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1页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2页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3页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4页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中文摘要 [23]社区合作这一家校互动参与方式具有特定的文化语境,社区组织与学校、家庭合作密切与我国当前情况差异较大,故本研究未涉及社区合作这一参与方式。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家校互动现状调查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苏州市小学家长,笔者在苏州市各区各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在网络上发布自编的《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家校互动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受人力物力的限制,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家校互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5个维度:家校互动途径、家校互动主动方、不同内容家校互动的频次与途径、家校互动态度、家校互动存在的问题。问卷通过网络途径在各大民间家长群内发布,共回收99份问卷,剔除3份废卷,其有效问卷为96份。样本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家长中共有25名男性占到总人数的26%,共有71名女性占到总人数的74%,女性家长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可见女性家长主动参与孩子教育问题的意愿高于男性家长,由此可推测在学校的家校互动中女性家长的参与程度高于男性家长。性别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2526.026.026.0女7174.074.0100.0合计96100.0100.0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主要分布在31岁-40岁,共有77名占到总体的80.2%;年龄在41岁-50岁的家长共有15名占到总体的15.%;年龄在21岁-30岁的家长共有3名占到总体的3.1%;还有1名被试年龄在20岁以下,但其与小学生非父母关系。总体上家长年龄分布相对集中,绝大部分家长处于中年阶段。年龄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20岁以下11.01.01.021-3031-407780.280.284.441-5051-6060岁以上150015.60.00.015.60.00.0100.0100.0100.0合计96100.0100.0从参与本调查的家长学历背景看,本科学历的家长共有49人,占到总体的51%;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家长共有32人,占到总体的33.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共有9人,占到总体的9.4%;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共有6人,占到总体的6.3%;本次接受调查的小学家长学历总体较为集中。学历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3233.333.342.7大学本科4951.051.093.8硕士及以上66.36.3100.0合计96100.0100.0参与本调查的家长类型以父母亲为主,其中母亲共有70人,占到总体的72.9%;父亲共有23人,占到总体的24%。父母亲的占比与性别占比一致。其中有1名被试为祖父,占到总体的1%,另外两名被试与孩子为其他关系,占到总体的2.1%与孩子的关系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父亲2324.024.024.0母亲7072.972.996.9祖父11.01.097.9其他祖母外祖父外祖母20002.10002.1000100.0100.0100.0100.0合计96100.0100.0在本次调查中各年级家长均有分布,其中5年级家长共有35人,占到总体的36.5%;2年级家长共有18人,占到总体的18.8%;1年级家长共有17人,占到总体的17.7%;6年级家长共有10人,占到总体的10.4%;3年级和4年级家长各有8人,分别占到总体的8.3%。孩子所在的年级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1717.717.717.721818.818.836.5388.38.344.8488.38.353.153536.536.589.661010.410.4100.0合计96100.0100.0结果统计家校互动的途径家校互动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平时您与学校老师互动采取的方式有aQQ8418.8%87.5%微信5612.5%58.3%微博20.4%2.1%学校网站153.4%15.6%教育类APP153.4%15.6%家校通347.6%35.4%电话6414.3%66.7%短信337.4%34.4%学校开放日286.3%29.2%家长会6113.6%63.5%家访235.1%24.0%单独面谈265.8%27.1%书面便条51.1%5.2%其他10.2%1.0%总计447100.0%465.6%在各家校互动途径中,使用最多的新媒体途径为QQ、微信、学校网站与教育类APP。