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人才专项用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大学ZHEJIANG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二零一零年六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人才专项用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浙江大学PAGE41总论1.1项目由来本项目选址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单元,该地块位于文汇路以东,高教二路以北,汇安路以南,东侧至规划道路,地块基本呈长方形,居中以规划道路自然划分为两块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72107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62203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55500平方米,其中公寓建筑面积141000平方米,配套公建(含商业、社区和物管用房)面积14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项目建设单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委托浙江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负责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评价目的、评价重点1.2.1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监测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并结合工程污染源分析,确定工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预测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的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措施;进行项目选址及功能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居住区适宜性。并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的实施及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1.2.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本环境影响评价拟突出如下重点:(1)建设期:评价重点为施工噪声、粉尘、废水,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该项目距离较近的局部范围,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2)营运期:评价重点是废水、噪声、废气和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以及周围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尤其是道路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及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噪声对临近住宅楼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3)根据有关规划分析项目选址合理性及项目总体布局的环境合理性。(4)收集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提供决策和设计依据。1.3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HJ2.2-2008、HJ2.4-2009、HJ/T19-1997)中有关环评工作等级划分规则,确定本项目评价等级。1、水环境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量为1213.4t/d,含有非持久性污染物,属简单水质,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格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钱塘江下沙段。钱塘江下沙段水质功能为Ⅲ类。根据导则HJ/T2.3-93中4.3节有关规定,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仅简要说明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给排水去向,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范围:项目西南侧850护塘河,全长3.2km。2、环境空气建设项目废气主要是汽车尾气、油烟废气、恶臭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NOX、CO、HC和油烟废气等,污染物排放量很少,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采用SCREEN3估算模式估算出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最大落地点浓度及最大占标率Pmax<10%,确定本项目的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以等效排气筒为中心,杭州市主导风向(SSW)为主轴的长5km×宽5km共25km2的矩形范围。3、声环境建设项目噪声源强主要为小区内汽车交通噪声、设备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项目所在地为2类声功能区。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后预计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以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按二级评价。确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项目拟建地块内及四周边界外200m范围内。4、环境生态本项目所在地主要植被为蔬菜、豆类等植物,无珍稀濒危物种,依据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有关要求,确定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为三级,并应提出适当的生态保护要求和措施。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周围1km范围。1.4保护目标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保护对象,周边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4-1。表1.4-1项目周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声环境中学(规划)北侧336班环境空气二级,声环境2类小学(规划)北侧112班水环境850护塘河西南测20米—地表水=4\*ROMANIV类钱塘江七格污水厂排污口至下沙大桥断面西侧—地表水Ⅲ类注:表中“距离”是指保护目标与相关边界的最近距离

