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年月真题
0053020234
1、【单选题】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中,潘先生的身份是
联保主任
教育局长
A:
学校教师
B:
前清举人
C:
答D:案:C
2、【单选题】小说《萧萧》中,萧萧与他人对女学生不同态度的对比,表现出萧萧的性格特
点是
内心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恐惧
幼稚无知
A:
内心有着对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
B:
机敏聪慧
C:
答D:案:C
解析:在小说《萧萧》中,萧萧与他人对女学生的态度的对比,确实表现出了萧萧的性格
特点,即内心有着对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在小说中,萧萧是一个内向、敏感的少年,他
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向往和探索的欲望。与此同时,他也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
奇和向往,但是又因为自己的内向和敏感而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朦胧的向
往,正是萧萧性格特点的体现。在小说中,萧萧与其他人对女学生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对
比。其他人对女学生的态度大多是冷漠和嘲讽,他们认为女学生是不值得尊重的。而萧萧
则对女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认为女学生是值得尊重和关注的。这种对女学生的态
度,也反映出了萧萧内心对于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和对于人性的敏感和关注。总之,在小
说《萧萧》中,萧萧与他人对女学生的态度的对比,表现出了萧萧的性格特点,即内心有
着对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这种向往和敏感,也让萧萧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有着更深刻的
认识和思考。
3、【单选题】小说《春蚕》中,使用“宝宝”“山棚”“上山”“缀头”“浪山头”等语
言,体现出作品的特点是
运用双关手法,暗示农村经济崩溃的原因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A:
用语幽默,增强作品的反讽性
B:
浪漫主义风格
C:
D:
答案:B
4、【单选题】小说《蒙竹山房》中,二姑姑病态心理的成因是
封建礼教的束缚
颠沛流离的经历
A:
长期辛劳的生活
B:
地方恶势力的欺诈
C:
答D:案:A
解析:二姑姑的病态心理与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一定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较
低,受到男性的支配和控制,而且女性的行为和言语都受到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二姑姑在
小说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
思想,导致她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可以说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二姑姑病态心理的一个
重要成因之一。
5、【单选题】小说《九十九度中》中,和张宅的奢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喜燕堂新娘阿淑出嫁
卢二爷与逸九、老孟喝茶聊天
A:
挑夫的艰辛生活及暴病而亡
B:
杨三和王康被巡警抓获
C:
答D:案:C
解析:小说《九十九度中》中,张宅的奢华热闹与挑夫的艰辛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
宅的主人公们过着奢华的生活,享受着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满足,而挑夫们则在贫困
和艰辛中挣扎着生存。小说中描写了挑夫们的辛苦劳作和生活的艰辛,他们为了生计不得
不忍受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其中,挑夫阿四因为患上了肺结核而最终病逝,这也反
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因此,小说中通过对张宅和挑夫生
活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的现实问题。
6、【单选题】小说《小二黑结婚》结尾处,三仙姑得的新外号是
“不宜栽种”
“前世姻缘”
A:
“命相不对”
B:
“恩典恩典”
C:
答D:案:B
解析:夫妻们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候免不了说玩话: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
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
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P108
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用月亮意象引出全篇,首尾呼应,给作品涂上“苍凉”色调的是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张爱玲《金锁记》
A:
巴金《寒夜》
B:
鲁迅《铸剑》
C:
答D:案:B