其中QQ和微信的响应百分比分别占到18.8%和12.5%,数据表明小学家长使用这两种方式与老师互动的情况已相当普遍。此处为何使用QQ的人数会大于使用微信的人数呢?可能的原因是QQ群相较微信群而言,电子资源管理与成员管理的功能更利于家校群的管理。同时电话、家长会、短信、家校通、学校开放日、家访、单独面谈等传统家校互动途径依然在小学中广泛使用。传统的家校互动途径依然有许多新媒体家校互动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家校互动高效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以下与学校老师互动的方式中,您认为哪些是高效的aQQ6218.9%64.6%微信微博57017.4%0.0%59.4%0.0%学校网站30.9%3.1%教育类APP51.5%5.2%家校通113.4%11.5%电话5918.0%61.5%短信144.3%14.6%学校开放日123.7%12.5%家长会4112.5%42.7%家访185.5%18.8%单独面谈4212.8%43.8%书面便条30.9%3.1%其他10.3%1.0%总计328100.0%341.7%在所有家校互动途径中家长认为QQ、电话、微信、单独面谈和家长会这几种途径效率较高。QQ响应百分比为18.9%,电话响应百分比为18.0%,微信响应百分比为17.4%,单独面谈响应百分比为12.8%,家长会响应百分比为12.5%。其中QQ、电话、微信和单独面谈等互动途径的优势为互动的实时性和双向性。家校互动低效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以下与学校老师互动的方式中,您认为哪些是不便的aQQ41.7%4.2%微信10.4%1.0%微博3916.8%40.6%学校网站4519.4%46.9%教育类APP4519.4%46.9%家校通166.9%16.7%电话10.4%1.0%短信73.0%7.3%学校开放日114.7%11.5%家长会93.9%9.4%家访73.0%7.3%单独面谈73.0%7.3%书面便条2812.1%29.2%其他125.2%12.5%总计232100.0%241.7%在所有家校互动途径中,家长认为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微博、书面便条和家校通这几种方式互动效率较低。特别是学校网站和教育类APP响应百分比皆为19.4%。如上数据所示微博这一互动途径在小学家校互动中并不常见,故家长认为互动效率低。书面便条途径互动形式较弱,主要起到通知和答复作用,且便条答复周期较QQ、微信等途径时间更长,故效率更低。常用教育类APP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家校互动中您常用的教育类APP类型有a语言类(包括中英文课文学习、拼音、词汇、写字等)6525.9%67.7%思维类(包括数学、数数、数字、计算、思维等)4718.7%49.0%读物类(包括故事、寓言、唐诗、作文等)4417.5%45.8%习题类(作业辅导、习题集等)5019.9%52.1%其它(包括家长助手、学校APP、课表等)4517.9%46.9%总计251100.0%261.5%家长常用教育类APP分类参考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语言类、思维类、读物类、习题类和其他。[24]除语言类使用人数较多外其他各类APP使用人数相近。可能原因为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故本次调查中家长使用语言类APP的人数更多。家校互动的对象小学家校互动的主动方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老师主动联系您的次数多3132.332.332.3您主动联系老师的次数多1818.818.851.0双方主动联系次数相当4749.049.0100.0合计96100.0100.0小学家校互动中47名家长认为双方互动的主动性相当,占到总体的49%;31名家长认为教师主动发起互动的次数更多,占到总体的32.3%;其余18名家长认为自己主动发起互动的次数更多,占到总体的18.8%。由数据可见当前小学家校互动中家长的主动性略低于教师。不同内容家校互动频次与途径学校老师每月与您交流家庭教育话题的次数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01-57275.075.084.46-101313.513.597.915-2022.12.1100.0合计96100.0100.0家庭教育互动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与您交流家庭教育问题时,常采取的方式有aQQ6327.8%72.4%微信4620.3%52.9%微博10.4%1.1%学校网站10.4%1.1%教育类APP41.8%4.6%家校通125.3%13.8%电话3816.7%43.7%短信177.5%19.5%学校开放日52.2%5.7%家长会125.3%13.8%家访52.2%5.7%单独面谈198.4%21.8%书面便条20.9%2.3%其他20.9%2.3%总计227100.0%260.9%在家庭教育方面72名家长表示每月教师与家长有1-5次的沟通,占总体的75%;13名家长表示每月教师与家长有6-10次的沟通,占总体的13.5%;有2名家长表示每月教师会与家长沟通15-20次,占总体的2.1%;另有9名家长表示平均每月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与家长进行互动。总体而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互动频率较高。在家庭教育方面常用的互动途径有QQ、微信、电话三种方式,有效百分比均超过10%。家庭教育的内容始终贯穿在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可能的原因为这三种互动途径相对快速便捷,单次沟通使用时间相对短,适合在家庭教育方面进行高频沟通。