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开发区大学城北,用地西侧靠近文汇路,紧贴八五零护塘河,南侧隔高教二路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相望,北侧隔汇安路为规划中的36班中学,东侧与规划中的幼儿园也仅几百米的路程,交通便捷,市政配套设施完善。该区块周边均为居住用地,环境条件良好,地势平坦,无空气、水等污染,适于居住。2.1.2气候气象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5~6月为黄梅天,7~9月为台风期。近5年的气象要素如下:最热月平均气温28.3℃最冷月平均气温4.2℃年平均气温18.5℃大气压力冬季1020.9hPa夏季1000.5hPa多年平均气压1011.4hPa多年平均风速1.91m/s年平均降雨量1395.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蒸发量1260mm日最大降水量189.3mm最大积雪深度31cm年日照时数1903.9h全年主导风向SSW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45kN/m22.1.3地形地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系钱塘江冲积平原,是钱塘江和海潮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为海口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5.0~5.8m(黄海高程)之间,原来为余杭新围垦区和下沙农场农田用地。根据勘探资料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广泛沉积了约70~80m厚的以灰色调为主的砂与粘性第四纪松散层,地表以下5.0~14.0m范围内为粉砂、粉细砂,上部为人工填土及耕植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尚好,地耐力一般为10~12t/m2。开发区新构造运动不明显,不存在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处于相对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2.1.4水文特征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全长605km(其中杭州段为43km),流域面积49856km2(闸口以上为41800km2),其中本省境内的流域面积42100km2,占全省面积42%,主要功能为航运、排洪、工农业用水、城市水源、水产养殖、旅游、排污等。钱塘江下游河口紧连杭州湾,呈喇叭口状,是著名的强潮河口。钱塘江下沙段主要属于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的河口段,河床冲淤多变,沿程潮汐变化复杂。多年平均径流量267亿m3,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年径流量425亿m3,最小年径流量101亿m3。潮流为往复流,涨潮历时短,落潮历时长,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七堡断面观测结果如下:涨潮时:最大流速4.11m/s平均流速0.65m/s落潮时:最大流速1.94m/s平均流速0.53m/s七堡水文站观测潮位特征(黄海)如下:历史最高潮位7.61m历史最低潮位1.61m平均高潮位4.35m平均低潮位3.74mP=90%低潮位2.32m平均潮差0.61m项目附近内河以排涝为主要功能,无航运功能。开发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但水量贫乏,无供水意义。本区块附近地下水水量小,水质复杂,既不能饮用,又不宜作为生产用水。2.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评价利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环监2009(04)号)——《2009年7月份地表水水质量报告》中850护塘河的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附近内河水质已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DO、NH3-N、TP。经分析,主要原因是项目附近市政污水管网尚未全部铺设到位,区域内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状况及周围污染源对本项目建设的影响,根据本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本评价利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下沙地区自动监测站2009年7月15日~21日大气常规监测数据,根据结果可知,该区域的SO2、NO2、PM10三项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2.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单位委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四周场界噪声现状进行监测,项目各监测点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由于本项目临近道路车流量较小,对本项目影响不大。总体而言项目所在的的声环境质量较好。

3建设项目概况3.1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人才专项用房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单元,该地块位于文汇路以东,高教二路以北,汇安路以南,东侧至规划道路,地块基本呈长方形,居中以规划道路自然划分为两块用地。建设单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3.2总平面设计本项目采用大格局、大园林的规划设计格局:结合城市绿化带,把社区规划成园林式格局,把家轻轻地安放在园林中,公园家园有机融合。力创开放性、生活性、休闲性的生活街区,引导居者的生活方式,创造全新的生活体验,以一种人性化的住区模式带给人们更便捷的服务、更优质的生活空间、更多层次的交流场所。建筑布局:四排一点,有机理性。3.2.1根据周边的规划情况,在综合考虑景观、日照、噪音等因素下确定本项目四排一点的总体规划构架。四排一点的建筑布局模式,与地形有机结合,结合城市绿地,形成四个大花园,每排建筑直面一个大花园,花园之间留有景观廊道,形成一个整体生态景观下垫面。户型分布:结合基地特点,将90方户型沿基地周边布置,基地中央设计大户型,景观资源丰富,远离城市噪音干扰。公建配套沿汇安路与安澜路布置。3.2.2基地南北两块地分别设计主次要出入口。北侧地块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汇安路上,次要出入口设置在安澜路。机动车主要出入口靠近小区出入口,方便机动车就近进出地下车库,最大程度减少小区内部的机动车数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车分流。机动车右进右出管理,靠近主要出入口坡道设计为车库进口,靠近次要出入口设计车库出口,方便车辆有秩序地进出地下车库。另在小区内部设计一个车库出入口,方便进入小区的车辆进出地下车库。基地南侧地块主要出入口与次要出入口均设在安澜路,基地内部主要交通靠一条半内环路解决,靠近小区主次要出入口分别设计车库出入口,实行右进右出管理,减少进入小区内部的车辆。地下车库与楼栋之间在地下室联通,住户停好车可以通过地下室方便回家。结合小区环路及景观步行路,设计小区的消防环路,保证每栋房子都可以有消防路环通,可方便设计消防等高带。3.2.3景观营造建筑沿基地周边布置,中间营造出尽可能大的中央花园,花园内部通过堆土、叠石、理水、植树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小区设计有完善的步行系统,水绿相伴的景观小路,贯穿于整个居住园区,为小区居民的散步活动提供了场所,沿小路布置座椅、凉棚等景观小品。