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第八中学2024届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A. B.C. D.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是()A.5 B.6 C.6.5 D.133.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x2-x+2=x(x-1)+2 B.x2-x=x(x-1) C.x-1=x(1-) D.(x-1)2=x2-2x+1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m2-9=(x-3) B.m2-m+1=m(m-1)+1 C.m2+2m=m(m+2) D.(m+1)2=m2+2m+15.如图,在正方形外取一点,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若,,下列结论:①;②;③点到直线的距离为;④;⑤正方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6.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且x≠0 B.x<3C.x≥3 D.x≤37.为了丰富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王老师让学生把5m长的彩绳截成2m或1m的彩绳,用来做手工编织,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你有几种不同的截法()A.4 B.3 C.2 D.18.直线y=-3x+2经过的象限为()A.第一、二、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9.如图,将绕点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若,,则的长为()A.1 B. C.2 D.1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成为矩形,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 B.AD=BC C.AB=BC D.AC=B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化简:______.12.如图是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射线统计图,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13.如果一组数据2,4,,3,5的众数是4,那么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14.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且若矩形ABCD的周长为48cm,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15.直线的截距是__________.16.已知2-5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c=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求得关于的方程的解为____.18.已知一组数据4,4,5,x,6,6的众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已知在矩形ABCD中,∠ADC的平分线DE与BC边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P是线段DE上一定点(其中EP<PD)
(1)如图1,若点F在CD边上(不与D重合),将∠DPF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后,角的两边PD、PF分别交射线DA于点H、G.
①求证:PG=PF;
②探究:DF、DG、DP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拓展:如图2,若点F在CD的延长线上(不与D重合),过点P作PG⊥PF,交射线DA于点G,你认为(1)中DE、DG、DP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20.(6分)一辆货车从A地运货到240km的B地,卸货后返回A地,如图中实线是货车离A地的路程y(km)关于出发后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货车出发时,正有一个自行车骑行团在AB之间,距A地40km处,以每小时20km的速度奔向B地.(1)货车去B地的速度是,卸货用了小时,返回的速度是;(2)求出自行车骑行团距A地的路程y(km)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在此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3)求自行车骑行团与货车迎面相遇,是货车出发后几小时后,自行车骑行团还有多远到达B地.21.(6分)如图1,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板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CB=∠DFE=90°,∠A=60°,AC=1,固定△ABC,将△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点D在线段AB上),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2,连结CF,四边形ADFC一定是形.(2)连接DC,CF,FB,得到四边形CDBF.①如图3,当点D移动到AB的中点时,四边形CDBF是形.其理由?②在△DEF移动过程中,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改变,但它的面积不变化,其面积为.22.(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D,BC⊥CD,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证明:(1)FC=AD;(2)AB=BC+AD。23.(8分)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CF=BC,连接DF,点G是DF中点,连接CG.求证:四边形ECCD是矩形.24.(8分)直线过点,直线过点,求不等式的解集.25.(10分)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3200元的资金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160元.(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排球数少于11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6.(10分)(1)分解因式:a2﹣1+b2﹣2ab(2)解方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
先对分式方程乘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去分母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去分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通分.2、C【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斜边=13∴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6.5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B【解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x2-x+2=x(x-1)+2,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B、x2-x=x(x-1),故选项正确;C、x-1=x(1-),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D、(x-1)2=x2-2x+1,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根据以上内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A、等号前后的字母不一样,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左右相等,且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的应用,能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5、D【解析】
