增。D.全诗前三联写景,末联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清寒空蒙的意境,艺术特色鲜明。【小题2】请从写景的角度方面赏析“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两句的精妙。【答案】

【小题1】B

【小题2】视听结合,听到的是猿声凄厉,在峡谷中久久不绝;看到的是树色依稀,与朦胧的天色融为一体。这两句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凄切寒暗,使诗人不禁生发出悲怆哀愁之情。(或“声色结合”“动静结合”,任一角度,言之成理,皆可)【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三四句继续写山之高,没有“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的意思是:猿声凄厉,在峡谷中久久不绝,令人心生寒意;傍晚时分,树色依稀,与朦胧的天色融为一体。这两句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听觉写猿声,视觉写暮色,有动有静,绘声绘色,渲染了朦胧凄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悲怆哀愁之情。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江南王琪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树半晴阴”描绘出江天云树,时晴时阴的画面,给人捉摸不定、变化莫测之感。B.“山下”“柳边”两句塑造了遥远而缥缈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凄清伤感的心情。C.“南北别离心”一句从怀古到咏怀,从空间到时间,再现了行客的“凄凉意”。D.“行客莫登临”中的“莫”字表达了作者登临时的孤独和落寞,劝勉行客莫要登临。【小题2】“帆去帆来天亦老,湖生潮落日还沉”备受称赞,下列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A.“帆去”句,江中船帆来来去去,历经人世变迁,天若有情也要为之衰老。“天亦老”化用李贺诗“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B.“潮生”句,江中湖水时起时落,阅尽沧海桑田,太阳还是日日西沉。“帆去帆来”和“潮生潮落”都是虚写江边景物,但却深含怀古之情,给人一种人事迁、历史悠悠之感。C.“帆去帆来天亦老,湖生潮落日还沉”,借景抒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兴废难料的孤独寂寞之情。D.诗人们常把人世变化,和自然变化寓于“帆”和“潮”之中,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和“潮打空城寂寞回”。表达出强烈的因离别而产生的感伤情绪。【答案】

【小题1】C

【小题2】B【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的能力。

C.“从空间到时间”错误,前面“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既是写实景,又是怀古,应是从时间角度分析的;“南北别离心”中,北方大片土地被异族占领,“南北”相望,骨肉亲人被迫分离。“南北”是从空间角分析的。所以,应为“从时间到空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B.“‘帆去帆来’和‘潮生潮落’都是虚写江边景物”错误,由上句中“江南岸”可知,“帆去帆来”和“潮生潮落”都是作者在江边所见之景,所以应为“实写”。

故选B。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唐崇徽公主手痕(注)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石。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B.诗从对比开始,飞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D.颈联中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