步行系统的路面铺装材质丰富,曲折有序。绿化系统做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营造绿色文化,陶冶品格情操。底层架空,景观渗透:在建筑底层架空,4.5米高的架空空间出布置大堂的空间外,布置架空活动场地,方便居民雨天活动,建筑底层架空,景观有机渗透,内外共融。3.2.4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72107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2203平方米(约93.3亩),代征绿地面积9904平方米。根据《关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人才专项用房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杭土资预[2010]219号),用地性质为划拨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该地块容积率不大于2.5,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少于25%,建筑高度不大于100米。表3.2-1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一建设规划用地(m2)62203二地上总建筑面积(m2)155500其中:住宅(m2)141000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m2)14500三地下总建筑面积(m2)50000四容积率2.5五建筑密度30%六绿地率25%七机动车位(个)1280地面停车位(个)80地下停车位(个)1200八公寓总户数(户)1408九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500003.2.5项目总平面布局项目由15幢18层和6幢21层高层住宅在两个区块分别成环状分布,商业配套集中于汇安路和安澜路的沿街裙房,均为2层的低层建筑,两个区块之间由市政道路和绿化带天然分割而成。详见项目规划总平面图。3.2.6本地块按要求共计设置公建配套用房145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布置合理,并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根据控规要求和相关标准,本次规划在北侧地块内设社区居委会一处,其规模参照《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按600平方米进行预留。同时结合建筑设置公厕一处。地块小区级公共设施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等类设施,可就近依托周边的公共设施。为便于垃圾收集清运,按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标准设置垃圾收集点。配套公建面积分配表:功能面积(㎡)位置中心会所3500北地块沿安澜路和规划城市绿地布置健身中心3000布置在南地块东南角,沿安澜路休闲、文娱中心1000同上餐饮服务中心2000沿安澜路布置在南地块东北角超市1000同上沿街商铺4000沿汇安路布置合计14500浙江大学PAGE274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1.1汽车尾气影响分析(1)汽车尾气高空排放从预测结果可见,CO、HC、NOX最大落地点浓度比标值都小于1;规划的小学和中学各敏感点污染物落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修改单中的限值。由此可见,本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所排放的废气对周边气环境影响不大,各污染因子的预测浓度均可以达到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对敏感点影响也不大,都能达标。本项目地下车库尾气经竖井由房顶高空排放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地下车库出入口尾气从预测结果可见,1#、2#、3#、4#地下车库出入口无组织排放CO、HC、NOx到周围居民住宅楼的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对周围居民住宅楼的环境影响较小。在设计车库排气系统时,地下车库要做好通风设计;地下车库要充分考虑尾气的收集率,要使车库出口保持一定的负压,尽可能的将尾气收集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无组织排放量。(3)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影响分析本小区地面布置露天车位80辆以供访客临时泊车及公建配套使用。地面车位沿小区主要道路布置以方便出入,由于分布范围广,大气扩散条件好,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本评价提出的管理要求,并加强绿化,地面汽车尾气经大气稀释扩散后,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4)车库内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根据计算可知,项目地下车库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各车库内空气中CO浓度约在23.21mg/m3,HC浓度约在4.98mg/m3,NOX浓度约在4.98mg/m3,均小于GB3095-1996和GBZ2-2002中的相关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地下车库满负荷运行时的概率不大,因此实际影响较预测值小。4.1.2油烟废气影响分析1、居民油烟废气本项目油烟废气主要为居民住宅油烟废气。经预测的结果,本项目共有居民1408户,则项目建成后油烟废气总产生量为7.4×104万m3/a,油烟2.97t/a(8.12kg/d),该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抽出后由油烟井高空排放。由于油烟废气排放口靠近交通干道,大气扩散性好、稀释能力强,周围居民住宅不密集,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餐饮油烟废气项目厨房共设16只灶头(均为2眼),建设规划为大型。经分析,报告要求项目设置实际有效风量大于64000m3/h的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去除率大于90%,方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4.2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废水产生量431554.5m3/a(1182.3t/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Cr350mg/L、动植物油21.8mg/L、氨氮30mg/L;年污染物产生量为:CODCr151.1t/a、动植物油9.43t/a、氨氮12.95t/a。建设项目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分流,室外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附近市政雨水管道,最终排入附近水体。项目厕所废水经配套建设的化粪池收集处理、餐饮废水经规范化的隔油沉淀处理后和其他生活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氨氮指标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一起通过污水管道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七格污水处理厂。