解析:《峑锁记》写于1943年,发表后曾经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典型形象,对隐秘复杂的可怕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曹七巧
嫁入姜公馆后,因出身卑微而戴上了黄金(物质)的枷锁,变得自私刻薄;她因丈夫患骨
痨,自己年轻生命的情欲得不到满足而不断去挑逗小叔子姜季泽。但封建大家庭的物质压
抑和情欲压抑严重扭曲了曹七巧的心理和灵魂,当她丈夫去世、她也分得一份家产以后,
因害怕失去财产而闭绝了自己的情欲,拒绝了姜季泽,表明她对黄金的占有欲战胜了情
欲,成了黄金的奴隶。再者,她把自己前半生遭受的不幸发泄在子女身上。她因害怕失去
儿子长白而气死了儿媳,毁坏了儿子的婚姻与幸福;她剥夺了女儿长安童年游戏的快乐、
少年亲学的快乐,乃至爱情的快乐。曹七巧的悲剧深刻性在于,她把自己遭受的不幸与压
抑自觉地转化为对子女幸福的毁灭,展示了人性扭曲的最为可怕的一面,颠覆了传统母亲
的慈爱形象。《金锁记》在艺术上善于延展时空和压缩时空,即重要场面详细铺展,无关
紧要的长时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方式加以压缩,情节发展有张有弛,在散漫的篇幅中展现人
物心理扭曲的一生。作家善于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衣着装饰的细节以展示人物复杂
的心理态势。小说开篇时用月亮的意象引出全篇,关照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的色
调,把读者对曹七巧悲剧命运思考带向更为深远的人生谓叹。P110
8、【单选题】小说《送报夫》表达的主题意蕴是
揭露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的毁灭性打击
表现受尽压榨的城市贫民日趋没落的精神状态
A:
歌颂东北人民在日寇压迫下的不屈反抗
B:
揭示日本殖民统治和资本剥削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灾难
C:
答D:案:D
解析:《送报夫》写于1932年,全文发表于1934年日本的《文学评论》,原文用日文写
成,最早由胡风翻译成中文,收入《山灵一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
版社出版)。1895年至1945年间的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
了“我”一家在台湾的悲惨遭遇以及“我”在日本做送报夫受到剥削的故事。因为日本殖
民政府要办工厂,“我”的一家被迫出卖土地,结果父亲抑郁而死,“我”远走日本谋生
母亲变卖房子后上吊而死,真正的家破人亡、背井离乡。这是殖民时代所谓的“现代性”
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灾难。然而当“我”流落到日本做送报夫后,同样遭受了老板残酷而狡
诈的剥削。小说表现了日据时期台湾普通民众的艰难生存处境,揭示了日本殖民统治和资
本剥削是造成这一处境的根本原因。小说的结尾部分叙写“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后鼓动
派报所送报夫的罢工,争取了应有的权力,惩治了老板,显示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思潮
对作者的影响。P262-P263
9、【单选题】小说《子夜》的结构特点是
多种矛盾冲突贯穿始终
以散文笔法连缀若干生活片断
A:
时空跨越大,侧重横截面展示
B: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故事齐头并进
C:
答D:案:A
解析:《子夜》出版于1933年,是茅盾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人物
活动舞台,以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侵入中国、中国中原地区军阀混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农民起义为社会大背景,在广阔的历史画面上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多种矛盾
冲突中的困境:在民族工业方面,他呑并丝厂,扩大规模,同时又瓦解、镇压工人们的反
抗;在公债市场上,投资公债市场,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一争高下;在农村,他在家乡双
桥镇的当铺钱庄因为农民暴动受到损失;在家庭方面,丧事婚嫁等由他定夺,表现了他在
家庭中有专制的一面。小说成功刻画了他发展民族工业的宏大理想以及作为工业界巨子在
极其复杂的时代氛围中的果断凶狠的性格特征。他的失败,是由于买办资本和民族金融资
本勾结造成的,从而也表明了30年代的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小
说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反映了30年代初期上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塑造了性格复杂
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菰甫的艺术形象,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广阔多样的社会生活与人物的
命运有机地融为一个艺术整体,气势恢弘,场面壮大,波澜起伏。小说在表现方式上形成
了一种以社会典型为中心、展开多种矛盾冲突来揭示社会本质的方法,对后来的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过影响。《子夜》把吴荪甫放置在30年代初上海的社会背景下刻
画,因而他的性格与命运都与时代、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吴恭甫作为上海工业界巨子,他
发展民族工业的宏大理想,他的铁腕行动,不无传奇浪漫的色调,甚至夜游黄浦江等情节
还带上了现代主义的颓废情调,反映了海派文学创作的特色。P264
10、【单选题】小说《围城》中,性格懦弱、不思进取但又不失热情和正直的人物是
赵辛楣
孙柔嘉
A:
方鸿渐