①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易得∠EDC=∠PDA,再结合已知条件利用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②利用①中的全等,可得∠APD=∠CED,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易得∠CEP=90°,即可证;③过C作CF⊥DE,交DE的延长线于F,利用②中的∠BEP=9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CE,结合△D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EF、CF;⑤在Rt△CD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CD2,即是正方形的面积;④连接AC,求出△ACD的面积,然后减去△ACP的面积即可.【详解】解:①∵DP⊥DE,∴∠PDE=90°,∴∠PDC+∠EDC=90°,∵在正方形ABCD中,∠ADC=90°,AD=CD,∴∠PDC+∠PDA=90°,∴∠EDC=∠PDA,在△APD和△CED中∴(SAS)(故①正确);②∵,∴∠APD=∠CED,又∵∠CED=∠CEA+∠DEP,∠APD=∠PDE+∠DEP,∴∠CEA=∠PDE=90°,(故②正确);③过C作CF⊥DE,交DE的延长线于F,∵DE=DP,∠EDP=90°,∴∠DEP=∠DPE=45°,又∵②中∠CEA=90°,CF⊥DF,∴∠FEC=∠FCE=45°,∵,∠EDP=90°,∴∴,∴CF=EF=,∴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故③不正确);⑤∵CF=EF=,DE=1,∴在Rt△CDF中,CD2=(DE+EF)2+CF2=,∴S正方形ABCD=CD2=(故⑤正确);④如图,连接AC,∵△APD≌△CED,∴AP=CE=,∴=S△ACD﹣S△ACP=S正方形ABCD﹣×AP×CE=×()﹣××=.(故④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得出,进而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是解题关键.6、D【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x≥0,解得:x≤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7、B【解析】
可设2米的彩绳有x条,1米的彩绳有y条,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为了不造成浪费,取x,y的非负整数解即可.【详解】解:设2米的彩绳有x条,1米的彩绳有y条,根据题意得2x+y=5,其非负整数解为:x=0y=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在实际问题中应选择符合题意的解.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一次函数的系数小于零,则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因为一次函数的常数项大于零,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正半轴,则经过第一象限,综上所述,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本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9、C【解析】
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判断出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设,得到,,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AB=AD,且∠ABD=60°,∴是等边三角形,且,设,则,,所以,,在中,,得,(负值已舍).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旋转的性质,再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10、D【解析】
可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详解】解:A、AB=CD,当ABCD是平行四边形时也成立,故不合符题意;B、AD=BC,当ABCD是平行四边形时也成立,故不合符题意;C、AB=BC,当ABCD是菱形时也成立,故不合符题意;D、AC=B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关键是矩形的判定:①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注意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是: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12、乙【解析】
从折线图中得出甲乙的射击成绩,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详解】解:由图中知,甲的成绩为8,9,7,8,10,7,9,10,7,10,乙的成绩为7,7,8,9,8,9,10,9,9,9,
=(8+9+7+8+10+7+9+10+7+10)÷10=8.5,=(7+7+8+9+8+9+10+9+9+9)÷10=8.5,
甲的方差S甲2=[3×(7-8.5)2+2×(8-8.5)2+2×(9-8.5)2+3×(10-8.5)2]÷10=1.35乙的方差S乙2=[2×(7-8.5)2+2×(8-8.5)2+(10-8.5)2+5×(9-8.5)2]÷10=0.85,∴S2乙<S2甲.
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与意义,熟记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3、1【解析】
根据众数为1,可得x等于1,然后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
∴x=1,
则数据为2、3、1、1、5,
所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4、128【解析】
根据AB=DC,∠A=∠D,AE=DE,利用SAS可判定△ABE≌△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DEC,再根据BE⊥CE,可得:∠BEC=90°,进而可得:∠AEB=∠DEC=45°,因此∠EBC=∠ECD=45°,继而可得:AB=AE,DC=DE,即AD=2AB,根据周长=48,可求得:BC=16,AB=8,最后根据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可得:S=16×8=128cm².【详解】∵AB=DC,∠A=∠D,AE=DE,∴△ABE≌△DCE(SAS),∴∠AEB=∠DEC,∵BE⊥CE,
∴∠BEC=90°,
