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2x+5平行,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2,b=5 B.k≠﹣2,b=5 C.k=﹣2,b≠5 D.k≠﹣2,b=52.如图,点,的坐标为,在轴的正半轴,且写过作,垂足为,交轴于点,过作,垂足为,交轴于点,过作,垂足为,交轴于点,,按如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的纵坐标为()A. B.C. D.3.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任意实数4.如图,在点中,一次函数y=kx+2(k<0)的图象不可能经过的点是()A. B. C. D.5.如图,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且OA=4,过点A作AB⊥x轴于点B,则△ABO的周长为()A.2 B.2 C.2+4 D.2+46.如图,在中,于点,,则的度数是()A. B. C. D.7.如图,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则这个菱形的高DE为()A.2.4cm B.4.8cm C.5cm D.9.6cm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1,过点作直线垂直于,在上取点,使,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所表示的数为()A. B. C. D.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BF与AC交于点E.若∠CBF=20°,则∠DEF的度数是()A.25° B.40° C.45° D.50°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a)2=4,有一个根为1,则a的值是().A.3B.1C.-1D.-1或31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4,BC=2,则ΔABC的周长为()A.10 B.8 C.8或10 D.6或812.如图,要测量的A、C两点被池塘隔开,李师傅在AC外任选一点B,连接BA和BC,分别取BA和BC的中点E、F,量得E、F两点间距离等于23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为()A.46 B.23 C.50 D.25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为边长是2的正方形,△BPC为等边三角形,连接PD、BD,则△BDP的面积是_____.15.某学习小组有5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分别是102,106,100,105,102,则他们成绩的平均数_______________1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的底边长和腰长,则的周长为__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B=90°,AB=12mm,BC=24m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B以2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C以4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经过秒,四边形APQC的面积最小.1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3=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化简并求值:,其中.20.(8分)如图,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分析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求出甲、乙两人所行驶的路程S甲、S乙与t之间的关系式;(2)甲行驶10分钟后,甲、乙两人相距多少千米?21.(8分)解下列方程:(1)=.(2)=1-.22.(10分)已知:如图,一块Rt△ABC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AC=8cm,BC=6cm.现在要将这块绿地扩充成等腰△ABD,且扩充部分(△ADC)是以8cm为直角边长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等腰△ABD的周长.(1)在图1中,当AB=AD=10cm时,△ABD的周长为.(2)在图2中,当BA=BD=10cm时,△ABD的周长为.(3)在图3中,当DA=DB时,求△ABD的周长.23.(10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2,-3)和(-1,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画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4.(10分)某班进行了一次数学測验,将成绩绘制成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的一部分如下:成绩频数(人数)频率(1)在频数分布表中,的值为________,的值为________;(2)将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成绩在分以上(含)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25.(12分)计算:6×2+6÷2﹣|3﹣2|26.观察下列各式:①,②;③,…(1)请观察规律,并写出第④个等式:;(2)请用含n(n≥1)的式子写出你猜想的规律:;(3)请证明(2)中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C【解析】

利用两直线平行问题得到k=-2,b≠1即可求解.【详解】∵直线y=kx+b与直线y=﹣2x+1平行,∴k=﹣2,b≠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它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值相同.2、B【解析】

根据已知利用角的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可依次求出,,,,,,,,再由,可知点在轴的负半轴上,即可求解.【详解】解:的坐标为,,,过作,,,,过作,,,,过作,,,,,点在轴的负半轴上,点的纵坐标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探索点的规律;利用角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分别求出各点坐标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m+1≠0,即m≠−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4、D【解析】

由条件可判断出直线所经过的象限,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在y=kx+2(k<0)中,令x=0可得y=2,

∴一次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第一、二象限,

∵k<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

∴其图象不可能经过Q点,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利用k、b的正负判断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kx+b中,①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k>0,b<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5、D【解析】

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设出点A的坐标,结合勾股定理可以表现出OA2=AB2+OB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AB•OB的值,根据配方法求出(AB+OB)2,由此即可得出AB+OB的值,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

∴设点A的坐标为(n,)(n>0).

在Rt△ABO中,∠ABO=90°,OA=1,

∴OA2=AB2+OB2,

又∵AB•OB=•n=1,

∴(AB+OB)2=AB2+OB2+2AB•OB=12+2×1=21,

∴AB+OB=2,或AB+OB=-2(舍去).

∴C△ABO=AB+OB+OA=2+1.

