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崇明县名校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为()A.a=6 B.a=2 C.a=3或a=2 D.a=1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E∥DC∠B=60°,BC=3,△ABE的周长为6,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A.8 B.10 C.12 D.163.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0 D.x≠14.小明做了一个数学实验:将一个圆柱形的空玻璃杯放入形状相同的无水鱼缸内,看作一个容器,然后,小明对准玻璃杯口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在注水过程中,杯底始终紧贴鱼缸底部,则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容器最高水位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 B.C. D.5.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如AB的式子叫分式 B.C.当x≠3时,分式xx-3无意义 D.分式2a2b与1ab7.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则EF的最小值为()A.2 B.2.2 C.2.4 D.2.5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A.一l.5 B.1 C.一l.5或2 D.一0.5或一l.59.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A.梯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10.把分式,,进行通分,它们的最简公分母是()A.x﹣y B.x+y C.x2﹣y2 D.(x+y)(x﹣y)(x2﹣y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12.已知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13.如图,直线与坐标轴相交于点,将沿直线翻折到的位置,当点的坐标为时,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C=90°,∠ABC=30°,AB=10,将△ABC沿C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20,则平移距离为___________.16.已知点P(-1,m),Q(-2,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m____n(填“>”或“<”或“=”).17.直线沿轴平行的方向向下平移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18.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2,∠B=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m2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的坐标和△BEC面积的最大值;(3)在(2)的结论下,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M,连接AM,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6分)(1);(2)21.(6分)某校八年级数学实践能力考试选择项目中,选择数据收集项目和数据分析项目的学生比较多。为了解学生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水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数据:从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6人,进行了体育测试,测试成绩(十分制)如下:数据收集109.59.510899.5971045.5107.99.510数据分析9.598.58.5109.510869.5109.598.59.56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10数据收集11365数据分析(说明:成绩8.5分及以上为优秀,6分及以上为合格,6分以下为不合格.)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项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收集8.759.510数据分析8.819.259.5得出结论:(1)如果全校有480人选择数据收集项目,达到优秀的人数约为________人;(2)初二年级的井航和凯舟看到上面数据后,井航说:数据分析项目整体水平较高.凯舟说:数据收集项目整体水平较高.你同意________的看法,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2.(8分)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某校对八年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随机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本数最少的有5本,最多的有8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图表:本数(本)人数(人数)百分比5a0.26180.36714b880.16合计c1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_____,b=_____,c=______;(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分析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有多少名?23.(8分)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1)连接BF,求证:CF=EF.(2)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求证:AF+EF=DE.(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AF、EF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24.(8分)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2,﹣1),且过(1,0)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坐标系中画出此抛物线;25.(10分)化简:.26.(10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其整数解的和.解: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解不等式②,得________;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由数轴知其整数解为________,和为________.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数轴上,很直观地找出了原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其整数解,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同学们要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解得a=2或a=3;当a=3时,,不是最简根式,因此a=3不合题意,舍去.因此a=2.故选B.考点:2.同类二次根式;2.最简二次根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A【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知等腰梯形的腰长,也就可以求出其周长.【详解】解:∵AD∥BC,AE∥DC∴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EC=AD,AE=CD∵AB=CD∴AB=AE又∵∠B=60°,∴△ABE是等边三角形,∵△ABE的周长为6,∴BE=2,∵BC=3,∴EC=AD=1,∴等腰梯形的周长=AB+BC+CD+AD=2+3+2+1=8,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3、D【解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概念即可解答.【详解】由分式的基本概念可知,若分式有意义,则分母不为零,即,解得:x≠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基本概念,熟悉掌握是关键.4、D【解析】
