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级高二下学期三月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示意某日某市太阳高度变化。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正午太阳高度=90°-丨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某市最可能是A.北京(40°N,116°E)B.首尔(37°33′N,126°58′E)C.济南(36°40′N,117°E)D.蒙得维的亚(34°53′S,56°11′W)2.根据题意,下列全球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B.北京伏旱少雨C.湄公河水位较低D.罗马气候炎热干燥下图a示意索契、长春位置,下图b为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a图b3.关于索契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4.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面性质D.洋流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A.甲处的物质来源于地壳B.乙处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C.丙处岩层含有大量化石D.丁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6.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B.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岩浆喷出C.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D.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某年冬季,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一路翻越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另一路沿着河西走廊南下,并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沿河流谷地倒灌进入青海东部。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此时青海湖部分地区未完全封冻。下图为当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时图中地区的气流特征是A.Ⅱ暖气流,I为冷气流B.Ⅲ为暖气流且势力最强C.Ⅱ气流推动Ⅰ气流向西行进D.Ⅰ气流水汽含量较Ⅱ气流多8.造成此次锢囚锋东西两路气团势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昼夜温差B.途经地形C.水汽含量D.距风源地远近温盐环流是由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引起海水密度差,进而驱动全球洋流的循环系统。温盐环流能够输送物质和能量,对全球气候系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北大西洋环流中,表面暖水向北流而深海冷水向南流,表面海水在位于高纬度的固定下沉区下沉。下图示意部分温盐环流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温盐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净热量向北输送②深层海水流速较慢③只对大西洋产生影响④驱动力来源于海洋表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温盐环流下沉区海水强烈下沉是因为①北上海水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②北上海水蒸发使海水盐度升高③海水结冰使海水盐度升高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若北大西洋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A.墨西哥湾沿岸气温升高B.欧洲西部气候变暖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减少D.阿根廷沿海降水增多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常出现地表下陷现象,形成众多低于周边的“地坑”,“地坑”深度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地坑”内的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下图为西伯利亚某“地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西伯利亚“地坑”形成原因是A.地壳断裂下陷B.地下冻土融化C.天外陨石冲击D.流水侵蚀地表13.“地坑”内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坑”内A.地表起伏较大B.水分含量较多C.热量相对不足D.土壤肥力较低14.图示“地坑”周边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A.落叶阔叶林B.稀树草原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某地理科研团队在我国某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考察,沿途发现该山东坡发育了5个垂直自然带,如右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自然带层海拔(m)亚高山草甸、草原带3100~3556云杉林带2600~3100针阔叶混交林带2000~2600落叶阔叶林带1800~2000温带荒漠草原带<180015.该山最可能是A.秦岭B.贺兰山C.天山D.武夷山16.该科研团队对该山地五个垂直自然带考察后得知A.形成山麓基带的基础是热量B.山麓基带所在地是温带沙漠气候C.纬度因素决定山地垂直带谱数量D.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二、综合题(17题,18分。18题,22分。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城、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图c为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下图d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图c图d(1)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6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2分)2022年11月29日前后,中蒙两国签署了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将扩大应对气候变化、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其国内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了周边国家和地区。沙尘暴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活动更为频繁。近些年,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趋势。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35°N49°N,94°E126.5°E)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2.02亿吨/年,减少明显。图示意我国北方和蒙古国主要沙尘源区主要因子变化对地表起沙量减少的相对贡献(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1)分析我国北方和蒙古国成为我国沙尘暴主要沙尘源地的原因。(4分)(2)说出我国春季沙尘暴活动较冬季更为频繁的原因。(6分)(3)指出近年来影响东亚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6分)(4)说明中蒙两国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的意义。(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图e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下图f为“魔鬼塔”实景图。图e图f(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6分)高二地理答题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考号:贴条码区域贴条码区域考号(班号)填涂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满分48分)16111627123813491451015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17.