学校老师每月与您沟通孩子发展情况的次数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01414.614.614.61-56870.870.885.46-1099.49.494.811-1511.01.095.815-2011.01.096.920次以上33.13.1100.0合计96100.0100.0交流沟通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与您沟通孩子的发展情况时,常采取的方式有aQQ6225.5%75.6%微信4418.1%53.7%教育类APP52.1%6.1%家校通145.8%17.1%电话4418.1%53.7%短信145.8%17.1%学校开放日52.1%6.1%家长会166.6%19.5%家访93.7%11.0%单独面谈249.9%29.3%书面便条41.6%4.9%其他20.8%2.4%总计243100.0%296.3%在交流沟通方面68名家长表示教师每月会与他们就孩子的发展问题沟通1-5次,占总体的70.8%。在此基础上共有82名家长表示每月至少会进行1次沟通,其余14名家长表示不会每月与教师沟通孩子发展情况,占到总体的14.6%。在沟通孩子成长发展情况时常用的途径有QQ、微信、电话、单独面谈这4种方法。从响应百分比来看,电话沟通的人数显著提升,可能原因为孩子成长发展情况描述起来相对复杂,采取电话途径能更清楚地说明情况。学校老师每学期组织家长进行志愿服务的次数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01717.717.717.71-56567.767.785.46-101111.511.596.911-1515-2011.01.0100.0合计96100.0100.0组织志愿服务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常采取的方式有aQQ5832.8%73.4%微信3419.2%43.0%学校网站52.8%6.3%教育类APP10.6%1.3%家校通137.3%16.5%电话2111.9%26.6%短信169.0%20.3%学校开放日63.4%7.6%家长会63.4%7.6%家访10.6%1.3%单独面谈52.8%6.3%书面便条52.8%6.3%其他63.4%7.6%总计177100.0%224.1%与其他家校互动参与方式不同,志愿服务组织周期相对较长,故调查每学期组织志愿服务的次数。有65名家长表示学校每学期会组织1-5次志愿服务活动,占到总体的67.7%;有17名家长表示平均一学期,学校从未组织过志愿服务,占到总体的17.7%;有11名家长表示学校一学期组织6-10次志愿服务,占到总体的11.5%。另有2名家长表示每学期组织志愿服务次数在11-15次,占到总体的2.1%;还有1名家长表示学校组织志愿服务的次数在15-20次,占到总体的1%。从总体上看一学期只有17.7%的家长表示校方未组织过志愿服务,学校一学期组织志愿服务的频率大多在1-5次。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常用的途径有QQ、微信、短信、家校通4个途径。组织与发布志愿服务的途径需要满足以下特点:面向群体、及时高效、发布后可实时查看等。所以上4个途径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应用较多。学校老师每月与您沟通孩子的作业等学习情况的次数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01313.513.513.51-56365.665.679.26-101414.614.693.811-1515-2011.01.096.920次以上33.13.1100.0合计96100.0100.0在家学习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沟通学习情况时,常采取的方式有aQQ6527.4%78.3%微信4519.0%54.2%学校网站20.8%2.4%教育类APP41.7%4.8%家校通166.8%19.3%电话3615.2%43.4%短信208.4%24.1%学校开放日52.1%6.0%家长会156.3%18.1%家访62.5%7.2%单独面谈187.6%21.7%书面便条31.3%3.6%其他20.8%2.4%总计237100.0%285.5%针对在家学习这一家校互动方式,有63名家长表示教师每月会就此问题与家长进行1-5次的互动,占总体的65.6%;14名家长表示他们的互动频次为每月6-10次,占总体的14.6%;还有13位家长表示,平均每月老师没有与家长就孩子学习方面进行互动。在沟通孩子学习情况时常使用的途径为QQ、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沟通孩子学习情况也是家校互动中的高频内容,所选取的途径主要也为面向群体的、快捷的沟通方式。学校老师每学期向您征集学校事务意见的次数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01919.819.819.81-56971.971.991.76-1077.37.399.011-1511.01.0100.0合计96100.0100.0学校决策常用途径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在征集意见时,常采取的方式有aQQ5224.8%67.5%微信4119.5%53.2%学校网站73.3%9.1%教育类APP104.8%13.0%家校通178.1%22.1%电话2311.0%29.9%短信178.1%22.1%学校开放日52.4%6.5%家长会115.2%14.3%家访31.4%3.9%单独面谈52.4%6.5%书面便条167.6%20.8%其他31.4%3.9%总计210100.0%272.7%学校决策也是家校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调查中69名家长表示学校每学期向他们征集学校事务性意见的次数为1-5次,占到总数的71.9%;19名家长表示一学期内学校未向他们征集意见,占到总数的19.8%。总体上看大部分家长已经参与到了学校决策,但仍有部分家长未参与到这一互动方式中,且未参与的比重是5种家校互动类型中比重最高的。学校在征集家长的决策意见时常采用的途径有QQ、微信、电话、家校通、短信、书面便条等方式。值得关注的是书面便条这种沟通方式只在征集意见时使用的较多。