B:
苏文纨
C:
答D:案:C
解析:方鸿渐是小说《围城》中性格懦弱、不思进取但又不失热情和正直的人物。他在生
活中缺乏自信和勇气,常常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排和控制,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对爱情和友情都非常真挚,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环境的限制,他
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1、【单选题】诗歌《死水》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象征
排比
A:
设问
B:
对偶
C:
答D:案:A
解析:诗篇《死水》写于1926年4月,主要抒发诗人留学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
产生的悲愤心情。诗人在国外时激情地歌唱着“如花的祖国”(《忆菊》),可是现实给予
他的只是荒凉与破败、混乱与杀戮,使他经受着莫大的痛苦。《死水》正是在这种心境下
写成的。诗中描摹的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涵
蕴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诗作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
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正如朱自清所指出的,“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
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朱自清序》)。P125-
P126
12、【单选题】诗歌《雨巷》中,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的特征是
乐观向上
偏执激愤
A:
孤独伤感
B:
激情昂扬
C:
答D:案:C
解析:《雨巷》发表于1928年,诗人在低沉的调子里,抒发自己沉重的情绪。在绵绵细
雨中,怀着痛苦而朦胧的“希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宰的雨
巷”里。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孤独伤感的,但在那寂廖的雨巷里,却也寄寓着对现实的不
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和我国古典诗歌影响很深,强调表现自我的
感觉,喜欢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雨巷》里的许多形象都凄婉迷茫,充满
象征意味。另外,他十分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铺,每节押韵两至三次,同时还
以复杏、重复等手法来强化全诗的音乐性。叶圣陶曾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
新的纪元”。P128
13、【单选题】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揭示战争境况所采用的艺术方式是
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
正面歌颂人们的战斗热情
A:
侧面烘托战场上人们的恐惧
B:
现实时空与想象时空交错
C:
答D:案:D
解析:《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是一首写于战争年代的诗,它记述和表达的是战争所带给人
的苦难。但诗人并非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人们的惊恐或者战斗热情,更没有作感性的呼
号,而是另取角度,在理智和想象的深处对其进行抒写。诗歌通过对潜藏在现实深处苦难
本质的想象和思考,把所抒写的现实苦难的表层空间,设置在带有日常生活气息的防空洞
里,从而不断地将人们正在感受着的当前时空和“我”的感觉与想象的时空相互叠加,交
替出现,在现实与想象的纠结、对比和反讽中,传达出诗人对战争中受难的独特观察和感
受。P137-P138
14、【单选题】诗歌《给战斗者》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利用断句的分行,以急骤的旋律表达激越的情绪
以问答的形式,通过两位老乡的对话表达坚定决心
A:
运用小诗体,将刹那间的感受凝练成人生哲理
B:
借用十四行体,融抽象理性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中
C:
答D:案:A
解析:《给战斗者》作于1937年底。这是抗日战争初期一首鼓动人民奋起斗争的战歌,
全诗共分七节。诗篇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控诉日寇的侵略赛行,激情地高唱“七七”事变后
中国“复活的歌”,歌颂着“呼啸的河流”、“叛变的土地”、“爆裂的火焰”,同时回
叙中华民族光荣悠久的历史,描述人民辛勤劳动的和平生活,号召民众挺起胸脯,拿起武
器战斗到底。诗作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甘蒙受屈辱、“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的民
族感情和决战意志,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田间早期的诗歌,在形式上是独特的“短
行体”,利用断句的分行,以急骤的旋律来表达激越的情绪,语言朴素有力,节奏明快,
所以闻一多又誉他为“擂鼓诗人”,说他的诗句就像“一声声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
重”,“鼓舞你爱,鼓舞你恨,鼓舞你活着”。P318
15、【单选题】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将众多的描写对象贯穿于一条线索中,这线索是