故答案为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B+OB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巧妙的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直接求出两直角边之和是关键.6、B【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D=∠B=55°,又因为AE⊥CD,可得∠DAE=180°-∠D-∠AED=35°.【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B=55°,

∵AE⊥CD,

∴∠AED=90°,

∴∠DAE=180°-∠D-∠AED=35°.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题目比较简单,解题时要细心.7、B【解析】

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OA=AC=4,OB=BD=3,AC⊥BD,∴AB=,∵菱形ABCD的面积=AB•DE=AC•BD=×8×6=24,∴DE==4.8;故选B.8、B【解析】

由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1,得PA=2,根据勾股定理得,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1,∴PA=2,又∵l⊥PA,,∴,∵PB=PC=,∴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与勾股定理,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求法,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证明,则可得,根据∠CBF=20°可计算的的度数,再依据进而计算∠DEF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DCEC=EC在直角三角形BCF中,∠DEF=5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是基本知识点,应当熟练掌握.10、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把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再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1或3,故选D.考点:方程的根的定义,解一元二次方程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根的定义:方程的根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1、A【解析】

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2,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①当腰是AB,则周长为4+4+2=10;②当腰是BC,则三边为4,2,2,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分情况讨论12、A【解析】试题分析:∵点EF分别是BA和B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AC=2EF=2×23=46米.故选A.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x≥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1≥0,x-1≥0,求出x的范围.详解:由题意得,x+1≥0,x-1≥0,解得:x≥-1,x≥1,综上所述: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4、1-1【解析】如图,过P作PE⊥CD,PF⊥BC,∵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BPC为正三角形,∴∠PBC=∠PCB=60°,PB=PC=BC=CD=1,∴∠PCE=30°∴PF=PB•sin60°=1×=,PE=PC•sin30°=2,S△BPD=S四边形PBCD﹣S△BCD=S△PBC+S△PDC﹣S△BCD=×1×+×2×1﹣×1×1=1+1﹣8=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积变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E及PF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论.15、103【解析】

首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表示出他们的平均成绩,接下来对其进行计算即可.注意: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区别.【详解】由题意得,某学习小组成绩的平均数是(102+106+100+105+102)÷5=103,故答案为:103.【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16、2【解析】

用因式分解法可以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3和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腰应该是1,底是3,然后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详解】x2-9x+18=0

(x-3)(x-1)=0

解得x1=3,x2=1.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腰长是1,底边是3,

所故周长是:1+1+3=2.

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解题关键在于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两个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三角形的周长.17、3【解析】

根据等量关系“四边形APQC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PBQ的面积”列出函数关系,求得最小值.【详解】设P、Q同时出发后经过的时间为ts,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Smm2,则有:S=S△ABC﹣S△PBQ==4t2﹣24t+144=4(t﹣3)2+1.∵4>0∴当t=3s时,S取得最小值.【点睛】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18、【解析】

把3写成的平方,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详解】解:x2﹣3=x2﹣()2=(x+)(x﹣).【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把3写成的平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解析】

首先进行化简,在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原式当时,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式的化简,注意根式的分母不等为0,这是必考题,必须掌握.20、(1)S甲=0.5t;S乙=t﹣6;(2)甲行驶10分钟后,甲、乙两人相距1千米;【解析】分析:设出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代入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详解:(1)由图象设甲的解析式为:S甲=kt,代入点,解得:k=0.5;所以甲的解析式为:S甲=0.5t;同理可设乙的解析式为:S乙=mt+b,代入点可得:解得:,所以乙的解析式为S乙(2)当t=10时,S甲=0.5×10=5(千米),S乙=10-6=4(千米),5-4=1(千米),答:甲行驶10分钟后,甲、乙两人相距1千米.点睛: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1、(1)无解;(2)x=-1.【解析】

(1)先去分母,再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检验即可得答案;(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x-1)可得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再检验即可得答案.【详解】(1)=两边同时乘以(x-1)得:3x+2=5,解得:x=1,检验:当x=1时,x-1=0,∴x=1不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无解.(2)=1-两边同时乘以(2x-1)得:x=2x-1+2,解得:x=-1.检验:当x=-1时,2x-1=-3≠0,∴x=-1是原方程的解.【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其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22、(1)32m;(2)(20+4)m;(3)【解析】

(1)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C的长,进而求出△ABD的周长;

(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D的长,进而求出△ABD的周长;

(3)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C、AB的长,进而求出△ABD的周长.【详解】:(1)如图1,∵AB=AD=10m,AC⊥BD,AC=8m,

∴则△ABD的周长为:10+10+6+6=32(m).

故答案为:32m;

(2)如图2,当BA=BD=10m时,

则DC=BD-BC=10-6=4(m),

则△ABD的周长为:AD+AB+BD=10+4+10=(20+4)m;

故答案为:(20+4)m;

(3)如图3,∵DA=DB,

∴设DC=xm,则AD=(6+x)m,

∴DC2+AC2=AD2,

即x2+82=(6+x)2,

解得;x=

∵AC=8m,BC=6m,

∴AB=10m,

故△ABD的周长为:AD+BD+AB=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熟练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3、(1)y=-2x+1;(2)见解析.【解析】

(1)将点(2,-3)和(-1,3)代入y=kx+b,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经过两点(2,-3)和(-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