家校互动态度家校互动的必要性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没必要11.01.01.0一般有必要3738.538.545.8非常有必要5254.254.2100.0合计96100.0100.0家长对家校互动必要性的态度相对一致,有52名家长认为家校互动非常有必要,占到总数的54.2%;37名家长认为家校互动有必要,占到总体的38.5%。仅有6名家长认为家校互动的必要性一般,仅有1名家长认为家校互动没有必要。总体上看家长对家校互动的重视程度高。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一般有帮助4749.049.057.3非常有帮助4142.742.7100.0合计96100.0100.0在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方面,家长普遍认为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是正向的。有47名家长认为新媒体对家校互动有帮助,占到总体的49%;有41名家长认为新媒体对家校互动非常有帮助,占到总体的42.7%;另外8名家长持中立态度,占到总体的8.3%;未有家长选择新媒体对家校互动产生了负面作用的选项。新媒体对家校互动作用原因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因为QQ、微信、微博和其他教育类APP在家校互动中a能够帮助家长及时收到老师的各类通知9229.1%95.8%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8025.3%83.3%能够帮助家长更好配合学校的各种要求7523.7%78.1%能够及时解答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惑6219.6%64.6%这种方式耗费了家长大量的时间20.6%2.1%这种方式充斥着太多与孩子教育无关的内容30.9%3.1%这种方式实际应用频率低10.3%1.0%其他10.3%1.0%总计316100.0%329.2%进一步探究家长对新媒体在家校互动中的态度,家长认为新媒体在家校互动中的具体作用如下:92名家长认为新媒体具有及时的消息通知作用,响应百分比为29.1%;80名家长认为新媒体帮助他们更了解孩子的情况,响应百分比为25.3%;75名家长认为新媒体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学校协作,响应百分比为23.7%;62名家长认为新媒体能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响应百分比为19.6%。家长在其余负面作用上选择寥寥,与新媒体在家校互动中的作用总体选择一致。在负面作用的反馈中,家长主要认为新媒体沟通方式耗费了大量时间,充斥着太多无关信息。家校互动效果满意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1313.513.518.8满意4546.946.965.6非常满意3334.434.4100.0合计96100.0100.0在家校互动的满意度上45名家长感到满意,占总体的46.9%;33名家长感到非常满意,占到总体的34.4%;13名家长感到一般,占到总体的13.5%;其余3名家长对家校互动效果感到不满意,占总体的3.1%,2名家长对家校互动效果感到非常不满意,占总体的2.1%。家校互动效果满意度成因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因为在与学校老师的互动中a我及时收到老师的各类通知8728.9%90.6%我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8026.6%83.3%我能依据老师要求更好地为孩子的学习做好准备7324.3%76.0%我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惑得到了解答4916.3%51.0%老师平时很少与我互动93.0%9.4%老师与我互动的内容不符合我的实际需要10.3%1.0%其他20.7%2.1%总计301100.0%313.5%进一步探究家校互动满意度的成因,正向的原因如下:87名家长认为自己及时收到了各类通知,响应百分比为28.9%;80名家长认为自己及时了解了孩子的在校情况,响应百分比为26.6%;73名家长认为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响应百分比为16.3%。其中对家校互动感到不满的原因如下:老师与自己的互动不足,老师的互动未能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新媒体平台下家校互动存在问题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您认为在家校互动中使用QQ、微信、微博和其他教育类APP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a片段化的文字无法表达真实情况4026.3%41.7%部分家长在交流时传播负面能量1811.8%18.8%部分家长经常发布与孩子和学校无关的信息2113.8%21.9%老师没有太多精力与家长线上交流3623.7%37.5%使用时缺乏具体可行的规范138.6%13.5%其他2415.8%25.0%总计152100.0%158.3%针对新媒体平台下家校互动存在的问题,40名家长认为线上碎片化文字无法表达真实情况,响应百分比为26.3%;36名家长认为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在线上家校互动上,响应百分比为23.7%;18名家长认为家长之间可能存在负能量的传播,响应百分比为11.8%;13名家长认为新媒体平台下的家校互动缺乏实际可行的规范,响应百分比为8.6%。在开放式问题中家长反馈到:新媒体平台下的家校互动应该设立相应规范,使互动更加高效。还有部分家长指出,希望未来家校互动的内容能更多指向孩子课外兴趣。从途径上家长建议可以将多种新媒体途径进行整合,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善的APP。