对友人的思念
战斗的激情
A:
手掌的感觉
B:
对爱情的赞颂
C:
D:
答案:C
解析:《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1941年,收入作品集《灾难的岁月》,表现了诗人在抗
战的艰苦岁月中的真实感受和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
土,从北到南,感受祖国的悲伤和希望。诗歌构思独特,以“微凉”、"冷”、“滑出”、
“细”、“软”、“蘸”、“掠”等词汇突出“手掌”的触觉作用,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
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觉”这一条线索上。在这里,“手掌”已不单是个
人的手掌,同时也是整个民族的受伤的、“残损的”手掌;它受了伤,但依然是博大的。
最后,诗人将目光和手掌落在“那辽远的一角”——因为只有那里“将驱逐阴暗,带来苏
生”,诗人由此感受在艰难的困境中中华民族内部蕴涵的永恒的力量。用自己“沾了血和
灰”的残损的手掌抚摸着想象中的亲人、土地和土地上的残垣断壁,正是当时中国人普遍
经验的再现,这首诗在平静的语气下表达出了这一日常经验背后所饱含的极为丰富、复
杂、深厚的感情。P324-P325
16、【单选题】诗歌《泥土》通过“泥土”和“珍珠”两个意象对比所表达的是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
对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A:
对个性解放的张扬
B:
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赞颂
C:
答D:案:D
解析:1938年,鲁藜辗转奔赴延安。来到延安,对于鲁藜来说不仅仅是投入到了革命的大
熔炉,而且也是他真正发现诗歌、找到属于自己诗风的开始。这个从小在海外颠沛流离的
苦孩子在延安这一新的环境中尝到了生活的甜蜜,真诚地吟唱着集体主义精神、自我奉献
精神。《泥土》写于1945年,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语言通俗简
练、宁静清丽,却激荡着理想的波涛,闪耀着时代的光华,表现了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
作者通过“珍珠”和“泥土”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哲理:如
果把自己当成珍珠,就免不了有惧怕被埋没的痛苦;而如果把自己当成泥土,让人们去踩
成道路,就会获得人生的愉快和满足。“把自己当作泥土”,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切,应
当说,这一感受是真诚的鲁藜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所获得的真切的人生经验,在他的背后是
延安时代那种特有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鲁藜将自己投身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甘作
“泥土”,让众人“踩成一条路”,这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人。P326
17、【单选题】散文《追悼志摩》的作者胡适是
“七月派”代表诗人
“九叶派”代表诗人
A:
《新青年》杂志创始人
B: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C:
D:
答案:D
解析: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驿,后改名为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胡适是“五
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提倡白话文和白话文学,提出“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
十个字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他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是现
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胡适文集》、《胡适日记全
编》、《胡适口述自传》等。P161
18、【单选题】散文《灵魂的呼号》的人称及文体分别是
第一人称、游记体
第二人称、日记体
A:
第三人称、新闻特写体
B:
第一人称、书信体
C:
答D:案:D
解析:巴金是从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步入文坛,最终成为一个职业作家的,这种独特的文学
经历使得他总是把文学与时代变革、社会进步紧紧相连,而无法接受贵族化、精英化的纯
文学,因此他一直强调作家必须有崇高的思想信仰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把心交给读者。
《灵魂的呼号》原是小说集《电椅》的代序,最初写于1932年。当时巴金的长篇小说
《激流》(后出单行本时改名《家》)经《上海时报》的连载而引起青年读者的热烈反
响,但就在1931年开始连载《家》的当天,巴金获悉外地工作的大哥李尧枚在苦闷和压
力中自杀的消息,因此,新作品的成功并没有为巴金带来想象中的兴奋和成就感,他反而
一直压抑在强烈的悲痛之中。直到小说集《电椅》即将出版时,他才以书信的形式,一口
气写下了这篇情感浓烈真挚的文字,对另一个世界中的这位宽厚包容的兄长,倾吐了自己
离家多年的种种遭遇,对人生的困惑和思考,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从事文学写作的矛盾
复杂的心理,也在这真诚的自我拷问中表达了作者之后毕生坚守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态度。