(18分)(1)(6分)(2)(6分)(3)(6分)18.(22分)(1)(4分)(2)(6分)(3)(6分)(4)(6分)19.(12分)(1)(6分)(2)(6分)2022级高二下学期三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示意某日某市太阳高度变化。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正午太阳高度=90°丨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某市最可能是A.北京(40°N,116°E)B.首尔(37°33′N,126°58′E)C.济南(36°40′N,117°E)D.蒙得维的亚(34°53′S,56°11′W)2.根据题意,下列全球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B.北京伏旱少雨C.湄公河水位较低D.罗马气候炎热干燥【答案】1.C2.D【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X市正午太阳高度为76°,子夜太阳高度为3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子夜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计算可知Hh=180°2倍的当地的纬度数,计算X市的纬度大约是37°N;X市正午时,120°E地方时稍微超过12点,即X市位于120°E以西附近,经度值比120°较小,四个选项中只有济南(36°40'N,117°E)符合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上题可知,X市正午太阳高度为76°,说明此日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应该为冬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A错误;伏旱现象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错误;湄公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时降水较多,水位较高,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罗马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域内,夏季炎热干燥,D正确。故选D。【点睛】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从太阳直射点地(此处为90°)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减少的度数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一南纬、一北纬地区的差,为其数值之和)。下左图示意索契、长春位置,下右图为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索契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4.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面性质D.洋流【答案】3.C4.B【3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索契位于北半球,降水多集中在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因此属于地中海气候,C正确;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降水整体较少,排除ABD。故选C。4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索契和长春两者纬度相当,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环流)影响,故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B正确;两者纬度相当,太阳辐射相差较小;地面性质对气候影响较小;洋流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和人类活动。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A.甲处的物质来源于地壳B.乙处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C.丙处岩层含有大量化石D.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6.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B.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岩浆喷出C.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D.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答案】5.D6.A【5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知,甲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其物质来源为岩浆,A错误;读图可知,乙处岩层断裂,且接近地表处断裂两侧岩体发生明显位移,应为断层构造,由地壳运动形成,B错误;结合图例可知,丙处岩石类型为玄武岩,为喷出型岩浆岩,不含有化石,C错误;由丁处岩层向上拱起可知,其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形成背斜谷,D正确。【6题详解】读图可知,丙处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形成,贯穿所有岩层,是最后形成;乙处断裂,贯穿除丙处以外的其他岩层,其形成倒数第二;图示花岗岩侵入其周围沉积岩岩层,其形成晚于弯曲的沉积岩层,即先有褶皱,后又岩浆侵入,故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A正确,BCD错误。【点睛】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读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及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某年冬季,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一路翻越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另一路沿着河西走廊南下,并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沿河流谷地倒灌进入青海东部。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此时青海湖部分地区未完全封冻。下图为当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时图中地区的气流特征是A.Ⅱ为暖气流,I为冷气流B.Ⅲ为暖气流且势力最强C.Ⅱ气流推动Ⅰ气流向西行进D.Ⅰ气流水汽含量较Ⅱ气流多8.造成此次锢囚锋东西两路气团势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昼夜温差B.途经地形C.水汽含量D.距风源地远近【答案】7.C8.B【7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锢囚锋近地面锋线箭头向西,说明锋面向西移动,Ⅱ气流推动锋面向西移动,C正确;可以确定该锢囚锋内Ⅱ气流势力最强,为最冷气流,I气流势力较强,为较冷气流。Ⅲ气流由低纬度而来,势力最弱,为暖气流,AB错误;Ⅱ气流经过了青海湖且湖面未封冻,水汽含量多于I气流,D错误。故选C。【8题详解】Ⅱ气流经过祁连山东北的河西走廊,地势较低平,阻挡作用弱,且沿着河流谷地倒灌进入青海东部时形成狭管效应,使得气流势力增强;I气流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势力较弱,B正确;昼夜温差对冷气团势力强弱影响不大,A错误;Ⅱ气流途经青海湖,大湖效应会使冷气团增温增湿,减弱Ⅱ气流势力,C错误;根据材料所述“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可以判断,东、西两路气团由一个冷气团分裂而成,与风源地距离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锢囚锋是两条移动的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在气旋中,暖锋移动速度慢,而冷锋移动速度快,当冷锋赶上暖锋后发生合并,锋面两侧的冷锋将暖锋锢囚抬升,暖空气被完全挤到上空,地面由冷空气占据。当冷锋移动过程中,遇到山地阻挡则易形成降水,一般降水量较大,同时伴随降温,气温降低。锢囚锋里的“锢囚”,可以理解成暖空气被抬升后居高不下,如同被“囚禁”一样。温盐环流是由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引起海水密度差,进而驱动全球洋流的循环系统(下图)。