试题分析:一注水管向小玻璃杯内注水,水面在逐渐升高,当小杯中水满时,开始向大桶内流,这时最高水位高度不变,当桶水面高度与小杯一样后,再继续注水,水面高度在升高,升高的比开始慢.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5、B【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即可解题.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B【解析】
根据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最简公分母进行解答.【详解】A、形如AB且BB、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故本选项正确.C、当x≠3时,分式xx-3D、分式2a2b与1ab的最简公分母是故选:B.【点睛】考查了最简公分母,分式的定义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因为1不能做除数,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1.7、C【解析】
根据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AEP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得EF=AP,则EF的最小值即为AP的最小值,根据垂线段最短,知:AP的最小值即等于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详解】连接AP,∵在△ABC中,AB=3,AC=4,BC=5,∴AB2+AC2=BC2,即∠BAC=90°,又∵PE⊥AB于E,PF⊥AC于F,∴四边形AEPF是矩形,∴EF=AP,∵AP的最小值即为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即2.4,∴EF的最小值为2.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要能够把要求的线段的最小值转化为便于求的最小值得线段是解此题的关键.8、D【解析】方程两边都乘以x(x-1)得:(2m+x)x-x(x-1)=2(x-1),即(2m+1)x=-6,①①∵当2m+1=0时,此方程无解,∴此时m=-0.2,②∵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x=0或x-1=0,即x=0,x=1.当x=0时,代入①得:(2m+1)×0=-6,此方程无解;当x=1时,代入①得:(2m+1)×1=-6,解得:m=-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m的值是-0.2或-1.2.故选D.9、C【解析】
如图,AC=BD,E、F、G、H分别是线段AB、BC、CD、AD的中点,则EH、FG分别是△ABD、△BCD的中位线,EF、HG分别是△ACD、△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知,EH=FG=BD,EF=HG=AC,∵AC=BD,∴EH=FG=FG=EF,∴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C.10、C【解析】试题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1)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分式,,的分母分别是(x﹣y)、(x+y)、(x+y)(x﹣y).则最简公分母是(x+y)(x﹣y)=x1﹣y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及确定方法,通分的关键是准确求出各个分式中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一定要掌握.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75°、75°或30°、120°.【解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30°是顶角;②30°是底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①30°是顶角,则底角=(180°﹣30°)=75°;②30°是底角,则顶角=180°﹣30°×2=120°.∴另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75°、75°或30°、120°.故答案是75°、75°或30°、120°.【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不大12、-1【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k-1≠0,常数项k2-1=0,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k-1≠0,k2-1=0,解得k≠1,k=±1,∴k=-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熟知正比例函数y=kx中一次项系数中不为0,常数项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
首先设A(0,y),B(x,0)进而计算AC的长度,可列方程求解y的值,同理计算BC的长度列出方程即可计算x的值,进而确定直线AB的解析式.【详解】解:设A(0,y),B(x,0)则AC2=,根据题意OA=AC=y所以可得解得y=2再根据BC2=,根据题意OB=BC=x所以可得解得x=2所以可得A(0,2)B(2,0)采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即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关键在于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A、B点的坐标.14、【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当y<0即图象在x轴下侧,求出即可.【详解】当y<0时,图象在x轴下方,∵与x交于(1,0),∴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运用观察法求自变量取值范围通常是从交点观察两边得解.15、1【解析】