各污染物纳管排放浓度分别为CODCr350mg/L、动植物油21.8mg/L、氨氮30mg/L,纳管排放污染物分别为CODCr151.1t/a、动植物油9.43t/a、氨氮12.95t/a。废水纳管后送七格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钱塘江下沙段。因此本项目最终排入环境的废水为431554.5m3/a(1182.3t/d),最终排放浓度分别为CODCr60mg/L、动植物油3mg/L、氨氮8mg/L,最终排放量分别为CODCr25.9t/a、动植物油1.30t/a、氨氮3.45t/a。本项目废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4.3声环境影响分析4.3.1设备噪声影响分析设备噪声源经隔声降噪处理后,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商业、住宅混住区标准)要求。根据总平面图,距离这些噪声源最近的住宅区均在10m以上,因此,经过处理后的设备噪声源,在正常情况下对住宅区影响较小。4.3.2交通噪声影响分析1、区域内的汽车交通噪声影响分析小区日常车辆直接从城市道路进入地下车库,地面安排少量临时停车位。项目区域内行驶汽车较少,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一般速度较慢,噪声级一般在60-65dB之间,对室内居民生活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建议加强交通管理,项目小区内行驶时禁鸣喇叭,限速在10km/h以下。采取上述措施后,该类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影响分析项目设地下车库,总车位数1200个,车库平均声级为66dB。车库设在地下,可利用地下室来屏蔽车库噪声。地下室噪声屏蔽效果较好,噪声屏蔽值能够达到35dB左右。因此项目营运后,地下车库不会对周围居住环境产生超标影响。3、外界交通噪声对项目住宅的噪声影响分析为了解将来道路交通噪声对小区声环境(主要指沿街一侧)的影响,对项目附近道路交通噪声情况进行分析。本项目周边道路分布主要为高教二路、文汇路以及汇安路。本项目南侧18#楼距离主干道高教2路边线最近距离约为100米;西侧9#楼距离主干道文汇路60米;北侧1#楼距离次干道汇安路10米。:本项目夜间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为了保证居住小区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交通噪声对沿街民居的影响。根据环发【2010】7号文《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筑设计单位应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文件,考虑周边环境特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建筑隔声设计,以使室内声环境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邻近道路或轨道的噪声敏感建筑物,设计时宜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或轨道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以减少交通噪声干扰;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环境噪声超标,如采取室外达标的技术手段不可行,应考虑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对室内声环境质量进行合理保护。”因此本项目沿道路一侧第一排建筑均应进行隔声治理,设置具有良好的吸音、隔音效果的隔声带,同时要考虑景观效果与环境相协调;种植临街乔木绿化带,利用绿化隔离带隔声。绿化隔离带种植的植物必须能够有效降低噪声,满足隔声要求,可以种植四季常青植物,且高度、密度、高低植物间隔满足一定要求,才能起到隔声效果。建设项目应在平面设计、建筑材料、构造措施方面采取如下降噪措施,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确保噪声达标:平面设计中,建筑背立面向外,辅助空间面向干道布置;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外墙及工作阳台底板采用涂料拉毛工艺,减少反射,增强吸声效果;项目沿道路一侧的居民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密封窗,有效降低噪声。另外,在居住小区销售时,建设单位应履行告知义务,告知购买人沿道路一侧居民住宅将会受到一定的噪声影响。采取以上措施,使周边道路对本项目的影响降至最低,对本项目造成的影响较小。4.3.3一般商业噪声影响分析商业配套集中于汇安路和安澜路的沿街裙房,均为2层的低层建筑。建设单位对商铺拟招商引资进行出售或租赁,商业用房、物管经营用房、社区配套用房分别作为小商品零售用房、物业管理办公场所及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经类比调查,物管经营用房、商铺、社区配套用房等产生的主要是社会噪声,且主要在昼间,这类噪声与客流量、物业的组织管理及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噪声值在50dB左右,基本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夜间22:00之后,大部分商铺均关门停止营运,社会噪声随之减小,预计夜间噪声值小于45dB,可达标排放。而且商铺货运车辆一般从汇安路和安澜路直接装卸货物,商铺主要集中在远离居民住宅的北侧和东侧,因此本环评建议商铺货运车辆一般不要在晚上22:00以后装卸货物,商铺仓库门设置在临汇安路和安澜路侧,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4.3.4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娱乐场所健身中心和中心会所产生的噪声较高,可达78db左右。为减少噪声影响对健身房内贴吸声材料,窗户采用双层隔声玻璃窗,采用以上措施可降噪40dB左右,预计对场界影响值小于40dB。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健身中心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就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798.7t/a,商铺、公建等产生垃圾量约为344t/a(含餐饮垃圾约13t/a),固废总产生量约2142.7t/a。垃圾构成主要是以有机类垃圾为主,包括纸质包装盒、废塑料包装、食品垃圾以及废纸。对其中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的废物(如废纸板、废包装袋、废金属等)可分拣后回收外售给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餐饮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其他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投入垃圾收集点,项目内仅设置垃圾收集点,再经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本项目垃圾收集已纳入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因此只要与城市环卫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内部收集工作,定点堆放生活垃圾,及时将每日的生活垃圾清运,采用密封垃圾车辆运输,杜绝垃圾散落,可以避免生活垃圾乱堆放,引起蚊蝇滋生现象。