结论研究结论从总体上看QQ、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在家校互动中已被普遍应用,其百分比分别为18.8%和12.5%。同时电话、家长会、短信、家校通、学校开放日、家访、单独面谈等传统途径依然未被取代。在所有家校互动途径中QQ、电话、微信、单独面谈和家长会这几种途径效率较高,其优势为互动的实时性和双向性。相反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微博、书面便条和家校通这几种方式互动效率较低。在各类教育APP中小学家长使用最多的是语言类APP,可能原因为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小学家校互动中家长的主动性略低于教师。从具体的家校互动内容与方式上看,小学家校互动在家庭教育方面、在家学习方面和交流沟通方面互动频率最高,在志愿服务和学校决策方面互动频率较低。针对不同的互动内容与方式,常用的互动途径有所不同。其中QQ、微信、电话等方式适合高频互动;家长会、单独面谈、电话等方式适用于复杂问题的互动。书面便条这种沟通方式只在征集意见时使用较多。在家校互动的必要性上家长们的态度相对一致,家长对家校互动的重视程度高。在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方面,家长普遍认为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是正向的,家长在面作用上选择寥寥。在家校互动的满意度上,92.7%的家长感到满意或一般,对家校互动感到不满的原因为老师与自己的互动不足,或老师的互动未能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新媒体平台下家校互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线上碎片化文字无法表达真实情况,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在家校互动上,家长之间可能存在负能量的传播,新媒体平台上的家校互动缺乏实际可行的规范。还有部分家长指出希望未来家校互动的内容能更多指向孩子课外兴趣,这一反馈体现出家校互动不应该只指向学术成功,而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这也是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家长提出可以将多种新媒体途径进行整合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善的APP,以便更高效地进行家校互动。研究局限性与展望当前全国各地小学基于新媒体平台下的家校互动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限于人力物力抽样范围为苏州小学家长。总体而言苏州市教育水平在全国相对领先,且苏州市政府已建设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进一步推进了本地的家校互动水平,所以本研究所得家校互动水平可能略高于全国水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小学家长,建议未来的研究可将教师纳入研究对象,就同一个问题调查教师与家长不同视角存在的差异。若条件允许也可在具体的小学进行新媒体平台下家校互动的实验研究,探究新媒体对家校互动的作用究竟如何。目前新媒体平台下的家校互动暂无科学的指标体系可对家校互动的结果进行测评,这也是未来新媒体平台下家校互动的重要研究领域。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共同推动基础教育,受教育者才能获得更加贴合其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这也是教育研究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参考文献简子洋,龙丽嫦.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7):50-53.胡海滨.影响网上家校互动教育平台成效的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周文叶.家长参与:概念框架与测量指标[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12):113-122.张成龙,李丽娇.小学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研究及模型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0-62.石璐.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家校互动现状研究——以南昌市A、B小学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4.廖详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125.倪闽景,汤林春,朱坚,朱蕾,徐士强,盛天和,陈东珍,沈祖芸,郁琴芳,王君瑶,吕星宇,张涛.家校新关系[J].上海教育,2013,(3):56-59.傅立克,徐雪明.家校互动方式变革的心路历程[J].中国德育,2012,(3):28-31.蔡永锋,李明山.网络环境下师生沟通、家校沟通模式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82.姚瑜洁.网络家校互动的方式与运作机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1,(22):43-46.孙宁,孙晨.基于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媒体环境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7):91-95.张冬芝.