温盐环流能够输送物质和能量,对全球气候系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北大西洋环流中,表面暖水向北流而深海冷水向南流,表面海水在位于高纬度的固定下沉区下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温盐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净热量向北输送②深层海水流速较慢③只对大西洋产生影响④驱动力来源于海洋表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温盐环流下沉区海水强烈下沉是因为①北上海水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②北上海水蒸发使海水盐度升高③海水结冰使海水盐度升高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若北大西洋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A.墨西哥湾沿岸气温升高B.欧洲西部气候变暖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减少D.阿根廷沿海降水增多【答案】9.C10.C11.C【9题详解】根据图上信息,在北大西洋净热量是向北输送,但是温盐环流不仅仅存在于北大西洋中,还有太平洋等,太平洋有向南输送的现象,①错误;温盐环流是由温度和盐度变化引起海水密度差形成的,深层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递变幅度不会太大,因此密度差变化幅度小,故海水在深层流速较慢,故②正确;结合材料中温盐环流的定义判断,温盐环流在大洋中普遍存在,因此不只对大西洋产生影响,故③错误;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海洋表层太阳辐射不均及降水引起的,因此驱动力来源于海洋表层,故④正确;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10题详解】北上海水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密度变大,加强海水下沉,①正确;北上海水蒸发,使海水盐度升高,海水密度增大,加剧海水强烈下沉,②正确;海水结冰会导致盐分析出,加大未结冰海水的盐度,使海水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下沉强烈,③正确。海水强烈下沉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和盐度变化,使海水密度增大,与地转偏向力无关,且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不影响垂直运动的方向,④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北大西洋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北上的墨西哥湾沿岸暖流减弱,受其影响沿岸气温降低,A错误;北大西洋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北上减弱,受其影响,欧洲西部气候变冷、降水减少,B错误;北上的暖水与南下的冷水相遇,搅动减弱,会使北海渔场渔业资源减少,C正确;阿根廷位于南半球,北大西洋海区的温盐环流对其降水影响极小,D错误。故选C。【点睛】大西洋温盐环流就像一条将热能从赤道送往北大西洋的传送带: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借由沿岸的湾流不断向北移动,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逐渐变冷,再加上不断的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增加。因此,越往北海水越冷越咸,因此也越重,最后终于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而这部分原本温暖的赤道海水也变成了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至此,温盐环流继续向南移动,沿南大西洋、南极洲流进印度洋,最终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谓的“环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常出现地表下陷现象,形成众多低于周边的“地坑”,“地坑”深度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地坑”内的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下图为西伯利亚某“地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西伯利亚“地坑”形成原因是A.地壳断裂下陷B.地下冻土融化C.天外陨石冲击D.流水侵蚀地表13.“地坑”内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坑”内A.地表起伏较大B.水分含量较多C.热量相对不足D.土壤肥力较低14.图示“地坑”周边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A.落叶阔叶林B.稀树草原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答案】12.B13.B14.D【12题详解】西伯利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下分布有深厚的冻土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地下冻土层融化,融化后的土层开始坍塌,导致地表下陷,形成“地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地坑”由冻土融化后下陷形成,冻土融化后的水分进入“地坑”,且“地坑”地势较周边低,流水易在此汇集,形成洼地,水分含量较多,不利于植物扎根和吸收养分,导致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B正确,“地坑”形成后最明显改变的土壤水分条件,对地表起伏程度、热量、肥力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西伯利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地带性植被以耐寒针叶林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植被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植被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类活动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植被分布和生长状况。某地理科研团队在我国某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考察,沿途发现该山东坡发育了5个垂直自然带,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山最可能是A.秦岭B.贺兰山C.天山D.武夷山16.该科研团队对该山地五个垂直自然带考察后得知A.形成山麓基带的基础是热量B.山麓基带所在地是温带沙漠气候C.纬度因素决定山地垂直带谱数量D.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自然带层海拔(m)亚高山草甸、草原带3100~3556云杉林带2600~3100针阔叶混交林带2000~2600落叶阔叶林带1800~2000温带荒漠草原带<1800【答案】15.B16.D【15题详解】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地山麓地带自然带是温带荒漠草原带,排除秦岭(山麓地带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武夷山(山麓地带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即AD错误;天山山脉山麓地带为温带荒漠带,山顶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且山上有终年积雪,C错误;贺兰山位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大致与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相一致,山麓地带为温带荒漠草原带,东坡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有森林带分布,B正确。故选B。【16题详解】由小题1推论可知,该山地山麓基带的温带荒漠草原带是因为降水少,形成基础是水分,A错误;山麓基带所在地不是沙漠,也没有温度沙漠气候,B错误;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引起了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C错误;山地森林带分布地区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而形成了森林分布。D正确。故选D。【点睛】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二、综合题(17题,18分。18题,22分。