只要加强管理,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5.1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尘。在整个施工阶段,整理场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都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冬季干燥无雨时尤为严重。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有施工作业扬尘,包括混凝土搅拌、水泥装卸、加料等扬尘,地面料场的风吹扬尘等。一般情况下,施工车辆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米以内。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7.1-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施工时应做到:粉性材料一定要堆放在料棚内,施工工地要定期洒水,施工建筑要设置滞尘网,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场地减速行驶并密闭化,以减少施工扬尘的大面积污染,并减少对周围大气的影响。5.2施工期水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施工期污水主要有施工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在施工高峰时按施工人员210人计算,用水量按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100L/人计,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为400mg/L。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90%计,生活污水排放为18.9m3/d,CODCr7.56kg/d。为避免施工期生活废水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方必须在施工人员的驻地设置简易化粪池,粪便水等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请环卫部门有偿清运,不得随地排放。汽车、机械设备维修产生的冲洗废水中含有石油类及泥沙,对此类废水,如果不加以收集处理将对附近水体水质产生影响。施工开挖过程和基础施工中会产生地下涌水或渗水,含大量泥沙,一旦进入水体将造成污染影响。要求在施工场地内设沉淀池,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地下涌水或渗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以消除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落实以上措施基础上,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据同类型调研,本项目建设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建筑物建造时各种机械设备运作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输、场地处理等产生的作业噪声。根据分析,施工设备噪声的影响范围可达200m。由于本项目在施工期间200米范围内并无敏感点。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遵照国家环保局《关于切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通知》(环控[1997]006号)的规定,在施工前应向市有关环保部门申请登记,并服从环保部门的管理。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厂界限值》中的限值和规定,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的夜间施工必须在施工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审批,并公告周边居民及企业。施工机械应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不用冲击或打桩机。应使用商品混凝土、固定的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加以工棚,施工场地尽量选择临路或靠近空地一侧。要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采取若干奖罚措施,并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和生产管理,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前提下项目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重大不良影响。5.4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建筑垃圾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弃物,如废钢筋、包装袋、建筑边角料等。只要建筑垃圾堆放有序,及时清理,运输由专门的清运车队负责。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上加蓬盖,防止其撒落,经综合利用后,其对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2、生活垃圾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要集中统一处理,以保证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施工人数不尽相同,估计一般为200~300人左右,当施工高峰时,按施工人员210人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8kg/人·天计,则本项目在施工期时产生的生活垃圾168kg/d。只要做到及时清运,送城市环卫部门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5.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工程在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主要为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1、土地占用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表现在直接占用土地,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本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62203m2,建成后绿地率25%左右。本项目用地原为空地和农田用地,项目建成后,用地性质变更为城市住宅用地。2、植被破坏在工程建设中,因房屋等主体工程、区内道路的基坑开挖、弃土掩埋,以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严加控制)等,区内原有植被(主要为草本植物和灌木)完全破坏。同时项目施工期的扬尘也会造成周边区域植物生长的影响。扬尘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细小的沉粒可能堵塞植物叶片的呼吸孔,或颠覆于叶片表面影响叶绿素对太阳光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不能健康生长。