先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C,再根据平移的性质得AD=BE,ADBE,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BE的方程,则可计算出BE=1,即得平移距离.【详解】解:在Rt△ABC中,∵∠ABC=30°,∴AC=AB=5,∵△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AD=BE,ADB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20,∴AC•BE=20,即5BE=20,∴BE=1,即平移距离等于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16、>【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即可求解.【详解】∵点P(-1,m),Q(-2,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又-1>-2,反比例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m>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17、;【解析】
根据函数的性质,一次项的系数决定直线的走向,常数项决定在y轴的交点,因此向下3个单位,就对常数项进行变化,一次项系数不变.【详解】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上下平移只对常数项进行分析,向下平移对常数项减去相应的数,向上平移对常数项加上相应的数,因此可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要理解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所代表的意义.18、【解析】
首先根据已知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其两条对角线的长,进而求出菱形的面积.【详解】解:菱形的周长为12,菱形的边长为3,四边形是菱形,且,为等边三角形,,,,菱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般,此题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66分)19、(1);(2)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1)P的坐标是(﹣1,)、(5,)、(﹣1,).【解析】
解:(1)∵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点B的坐标是(0,1),点C的坐标是(4,0),∵抛物线y=ax2+x+c经过B、C两点,∴,解得,∴y=﹣x2+x+1.(2)如图1,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EF交直线BC于点M,EF交x轴于点F,,∵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点E的坐标是(x,﹣x2+x+1),则点M的坐标是(x,﹣x+1),∴EM=﹣x2+x+1﹣(﹣x+1)=﹣x2+x,∴S△BEC=S△BEM+S△MEC==×(﹣x2+x)×4=﹣x2+1x=﹣(x﹣2)2+1,∴当x=2时,即点E的坐标是(2,1)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1)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如图2,,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又∵点A的坐标是(﹣2,0),∴AM=,∴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y=﹣x2+x+1的对称轴是x=1,∴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则,解得或,∵x<0,∴点P的坐标是(﹣1,﹣).②如图1,,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又∵点A的坐标是(﹣2,0),∴AM=,∴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y=﹣x2+x+1的对称轴是x=1,∴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则,解得或,∵x>0,∴点P的坐标是(5,﹣).③如图4,,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y=﹣x+1上,∴点M的坐标是(2,),又∵点A的坐标是(﹣2,0),∴AM=,∵y=﹣x2+x+1的对称轴是x=1,∴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x2+x+1),则解得,∴点P的坐标是(﹣1,).综上,可得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P的坐标是(﹣1,﹣)、(5,﹣)、(﹣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20、(1);(2)-5.【解析】
(1)首先根据立方根、零次幂、负指数幂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然后计算即可;(2)将二次根式化简,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21、(1)1;(2)凯舟,数据收集项目的中位数较大,众数也较大,因此数据收集项目的整体水平较高.【解析】
(1)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优秀人数占调查人数的,估计480人的得优秀;(2)可从中位数、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整理的表格如下:(1)480×=1人,故答案为:1.(2)根据以下表格可知:根据整理后的数据,我同意凯舟的说法,数据收集项目的中位数较大,众数也较大,因此数据收集项目的整体水平较高.故答案为:凯舟;数据收集项目的中位数较大,众数也较大,因此数据收集项目的整体水平较高.【点睛】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方法,理解意义,掌握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22、(1)10,0.28,50;(2)补图见解析;(3)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有528名.【解析】
(1)根据统计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a、b、c的值;(2)根据(1)中a的值,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有多少名.【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18÷0.36=50(人),a=50×0.2=10,b=14÷50=0.28,c=50,故答案为:10、0.28、50;(2)由(1)知,a=10,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1200×(0.28+0.16)=528(名),∴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有528名.【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解析】
(1)连接BF,证明Rt△BCF≌Rt△B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F=EF;(2)连接BF,证明Rt△BCF≌Rt△B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EF,由此即可证得结论;(3)连接BF,证明Rt△BCF≌Rt△B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EF,由此即可证得结论.【详解】(1)证明:如图1,连接BF,∵△ABC≌△DBE,∴BC=BE,∵∠ACB=∠DEB=90°,在Rt△BCF和Rt△BEF中,,∴Rt△BCF≌Rt△BEF(HL),∴CF=EF;(2)如图2,连接BF,∵△ABC≌△DBE,∴BC=BE,AC=DE,∵∠ACB=∠DEB=90°,在Rt△BCF和Rt△BEF中,,∴Rt△BCF≌Rt△BEF(HL),∴EF=CF,∴AF+EF=AF+CF=AC=DE;(3)如图3,连接BF,∵△ABC≌△DBE,∴BC=BE,AC=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