文章以书信体的第一人称口吻,情感饱满激越,融记述、议论与独白于一体,赤诚袒露,
一气呵成,在文体风格上也体现了巴金散文的一贯特征。P166-P167
19、【单选题】散文《言志篇》中,作者所言之“志”是
“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A:
“我却以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甘愿舍弃艺
B:
术。”
C: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
辞。”
D:
答案:B
解析:文章所言之“志”一反严肃正经,贴近物态人情,把日常人生和情感乃至是琐碎的
细枝末节提高到“志”的位置,呈现的是一个亲近自然、无拘无束、自由不拘、认真工
作、潜心读书而又注重人情美好和感官享受的“言志”主体,沉淀千百年来文人陶冶心
性、生活艺术化的文化内涵。可见,作者对“欲”的理解主要是指追求心灵空间丰盈,它
固然附着在物质之上,但绝不可为物质、名利所風。作品通过对这些人生愿望中蕴含的丰
厚、闲适、自由、雅致的名士气的抒写,表达了对现代人浮躁、空虚的生活状态的鄙夷不
屑,浸淫着对生命、生活本身的关怀与爱。最后一句“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
我自己的胆量”,彰显了个人主体性的绝对地位。P176
20、【单选题】散文《寄小读者(通讯七)》是写给小朋友的书信,其文风特点是
平等坦诚
热情奔放
A:
纵横捭阖
B:
任性洒脱
C:
答D:案:A
解析:这是一封写给小朋友的书信,平等、坦诚交流的文风体现了作者发现、尊重儿童独
立人格和精神需求的儿童观,闪烁着“五四”精神的光芒。文章语言轻灵隽丽,笔调柔和
细腻,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学精炼雅致的长处,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
P151
21、【单选题】散文《死火》中,死火最终的选择是
与“我”一起出冰谷
独自留在冰谷被冻灭
A:
独自留在冰谷烧完
B:
留“我”在冰谷,独自出冰谷
C:
答D:案:A
解析:“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
冰结,永得燃烧。”“唉唉!那么,我将烧完!”“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
下,仍在这里罢。”“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那么;怎么办呢?”“但你自己,
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那我就不如烧完!”他
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
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P152
22、【单选题】散文《囚绿记》中,对“绿友”的敬意与怀念所体现的是
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A:
对个人主体性绝对地位的彰显
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B:
既绝望又反抗绝望的内心矛盾
C:
答D:案:A
解析:在散文中,作者通过对“绿友”生命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作
者在文中提到,“绿友”是一棵被囚禁在水泥墙中的植物,但他依然能够顽强地生长,甚
至在极端环境下开花结果。这种生命力和坚韧精神,让作者感到敬佩和感动。同时,作者
也通过对“绿友”生命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感恩。在文中,作者提到,“绿
友”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离去让作者感到失落和惋惜。这种怀念和感
慨,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和尊重。因此,可以说,散文《囚绿记》中对“绿友”的敬意
与怀念所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作者通过对“绿友”生命的描述和回忆,表达了
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尊重和保护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得到应有
的尊重和关注。
23、【单选题】新闻特写《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叙述的“四足英雄”主
要指的是
牛和兔子
猪和羊
A:
骆驼和马
B:
猫和狗
C:
答D:案:D
解析:1939—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任教,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作为中国唯
一经历欧战全过程的人,他写下了几十万字通讯作品,《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
家畜》就是其中的一篇。这是一篇新闻特写,是以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但它不是直
接报道战争,而是以小见大,报道战时英国社会的一个侧面,通过写猫狗等家畜在战争中
的遭遇、表现,不仅细膩地表现了战时英国的面貌,而且也把战时英国人民的勇敢、坚
韧、乐观、幽默表现得富有立体感。英国人固然爱家畜,把它们视为家庭生活中“不可分
的一个成员”,如有人为了猫狗违犯了灯火管制而受罚,有人为了救落海的狗而丧命,有
人为观鸟而日夜守候,但在面临危难处境时表现出的珍视则传达着一种战争特殊氛围里的
民俗世态、文化底蕴和精神体验。正如文章所言:“由这些四足英雄们窥视一个民族的特
性。”P184
24、【单选题】杂文《春末闲谈》中,以“刑天”的传说和陶渊明的诗句说明的是
群众的麻木和奴性
“敢赤身露体地和生命肉搏”的态度
A:
“无人无我,不失火气,也不失活气”的人生观
B:
C:
人民的斗争精神
答D:案:D
解析:说理形象化,是鲁迅杂文的重要艺术特点。本文揭露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而向人
民群众施行种种麻痹术,以自然界的细腰蜂作比,分析其异同,揭示其实质,显得生动形
象,新鲜贴切。以“刑天”的传说和陶渊明的诗句来说明人民的斗争精神及一切压迫和麻
痹术之无效,也鲜明有力。文章题名“闲谈”,思路无拘无束,结构活泼富于变化,细腰
蜂和青虫的传说,中外古今各种事例的旁征博引,使文章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生动的趣味
性,在“闲谈”中阐发了深刻的思想。语言幽默风趣,好用反语,令人在开颜一笑中受到
思想的启发。P331
25、【单选题】散文《吃瓜子》形容闲散的少爷们吃瓜子的状态所采用的手法是
烘托
比喻
A:
通感
B:
拟人
C:
答D:案:B
解析:散文《吃瓜子》中形容闲散的少爷们吃瓜子的状态所采用的手法是比喻。在散文
中,作者通过对少爷们吃瓜子的状态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他们的状态比喻成了
“一群鸽子在草地上啄食”。这种比喻手法,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少爷们的闲散和悠闲。同时,这种比喻手法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鸽子
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鸟类,它们在草地上啄食,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而少爷们吃瓜子的状
态,也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他们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只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好。因
此,这种比喻手法不仅能够形象地描绘出少爷们的状态,还能够传达出一种自由和放松的
情感。
26、【单选题】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
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这里的“他”指的是
周建人
瞿秋白
A:
周海婴
B:
许广平
C:
答D:案:C
解析: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
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
的道理,不加以査看就抹杀是不对的。”P367
27、【单选题】戏剧《上海屋檐下》中,身份是失业的洋行职员的人物形象是
匡复
黄家楣
A:
赵振宇
B:
林志成
C:
答D:案:B
解析:剧本描写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突破了传统戏剧高度集中展示尖锐矛盾冲突的模
式,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显示了夏衍在现实主义道路
上的执著追求和独特的风格。五家住户各有各的苦恼和悲哀:失业的洋行职员黄家楣,失
去儿子、酗酒解愁的老报贩李陵碑,沦落风尘的施小宝,看似达观实则庸俗的赵振宇,贪
图小利、爱发牢骚的赵师母。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他们扭曲、麻木的生活和心
灵、情感上的种种苦楚,展示出生活的本来面目。匡复在饱尝革命理想受挫的彷徨和愤懑
后,又面临着爱情的幻灭和生活的残酷,但剧本避开了浓烈的场面,有意识让三人不在同
一时空里相见,而以简洁内敛的舞台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巨大波澜,避免了情感爆
发、矛盾激化。匡复最后选择了出走,摆脱了自己的情感困境,戏剧在经过人物的短暂冲
突后而悄然终结。这种用革命来化解矛盾的方式,体现出左翼作家对革命和情感的关系处
理的特点,颇耐人寻味。P210
28、【单选题】戏剧《屈原》的艺术类型是
中国民族新歌剧
浪漫主义诗剧
A:
现代讽刺喜剧
B:
现实主义悲剧
C:
答D:案:B
解析:《屈原》是一出富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剧。首先,作者以“失事求似”为历史
剧创作精神,“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加工,大力
凸显屈原的“历史的精神”和“时代的情怒”,把一个忧国忧民的古代诗人塑造成了一个
同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政治家。婵娟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是道义美的化身,是屈
原高洁精神的另一体现。南后与张仪的勾结也是虚构的,而且由一个女人的固宠欲望而颠
度国家命运的构思也是属于浪漫主义。其次,全剧奔涌着人物激越的感情波澜,具有强烈
的抒情性,又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以诗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如以《橘
颂》12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前后四次出现,渲染人物的感情色彩。第五幕第二场中出
现的压原抒情独白《雷电颂》是全剧的高潮,气势雄浑,格调崇高,是屈原不断酝酿的悲
愤情绪的爆发。所以说,该剧作是一部具有崇高美和悲壮美的诗篇。P219
29、【单选题】戏剧《白毛女》的开场就奠定了前半部分的悲剧气氛,其特定的时间环境是
漫天飞雪的除夕之夜
北风呼啸的大年初一
A:
万家灯火的元宵之夜
B:
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
C:
答D:案:A
