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1/1B/wKhkGWYXOT-ATc_qAAIBxzIiYqM019.jpg)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1/1B/wKhkGWYXOT-ATc_qAAIBxzIiYqM0192.jpg)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1/1B/wKhkGWYXOT-ATc_qAAIBxzIiYqM0193.jpg)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1/1B/wKhkGWYXOT-ATc_qAAIBxzIiYqM0194.jpg)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1/1B/wKhkGWYXOT-ATc_qAAIBxzIiYqM0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过关】(考点夯实过关+中考真题实战)1.考点夯实过关1.考点夯实过关考点一三国鼎立1.(2023上·辽宁抚顺·七年级统考期末)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陈寿《三国志》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2.(2023上·河南新乡·七年级统考期末)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该诗中描写的这个惨境发生在(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3.下表是《三国时期人口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
)户数人口数士兵魏国66万户443万人估计40万人以上蜀四28万户94万人10.2万人吴国52.3万户230万人23万人A.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B.统计数据不准确无参考价值C.曹魏政权重视农业发展 D.三国中魏国政权的实力最强4.(2023上·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回望历史,中国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考点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5.(2023上·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这些可反映当时推动民族交融的因素是(
)A.孝文帝改革 B.人口的迁移 C.社会的动荡 D.江南的开发6.(2023·河南郑州·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图是魏晋时期(220—420年)北方少数民族大批南徙示意图。这一现象有力地推动了黄河流域的(
)A.农业进步 B.民族交融 C.政治革新 D.文化繁荣7.(2023上·贵州黔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售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材料强调八王之乱的(
)A.背景 B.过程 C.措施 D.影响8.(2023上·湖北宜昌·七年级统考期末)东汉末年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在当时黄河流域形成了民族交融的趋势,促进祖国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为隋朝统一创造了条件。下列历史史事能印证该历史结论的是(
)A.匈奴人冶铁,杂居地汉人经营畜牧业 B.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C.八王起兵争夺中央政权 D.分封诸王不利国家统一考点三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9.下图所示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0.(2023上·辽宁抚顺·七年级统考期末)《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11.(2023上·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说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C.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D.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12.(2023上·河北张家口·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思维导图中,空格①处应该填写(
)A.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B.东晋建立 C.祖逖北伐 D.刘裕建立宋朝考点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3.(2023下·湖南衡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14.(2023·广西贵港·统考一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促进了中外交流C.完成了国家统一 D.增强了北魏实力15.(2023·福建龙岩·统考二模)下图是魏晋时期画像砖,它们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甘肃嘉峪关地区的牛耕图
汉人胡食图A.江南经济开发 B.国家实现统一C.文化艺术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16.(2023上·河南濮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中国古代史上的各个“魏”政权,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考点五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7.(2023上·重庆巴南·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出自(
)A.王羲之 B.钟繇 C.欧阳询 D.颜真卿18.(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贾思勰在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今采捃(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这体现了贾思勰(
)A.敢于创新的精神 B.积极乐观的品质C.百折不挠的毅力 D.求真务实的态度19.(2023下·云南昭通·九年级统考期中)《帝后礼佛图》(如图)是龙门石窟中的浮雕。它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反映出(
)A.书法艺术的成熟 B.北方民族的交融C.江南经济的开发 D.南北政权的对峙20.(2023上·贵州黔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历史人物祖冲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致力于农学研究的太守 B.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C.当之无愧的“史学之父” D.丹青圣手,洛水寻仙2.中考真题实战2.中考真题实战一、选择题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C.元朝形势图 D.明朝形势图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3.(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_____的联系。()A.洛阳 B.成都 C.开封 D.台湾4.(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孝文帝汉化改革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C.打击北方门阀势力,推动了历史发展D.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大一统国家5.(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A.人口迁徙 B.孝文帝改革C.大运河的开通 D.经济重心的南移6.(2020上·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在两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有一个恰似处于两大历史高峰之间的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山谷”。这个“山谷”所指的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8.(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
)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9.(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文材料说明(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0.(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形式多样,主要有:①民族迁徙;②政策促进;③文化互鉴;④生产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A.① B.② C.③ D.④11.(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一本中国简史类图书的目录(节选)。判断第三章的题目应该是(
)导言
中国的诞生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第二章
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____________________……A.民族与思想大融合 B.帝国的盛放与凋残C.现代的“拂晓时辰” D.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12.(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
)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13.(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14.(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15.(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王羲之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以生动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精神意境。下列对其代表作(如图)风格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飘逸自然 B.整齐划一 C.雄浑粗犷 D.大小一致二、综合题16.(2021·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材料三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许倬云《万古江河》(1)根据材料一,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路线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2)中国是“--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3)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根据材料三,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文化”的例子。(至少举两例)(5)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17.(2021·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考点夯实过关答案1.D2.B3.D4.C5.B6.B7.D8.A9.D10.D11.C12.B13.C14.A15.D16.B17.A18.D19.B20.B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物流的仓储技术与管理
- 电路板制造技术中的安全与防护措施
- 培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智能化系统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柜台货架定制承揽合同范本
- 知识管理在医疗技术进步中的应用与创新点
- 生产线效率提升的科技策略
- 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电子竞技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及市场机遇
-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Python少儿编程》PPT课件(共11章)第二章 Python 编程基础
- (完整word版)中考定语从句精讲+练习答案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11课+课件
-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标准技术操作
- 新会中集:集装箱ISO尺寸要求
- 项目7选购机箱和atx电源学习资料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护士长护理管理质量评价表
-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 汉语言文学论文6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