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城、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图为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6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6分)【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距离市场近。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为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交通: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外运条件较好。(2)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3)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等。【解析】本题考查了山西煤炭基地开发条件、综合开发利用、整治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小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山西的地理位置可以从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方面分析,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临近东部经济达到地区,靠近消费市场。市场需求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为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交通方面,读图可知,山西省有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比较便利,便于煤炭资源外运。【2小题详解】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生态环境方面,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土地资源;减轻了环境污染。【3小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首先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其次要加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整治,绿化美化环境。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2分)2022年11月29日前后,中蒙两国签署了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将扩大应对气候变化、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其国内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了周边国家和地区。沙尘暴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活动更为频繁。近些年,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趋势。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35°N49°N,94°E126.5°E)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2.02亿吨/年,减少明显。图示意我国北方和蒙古国主要沙尘源区主要因子变化对地表起沙量减少的相对贡献(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1)分析我国北方和蒙古国成为我国沙尘暴主要沙尘源地的原因。(4分)(2)说出我国春季沙尘暴活动较冬季更为频繁的原因。(6分)(3)指出近年来影响东亚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6分)(4)说明中蒙两国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的意义。(6分)【答案】(1)我国北方和蒙古国分布着大面积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区,地表干燥且沙质沉积物丰富;处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东缘、南缘,冬季风力强劲;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地表裸露面积大。(2)春季气温回升,表土解冻,蒸发加剧,地表干燥,沙源丰富(或冬季土壤冻结或被大雪覆盖,地表沙源少);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温回升,上升气流增强,易形成扬沙;开始春耕生产,对地面土层的扰动增多。(3)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降低近地面风速,产生沙尘暴的动力减弱;近地面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湿度增加,沙尘启动困难,沙尘暴难以发生;土壤湿度增加,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裸地面积减少,沙尘暴的沙源减少,发生频率降低。(4)促使两国更加科学、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的荒漠化,修复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灾害;加强两国相关部门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旱灾防治和沙源控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发展绿色产业,改善民生,减轻贫困。【1小题详解】第一步,找出答题方向。主要从自然环境(沙源、动力)和人类活动方面分析。第二步,厘清分析思路。沙源:我国北方和蒙古国分布着大面积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区,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地表裸露面积大,沙质沉积物丰富;动力:处于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的东缘、南缘,冬季风力强劲。此外,人类过度放牧、农垦等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2小题详解】与冬季相比,春季气温较高,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动力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因此沙尘暴活动更频繁。物质基础:冬季土壤冻结或被大雪覆盖,地表沙尘难以启动,而春季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且由于表土解冻,积雪融化,蒸发加剧,地表土壤干燥,沙源丰富。动力基础:春季气温回升,上升气流增强,地表沙尘物质易启动形成扬沙。人类活动:春季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增多,对土层的扰动增多。【3小题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地表起沙量减少,影响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的变化应表现为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湿度增加。其变化的关联性可从植被覆盖率提高与地表风速、土壤湿度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高一语文初升高衔接《文言文语法知识》含答案解析
- 《物流技术仿真实验》课件
- 【语文】《百年孤独》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语文课件】天上的街市课件
- 《我不要赖皮》课件
- 空气凝结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HP安全及性能优化》课件
- 消毒用熏蒸棒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纸制人造花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浴缸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公文写作课件教学课件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老年人生活照护》试卷B卷及答案
- 课程设计几种排序算法
- 学前教育法学习重点1
- 2024版合伙经营运输车辆合同范本
- 夏县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
- 幼儿园中班健康《运动过后》课件
- 门卫室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