3、景观破坏本项目的开发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景观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对现有地形进行的开挖、平整,会毁弃项目区内的灌丛、草地和地表,使施工区域大面积裸露,造成原有自然地形破损、杂乱。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无序放置也将造成一种杂乱的现象,影响该地区整体美感。4、水土流失项目建设过程中,现有自然植被的破坏、场地挖填方产生的渣土或其他建筑材料,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水的冲击和水流的冲刷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为将施工期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本评价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安排挖填方合理安排各工区的挖填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方调配平衡坚持前期、后期紧密结合,杜绝重复挖填,提高回填土堆放点使用效率;各施工区域临时占地区域挖方首先用于回填,对于挖方不能立即回填的,其堆放场所要做好临时防护措施。2)建设排水沟和沉砂措施在项目用地四周以及区内建设排水沟,并同步建设沉砂池,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和雨水通过沉砂池处理后泥沙量将大大减少,经处理后的水日常期间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排放,雨季排入项目附近内河。3)施工期要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堆置场地时应尽量远离水体;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的选择。对于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堆置场地,采用草包填土作临时围拦、开挖水沟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4)施工材料堆放场的防护一方面考虑施工前做好建材料场区域内的临时排水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注意预先做好施工材料、废料堆放场所的防护。同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堆放时间,防止雨天流失。6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清单见表6.1-1。表6.1-1污染防治清单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地下车库必须配套风机,保证车库内换气不低于6次/h,收集的汽车尾气经通风竖井于住宅楼顶排放,排气筒高度约72.3m。2、在设计地下车库排(风)烟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汽车尾气的收集效率,风量要足够大,要使车库出口保持一定的负压,再在车库出口安装风幕设备,尽可能的将尾气收集排放(要求有组织收集率大于80%),减少汽车尾气的无组织排放量。并加强对送排风机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地下车库排风换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地下车库出入口周围应加强绿化,如在车库墙体上种植攀援和藤本植物,使之成为“绿色出入口”。3、餐饮食堂应经净化效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油烟井于各住楼顶高空排放,高度不低于15m。废水防治措施1、小区采取雨污分流制,建设独立的雨水管、污水管,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七格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得排入附近水体。2、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汇同其他生活污水一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3、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污水纳管和市政污水管网之间的衔接工作,保证项目废水在周边污水管网开通后及时实行纳管排放;在污水管网开通前,项目不投入使用噪声控制措施1、在设备选型方面,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风机、泵、变压器等设备选用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低噪设备;所有固定设备均应安装在加有减振垫的隔声基础上;在风机等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设备,新风机进风口应加装消声百页窗,管道安装采用弹性吊架,接口用软接头等隔声措施。同时加强对各种机械的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效果。在地下设备房(风机房、水泵房)的天花板、地面、墙面作好吸声和隔声措施,并采用实墙建设,设备放置时加装减震垫,避免因设备震动带动住宅楼面的共振。2、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将风机房、泵房、配电房等高噪声设施及用房布置地下层单独全封闭隔声间内,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加强区域内车辆管理,减少交通噪声,地下车库和道口应设有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加强对出入车辆的管理,限制区内车辆行使速度,停车场和主要道口应设有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保持车流畅通,严禁轰鸣,严禁大型车辆进入小区。4、空调室外机噪声一般情况下对邻近住宅影响不会很明显,从建筑整体的协调性考虑,建议对空调室外机的安装部位和规格进行统一设计。6、要求建设单位应从改善居住条件出发,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在建筑构造上采取隔声减噪措施,使入住住户受噪声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固废控制措施1、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垃圾收集点密闭存放,定期外运处理;2、垃圾转运车应与垃圾收集方式相配套,专车专用,必须密封。3、生活垃圾委托市政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对商铺、公建、会所垃圾,其中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的废物(如废纸板、废包装袋、废金属等)可分拣后回收外售给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其他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投入垃圾收集点,委托市政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7公众参与公众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针对为该项目所在地周围群众和单位团体。个人调查对象主要为项目周边大学城及白杨街道,包括:职员、工人、学生等;团体调查对象主要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昌贵饭店、杭州九州大药房等。