∵∠AEB+∠BEC+∠DEC=180°,∴∠AEB=∠DEC=45°,∴∠EBC=∠ECD=45°,∴AB=AE,DC=DE,即AD=2AB,又∵周长=48,∴BC=16,AB=8,S=16×8=128cm²,故答案为:1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矩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5、-5【解析】
根据截距的定义:直线方程y=kx+b中,b就是截距解答即可.【详解】直线的截距是−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6、2+【解析】【分析】由于已知方程的一根2-5【详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x1+2-5=4,得x1=2+5.故答案为2+5.【点睛】根据方程中各系数的已知情况,合理选择根与系数的关系式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7、x=-2【解析】
首先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得该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2,3)和点(0,1),代入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方程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图像经过点(-2,3)和点(0,1),代入,得解得即方程为解得【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图像的信息求解析式,然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运用,即可解题.18、1.1【解析】
这组数据4,4,1,,6,6的众数是6,说明6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3、4位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因此中位数是1.1.【详解】解:这组数据4,4,1,,6,6的众数是6,,,故答案为:1.1.【点睛】考查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明确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众数、中位数的求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三、解答题(共66分)19、(1)①详见解析;②DG+DF=DP;(2)不成立,数量关系式应为:DG-DF=DP【解析】
(1)①根据矩形性质证△HPG≌△DPF(ASA),得PG=PF;②由①知,△H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PG≌△DPF,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HD=DP;(2)过点P作PH⊥PD交射线DA于点H,得到△H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HPG≌△DPF,得HG=DF,DH=DG-HG=DG-DF,DG-DF=DP.【详解】(1)①∵由矩形性质得∠GPF=∠HPD=90°,∠ADC=90°,
∴∠GPH=∠FPD,
∵DE平分∠ADC,
∴∠PDF=∠ADP=45°,
∴△H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HP=∠PDF=45°,
在△HPG和△DPF中,
∵,
∴△HPG≌△DPF(ASA),
∴PG=PF;
②结论:DG+DF=DP,
由①知,△H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PG≌△DPF,
∴HD=DP,HG=DF,
∴HD=HG+DG=DF+DG,
∴DG+DF=DP;
(2)不成立,数量关系式应为:DG-DF=DP,
如图,过点P作PH⊥PD交射线DA于点H,
∵PF⊥PG,
∴∠GPF=∠HPD=90°,
∴∠GPH=∠FPD,
∵DE平分∠ADC,且在矩形ABCD中,∠ADC=90°,
∴∠HDP=∠EDC=45°,得到△H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HP=∠EDC=45°,且PH=PD,HD=DP,
∴∠GHP=∠FDP=180°-45°=135°,
在△HPG和△DPF中,
∵
∴△HPG≌△DPF,
∴HG=DF,
∴DH=DG-HG=DG-DF,
∴DG-DF=DP.【点睛】考核知识点:矩形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是关键.20、(1)60km/h,1小时,80km/h(2)y=20x+40(0≤x≤10)(3)自行车骑行团与货车迎面相遇,是货车出发后6小时后,自行车骑行团还有80km到达B地【解析】
分析:(1)根据速度,以及函数图象中的信息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题意y=20x+40(0≤x≤10),画出函数图象即可;
(3)利用方程组求交点坐标即可;详解:(1)货车去B地的速度==60km/h,观察图象可知卸货用了1小时,返回的速度==80km/h,故答案为60(km/h),1,80(km/h).(2)由题意y=20x+40(0≤x≤10),函数图象如图所示,(3)货车返回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y=﹣80x+640(5≤x≤8)解方程组,解得得,答:自行车骑行团与货车迎面相遇,是货车出发后6小时后,自行车骑行团还有80km到达B地.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平行四边;(2)①见解析;②【解析】
(1)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证明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2)①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②根据四边形CDBF的面积=DF×BC即可求解.【详解】解:(1)∵平移∴AC∥DF,AC=DF∴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2)①∵△ACB是直角三角形,D是AB的中点∴CD=AD=BD∵AD=CF,AD∥FC∴BD=CF∵AD∥FC,BD=CF∴四边形CDBF是平行四边形又∵CD=BD∴四边形CDBF是菱形.②∵∠A=60°,AC=1,∠ACB=90°∴BC=,DF=1∵四边形CDBF的面积=DF×BC∴四边形CDBF的面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
(1)根据AD∥BC可知∠ADC=∠ECF,再根据E是CD的中点可求出△ADE≌△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AB=BF即可.【详解】(1)∵AD∥BC(已知),∴∠ADC=∠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是CD的中点(已知),∴DE=EC(中点的定义).∵在△ADE与△FCE中,,∴△ADE≌△FCE(ASA),∴FC=AD(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ADE≌△FCE,∴AE=EF,AD=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E是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AB=BF=BC+CF,∵AD=CF(已证),∴AB=BC+AD(等量代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3、见解析【解析】
首先利用中位线定理证得CG∥BD,CG=BD,然后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得到AC⊥BD,DE=BD,从而得到∠DEC=90°,CG=DE,即可得到四边形ECGD是矩形.【详解】证明:∵CF=BC,∴C点是BF中点,∵点G是DF中点,∴CG是△DBF中位线,∴CG∥BD,CG=BD,∵四边形ABCD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