解析:戏剧《白毛女》的开场就是在漫天飞雪的除夕之夜,这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为整个故
事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白毛女和她的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开始了一段
艰难的流浪生活。这个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苦难,也暗示了后面故事的
悲剧走向。
30、【单选题】戏剧《升官图》中,两个强盗在酣梦中所化身的人物是
省长和道尹
知县和秘书长
A:
卫生局长和警察局长
B:
财政局长和警察局长
C:
答D:案:B
解析:戏剧《升官图》中,两个强盗在酣梦中所化身的人物是知县和秘书长。在剧中,两
个强盗偷了知县和秘书长的衣服,然后在酣梦中相互扮演对方的角色,这一幕非常有趣。
这个情节不仅展现了两个强盗的机智和幽默感,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虚伪。
31、【多选题】小说《断魂枪》中,沙子龙月夜练枪所体现出的心理有
对过去风光岁月的留恋
对王三胜输给孙老者的懊恼
A:
对“神枪沙子龙”被人遗忘的不平
B:
对不传五虎断魂枪的歉疚
C:
不得不“埋葬”五虎断魂枪的无奈
D:
答E:案:AE
32、【多选题】诗歌《纤夫》在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色有
采用空间艺术的雕塑手法
采用自由体形式
A:
运用反复的表现手法
B:
运用反讽的表现手法
C:
节奏多变,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
D:
E:
答案:ABCE
33、【多选题】诗歌《山》表达的主题意蕴有
歌颂追求理想的时代英雄
批判庸俗狭隘的生活
A:
表现追求者的艰难痛苦
B:
控诉外来侵略者的暴行
C:
揭露社会的不公与不义
D:
答E:案:ABC
解析:杜运燮善于将智性融入感性书写之中,注重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理性与感
性的融合,形成了冷静沉思的独特风格。这首《山》写于1945年的昆明,表达了作者超
越自身、向终极意义追求的人生境界。在诗的前一部分,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
个追求者——山的形象,它因追求而永远不满,不满自己的位置,不满于狭盛的单调,向
往的是天空、太阳、月亮、星群、风和流水,以此热情歌颂了追求理想的时代英雄,隐含
了对庸俗生活的批判。在诗歌的第二部分,诗人通过理智的思考告诉我们:追求者又是寂
寞的。追求意味着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在得到“更多空气、更多石头”的同时,“没
有桃花,没有牛羊,炊烟,村落”,必须不断离开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就会“永远寂
寞”。“九叶派”诗人从主情诗开始向主智诗发展,诗人们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更
要表达时代的精神和本质。《山》这首诗歌体现了“九叶派”将形象、思想、情感融为一
体的艺术追求。诗人在塑造山的追求者形象的同时,也展现出创作主体的体验和感情,使
诗歌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中国诗人在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对理想的坚持。P327-
P328
34、【多选题】散文《钓台的春昼》中,作者纵横捭阖的议论所依托的内容有
严先生祠堂
夏灵峰先生的处世态度
A:
钓台春景
B:
雷峰塔的倒掉
C:
桐君山历史遗迹
D:
答E:案:ABCE
35、【多选题】对话剧《风雪夜归人》中“风雪”这一意象理解正确的有
渲染悲剧气氛
预示来年的好收成
A:
隐喻美好的爱情
B:
象征人生遭受的苦难
C:
D:
暗示社会历史的进步
答E:案:AD
36、【简答题】简析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结尾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答案:(1)表达了“我”与陈二妹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同情。(2)升华了“我”对陈二
妹的情感,由想亲近她而变得尊重她。(3)通过深夜街景的简要描写体现了贫富生活状
态的共存,凸显了“我”找不到工作因而生活窘迫的黯淡心情。【评分参考】(1)意
思相近即可得分。(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7分。
37、【简答题】简析陈独秀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的构思特点。
答案:(1)文章构思上独具一格。以“答辩”方式,通过层层递进分析,推出令人信服的
结论。(2)首先承认“罪案”,以退为进,将“罪案”的原因归之于《新青年》所奉行
的主张即拥护民主和科学。(3)其次通过分析拥护民主、科学与《新青年》所犯“罪
案”的关系,论证了杂志同人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和社会所责难的“罪案”的无效。
【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
总得分不超过7分。
38、【简答题】简析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女士形象的意义。
答案:(1)莎菲女士是在“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感召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2)喜
欢凌吉士的仪表却鄙视他的灵魂,在情感与理智矛盾的痛苦中,渴望灵肉统一的理想爱
情。(3)真实大胆地表现女性情感上的苦恼和身体上的焦虑,拓展了“五四”时期人性
解放的主题。【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