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共发放20份团体调查表,回收20份,发放个人表50份,回收50份。个人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18%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周边环境现状表示满意,另6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周边环境一般,仅1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周边环境表示不满。2、被调查者认为本地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78%)、废气(10%)、噪声(22%)、固体废弃物(56%)、生态破坏(14%)。3、6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很了解,4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有所了解,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不了解。4、6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满意,另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仅1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不满意。5、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废水(2%)、废气(16%)、噪声(80%)、固体废弃物(24%)、生态破坏(32%)。6、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居住、经济、生活环境的影响,78%的被调查者认有利,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利,20%表示无影响。7、74%的被访者均表示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其余26%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没有人表示反对。团体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15.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周边环境现状表示满意,另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周边环境一般,仅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周边环境表示不满。2、被调查者认为本地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40%)、废气(30%)、噪声(40%)、固体废弃物(5%)、生态破坏(5%)。3、10%被调查者对该项目很了解,4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有所了解,5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不了解。4、15%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满意,另6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25%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不满意。5、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废水(15%)、废气(15%)、噪声(55%)、固体废弃物(30%)、生态破坏(20%)。6、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居住、经济、生活环境的影响,60%的被调查者认有利,40%表示无影响,没有人认为不利,。7、75.0%的被访者均表示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其余25.0%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没有人表示反对。为广泛了解该项目建设对项目周围环境及周围民民、单位等的影响,建设单位于2010年5月24日——2009年6月4日、2010年6月7

8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居住适宜性分析8.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本项目所在地为住宅用地(R21)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R22),属于规划“一带”中的东南沿江居住带,项目建筑以高层为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选址符合下沙新城规划。2、区域环境符合性根据下沙新城规划要求,本项目周边地块的功能定位为以居住及商业金融贸、绿化、学校为主,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和环境风险源;项目距离周边道路均为城市主干道和支路,根据预测,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不大,可达标排放;项目所在区域现状空气环境质量良好,较适宜作为住宅用地。3、项目对外环境影响影响分析项目主要为高层住宅,以及配套会所、商业用房、物管经营用房、公厕等公用设施。本项目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根据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结果,项目建成投用后,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及环境敏感点造成超标影响。4、交通条件及配套设施该地块位于文汇路以东,高教二路以北,汇安路以南,东侧至规划道路,地块基本呈长方形,居中以规划道路自然划分为两块用地;项目周边用地以发展商贸、居住为主,规划配套公用设施将逐步建设齐全,项目附近已配有污水管网,方便项目污水纳管。综上从规划符合性、区域环境、项目对外环境影响分析、交通条件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分析,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8.2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情况见附图总平面布置图。本评价认为,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项目地下车库共设4个出入口,距离最近的居民住宅楼约为6m,2、根据设计方案,东北侧靠汇安路和安澜路主要设置设置商铺、公建服务设施,以减少道路噪声的影响。3、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住宅底层设置商铺、社区配套用房、物管用房等配套设施,对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一定作用。本评价要求各公建配套实施严格执行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减少对周围住宅的影响。综上,项目平面布置合理。8.3居住适宜性分析本项目所在地空气、声环境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和环境风险源,周围污染对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