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社会本章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第二节社会结构第三节社会的根本要素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一〕社会的涵义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根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在汉语古籍中社会的涵义:社,祭神的地方;会,聚集之地;社会,即人们为祭神而聚集在一起。
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视点,提出了人类经济形态演进的五个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二〕社会的根本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最根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这里所说的人是人群,而非单一的个人,这是因为,单一的个人不可发生角色关系,不可能造社会。所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家庭、家族、邻里、民族等群体性对象。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根底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根本关系,其它关系是这一根本关系的表现或产物。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要素很多,但要经过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系统。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以角色的名义出现的具体的个人。社会交往有两个维度,分别是范围和层次。4.社会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表现为四点:第一,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第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标准与制度控制;第三,人的生活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关于社会和组成社会的个人,二者哪一个具有真实性而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看待社会和个人的社会理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一〕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二〕社会唯实论认为共相具有实在性,是先于个别事物存在的精神实体,同时作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只是当其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抽象概念,它才后于个别事物。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关于社会交互作用的根本观点有两个方面:〔1〕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堆积,而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因而是社会的根底本质。〔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开展史的钥匙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开展需要的唯一途径。作为唯一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是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社会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一方面又是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由于劳动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表达了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开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对享受资料的需要和对开展资料的需要。〔四〕人类社会开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形态,它的存在、开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需的、符合规律的客观开展过程。把人类社会的开展看作一个有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克服了以往各种社会观的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倾向。〔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第一,社会实践的不断开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开展的科学。第二,开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动了自身的开展。第四,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开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第二节社会结构一、个人与社会G·齐美尔,社会是人们之间彼此互动的模式。马克思,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价值标准体系、权力制度体系和行为交换体系。〔一〕角色人格体系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标准、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角色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规定,而角色扮演是人格化的,所以,角色包含着人格。人格包括三种要素,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他给角色以个性活力。价值标准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为角色行为的目的效劳,气质是角色行为的心理动力,影响角色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角色与人格是有机联系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初始关系体系。〔二〕价值标准体系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价值标准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但通常表现为主观性。价值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内在的价值标准转化为标准,只讲价值标准不讲社会标准,那么价值标准无法表达,只讲标准而不讲价值标准,标准就会失去内在依据。价值标准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第二层关系体系。〔三〕权力制度体系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产生的原因: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在互动中建立的社会,是一个具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人们的角色行为在不同的价值标准驱动下,经常处于无序状态。权力的功能,安排和维持社会秩序。权力是人格化的,权力制度那么必须是非人格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功能。权力制度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第三层关系体系。〔四〕行为交换体系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建立关系网的内在依据,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与开展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平安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其价值标准和行为层次也不同。需求的满足要通过行为交换才能实现。布劳,将人的一切关系都视为交换关系。交换与分工相连,分工与权力相关。行为交换体系是人与社会的第四层关系体系。二、社会关系〔一〕什么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纷繁复杂的,但人的复杂关系不是在自己有了独立行为时才有的。人的社会关系是伴随生命的出现而产生的。先天的关系,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后天的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二〕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体系。1.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1〕初级关系初级关系的特点:第一,是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第二,是简单和初步的关系。第三,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与否认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1〕结合关系结合关系是指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到达共同目标的关系。〔2〕对立关系对立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认的一种社会关系。结合关系是社会共生的根底,对立关系与结合关系相比处于附属地位。三、什么是社会结构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根底,社会的根本结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体系。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结构:第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第二,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第三,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第三节社会的根本要素一、人口资源〔一〕什么是人口资源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资源是构成社会的根本要素。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口资源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的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中进行的,一定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社会也通过婚姻家庭制度影响人口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表达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即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人口数量一方面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三〕人口质量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包括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知力水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熟练劳动者的比重等。在我国,人口成为经济开展包袱的原因:第一,人口基数过大;第二,人口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所造成的。二、自然资源〔一〕什么是自然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环境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二是生物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三是矿产资源,具有非再生性。〔二〕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资源的有限性。第二,潜力的无限性。第三,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第四,自然资源空间布布的不均匀性。〔三〕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对社会的制约关系,或者说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关系。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而且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掌握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才可能世代延续,因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必要条件。二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关系,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开展,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改造,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开展;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利用开发破坏了自然资源。三、可持续开展〔一〕什么是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和时机构成危害。可持续开展提出的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经济在高速开展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摆到了人类面前,如“三废〞物质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水污染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空洞〔二〕可持续开展的内在矛盾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开展战略,但是,关于可持续开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等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和争议。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开展的内在矛盾。1.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一局部,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虽然人类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南理工大学《酒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省平凉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骨外科学(中级318)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指导
- 管道顶进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沉井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17篇)
- 2024年航天飞行器创新风向标:中国案例领航
- 全新幼儿园教学楼暖气设备改造合同(2024版)3篇
- 急性变态反应性会厌炎的临床特征
- 基于大数据的二零二四年度市场分析与预测合同2篇
- 零售业库房管理员聘用协议
- 感恩主题班会课件《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 第八章-发热课件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
-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
- (高清版)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 2024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电学院-工作计划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 1-4 参考答案
- 《园林工程设计》课程标准
- 年产量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论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