1~2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7分。
39、【简答题】简析辛笛诗歌《航》的艺术特色。
答案:(1)把抽象感知转化为可知可感的审美空间,呈现出“思想知觉化”的现代派诗特
征。(2)采用现实画面与想象画面叠印的双重结构,主体心理现实与外在现实互相渗
透,意境真切又朦胧。(3)融合视觉印象与听觉印象,意蕴丰富,浑然一体。【评分
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总得分
不超过7分。
40、【论述题】分析曹禺戏剧《雷雨》中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答案:(1)戏剧展现了周、鲁两家八个人之间各种矛盾冲突,揭露旧中国旧家庭种种黑暗
罪恶现象。(2)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是戏剧的明线,体现出封建家长专制与女性个性解
放之间的矛盾。(3)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是戏剧的暗线,体现出封建大少爷与丫环之
间的阶级矛盾和情感矛盾。与明线交织,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4)蔡漪与周萍的冲
突,源于不伦之恋。周萍因想摆脱这种有“罪”的情感而准备离开家庭,繁漪不择手段
要留住周萍,从而造成冲突。这种冲突包含着不伦之恋的纠葛以及各自追求情欲满足的矛
盾。(5)工厂主周朴园与工人罢工代表鲁大海之间的父子冲突,主要体现出资本家与工
人之间的阶级矛盾。(6)周鲁两家两代人在前后三十年内形成的各种冲突,最后在一天
内集中爆发。每个人都充满了生的欲望,但都陷入了命运的泥沼,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气
氛。【评分参考】(1)以上各点达意即给分。(2)抓住某一点阐发较好者,可在该要
点分值之外另加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41、【阅读分析题】阅读吴伯箫散文《天冬草》,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
论文章。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3)观点
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附《天冬草》原文)天冬草吴伯
箫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喜欢花,喜欢草。喜欢花是喜欢它含葩时的娇嫩,同初
放时的艳丽芬芳.喜欢草则是喜欢那一脉新鲜爽翠的绿同一股野姓蓬勃的氤氲。我还没见灵
芝,也伺侍不了兰苣之类,坡野里丛生蔓延的野草而外,以冬夏长青为记,我喜欢天冬。
喜欢天冬,要以初次见了天冬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
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底姑娘在。她是光艳照人的,印象像一朵春
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清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得琳琅满目的是翡
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而外,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
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
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人来:“是什么草?”“这纹竹么?——噢,叫天冬草呢。”
“可是冬夏长青的?”“嗯,正是,冬夏长青的。”“结种子的吧?”“啊,结种子。
这红豆就是。”“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那边略一
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总会种了就出吧?请摘
我几颗。”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的种子,天冬与我结了
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听说那花园的姑娘
早已出了阁,并已是两个宝宝的母亲了呢。在故都,厂甸,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
月很像样的书斋来着。屋一门两窗;同别人分担也有个恰恰长得开一株老槐树的小小庭院。
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坐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
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的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
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哩。提起那盆天冬,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
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
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付欣欣
向荣生气。她有的一棵天冬,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可是,也许花草
无缘吧,有那么一个时期,忽然那漂亮人像喜欢了一株大树似的喜欢了一个男子起来,并且
慢慢的弄得废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