“互联网+”时代的家校沟通——以班级微信群的建设与实践为例[J].湖南教育A版,2017,(12):50-51.朱晔.“形”微而“神”不微——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家校沟通新模式的实践案例[J].浙江技术教育,2014,(4):51-54.陈乾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家校互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4):4-8.何伟振,谭优生.微信平台在家校共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1):72-74.董艳,王飞.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2):122-127.吴昌龙.当下家校沟通的困惑与变革—以《小学家校沟通中微信平台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分析为例[J].江苏教育,2017,(11):58-60.冯振中.“互联网+家校互动”有效性实践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8):53.陈志娥,王志兵.班级QQ群,家校互动的伊甸园[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3):95-97.张君,郑传东.基于QQ群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20-21.董艳,武欣欣,王飞.班级博客对家校合作的支持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6,(6):62-80. 杨锋.班级博客—家校沟通新桥梁[J].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5,(8):25-27.Griffin,Dana;Steen,Sam(2010).School-Family-CommunityPartnerships:ApplyingEpstein'sTheoryoftheSixTypesofInvolvementtoSchoolCounselorPractice.ProfessionalSchoolCounseling.9.218-226.陈莹,刘帅,陈安琪.小学教育APP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技术(软件导刊),2015,(12):89-90.附录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家校互动现状调查亲爱的家长: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媒体平台下小学家校互动的情况,特邀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这里的新媒体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如常见的微信、QQ、微博、APP(手机应用)等。您的真实回答对提高家校互动质量非常重要。本问卷为匿名问卷,我们将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请放心填写,在此我们对您的积极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1.您的性别[单选题]*○男○女2.您的年龄[单选题]*○20岁以下○21-30○31-40○41-50○51-60○60以上3.你的学历[单选题]*○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4.您与孩子的关系[单选题]*○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其他5.您孩子所在的年级为[单选题]*○1○2○3○4○5○66.您认为学校老师定期与家长的交流互动[单选题]*○完全没必要○没必要○一般○有必要○非常有必要7.平时您与学校老师互动采取的方式有[多选题]*□QQ□微信□微博□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家校通□电话□短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单独面谈□书面便条□其他8.在以下与学校老师互动的方式中,您认为哪些是高效的[多选题]*□QQ□微信□微博□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家校通□电话□短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单独面谈□书面便条□其他9.在以下与学校老师互动的方式中,您认为哪些是不便的[多选题]*□QQ□微信□微博□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家校通□电话□短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单独面谈□书面便条□其他10.在家校互动中您常用的教育类APP类型有[多选题]*□语言类(包括中英文课文学习、拼音、词汇、写字等)□思维类(包括数学、数数、数字、计算、思维等)□读物类(包括故事、寓言、唐诗、作文等)□习题类(作业辅导、习题集等)□其它(包括家长助手、学校APP、课表等)11.在学校老师与您互动的过程中[单选题]*○老师主动联系您的次数多○您主动联系老师的次数多○双方主动联系次数相当12.学校老师每月与您交流家庭教育话题的次数为[单选题]*○0○1-5○6-10○11-15○15-20○20次以上13.在与您交流家庭教育问题时,常采取的方式有[多选题]*□QQ□微信□微博□学校网站□教育类APP□家校通□电话□短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单独面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